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给排水-教材-笔记.docx_第1页
绿色建筑、给排水-教材-笔记.docx_第2页
绿色建筑、给排水-教材-笔记.docx_第3页
绿色建筑、给排水-教材-笔记.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绿色建筑5.1绿色建筑及基本要求1. 定义:建筑全寿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试验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绿色民用建筑的核心“四节一保”;绿色工业建筑核心“四节二保一加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保障员工健康和加强运行管理3. 绿色建筑的发展三个阶段4. 节能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均涵盖在绿色建筑中,但有专门特点:5. 节能建筑:至少应考虑的10大因素:建筑环境、朝向、体型、面积、物理环境(声光热照等)、供暖通风空调、建筑节水、节地、建筑太阳能、建筑装修6. 低碳建筑:节能减排折算关系1kWh0.959kgCO2;低碳建筑概念:建筑碳排总量计算(4大碳排量具体计算方法P760:建筑材料生产与建造、使用能耗、维护与更新、拆除和重新利用。单位每年每平方米建筑的排放CO2的kg数)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GDP碳排放强度、碳强度),不同能源碳强度(煤炭石油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0)低碳经济、碳交易(京都协议书把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碳交易的三种机制,将碳交易分配成配额型交易、项目型交易两种形态)、低碳建筑技术(外墙、门窗、屋顶、供暖空调、新能源等的节能技术)7. 生态建筑8. 绿色民用建筑基本要求:符合法律法规;重项目地域性;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七类评价指标组成,分三个等级;绿色工业建筑基本要求;绿色建筑发展前景5.2绿色民用建筑应用的暖通空调技术1. 节地与室外环境:1)建筑总平面布置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2)布局保证室内外日照环境、采光、通风要求。3)场地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噪声符合要求。5)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自然通风。2. 节能与能源利用:1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1)相关节能标准的实施2)建筑设计,体型朝向楼间距3)建筑热工设计4)外窗气密性及遮阳设计5)暖通空调设计:主要考虑集中空调的冷源能效比EER、性能系数COP;集中供暖的住宅,应设置室温调节和冷热量计量设施(用户自主调温装置,如恒温控制阀、电热阀或电动通断阀)、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供暖及集中空调,设置能力回收系统;房间参数符合标准;外窗可开启面积30%的,设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建筑,玻璃幕墙透明部分有效通风面积在10%以上,否则应设通风换气装置;设置合理蓄热蓄冷;全空气系统采取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部分负荷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耗;冷热源、输配系统等各部分能耗应独立分项计量,商业建筑应建立合理的冷热计量公示或收费;公共建筑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合理的温湿独立控制系统(此处重点介绍P771);空调冷却水应采用循环供水系统,设过滤、缓蚀、杀菌灭藻,冷却塔补水管应设计量装置。2可再生能源利用:2.1太阳能建筑:主动式:太阳能主动利用;被动式:集热、蓄热、保温方式,使建筑冬季采集保持贮存太阳能以供暖;夏季遮蔽太阳能并散热以降温。间接得热式:1)P774特朗勃集热墙(利用太阳能,采用热虹吸管/温差环流原理),设置方式及原理:设置住宅南部,墙上下设通风口,前面设玻璃盖板,盖板与集热墙间设空气夹层。2)水墙或屋顶池:夜间关闭外部保温板,阻止向外散热;保温板白天关闭,夜间打开有利于夏季房间降温。3)附加阳光间(建在主题房屋南侧),阳光间地面做成蓄热体4)太阳能热水系统直接辐射得热: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照明系统2.2地热能利用:1)地热直接供热2)应用热泵系统进行供暖空调2.3余热废热利用P776应用效果的监测、评价3. 室内环境质量1加强自然通风。2防止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3控制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民规4.采取可调遮阳。5.提供适宜的供暖空调:可调室内温,保证空气品质,可独立调节的供暖、空调末端4. 运营管理5.3绿色工业建筑运用的暖通空调技术1. P785采用高效的节能供暖、空调系统:1)供暖高大厂房(H10m;V1w m3)合理采用辐射供暖:燃油燃气供暖比对流供暖节能30-60%:辐射供暖直接投射到供暖对象,设计温度可降低2-3,能耗降低10-20%;高度方向分别均匀,无效热损失减少;燃烧充分,减少锅炉供暖的输送热损耗10-15%;能量转换环节少,效率高;2)负荷计算合理,且选择有效的节能空调系统形式:如温湿独立控制系统、蒸发冷却系统等3)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选择天然冷热源4)正确选用冷冻水供回水温度,运行时合理设定冷冻水供回水温度5)满足工艺生产时,空调系统划分、送回风方式合理有效6)空调循环水系统水质符合标准规范要求:A.O.P高级氧化技术7)合理采用水地源热泵机其他可再生能源 8)设置工艺过程余热回收并利用9)有热可回收利用时,设合理的热回收系统 10)合理利用空气的低品位热能暖通动力设备的能效值;节能调节系统:变频、智能控制、设备群控等;节能调试;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生活热水;节水与排水能力回收2. 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1)废气中有用其他的回收2)大气污染物的排风3)设备振动强度控制4)场地环境噪声3. 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1)厂房空气温湿度、风速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辅助生产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3)生产厂房有害物质浓度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4)室内最小新风量5)建筑内噪声6)建筑能振动4. 运营管理:1)企业建筑节能管理标准体系2)能源管理系统3)自动监控系统4)计量5)设备的检修维护5.4绿色建筑的评价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7大指标,分为控制项、评分项两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价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评价等级:满足所有控制要求前提下,采用量化评分方式。绿色建筑评价分为设计评价、运行评价。绿色民用建筑分三个等级:123星级,对应总得分为50/60/80分:1.1 绿色民用建筑评价:适用建筑单体及建筑群;评价首先基于对象的性能要求。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另含有建筑规划设计的“四节一环保”性能评价。设计评价指施工图审查通过后,对建筑所采取的绿色措施和预期效果进行评价;运行评价指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后进行,重点关注绿色措施产生的实际效果;标准采用参评建筑的相对得分率P794;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实现绿色而增加的经济代价)占建筑造价2-5%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特点(美国LEED标准。以总分定级,即使有不符合标准的单项,只要整体达标即可。但我国不允许):方向,措施评价过度到性能评价,并根据地域气候区,对评价标准进行进行细化1.2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P795评价指标体系:7大指标,分为必达分项、评分项两类,其中,必达分项为评价绿色工业建筑的必备条款(区别绿色民用建筑),另外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设置了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分,最高10分。绿色工业建筑划分三个等级(一二三星级分别对应40/55/70分);绿色工业建筑特征“四节二保一加强”,要求必达分项指标最低分值11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阶段:分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全面评价两个阶段:全面评价为建筑验收并投入正常运行管理一年后的最终评价。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特点2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美国LEED评价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2.1 LEED评价体系概况:划分7个分支:1)新建建筑NC;2)既有建筑营运管理EB;3)商业建筑室内设计CI;4)业主和用户共同发展CS;5)住宅H;6)社区规划与发展ND;7)学校2.2 LEED评价体系的等级划分:LEED得分;7类(场地、水、能源大气、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设计创新、地域优先)得分点介绍;LEED级别:认证级、银级、金级、铂金级2.3 LEED通常接受的典型绿色技术:采光、遮阳、地板送风、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太阳能利用、节水器具、绿色建材(再生材料、贴膜玻璃)、分项计量与能耗数据采集、垃圾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碳指标,0-100分,不同级别的认证与碳指标的高低成正比)2.4 LEED评价体系的优缺点P798:英国BREEAM标准:9个方面的评价条目国际绿色建筑标准3 绿色建筑的评价程序1)评价机构;2)评价程序4 绿色建筑的评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评价的分类:由低到高,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P800表5.4-12)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绿色建筑评价原则4)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6民用建筑房屋卫生设备和燃气供应6.1室内给水6.1.1室内给水水质、用水量计算室内给水水质1)水质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1.1定义:P802生活饮用水指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包括卫生间冲洗以及消防用水。直接饮用水指经深度净化,可直接供给用户饮用的管道供水及罐装水中水、经处理的雨水:可用于不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用水:便器冲洗、汽车冲洗、浇洒道路、园林绿化、建筑施工、空调冷却水等;供暖热水若为热水锅炉直供,水质按锅炉水质标准要求;间接供暖热水和空调制冷用水,可参照地方标准2)防水质污染: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规定用水量计算:1)用水定额: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了住宅、公建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不同建筑用水使用时数不同小时变化系数,来计算最大小时用水量;用水定额一般不包括供暖空调的补水和冷却塔耗水(需另计)卫生器具一次、一小时用水定额可查2)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单位时间出水量L/s)3)卫生器具所需水压(最低工作压力)流出水头(出流控制阀前所需静水压,不是出口处水头值)器具承压P804(计算)设计流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小时用水量、建筑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用于求管径、给水系统水头损失、选用水泵);生活给水管的设计秒流量的计算:分散型(同时出流百分数);密集型(给水百分数计算法);宿舍分类执行宿舍建筑设计规范a.住宅建筑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计算步骤P804,(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附录选值) b.宿舍(I/II类)、旅馆、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商场、书馆、客运站、公厕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c.宿舍(III IV类)、工业企业生活间、浴室、职工餐厅体育场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6.1.2热水供应1. 热水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