开题报告.doc_第1页
开题报告.doc_第2页
开题报告.doc_第3页
开题报告.doc_第4页
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 州 师 范 学 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中国艺术歌曲 与古诗词的融合 院 系: 音乐学院 专 业: 音乐学 班 级: B10音乐学2班 学 号: 104110042028 姓 名: 卢媛媛 指导教师姓名: 常丽文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教务处制2014年3月10日郑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中国艺术歌曲与古诗词的融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设计开发 其他命题来源教师命题 学生自主命题 教师科研课题拟完成时间2013年12月1号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音乐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古诗词则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是一种声乐体裁,声乐作品研究者称之为古诗词艺术歌曲。本文论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对古诗词与音乐那绝妙的结合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将这一瑰宝传承至今并且很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就是音乐与古诗词最精彩的融合,其本是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艺术歌曲形式相结合的声乐体裁,特征就是歌词来自于中国古代诗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从借鉴欧洲乐派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充分发挥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之韵味。但一直以来,这些古诗词艺术歌曲并没有收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对其作品进行研究、演唱的较少,作品包含的艺术价值也鲜为人知,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本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二、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1.研究目标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也就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文学与音乐本是同宗同源,但又各自具有各自的优势,文学提供了音乐的内容以及供其生长的土壤,而音乐则比语言更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是与人的心灵直接相通的。音乐使文学在直接的感受中得到升华,并随着诗意化的情感、优美的旋律一起舞动。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家罗曼罗兰在关于音乐的不朽论著中曾经说道:“生命飞逝,肉体与灵魂像流水似地过去,岁月镌刻在老去的树上,整个有形的世界都在消耗、更新,不朽的音乐,唯有你常在,你是内在的海洋,你是深邃的灵魂。”可见,音乐对于文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相反,文学也可以使作者深入诗歌的灵魂去把握它的感情基调、诗意形象、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音乐从歌词中自然流淌出来。尽管文学与音乐在其历史长河中总是分分合合,但正因为这样,才促进这两种艺术形态在相互渗透中不断发展、共同繁荣。2.研究内容本文分为对古诗词的发展、音乐与古诗词的关系、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两个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说明中国艺术歌曲与古诗词的充分和完美的融合。第一部分前言,主要讲述了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及现状,本文又从三大块来论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第一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章论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形成及分类。第二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这一章又分为两小部分,分别讲述了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艺术特色及演唱。这首作品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豪放派的代表作品。这一章很好地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与古诗词的完美融合。第三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红豆词。这一章又分为三小部分,分别是红豆词的艺术特色、演唱及词的音乐性。这首作品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婉约派的代表作品。这一章更加充分的说明了中国艺术歌曲与古诗词的巧妙的融合。三、研究方法与手段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文献借鉴来说明观点。(2)、比较研究法(3)、调查法(4)、个案研究法这四种方案进行客观规范的研究。2.研究手段(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历史资料和文献中的观点进行客观的参考和引用。(2)、通过网络科技手段,个案分析研究手段来收集与相关研究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四、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时间或出版期号)1 王大燕: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57.2 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5(2011.1重印),9,33.3 牧石:试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J,中国作家网,2008418.4 周为民:对“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N,载于乐府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5 余艳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以其演唱特点(以20世纪2040年代作品为例)J,2009.6 王珊铭:青主音乐特色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7).7 吴波:论艺术歌曲的演唱J,教授论坛,2006(6).8 李先龙:泣泪情思叹红豆J,音乐论坛,2007(4).9 蘧得芳:歌曲的艺术处理及演唱J,音乐天地,2008(7).10 龙姝帆:浅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文化意蕴J,黄河之声,2008(13).11 莫纪纲: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2,6263.五、文献综述(不少于700字)文学与音乐本是同宗同源,但又各自具有各自的优势,文学提供了音乐的内容以及供其生长的土壤,而音乐则比语言更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是与人的心灵直接相通的。音乐使文学在直接的感受中得到升华,并随着诗意化的情感、优美的旋律一起舞动。音乐对于文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相反,文学也可以使作者深入诗歌的灵魂去把握它的感情基调、诗意形象、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音乐从歌词中自然流淌出来。尽管文学与音乐在其历史长河中总是分分合合,但正因为这样,才促进这两种艺术形态在相互渗透中不断发展、共同繁荣。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范畴,按其一般意义上的界定,它是西乐中融的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这是狭义的界定。但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在追溯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时,持有这样的观点:“宋代的琴歌,唐代可以吟诵的诗词,包括宋代姜白石创作的歌曲,当称中国艺术歌曲。”在艺术歌曲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一是歌曲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这是广义的界定。中国音乐界也曾有过两次界定艺术歌曲范畴的经历:一是在第一届“华夏之声中国古诗词音乐会”及“首届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演唱和创作比赛”、1987年音乐创作举行的艺术歌曲独唱作品征稿评奖活动时期,将中国艺术歌曲的范畴界定至艺术性很高的中国古代歌曲,冼星海、聂耳创作的由其他作曲家编配了精致的钢琴伴奏的歌曲,其他一些艺术性较高的独唱歌曲。二是在1999年由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台“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上,推出了27首经典曲目,其中包括我国当代一些艺术性很强的抒情歌曲和电影插曲;同年7月8日,文化部、中国音协邀集音乐界专家召开研讨会,对艺术歌曲创作和推广普及,演唱、伴奏等问题展开了讨论。2000年后,又连续推出全国哈尔滨之夏艺术歌曲比赛评奖,2001年全国高校艺术歌曲比赛、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及专家论坛等活动中,均对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实践等,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在第25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全国艺术歌曲比赛期间,将艺术歌曲的范畴界定为“所有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内容健康、抒情、优美、艺术性较高、而又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由此,一些专家在艺术歌曲的界定问题上再次引发争议,从而把艺术歌曲有关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摆放在我们面前。至此,艺术歌曲的范畴是否需要拓展或究竟拓展到多大范畴合适,至今仍在研讨中。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1.准备阶段(1)、2013年12月底,在图书馆进行资料的查询。(2)、2014年1月,拟定多个论文题目,进行筛选。(3)、2014年1月,找资料和相关书籍,为论文的着手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2.写作阶段(1)、2013年12月,确定写作方向,确定题目。(2)、2014年1月,确定题目后,查阅图书资料以及网络上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进行参考。(3)、2014年2月,清理思路,编写提纲,罗列提纲,补充完善。(4)、2014年3月,完成初稿,补充修改。(5)、2014年3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