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安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1页
大坝安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2页
大坝安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3页
大坝安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4页
大坝安全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槽渔滩大坝槽渔滩大坝 2016 年安全工作总结报告年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大坝名称 槽渔滩大坝 编制 李真兰 审核 王 桥 批准 蒋玉兵 日期 2016 年 01 月 28 日 编制单位 章 四川槽渔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电 厂 2 45 目目 录录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1 1 地理位置 1 1 2 地质概况 1 1 3 流域水文气象 1 1 4 枢纽布置 1 1 5 工程规模 2 1 6 运行历史 2 1 7 改建 扩建 加固情况 2 2 2 水库运行及调度情况水库运行及调度情况 3 3 2 1 库区雨情 3 2 2 入库洪峰流量及下泄流量 3 2 3 上下游水位 4 2 4 洪水调度情况 4 2 4 2 防洪标准及水库运行方式 4 1 大坝和厂房的设计防洪标准详见表 3 1 5 4 2 槽渔滩水库运行方式 5 3 3 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 6 6 4 4 闸门及启闭机运行 闸门及启闭机运行 6 6 4 1 泄洪闸门开启方式 6 4 2 闸门和启闭机运行工作状态 日常检修维护 7 5 5 近坝库岸和工程边坡 近坝库岸和工程边坡 7 7 6 6 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8 8 6 1 外部变形观测 8 6 2 渗压监测 9 3 45 6 3 环境量监测 9 7 7 年度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年度监测资料整编分析 9 9 7 1 大坝外部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9 7 2 王山滑坡体监测资料分析 17 7 3 渗压监测 20 7 4 环境量监测 24 7 5 成果分析综述 26 8 8 汛前 汛后及特殊工况检查情况汛前 汛后及特殊工况检查情况 2727 9 9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727 10 10 附件附件 2828 附件 1 槽渔滩水电厂水工建筑物汛前检查表 29 附件 2 槽渔滩水电厂水工建筑物汛后检查表 35 1 45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1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槽渔滩水利枢纽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 电厂上距雅安市 30km 下距洪雅县 城 27km 距夹江火车站 70 km 雅安至乐山的高速路从电厂附近通过 1 21 2 地质概况地质概况 槽渔滩工程位于四川沉降带川西褶带之汉王背斜西北翼 南西毗邻川滇南北构造 带北端之柳江断裂带 枢纽区及库区大部分位于竹青关 柳江 总岗山三条断裂切割 而成的三角断块 吴村断块 的中心 区内主要构造形迹为褶皱和断裂 褶皱主要有 汉王场背斜和观音场向斜 断层有竹青关断层 柳江断层 总岗山断层 区域内地震 活动不太强烈 槽渔滩电站工程区地震烈度为 VII 度 1 31 3 流域水文气象流域水文气象 槽渔滩水电厂控制集雨面积 10789km2 占青衣江总集雨面积的 78 5 多年平均 径流深 1347 5mm 本流域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具有春季雨少干旱 盛夏暴 雨洪劳 秋雨连绵湿度大 冬无严寒 霜雪少的特点 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 15 18 雅安以上的降水量分布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 雅安多年平均降水量 1751 4mm 6 9 月降水量占年总量 70 实测最大年降水量 2367 2mm 实测最小年降水量 1204 2mm 最大一日降水量 339 7mm 多年平均气温 16 1 洪雅多年平均降水量 1492 7mm 6 9 月降水量占年总量 71 8 实测最大年 降水量 2165 4mm 实测最小年降水量 1050 7mm 最大一日降水量 300 9mm 多年平均 气温 16 8 多年平均雷电日数 38 天 1 41 4 枢纽布置枢纽布置 枢纽布置从右岸至左岸布置依次为 右非溢流坝 河床式厂房 2 孔冲砂闸 7 孔 泄洪闸 左岸非溢流坝 坝轴线布置成折线型 右非溢流坝为砼面板堆石坝 坝长 481 5m 最大坝高 17 5m 与主厂房进水口右边墙直接相连 并转弯 20 河床式厂 房坝长 62m 取水口轴线与闸轴线成 20 夹角 泄洪冲砂闸坝全闸段长 174 0m 共布 置 9 孔 孔口尺寸为 14 16 2m 开敞式 其中 1 至 7 闸为泄洪闸 堰型为驼峰堰 8 9 闸为冲砂闸 堰型为平底宽顶堰 闸门均为弧形闸门 最大闸高 26 1m 堰顶高 程 504 40m 左岸非溢流坝长 79 5 米 最大坝高 29 3 米 2 45 1 51 5 工程规模工程规模 槽渔滩电厂近期开发以发电为主 远期长征渠实施后以灌溉为主 余水发电兼顾防 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 槽渔滩工程为河床式开发 三等中型工程 主要建筑物为 3 级 水库设计洪水位 P 2 518 50m 重现期 500 年洪水位 P 0 2 522 50m 1000 年洪水位 P 0 1 523 18m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 520 0m 相应库容 2720 万 m3 为日调节水库 1 61 6 运行历史运行历史 槽渔滩工程于 1992 年 9 月开工 1994 年 10 月首台机组发电 1995 年 8 月 3 台机 组全部投产发电 2009 年 9 月通过了成都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大坝安全鉴定 2012 年大坝 中心现场检查 2013 年大坝注册成功 并评定为乙级 2014 年 5 月 19 日至 22 日召开槽渔滩大坝首次定期检查第一次会议 成立专家组 进行现场检查 明确工作大纲 定期检查报告编写提纲 提出专项检查项目和要求 2015 年 10 月 12 日至 16 日 10 月 12 日至 16 日在四川省洪雅县槽渔滩水电站召开 了第二次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各专题成果补充汇报 提出了进一步补充 完善的意见 根据工程实际和专项研究成果 进行了大坝安全评价 讨论并提出 四川槽渔滩水电 站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报告 2016 年 5 月槽渔滩大坝通过定检 经专家组审定为正常坝 A 级 2016 年 6 月槽渔滩大坝完成延续注册并评定为甲级 1 71 7 改建 扩建 加固情况改建 扩建 加固情况 1994 年 10 月 31 日右非溢流坝建成挡水 在堆石坝左端与主厂房进水室右边墩连 接处的下游坝坡 高程约 513 0m 处 于 95 年 12 月 13 日发现渗漏 引起下游坝坡沉 陷等 经分析研究后查明漏水是从上游水库取水井中取水的技术供水管 有一小段供 水管进入堆石坝内 在施工中将水管压裂 导致漏水 于 97 年 4 月采取明挖坝体将供 水钢管修补处理好后 再回填坝压实 至今未发现漏水 1999 年在对闸墩外观质量检测中 发现泄洪闸中 6 个闸墩有不同程度的裂缝 在 与施工单位 水电七局 和设计单位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等有关人员 3 45 的共同分析和研讨下 在 2001 年 4 月 5 月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负责 对闸墩进行加固处理 处理流程为 对缝进行灌浆后 再在原闸墩上浇筑 40cm 厚的钢 筋砼 处理后至今除 1 和 7 闸墩有白浆产生外 其余闸墩均未见异常 坝顶面层砼出现剥落 路面凹凸不平 2011 年 10 月委托四川铭诚公路工程有限公 司对大坝坝顶路面加铺一层约 5cm 厚的沥青砼 以减轻车辆等动荷载对大坝的振动冲 击 坝面处理后效果很好 1997 年洪水将 8 9 冲沙闸闸底板抗磨钢板卷走而使砼面凹凸不平 每年经受洪 水淘刷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气蚀破坏 主要是分格槽钢处汽蚀破坏较严重 其中 8 9 闸室各一个孔较大 最大淘刷孔尺寸 8 闸室 58 40 24cm 9 闸室 58 38 14 5cm 2014 年 3 月委托余友礼采用抗磨耐冲的 C30 石英砂砼作抹平压光处理 砼平均厚度约为 3 cm 处理效果很好 因已建的右非溢流坝防浪墙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 2014 年四川槽渔 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担任右非溢流坝防浪整 治的设计工作 2015 年 4 月四川槽渔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四川蓉州建筑工程有限 公司担任右非溢流坝防浪整治的施工 2015 年 7 月初完工 2015 年 8 月至 9 月由槽渔滩检修车间和生技科共同完成整个大坝坝顶路灯改造工 作 2015 年 11 月至 12 月由公司生技部设计和电厂生技科组织施工完成柴油机房修建 工作 增设一台柴油机 2 2 水库运行及调度情况水库运行及调度情况 2 12 1 库区雨情库区雨情 一年中降雨量主要分布在 5 9 月 今年春季降雨量较多 槽渔滩库区全年降雨量 1387 1mm 与多年平均降雨量 1543 4mm 相比少 156 3 mm 全年降雨天数 211 日 最大降雨量 94 9mm 发生在 7 月 13 日 月降雨量汇总表 单位 毫米 月份 123456789101112 降雨量 40 946 8114 297 6149 8183 9405 280 4197 233 722 315 1 2 22 2 入库洪峰流量及下泄流量入库洪峰流量及下泄流量 本年度发生较大洪水过程 7 次 洪峰流量 1000 2000 m3 s 入库有 4 次 出库 4 45 有 3 次 2000 3000 m3 s 入库有 1 次 出库均有 1 次 3000 以上入库 2 次 出库有 3 次 其中洪水过程最长的一次 是 7 月 5 日至 7 月 16 日 入库最大洪峰流量为 5647 m3 s 最大洪量为 8 5 亿 m3 7 日 发生在 7 月 27 日 最大下泄流量为 7520m3 s 发生在 7 月 5 日 洪峰流量 最高水位都比去年有所 增大 全年停机拉砂发生 4 次 停机拉沙时间共计 49 95 小时 2 32 3 上下游水位上下游水位 2016 年槽渔滩水库上游最高库水位发生在 1 月 8 日 为 520 51m 最低库水位发生在 10 月 26 日 为 517 46m 年变幅 3 05m 库水位受防洪影响 6 月至 9 月水位较低 其余 时间水位较高 历史最高水位 520 64m 发生时间是 2014 年 12 月 7 日 历史最低水位 508 45m 发生时间是 1998 年 7 月 17 日 下游尾水位主要受泄洪和机组运行影响较大 2016 年下游水位最大值 506 11m 发生时间是 2016 年 7 月 13 日 最小值 501 94m 发生时间是 2016 年 8 月 21 日 年变 幅值为 4 17m 2 42 4 洪水调度情况洪水调度情况 2 4 1 水库防洪调度原则 按洪雅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槽渔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对槽渔滩水库的洪水调度方式和 槽渔滩大坝本身防洪安全的要求确定槽渔滩水库的洪水调度方式 内容如下 1 汛期水库调度原则 1 汛期 5 月 1 日 9 月 30 日 水库调度运行按预报该次洪峰流量的大小和洪水过 程 根据不同的洪水量级进行水库调度运行 2 洪峰过后的蓄水 洪峰过后 当入库流量 Q 2000 m3 s 时 水库开始蓄水 2 4 2 防洪标准及水库运行方式 1 大坝和厂房的设计防洪标准详见表 3 1 5 表 2 4 1 槽渔滩水电厂大坝和厂房的设计防洪标准 单位 流量 m3 s 水位 m 设计洪水水位校核洪水相应水位 泄洪闸 冲砂闸 左岸 和右岸非溢流坝 河床 上游 P 0 2 Qp 16800 521 00 P 0 02 Qp 20100 522 80 部位 防洪标 准 5 45 设计洪水水位校核洪水相应水位 式厂房上游墙下游 513 55514 75 上游 518 50522 50 河床式厂房 付厂房 变电站 尾水渠下游 P 2 Qp 13400512 25 P 0 2 Qp 16800513 55 说明 尾水平台高程 514 83m 2 槽渔滩水库运行方式 A 汛期水库运行方式及闸门操作方案 水库运行方式是根据水文 气象 防洪部门对青衣江流域的水情预报 按各次洪水过 程中洪峰流量的大小 分四种不同的洪水量级即 1000m3 s Q 2000m3 s 2000m3 s Q 4000m3 s 4000m3 s Q 6000m3 s Q 6000m3 s 水库根据洪水量级采用四种调度运行方式 再根据水库调度 运行方式选择闸门操作方案 按四种情况分述如下 a 当预报本次洪峰流量 Q 1000m3 s 时 以发电为主 水库调度按照下泄流量等于 入库流量运行 b 当预报本次洪峰流量 1000m3 s Q 2000m3 s 时 水库维持汛期限制水位 519 30m 以下运行 闸门操作原则按 Q入 Q电 Q弃进行 以发电为主 兼顾泄洪运行 利 用 8 9 闸维持运行水位 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 3 7 闸的开度维持运行水位 c 当预报本次洪峰流量在 2000m3 s Q 4000m3 s 时 水库水位逐步控制在 518 5m 以下运行 以拉砂 泄洪为主 兼顾发电运行 d 当预报本次洪峰流量 4000m3 s Q 6000m3 s 时 根据预报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 程 开启 1 9 闸 预泄库容 降低水位 在洪峰来之前 逐步恢复到河床天然流态 停 机拉砂 e 停机拉砂时 当入库流量 6000m3 s 后 如果电厂未恢复天然流态 则按照不得大于 入库流量下泄 不得再加大下泄流量 待入库流量 6000m3 s 后 下泄流量按 6000m3 s 下泄 逐步恢复到天然流态 f 洪峰过后 入库流量 Q 2000m3 s 时水库开始蓄水 水库蓄至 h 9 8m 时 水 电厂逐步恢复正常发电 槽渔滩公司按规定每 5 年编制 四川槽渔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电厂水库防洪抢险 6 45 应急预案 槽渔滩水电厂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报洪雅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 部办公室 并得到批复 3 3 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水工建筑物运行情况 大坝及相关水工建筑物一年来承受的荷载组合 水荷载 温度荷载 自重 浪压 力等 右非溢流面板堆石坝的钢筋混凝土面板未发现裂缝 伸缩缝未见异常 左右岸 坝肩 厂房坝段以及左非溢流坝段未发现异常现象 日常巡视检查无异常情况发生 泄洪情况 本年度发生较大洪水过程 7 次 洪峰流量 1000 2000 m3 s 入库 4 次 出 库 3 次 洪峰流量 2000 3000 m3 s 入库 1 次 出库 1 次 洪峰流量大于 3000 m3 s 入库 2 次 出库有 3 次 洪水过程 最长为 12 天 7 月 5 日至 7 月 16 日 2016 年汛期防洪大事记 序 号 洪水时间水文站 m3 s 最大入库流量 m3 s 龟都府 最大出库流量 m3 s 备注 16 月 6 日至 7 日 1446 23 12 3326 22 16 6 最大下泄时间为 49 分钟 26 月 15 日 2301 11 00 2134 6 57 最大下泄时间 42 分 钟 36 月 30 日 1021 7 14 00 1224 16 35 最大下泄时间 41 分 钟 47 月 5 日至 7 月 16 日 4572 8 46 9 5500 20 40 5 7520 19 34 5 最大下泄时间 36 分 钟 57 月 22 日至 7 月 28 日 5647 23 08 26 4000 3 52 236079 1 30 27 最大下泄时间 7 分钟 但 6069 持续 309 分 钟 69 月 5 日至 9 月 6 日 1112 7 20 00 5 1600 10 35 6 1828 14 47 5 最大下泄时间 49 分 钟 79 月 19 日至 9 月 20 日 1333 8 00 19 2000 9 30 19 1796 8 40 19 最大下泄时间 33 分 钟 泄洪消能设施运行情况 槽渔滩电厂消能设施水下检查 1 9 闸门消力池内基本 无问题 1 闸门距下游 20m 处距左边墙 1m 位置底部有一个不规则的坑 直径约 110cm 深 50cm 此处钢筋混凝土裸露 消力坎下游斜坡面无损坏 电厂方提供的三个 小坑处均是河床基岩自然形成的坑洞 5 7 闸门力坎下游底部混凝土均有淘空 消力 坎垮塌断裂处为基岩淘空后导致表面混凝土断裂 7 45 4 闸门及启闭机运行 闸门及启闭机运行 4 14 1 泄洪闸门开启方式泄洪闸门开启方式 闸门操作一般情况下为远控操作 中控室或闸控室 在远控失灵的情况下为近控操作 开启两孔以上闸门时 应由中间孔向两边依次对称开启 即开启顺序 5 4 6 3 7 2 8 1 9 由两边向中间依次对称关闭 即关闭顺序 1 9 2 8 3 7 4 6 5 操作后应注意观察闸门的实际开度和运行情况 尽量 避免闸门停留在共振区 即闸门开度在 0 6m 以下 运行 4 24 2 闸门和启闭机运行工作状态 日常检修维护闸门和启闭机运行工作状态 日常检修维护 闸门外观总体良好 门体及主要构件未见损伤和变形 受检焊缝基本合格 在闸 门门顶高水位和动水荷载作用下 所有主要构件应力均符合规范要求 闸门强度满足 安全运行的要求 闸门运行本年度运行工况见下表 启闭机整体状况良好 附属设施齐全 功能完善 主要零部件未见大的缺陷 个 别启闭机减速器密封不严 多处存在渗油 电动机的各项电气参数均满足安全运行要 求 闸门日常检修维护是根据闸门的锈蚀情况 委托大安恒久化工防腐设备厂对维修 闸门进行除锈喷漆等 每年检修车间对闸门和启闭机进行汛前检查 同时进行保养维 护 闸门运行工况汇总表 2016 年 闸门序号 名称 开启时间 h 032 8 199 21317 41920 1684 6106 154 1463 5 开启次数0718129138931314106 9 5 6 7 8 1 2 3 4 5 5 近坝库岸和工程边坡 近坝库岸和工程边坡 右岸库岸边坡较稳定 未出现滑坡 坍塌现象 王山滑坡平均位移量成果表 单位单位 mm mm X方向平均位移量Y方向平均位移量Z方向平均位移量 点名 201520162014201520162014201520162014 W01 3 8 3 59 3 510 89 7811 22 82 783 0 W03 11 3 10 88 9 516 718 4317 46 65 414 8 8 45 W04 34 7 38 93 13 37 510 0812 817 318 935 6 W05 2 6 1 67 0 27 08 937 74 52 902 3 W06 8 9 7 53 5 19 110 339 45 73 623 5 W07 246 8 248 69 241 4 6 6 5 12 6 165 764 1562 9 W08 25 1 24 49 20 427 831 8129 027 826 5225 2 W09 10 7 9 52 8 35 26 336 95 43 803 2 W10 8 0 7 75 7 46 17 197 72 02 080 3 W11 10 5 10 29 9 414 814 9714 93 93 723 1 W12 17 8 15 52 10 54 93 662 99 69 128 4 W132 66 156 3 4 5 7 55 6 024 122 7222 6 W14 64 0 63 68 58 2 5 0 4 18 5 221 018 8218 0 W15 136 7 138 4 131 00 21 67 0 4242 8245 70237 0 W16 133 2 135 4 128 9 8 7 8 72 8 4177 8178 34172 2 W17 192 7 195 9 184 4201 4210 93191 8158 8163 90148 9 W18 29 7 33 33 22 832 043 9026 935 035 1731 2 W19 51 8 51 39 46 115 016 1315 530 930 3428 2 W20 14 9 2 45 24 1 23 5 60 29 19 019 817 7516 0 W210 60 25 0 1 1 5 1 24 0 73 52 802 5 W22 5 9 4 22 1 8 0 42 17 1 911 210 556 5 W23 3 9 2 91 0 1 3 3 1 30 2 21 40 841 2 W24 8 6 8 41 3 70 72 400 912 712 9310 8 W25 2 7 1 782 2 2 7 2 48 4 12 61 952 1 左岸王山滑坡体从近几年的观测成果来看 W07 W15 W17 所在部位稳定性差 时效 因素影响仍然明显 本年度 W04 变形趋势明显 应值得警示 王山滑坡受雨季影响明显 每逢雨季来临山顶位移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从历年观测数据来看 我们认为王山滑坡体 总的变化趋势为水平位移继续向坡脚滑动 6 6 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监测系统的项目和布置 槽渔滩水电厂观测工程共布置了外部变形观测 扬压渗漏 观测 环境量观测等 6 16 1 外部变形观测外部变形观测 1 坝顶水平位移 为监测坝顶水平位移 在大坝三个直线段的坝顶靠上游侧设置了三个视准线 第一 条视准线布置 7 个水平位移观测墩 测点编号为 C1 C7 两端工作基点为 T04 T05 第 二条视准线布置 5 个水平位移观测墩 测点编号为 C8 C12 两端工作基点为 T05 T06 第三条视准线布置 11 个水平位移观测墩 测点编号为 C13 C23 两端工作基点为 9 45 T06 T07 在泄洪冲沙闸闸墩下游侧分别布置有水平位移观测点 编号为 L01 L06 采 用前方交会法进行观测 坝顶各工作基点采用大地四边形边角控制网法进行复核 采用 Leica TCA2003 自动 跟踪全站仪进行观测 主要采用边角交会法 视准线法监测水平位移 几何水准法监测垂直位移 大坝上 游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 编号为 C01 至 C23 工作基点 4 点 编号为 T04 T05 T06 T07 位于大坝上游 大坝下游泄洪闸 冲沙闸水平位移采用边角交会法 观测 工作基点 2 点 编号为 T08 T09 垂直位移监测网由右岸 IBM01 至 IBM07 2012 年在右岸无岩石抖落地段基岩上增设 2 点 IBM10 IBM11 左岸增加 2 点 IBM08 IBM09 2 坝顶垂直位移 为监测大坝垂直位移情况 在坝顶上 下游侧设置垂直位移标志点 上游侧布设 27 个水准点 编号为 C01 C23 T4 T5 T6 T7 大坝 厂房坝段下游侧布设 18 个水准 点 编号为 C24 C41 泄洪闸各闸墩水平位移观测墩底座上布设 6 个水准点 编号为 L01 L06 坝顶垂直位移采用闭合水准线路进行观测 观测线路为 IBM10 大坝上游位移点 C01 C23 大坝下游位移点 C24 C41 L01 L06 IBM11 观测仪器为 DNA03 数字水准仪 垂直位移点的布置 在大坝顶上靠上游面的视准线位移观测墩底座上埋设沉陷点 编号与视准位移点号相同 又在大坝顶上下游面埋设了一排沉陷点 然后在泄洪闸墩的前 方交会位移观测墩底座上埋设沉陷点 编号为 C01 至 C39 L01 至 L06 监测频率 2014 年 4 月以前为 1 次 两月 2014 年 4 月以后为 1 次 月 6 26 2 渗压监测渗压监测 大坝共埋设了 13 只渗压计 目前 11 12 工作接近损坏 采用 SZ 4 差阻式渗压计 每天自动观测一次 6 36 3 环境量监测环境量监测 槽渔滩水电站环境量观测系统布设有上下游水位计对库水位及尾水位进行监测 同时 还布设雨量计 温度计等分别对相应环境量进行实时监测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长期有效性 各自动监测项目进行自动化采集的同时 按照相应测量周期进行人工比测 部分人工监测 10 45 项目定期进行人工测量 各项测量在测量完成后及时完成成果计算并提交 月末编制月报 监测报表 槽渔滩水电厂共埋设 133 个监测点 外部监测点 76 个 完好率 100 渗压监测点 13 个 完好率 76 9 环境量点 19 个 完好率 89 5 其他监测点 25 个 测点完好率 100 7 7 年度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年度监测资料整编分析 7 17 1 大坝外部变形监测资料分析大坝外部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7 1 1 大坝外部变形观测简介 大坝上游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 编号为 C01 至 C23 工作基点 4 点 编号为 T04 T05 T06 T07 位于大坝上游 大坝下游泄洪闸 冲沙闸水平位移 采用交会法观测 工作基点 2 点 编号为 T08 T09 7 1 1 1 大坝水平位移 视准线 分析 A 定期监测资料分析 大坝视准线年平均位移量成果表 单位 mm 视准线平均位移量 Y 点名 201520162014 备注 C013 143 622 47 C025 406 335 46 C032 373 462 41 C043 253 002 19 C052 982 091 48 C063 373 071 96 C070 790 750 04 C081 642 511 76 C09 0 400 20 1 43 C10 18 63 16 97 21 77 C110 240 560 07 C120 380 590 40 C13 1 50 1 09 1 53 C141 822 151 83 C15 0 33 0 12 0 18 C160 561 180 59 C17 5 29 4 78 5 33 C181 312 181 21 C19 1 48 0 87 1 42 11 45 C20 0 74 0 26 0 94 C212 472 931 98 C22 0 60 0 31 0 76 C23 1 77 1 74 1 70 从大坝视准线观测成果表可以看出 1 监测点 C10 在 2011 年 10 月被大坝上行驶的车辆撞击 观测墩受损 水平 位移量增大 而垂直位移变化较小 故可以认为 C10 水平位移的变化为汽车撞击 造成的 不代表大坝的真实变形量 通过 2011 年 11 月至 2016 年监测数据显示 C10 数据平稳 2016 年与 2014 年位移量年平均值相比 变化量在 4mm 左右 若观 测墩 C10 受撞击松动 建议对其进行加固或者重新埋设 2 大坝其它测点平均位移量大都在 5mm 以内 位移量不显著 3 大坝监测点 C01 C23 C10 除外 平均位移量在 3 年内间隔量均在 2mm 以内 位移量变化不大 4 大坝上游边缘修建防浪墙 由于防浪墙离观测墩较近 造成部分测点变形 规律不明显 5 C11 C23 视准线位移与温度相关性较好并呈季节性变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 规律 当夏季温度偏高 视准线向上游产生位移 当冬季温度偏低时 视准线向 下游产生位移 从各位移点观测成果来看 大坝位移量不显著 属正常变形 6 各点位移量变化都很小 其位移量中还包含有温度分量和残差 也就是观 测误差 通过总的分析 各位移点与 2015 年相比变化不大 位移点相对比较稳定 大坝水平位移特征值统计表 位移量值 mm 点号分析时段最大值发生日期最小值发生日期变幅 C01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712016 8 162 692016 3 283 02 C02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7 862016 5 194 922016 3 282 94 C03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262016 6 241 82016 12 243 46 C04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4 92016 6 240 122016 9 234 78 C05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4 492016 6 24 0 332016 9 234 82 C06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442016 5 191 132016 7 244 31 C07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082016 6 24 0 212016 2 282 29 C08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3 712016 12 241 512016 7 242 2 C09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212016 8 16 0 962016 2 283 17 C10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6 522016 12 24 17 842016 4 191 32 C11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642016 12 24 1 072016 8 163 71 12 45 C12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212016 1 22 0 762016 8 162 97 C13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0 352016 12 24 2 672016 6 243 02 C14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992016 12 240 852016 6 242 14 C15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932016 1 22 2 612016 6 244 54 C16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492016 12 24 0 732016 6 243 22 C17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3 172016 8 16 7 082016 10 203 91 C18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4 362016 8 16 0 062016 10 204 42 C19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152016 12 24 2 932016 6 244 08 C20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362016 12 24 1 892016 6 243 25 C21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12016 12 2412016 6 244 1 C22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152016 12 24 1 412016 8 162 56 C23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0 582016 12 24 2 832016 8 162 25 大坝坝顶 厂房 挡水坝 冲沙泄洪闸 各测点水平位移变幅不大 数据平 稳 无数据突变 C10 2016 年 4 月水平位移量为 17 84 mm 左右 测值为负值 测点向上游 位移 主要是由于外部碰撞造成 其它测点 大坝水平位移各观测点的最大值最大为 7 86mm 出现在测点 C02 2016 年 5 月 其次为 5 44mm 出现在测点 C06 2016 年 5 月 最小值最 小为 7 08mm 出现在测点 C17 2016 年 10 月 其次为 2 93mm 出现在测点 C19 2016 年 6 月 大坝水平位移各观测点的最大年变幅为 4 82mm 出现在测点 C05 其次为 4 78mm 出现在测点 C04 最小年变幅为 1 32mm 出现在测点 C10 大坝水平位移大坝测点位移量不大 变幅较小 测值正常 B 数据回归分析 全部测点均选入了库水位 时效 温度因子进行分析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 大坝主要受温度因子的影响 时效因子的变化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 其中 C01 C10 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弱 C11 C23 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强 7 1 1 2 大坝水平位移 交会 成果分析 大坝下游共布设位移点 6 点 编号为 L01 至 L06 使用 TCA2003 智能全站仪 观测 4 个测回 其限差为两次读数差不大于 1 0 测回差不大于 5 0 A 定期监测资料分析 大坝下游水平位移 交会 特征值统计表 位移量值 mm 点号分析时段最大值发生日期最小值发生日期变幅 L01x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72016 7 24 0 32016 3 283 0 13 45 L02x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0 12016 4 19 2 32016 1 222 2 L03x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0 52016 7 24 3 72016 6 243 2 L04x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72016 4 19 3 82016 5 192 1 L05x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12016 8 16 3 12016 7 242 0 L06x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0 42016 6 24 3 62016 1 223 2 L01y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7 22016 7 243 42016 12 243 8 L02y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7 22016 7 241 42016 3 285 8 L03y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7 82016 7 243 22016 12 244 6 L04y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7 72016 7 242 32016 12 245 4 L05y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0 32016 7 244 32016 10 206 0 L06y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9 22016 7 243 02016 12 246 2 大坝交会点 X 方向 最大值最大为 2 7mm 出现在测点 L01 2016 年 7 月 其次为 0 1mm 出现在测点 L02 2016 年 4 月 最小值最小为 3 8mm 出现在测 点 L04 2016 年 5 月 其次为 3 7mm 出现在测点 L03 2016 年 6 月 各观测点 的最大年变幅为 3 2mm 出现在测点 L03 L06 其次为 3 0mm 出现在测点 L01 最小年变幅最小为 2 0mm 出现在测点 L05 其次为 2 1mm 出现在测点 L04 大坝交会点 Y 方向 最大值最大为 10 3mm 出现在测点 L05 2016 年 7 月 其次为 9 2mm 出现在测点 L06 2016 年 7 月 最小值最小为 1 4mm 出现在测 点 L02 2016 年 3 月 其次为 2 3mm 出现在测点 L04 2016 年 12 月 各观测点 的最大年变幅为 6 2mm 出现在测点 L06 其次为 6 0mm 出现在测点 L05 最小 年变幅最小为 3 8mm 出现在测点 L01 其次为 4 6mm 出现在测点 L03 通过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观测成果可以看出 水平位移主要集中在 Y 方向 X 方向位移量相对较小 测点水平位移 Y 方向 上下游方向 主要现正值 测点水平位移 X 方向 左右岸方向 主要现负值 综合近几年的观测成果可以看 出大坝下游水平位移测点比较稳定 7 1 2 大坝垂直位移分析 大坝上游共布设位移点 23 点 编号为 C01 至 C23 下游共布设位移点 24 点 编号为 C24 C41 1 L01 L06 A 定期监测资料分析 垂直位移年平均位移量成果表 单位 mm 垂直平均位移量 Z 备注 201520162014 备注 14 45 C017 197 066 86 C027 016 656 64 C037 757 687 50 C047 037 156 67 C055 255 165 07 C063 112 983 01 C074 774 784 58 C082 792 732 75 C094 084 013 96 C10 7 24 7 82 6 85 C11 2 12 2 57 1 96 C12 2 11 2 52 1 89 C13 2 41 2 92 2 20 C14 3 44 3 89 3 17 C15 2 62 3 09 2 36 C16 2 54 3 02 2 25 C17 4 78 5 22 4 45 C18 3 14 3 62 2 84 C19 2 71 3 19 2 35 C20 3 99 4 57 3 51 C21 2 57 3 07 2 15 C22 2 62 3 16 2 13 C23 2 52 3 05 2 01 C244 363 994 37 C258 568 308 40 C265 815 515 66 C279 849 569 69 C286 436 076 45 C295 364 975 36 C303 012 573 13 C314 764 314 81 C322 091 552 24 C334 664 164 85 C345 504 975 74 C35 1 33 1 86 1 02 C36 1 96 2 60 1 52 C37 1 62 2 25 1 16 C38 2 81 3 22 2 22 C39 1 03 1 54 0 38 C40 1 5 41 5 97 4 58 C41 1 5 43 5 94 4 60 L01 2 03 2 58 1 49 L02 1 98 2 43 1 43 L03 1 83 2 21 1 26 15 45 L04 2 30 2 75 1 80 L05 1 90 2 27 1 37 L06 2 04 2 47 1 51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共观测了 12 次 从 2014 年和 2016 年平均位移量 成果表可以看出 1 2014 2015 2016 年平均位移量差值很小 变化不大 差值 都在 2mm 以内 2 从累计位移量来看 大坝右坝段 C01 C09 C24 C34 垂 直位移呈正值 但 2014 2015 2016 年比较接近 说明该坝段自建立基准值以来 呈一定的沉陷 前期受时效因素影响明显 最近两年时效因素逐渐减小 但应加 强观测 3 通过 2016 年的监测可以看出 该部位监测点位移量与 2015 年比较接 近 位移量逐渐收敛 所以 综合温度变化及观测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与 2015 年 度相比各垂直监测点比较稳定 大坝垂直位移特征值统计表 位移量值 mm 点号分析时段最大值发生日期最小值发生日期备注 C01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8 00 2016 2 284 31 2016 6 24 C02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7 65 2016 4 194 26 2016 6 24 C03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8 74 2016 4 194 93 2016 6 24 C04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8 17 2016 4 194 40 2016 6 24 C05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6 10 2016 4 192 53 2016 6 24 C06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3 89 2016 4 190 27 2016 6 24 C07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62 2016 4 192 20 2016 6 24 C08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3 80 2016 4 19 0 08 2016 6 24 C09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00 2016 4 191 46 2016 6 24 C10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6 16 2016 3 28 10 87 2016 6 24 C11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48 2016 3 28 5 41 2016 6 24 C12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42 2016 3 28 5 41 2016 6 24 C13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95 2016 3 28 5 33 2016 6 24 16 45 C14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68 2016 3 28 6 54 2016 6 24 C15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02 2016 3 28 5 64 2016 6 24 C16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93 2016 3 28 5 57 2016 6 24 C17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4 00 2016 3 28 7 85 2016 6 24 C18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43 2016 3 28 6 22 2016 6 24 C19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93 2016 3 28 5 81 2016 6 24 C20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3 22 2016 3 28 7 07 2016 6 24 C21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00 2016 3 28 5 31 2016 6 24 C22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78 2016 3 28 5 67 2016 6 24 C23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 91 2016 3 28 5 34 2016 6 24 C24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11 2016 2 281 67 2016 7 24 C25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9 12 2016 2 286 22 2016 7 24 C26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6 53 2016 2 283 36 2016 7 24 C27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10 48 2016 2 287 52 2016 6 24 C28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7 17 2016 2 283 93 2016 6 24 C29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6 01 2016 2 282 79 2016 6 24 C30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3 63 2016 2 280 40 2016 6 24 C31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19 2016 2 282 23 2016 6 24 C32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2 40 2016 3 28 0 41 2016 6 24 C33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5 17 2016 3 282 15 2016 6 24 C34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6 12 2016 3 282 88 2016 6 24 C35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0 33 2016 3 28 4 22 2016 6 24 17 45 月 C36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0 83 2016 1 22 5 55 2016 6 24 C37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0 55 2016 1 22 5 17 2016 6 24 C38 2016 年 1 月 20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