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和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和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和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和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2013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一)去年7月份,国家统计局根据我国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文化产业分类目录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调整,颁布了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为与国家统计局新颁布的“分类目录”相衔接,根据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在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下,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和市统计局等部门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分了目录以及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内容对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工作。新目录在保持了原“产业分类目录”大类分组设置的基础上,新增加“时尚创意业”,同时根据国家文化产业分类目录对部分行业进行了增加与删减。今天公布的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统计数据是按照新的“产业分类目录”的统计口径进行统计核算的。从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数据来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表现在产业增加值的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在本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对上海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从总量规模来看,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平均从业人员129.16万人;实现总产出769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现增加值2269.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高于全市生产总值(gdp)增幅3.3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29%,比上年提高0.42个百分点;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188.43亿元,占生产总值(gdp)比重5.91%。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增加值及所占比重(2011-2012年)从分行业结构来看,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服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97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86.9%,占比和上年持平;占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6.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及创意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96.69亿元,增长9.4%,占比13.1%,占比与上年持平。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中,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建筑设计业、咨询服务业经济规模较大,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7.4%、13.3%和11.3%(合计占42%)。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要特点有:1、设计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贡献作用显著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为设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业增加值分别达196.54亿元和301.93亿元,共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总量的22%,分别比上年增长15.3%和11.8%,对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8%,带动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2、文化演艺市场日渐繁荣,艺术业保持良好发展随着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本市演艺市场的繁荣以及相关的市场策划和代理活动的活跃,近年来上海艺术业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12年艺术业增加值达67.25亿元,增幅达15.4%,在艺术业中增加值占比37.4%的文化艺术策划及代理服务业2012年增幅达到20.2%。3、广告及会展服务业增幅明显回升2012年上海广告和会展业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214.67亿元,增幅达16%。其中广告业实现增加值167.98亿元,增长12%,会展业借助世博展馆改造转型等因素影响,实现增加值46.69亿元,增长32.7%。4、咨询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咨询服务业作为专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上海现代服务业中的优势行业,也是上海重点扶持和推进发展的行业。2012年,上海咨询服务业实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总量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增加值25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附件: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分行业总产出、增加值及其增长情况行业总产出(亿元)增加值(亿元)增加值比上年增长(%)总计7695.362269.7610.8文化创意服务业6803.141973.0711一、媒体业433.39143.82-4.7二、艺术业201.0567.2515.4三、工业设计业527.29196.5415.3四、建筑设计业1235.63301.9311.8五、时尚创意业768.46143.524.4六、网络信息业216.3396.465.8七、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1138.65395.3310.4八、咨询服务业789.4256.9719.7九、广告及会展服务业887.09214.6716十、休闲娱乐服务业605.84156.5810.6文化创意相关产业892.23296.699.4十一、文化创意相关产业892.23296.699.4(二)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耀新介绍了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及2013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要点。一、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2012年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建设中,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主动融入城市创新战略,加强与科技、金融、贸易、制造,以及旅游、体育、教育等的融合创新,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达11.29%,年增长率达到10.80%,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20.20%,较往年进一步提升。体现出以下发展特色:(一)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特色更趋鲜明紧密结合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各类要素资源集聚的优势,一批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业态迅速崛起,成为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2012年上海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网络视听产业等新媒体业态保持良好发展活力和成长态势,市场份额、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设计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力军。以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等为主体的设计产业加速发展,设计产业的增加值平均增幅超过文化创意产业增幅,已成为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打造城市品牌的有效手段。咨询服务业与会展服务业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几乎所有国际顶级咨询公司都落户上海,上海正逐步成为国际咨询总部的集聚地。会展服务业达到32.7%的高速增长,上海跃居成为全国举办会展数量和面积最多的城市。在上海智慧城市和软件名城的建设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成果为城市输送源源不断的内容服务,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增加值为395.33亿元,居文化创意产业十个门类的首位;智慧城市建设为网络信息业的发展和催生新兴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文化创意产业跨界渗透,融合趋势凸显上海文化创意与科技走向深度融合。2012年上海发布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一批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的园区和企业发展迅速,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随着上海“设计之都”战略的深入推进,上海设计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30家企业获得上海“设计创新示范企业”称号。如上海电气集团完成了“百万等级二次再热机组主机设备”的初步设计方案,项目入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核电核岛设备的多项设计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海指南设计公司为相宜本草、上药集团等品牌企业创新设计了多款新产品,帮助企业快速提升了市场份额。(三)重大项目和园区基地建设加快,载体能级有效提升进一步加强“部市合作、市区联动”,推进一批具有产业引领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列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环东华时尚产业基地、环同济建筑设计基地等14个重点基地类项目取得稳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发展。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了北京总部,为中央文化企业做好服务;上海设计之都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全市服务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面向全市的设计之都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四)政策创新力度加大,文化创意企业潜力充分释放制定了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办法(试行)和2012年度资金申报指南,重点扶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共有122个平台项目和18个课题项目列入扶持范围,市级财政扶持资金2.95亿元,撬动资金投入10.4亿元,其中区县配套资金1.15亿元。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部分门类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共入库增值税税收收入55.8亿元,试点企业4.08万户,占全部试点纳税人的比重超1/4。该政策有效打通了连接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的链条,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多环节经营活动面临的重复征税问题。在人才政策方面,制定发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在企业创新方面,开展首批30家上海市设计创新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试行文化创意类企业“集中登记”模式;在品牌建设方面,印发关于本市加强品牌建设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明确了一批重点推进的品牌;在知识产权方面,完成对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的修订,突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五)国际合作和品牌活动频繁,产业发展氛围浓厚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设计产业“走出去”的海外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上海佛罗伦萨中意设计交流中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2012年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68.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共有39家企业和8个项目被认定为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了首届设计之都活动周,举办了国际电影节、动漫游戏博览会、室内设计节、时装周等一批大型活动,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推介、展示、交流和交易,积极营造全市文化创意创新氛围。二、2013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要点2013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的关键之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将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为核心,围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战略部署,聚焦优势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财政扶持资金政策的引导作用,深化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力争产业增加值增幅快于全市服务业增幅。(一)瞄准发展重点,推动产业发展量质齐升一是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推动新兴媒体跨电视屏、电脑屏、移动屏融合发展;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催生网络信息业新业态;加快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高端软件业发展。二是以创意创作为重点,推动各类文化产品的“上海制造”和“上海首发”;继续保持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规划设计等创意设计领域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加快推进设计业向高端综合服务转变;以品牌为核心,提升上海消费品业的时尚设计与制造水平,推动一批重点品牌的建设发展。三是以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提高广告和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战略研究部门,加强产学研联动提升智库水平;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提高休闲娱乐业的消费拉动力。(二)推进重大项目,促进载体建设上规模上水平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数字出版、对外文化贸易、绿色创意印刷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积极引进国家级工业设计项目落沪;以世博区域、虹桥商务区、徐汇滨江、临港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为契机,推动上海迪士尼、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西岸传媒港、临港高科技影视制作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江南智造创意设计、环同济建筑设计、环东华时尚设计、国际汽车城汽车研发科技港等一批特色设计产业基地建设。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制定出台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引导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定位,试点推进园区“i”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链和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园区服务水平。(三)加强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市场一是加强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实施文化科技融合行动计划,开展互联网影视、数字出版、立体电视等一批创新示范工程建设,建设张江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二是加强文化创意与金融融合,深化创意设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试点,推动创意设计产业投融资基金联盟建设;提升发展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加快上市。三是加强文化创意与贸易融合,推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文化创意贸易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版权服务贸易和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四是加强文化创意和制造融合,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创新投入,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一批工业设计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工艺项目;聚焦文化装备技术研发、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五是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体育、教育等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旅游路线或项目;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对重大体育赛事的服务力度;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教学、科研间的协同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培养。(四)发挥区县作用,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推动相关产业引导扶持和项目管理工作重心向区县下移。落实市区两级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推动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园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区县文创品牌活动;制订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区县产业统计,吸引、孵育优秀文创企业和人才成长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五)加大服务保障,营造更好发展环境一是完善产业资金扶持,发挥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做好2012年度扶持项目的验收、审计、后评估,以及区县配套资金落实等工作,做好2013年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