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史.ppt.ppt_第1页
中日文化交流史.ppt.ppt_第2页
中日文化交流史.ppt.ppt_第3页
中日文化交流史.ppt.ppt_第4页
中日文化交流史.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文化交流史导论黄爱民 9 前言中日两国是邻邦 自古以来两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 从古代开始一直到近代之前 日本从中国吸收了大量的文化要素 以此创造和丰富本国的文化 而进入近代以后 由于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特别是经过明治维新变革 日本国力得到了迅猛的提高 一跃成为亚洲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此中国开始向日本学习 综观中日3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史 反映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相依存 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的现象 今天 我们学习和了解中日文化交流史导论这门课程 能够对中日两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 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对中日两国的将来有所展望 对我们今后走向社会后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 真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 中日友好符合大势所趋 对于亚洲和平乃至世界和平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年轻的一代应该向老一辈学习 为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古代篇第一章绳文文化和大陆文化第1节 陆桥 和大陆之间的联系洪积世 距今250万年 15000年之前叫做洪积世 洪积世又分为冰河期和融冰期 其间经历了4次冰河期的轮回 在最后一个冰河期来临时 日本列岛的北端和南段和中国大陆是相连的 这位人类的迁徙带来了可能性 洪积世的地表层状况图 地处加拿大 陆桥 日语叫做 根据日语词典介绍 意思为 1 架设于道路和铁路线上的桥梁 2 因为地壳变化和海平面下沉使得大陆和日本列岛相连 产生了生物可以移动的狭长地带 更新世的冰河期里存在于阿拉斯加 西伯利亚之间的白令海峡等就是 从上可以发现 洪积世时代里冰河期更替时 日本列岛和中国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旧石器时代 进入洪积世 人类出现了 也出现了人类生活的痕迹 也能够制造一些打制石器 即所谓的原始石器了 因此 洪积世也叫做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的特征是 没有经过磨制 将石头取来直接使用 是极其粗糙的工具 以下是日本出土的旧石器的图片 岩宿遗迹 1946年日本人相泽忠洋从关东红土层中发现了岩宿遗迹 因为从中发掘了诸多石器 所以被确认为日本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迹 岩宿遗迹位于群马县笠悬村 在被发现之前 绳文文化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文化 且属于新石器文化 但是 由于岩宿遗迹的发现 从前认为绳文文化以前日本没有人类生活痕迹 即没有文化的学说在考古界被颠覆了 即 日本列岛和大陆连在一起的时候 在日本列岛上原始人类早已经生活于此 日本人的祖先 关于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这个问题 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见仁见智 没有定论 以下是几种主要观点 1 从俄罗斯 库页岛 北海道漂泊来到日本的北部并定居下来的人 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阿伊努人 2 从中国的华北 东北地区穿越朝鲜半岛到达现在的九州北部地区 基本上可以认定指历史上的 渡来人 3 目前生活在中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 坚持这种说法的人是少数人 不太可靠 岩宿遗迹 从上述3种说法中可以看出 日本民族并非土生土长的民族 而是从外界迁徙到日本 然后定居下来的民族 日本人大部分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即日本大和民族是几万年来 从世界各地迁徙到日本的各个民族的杂交而成的 在日本有 杂种 一说 很好地证明了上述论点 笔者也比较赞同上述论点 从日本发掘出的古象类化石也可以佐证 从日本列岛各地出土的古象类化石断片中可以发现 洪积世时代 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因为冰河的缘故互相是连接在一起的 原来这些古象类栖息于大陆 因为人类的不断追逐 古象渐渐向如今的日本列岛迁徙 于是 人们为了捕猎它们 不断地从大陆迁徙到了日本列岛 可以说 当时的古象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珍贵物品 从上述观点看 佐证了日本人的祖先是从大陆迁徙去的大陆移民 以下是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图 大和民族的起源图 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 在日本有 港川人 一说 据说是生活在日本列岛最古老的民族 日语叫做 生活在距今17000年前 以下是图片 第2节绳文文化和大陆文化冲积世 到了洪积世最后的大冰河融化时期 气候条件也和今天的差不多了 此时就进入了冲积世时代了 此时 日本列岛和中国大陆之间就露出了海洋 之前的 陆桥 就消失殆尽了 从此 日本逐步跨入绳文时代 此时正值中国的上古时期 在日本出土的绳文土器上均刻有绳文图案 因此这个时代叫做绳文时代 绳文时代因为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 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掘说明 这一时期遗迹特别多 从千岛群岛到冲绳岛遗迹遍布日本全国 例如 三内丸山遗迹 青森县 全日本最大的绳文时代村落集散地 三内丸山遗址距青森市中心青森车站西南约3公里处 位于八甲田山系向东舌状延伸的平缓丘陵的前端 北面青森湾 标高约20米 分布面积约为35公顷 目前为止的调查结果为 遗址内有半地穴式房址约580栋 柱洞建筑址约100栋 成人墓址约100个 儿童墓址约880个 出土绳文陶器 石器 陶偶 木制品 骨角器 动物遗骸 植物遗存等遗物多达4万余纸箱 新石器时代 绳文时期 日本人的主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 金属器尚未出现 在绳文早期多见打制的石斧 石镞 石拖等 擦截石斧 在北海道和东北地方开始出现 绳文时代前期还是打制石器占多数 至绳文时代中期磨制石器逐渐增多 关东 中部地区在绳文前期和中期流行棒状磨制石斧 绳文后期和晚期盛行磨制的 定角石斧 细石器时代 以细小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时代 以渔猎 畜牧经济为主 以石髓 玛瑙 燧石等为石器原料 有多角锥状石核 细长石片 或称石叶 小石片等 器形有刮削器 圆状刮削器 短削器 尖状器及石钻石簇等 细石器文化繁盛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 可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甚至到铜石并用时代 在日本国内 一般被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后期 但在欧洲等地 被定为旧石器时代以及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的中石器时代 以下是在日本出土的细石器图片 细石器 细石器被看作是一万年前的晚冰河期至后冰河期期间遍布世界各地具有很高普遍性的石器 所以日本的细石器工具被看作是和大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 不得不提的是 这个时期已经相当发达的稻作农耕技术通过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 绳文火焰土器绳文火焰土器是一种代表代表时代中期的绳文式土器 因为形状与燃烧的火焰相似 故起名绳文火焰土器 也叫做火焰式土器 在所有装饰用绳文土器中 是最具有装饰效果的土器 以下是绳文火焰土器的图片 在日本出土的绳文火焰土器 日本出土的绳文土器 绳文文化的特点 绳文文化早期以狩猎 采集等自然经济为主 已存在石褪 石斧 石刀 石链等种类繁多的打磨石器 中后期向农耕经济过渡 开始出现石 木 兽骨等制做的生产生活用器 绳文人住宅以半地穴式为主 并形成村落 拥有共同的墓地以及祭祀场所 从现在已发现的非实用性的石棒和乳房 脸部夸张的女性陶偶来看 当时已经产生了基于农耕文化的自然信仰活动 第一章练习问题1 日本最古老的文化叫做什么文化 2 陆桥 是什么东西 请简单地描述一下 3 岩宿遗迹是谁首先发现的 4 绳文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5 渡来人是一些什么人 他们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随着历史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日本也跨入一个新时代 即弥生时代 同时也标志着日本社会由愚昧 落后 野蛮的原始社会 逐步进入一个相对文明 发达 稳定的农耕社会 逐渐由过去以捕捞 采集 狩猎为主的营生向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的营生转变 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 生产资料也得到很大改善 第二章弥生文化和大陆文明 公元前300年 3世纪后期 第1节开始种植水稻弥生文化 绳纹时代末与弥生时代 前300年一300年 初 日本受到中国内地文化的强烈影响 主要是稻作农耕技术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 从中国长江流域传人日本 其后 中国的铁器和青铜器文明东传日本 促使日本文化由原来属于新石器时代的 以渔猎采集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绳纹文化 跨进了以金石并用 经营水稻栽培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的弥生时代 从此 日本列岛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此时正值中国的秦汉之际 1884年 在位于现东京大学校园内的本乡弥生町发现了形状迥异于绳文土器的土器 后来按照地名给此种土器起名为 弥生式土器 弥生式土器有缸 壶 高脚杯等3种基本形状 以下是它们的图片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碗碟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瓮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高脚杯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水罐 小贴士在日本 关于弥生文化有各种论点 弥生文化被看作是日本历史上充满神秘的文化 首先 对它的产生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大陆来日的渡来人创造的 有的说是日本列岛先民创造的 更有的人说 是徐福他们创造的 理由是 公元4世纪左右 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和百工东渡日本并在日本定居下来 创造了辉煌的弥生文化 但这毕竟是传说 是美好的神话故事 事实有待今后的考证 但是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在很短的时间里 一种前所未有的 充满异国情调的文化突然降临到当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文化中 并且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 并在很短的时间不断发扬 壮大 成为漫长历史中的一部分 弥生文化充满了大陆文化的色彩 从这一点看 可以说弥生文化是大陆文化的扩展和延伸 是一种外来文化 绳文时代晚期到弥生时代初期 日本已经开始了水稻种植 其证据是 80年代在佐贺县唐津市菜田遗迹和福冈市博多区板付遗迹发掘出了稻田遗迹 弥生时代结束了绳文时代的采集 渔捞 狩猎的原始生活模式 日本开始进入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耕社会 在人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弥生时代和大陆的交流战后 从佐贺县和山口县出土的弥生人骨来看 这些人骨近似于对马海峡的一部分 以及朝鲜半岛的现代人的骨骼 但身高比后者略高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 那些人很有可能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渡来人 即就是创造弥生文化的大陆移民们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徐福 他们穿越东海 也许是穿越对马海峡 或者是日本海 当然是借助于海流和季风的作用 来到日本九州一带居住下来 开始了新的生活 从这件事情来看 弥生时代的西日本 现九州地区和本洲岛南部的山口县 不断有大陆移民涌入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 水稻的发源地在哪里呢 有下列几种说法 1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 2 南亚的越南 3 南洋诸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菲律宾 4 印度上述4种说法中比较可靠的是第1种 理由是 在中国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遗迹中发现了水稻种植遗迹 日本的水稻种植技术是由大陆的 渡来人 传到日本的 日本九州地区的佐贺县至今一直就是日本的粮仓 这和这一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水稻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亚洲圈的水稻农耕文化是以中国为中心 然后向周边国家推广 普及的 以下是水稻技术的传播图片 水稻的传播 第2节青铜器和铁器的传入进入弥生时代后 大陆移民将铸铁技术和水稻种植技术等先进技术带入日本 使得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 200 300年 就掌握了一般需要花上500 600年时间才能掌握的铸铁术 这些客观条件使得日本比其他国家少花几百年时间就从农耕文化一跃跨入金属文化 使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 日本和中国不一样 青铜器和铁器几乎是同时传入并使用的 这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青铜器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到公元前11世纪 当时中国处于商代 那时的青铜器最发达 以下是各种青铜器制品的图片 各种青铜器产品 日本出土的古代铁器 日本出土的古代铁器 水壶 青铜器主要用于武器 兵器 一小部分用于农业生产 在日本青铜器还用作祭祀器具 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由于大陆移民 日本人很容易的就用上了铁器 上述功能和中国一样 注 进入弥生时代后期 青铜器逐步被铁器取代 第3节徐福的传说徐福 即徐巿 字君房 齐地琅琊 今江苏赣榆 人 秦著名方士 他博学多才 通晓医学 天文 航海等知识 且同情百姓 乐于助人 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 气功 修仙 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 是秦始皇登基前后 李斯的时代 后来被秦始皇派遣 出海采仙药 一去不返 乡亲们为纪念这位好心的名医 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 徐福村 并在村北建了一座 徐福庙 后来 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 广泽为王之说 生平事迹 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二十八年 秦始皇第二次出巡 大队人马在泰山封禅刻石 又浩浩荡荡前往渤海 抵达海边 秦始皇登上芝罘岛 纵情浓览 只见云海之间 山川人物时隐时现 蔚为壮观 尤令秦始皇心驰神往 这种景象 本来是海市蜃楼 但方士为迎合秦始皇企望长生的心理 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 说海中有蓬莱 方丈 赢洲三座仙山 有仙人居住 可以得到长生仙药 秦始皇大为高兴 随后根据徐福的要求 派重男 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 他本人也在此留连忘返 等候徐福佳音 然而 等来的只是徐福空手而归 徐福自称见到海神 海神以礼物太薄 拒绝给予仙药 对此 秦始皇深信不疑 增派童男童女3000人及工匠 技师 谷物种子 令徐福再度出海 秦始皇则不肯离开 一直等候3个月 不见徐福消息 才怅然而回 其后几年中 秦始皇又派燕人卢生等入海寻求仙药 当然也是一无所获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 再次来琅琊 当年徐福入海寻找仙药 已经九年过去 一直未来归报 当即派人传召徐福 徐福连年航海 耗费很大 担心遭到重谴 奏告秦始皇 蓬莱仙山确实有仙药 出海时常遇大蛟鱼阻拦 所以不能到达 请派弓箭手一同前往 见到大蛟鱼用连弩射击 秦始皇下令入海时带足渔具 自己也准备了连弩 海船由琅琊起程 航行数十里 经过荣成山 再前行到芝罘时 果然见到大蛟鱼 当即连弩齐射 大蛟鱼中箭而死 沉入海底 秦始皇认为此后当可无虞 又命徐福入海求仙药 这次 秦始皇再也等不到徐福音讯了 当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 今河北世鹿东南 而徐福 得平原广译 止王不来 一去再也不回了 文献记载 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 在司马迁的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始皇二十八年 齐人徐 徐福 等上书 言海中有三神山 名曰蓬莱 方丈 瀛洲 仙人居之 请得斋戒 与童男女求之 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 入海求仙人 后在 太平广记 徐福 和 十洲记 中都记载有 徐福 又写作徐輗 字君房 齐人 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却毫无记载 也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 后人以为是台湾或琉球 也有说是美洲 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 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 称 日本国亦名倭国 在东海中 秦时 徐福将五百童男 五百童女止此国 今人物一如长安 又东北干余里 有山名 富士 亦名 蓬莱 徐福至此 谓蓬莱 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 宋代文学家 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 明初 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 向明太祖献诗 提到 熊野蜂前徐福祠 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 黄遒宪等人 都参观了徐福墓 并诗文题记 学者观点 本世纪以来 中日学者对徐福浮海东渡之事进行了大量研究 马非百在 秦集史 认为徐福是有目的赴日本的 其意初不在求仙 而实欲利用始皇求仙之私心 而借其力以自殖民于海外 而徐松石在 日本民族的渊源 中说 战国先秦时期 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 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 徐福入海东行 必定真有其事 香港卫挺生著 徐福入日本建国考 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 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 台湾学者彭双松著 徐福即是神武天皇 一书 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 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 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 徐福宫 九州岛佐贺县 徐福上陆地 纪念碑 徐福的石家 徐福祠 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 新宫市位于日本和歌山县东南海岸线上 面向大海 海水深而浪高 在新宫市海岸线附近 便是徐福梦寐以求的灵山 蓬莱山 而在蓬莱山前数百米处 立着一座不高的塔式纪念碑 走近一看 原来这儿是徐福登陆的地方 有些学者认为 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 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 更有人认为 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 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 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 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 他在日本的事迹 遗迹 墓地 均属虚设 另外 又有学者认为 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 但不是去了日本 而是去的美洲 回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 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 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 数年才能抵达 人海茫茫 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 呈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中国的历史书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中有下列一段记述 齐人徐市上书朝廷 曰东海有三座神山 名曰蓬莱 方丈 瀛洲 有仙人居住 许我率三千童男童女趋之 随即 秦始皇同意徐福的请求 遂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众入海求仙 因为 史记 是正史 书中记述均属史实 所以不可否认历史上确有徐福东渡求仙一事 但是 围绕着徐福东渡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是争论不休 没有定论 如关于徐福东渡的出航地 航海路线 日本的登陆地等 截至目前还没有完全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关于徐福的出航地 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中国江苏省连云港 2 辽宁省大连港 3 浙江省宁波港 有趣的是 在中国坚持第一种说法的人多 而在日本大部分人支持第三种说法 第二种说支持的人不多 史记 中还记载 徐市等花费巨大财力 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求得仙药 史记 还记载 徐市得到平原广泽 称王定居下来没有归来 其后的 三国志 后汉书 里也有同样的记载 关于徐福的日本登陆地 在日本也有各种说法 至今没有定论 初步统计了一下 一共有20多处 但是 从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 以及考虑到海流的作用 大部分人坚持徐福的登陆地应该是和歌山县的新宫市 那里至今保存着完好的徐福神社和徐福墓 另外 熊野川下游河口的熊野新宫也为人们关注 因为那里有徐福庙 以下是有关徐福东渡以及相关的图片 资料 彭冲题写江苏省赣榆县 徐福故里 碑 徐福上奏秦始皇 徐福像 江苏赣榆 徐福东渡航海画像 徐福东渡时的船的模型 浙江省慈渓市 達蓬山大酒店 開催 徐福文化国際 達蓬山 建 徐福 像 脇 催 徐福東渡成功出航地 記念碑 除幕式 2007年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在赣榆县徐福村 第二章练习问题1 青铜器和铁器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 2 弥生文化 的 弥生 表示什么意思 3 弥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4 铁器和青铜器分别有什么用途 5 徐福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地朝前发展 日本逐渐跨入一个新的朝代 即大和朝廷时代 中国也和日本一样 逐渐进入隋代 第三章大和朝廷和中国的往来 3世纪后期 6世纪中期 第1节倭国和中国的史书日本在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没有发明文字 因此有关国家大事件等几乎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 有的只是口头记载 可是 在中国的史书里却有着详细 全面的记载 例如 史记 三国志 等中有着许多关于日本的记述 当时 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相当于欧洲罗马帝国的地位 中国史书 前汉书 中有这样的记载 乐浪的洋面上有倭人 分别居住 共有百余小国 岁末时来我朝朝贡 文中 乐浪 指的是现北朝鲜平壤附近 即当时朝鲜半岛的乐浪 真番 临屯 玄菟4郡中的一个 倭人是当时中国人和朝鲜人对日本人的称呼 从上可以看出 当时的乐浪在中国的控制下 而日本则以乐浪为门户和中国频繁进行交流 另外 作为佐证之一的是 史书 后汉书 东夷传 里也有如下记述 建武中元二年 五七年 有一使者自称大夫带着贡品来我朝进贡 此国居于倭国最南界 光武帝授以印绶赏赐 位于倭国最南端的倭奴国还从光武帝处得到了 金印 的赏赐 1784年 北九州博多湾志贺岛上 有一个名叫甚兵卫的农民在改造自家地的垄沟时偶然发现了刻有 汉委奴国王 五个字的金印 以下是金印的图片 汉委奴国王 金印 金印外交 后 中日两国的交流愈发频繁起来 从未中断过 当时 经济相对落后的倭国在准备进贡物品时 除了海产品以外别无它物 不得已只能将奴隶充当贡品 当时将奴隶叫做 生口 三国志 魏志倭人传 里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内容涉及政治制度 衣食住等生活状况 例如 关于季节 记述了当时的日本人不懂得黄历 他们为了记住春耕和秋收 以一年为单位计算 另外 描述了当时的倭人的习俗是 男子不分老幼 均纹身 时光进入汉末的汉献帝时代 中国国内爆发农民起义 出现了魏 吴 蜀 即所谓三国鼎立的状况 根据 三国志 倭人传 记载 这个时期的日本国内也是纷乱四起 结果是邪马台国的女王卑弥呼统一了30个小国 成为合众国之长 卑弥呼成为女王后 想和中国修好 派遣使者来到魏都洛阳 向魏文帝献贡10个奴隶和2匹2丈白坯布 作为回礼 魏文帝册封卑弥呼为 亲魏倭王 的称号和紫绶 这些均有记载 从上可以看出 当时中日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很频繁的 女王卑弥呼卑弥呼 158年 248年 古代日本邪马台国的女王 三国志中和曹魏往来甚密的倭女王 能使鬼道 以妖惑众 年长不嫁 汉桓 灵年间 倭国大乱 男主不能服众 而卑弥呼以鬼道平定内乱登上王位 时年17岁 卑弥呼不参与政事 有男弟佐治国 女王居住深宫 仅由一男子出入供奉饮食 有侍婢千人常在其左右 弥生时代日本列岛大小诸侯国30多个 卑弥呼女王为了巩固邪马台政权 花费巨大代价交接曹魏 魏文帝封卑弥呼女王为 亲魏倭王 授其金印 卑弥呼女王在位七十多年 于九十多岁高龄去世 死后大作冢 四周长百余步 殉葬奴婢百人 第2节渡来人和大陆文明在日本 到了3世纪后半叶至4世纪初叶 出现了大量的前方后圆墓 因此 这个时期在历史上也称为古坟时代 据考证 这些古坟的主人均是渡来人 这个时期 在政治上大和政权是最强大的 它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关于大陆文化的传入 担当旗手的当属众多的大陆移民 即渡来人 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 他们对于日本的古代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日本国家的形成和生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成绩 那么 大陆移民 即渡来人是怎样来到日本的呢 请看下列图片 从原始社会到旧石器时代迁徙到日本列岛的路线图 绳文时代迁徙日本列岛的路线图 大陆移民经由朝鲜半岛来到日本九州北部 稍作歇息后再向九州岛附近迁徙 最后在日本九州 四国等地定居下来 这样的路线比较安全 也是最受大陆移民欢迎的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大陆移民迁徙日本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国国内战事不断 民不聊生当时中国正处西晋末期 北方常年受到匈奴等外民族的侵扰 大量的汉人不得已亡命到朝鲜半岛 可是 当时的朝鲜半岛也呈现高句丽 新罗 百济等三国鼎立的状况 日本大和朝廷不断侵略朝鲜半岛 这些动乱给来自于中国的移民很大的影响 为了避免战祸 他们不得已渡海来到日本 在这些大陆移民中 有三个群体引起人们的关注 即秦氏 汉氏 文氏三大家族 秦氏家族擅长养蚕和织布 他们将这些技术带到了日本 教给当时的日本人 提高了当时的纺织技术 另外 秦氏还擅长农耕 他们居住的京都盆地农业生产发达 另外 这一家族还擅长建筑 土木工程 根据 日本书纪 记载 汉氏家族于公元5世纪初由百济移民来日本列岛 他们擅长的是工艺美术 例如 铁器铸造 皮革加工 金银加工等 神略天皇时代 得到天皇的 直 姓氏的赏赐 管理所有技术人员 文氏家族之前生活于乐浪一带 他们来到日本后 主管大和朝廷的文书 外交 户籍编撰等重要工作 开始时他们被称为 書首 可是后来被称为 文氏 他们的祖先据说是 王仁 王仁主讲各典籍 是将 论语 千字文 带到日本的人 同时王仁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日本书纪 里将这些大陆移民称作 新汉人 他们的移居日本给日本制陶业技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文氏家族 另外 王仁历史上也叫做 王辰尔 第3节倭国五王和中国的交流在日本历史上 4世纪可以说是一个空白的世纪 但是 并不能说中日之间就没有交流 因为这个时期里 倭国的赞 珍 济 兴 武 即所谓的倭国五王还是回来中国朝廷朝贡 所以日本历史上也称为五王时代 根据记载 这些倭王从中国朝廷那里得到了册封 分别被授予将军封号 有安东将军 镇东将军 以及征东将军等 第4节汉字的传入一种说法是 汉字最早传入日本于弥生时代中期 日本之前的所有文字均是使用汉字的 如国书 历史记载等 就是说 从公元1世纪到3世纪 对外的国书等都是用汉文书写的 其中著名的有 倭五王之一的武王 有人认为他就是雄略天皇 的上表文 上书 这则上表文记载在中国的 宋书 倭国传 中 使用非常流畅 华丽的汉文写就的 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 是一篇华彩篇章 全文内容如下 封国偏逺 作藩于外 自昔祖弥 躬擐甲胄 跋涉山川 不遑寕処 東征毛人 五十五国 西征衆夷 六十六国 渡平海北 九十五国 王道融泰 廓土遐畿 累葉朝宗 不愆于歲 臣雖不愚 忝胤先緒 駆率所統 帰崇天極 道遥百済 装治船舫 而句驪無道 図欲見吞 到5世纪 能够读 写汉文的大部分人效力于朝廷 其中占据特别重要职位的都是渡来人 尤其是 当时的朝鲜半岛的百济和中国关系密切 从百济来的 掌握汉文化的渡来人对于汉字的传播 以及提高日本宫廷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在日本出版的有关汉文的书籍 在日本出版的关于汉文的书籍 第三章练习问题1 乐浪 是现在朝鲜半岛的哪里 2 大和朝廷的真正统治者是谁 3 朝鲜半岛的 三国鼎立 指哪三个国家 4 渡来人的三大家族是哪三大家族 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 5 日本书纪 是一本什么书 什么时候 何人书写的 6 倭国五王是哪五王 分别叫什么名字 7 汉字什么时候 由谁传入日本的 8 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叫什么名字 9 邪马台国的统治者叫什么名字 时间渐渐进入到中国的隋代 而日本也慢慢地进入到奈良时代 隋炀帝和圣德太子 这两位当时中日两国的掌权者 以他们为中心的中日两国政府又有哪些交流呢 第四章隋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6世纪后期 7世纪初期 第1节遣隋使和国书事件公元604年 第2代隋炀帝即位 国运兴旺 当时长安是西都 洛阳是东都 中国有两个首都 另一方面 日本在公元593年进入了推古朝代 圣德太子执掌朝政 采取繁荣佛教的政策 同时积极地推行吸收和采纳大陆文化的政策 这个时代开始 出现了历史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划时代的遣隋使和其后的遣唐使 遣隋使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 隋朝的先进成为日本模仿的对象 2 日本想要强化对朝鲜半岛的立场和态度 3 日本想要导入隋朝的文化和制度 在圣德太子执掌政权的15年间 遣隋使共计实施了4次 分别是公元600年 公元607年 公元608年 公元614年 遣隋使的海上航线 北路 北九州 朝鲜南岸 山东半岛 南路 北九州 东海 华中地区 因为北路大都时间走的是沿岸和陆路 因此比南路安全 可是花的时间是南路的一倍或更多 当时的遣隋使采用的最多的是北路 后来因为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关系紧张 后2次不得已采用的是南路 关于遣隋使 中国的 隋书 日本的 日本书纪 朝鲜的 三国史记 里均有相关记述 国书事件 公元607年 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第2次来中国时 带来了一封国书 小野妹子提交给隋朝庭的国书中有下列一段话 日出 処 天子 書 日没 処 天子 致 恙無 这段话引起隋炀帝极大的不满 理由是 与从前以臣相称 乞求得到封号的态度相比 此次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点不同于以往的 不愿臣服的态度 隋炀帝看完国书后 大为恼火 决定杀掉使者 以解心头之恨 但是 最终隋炀帝没有杀掉小野妹子 因为 当时的隋炀帝一心想要政府高句丽 他不想得罪实际控制着高句丽以南的倭国 不想将关系弄僵 所以只能暂时忍下羞辱 其实 这也是当时隋炀帝的一个策略 公元608年4月 以裴世清为首的12人一行在小野妹子的陪伴下出访日本 到达筑紫 现福冈 因为遣隋使的成功 圣德太子大喜 遂设宴招待隋朝使节 表示极大的欢迎 同年9月 隋朝使节归国之际 小野妹子陪伴隋朝使节 再一次作为遣隋使节被派遣到中国 第2节圣德太子和大陆文化的吸收圣德太子的简历 生卒年 574 622年 父亲是用明天皇 从小就是一名 闻一知十 闻十知百 的聪明孩子 其名字的意思是英明 仁慈的意思 是死后的谥号 本名叫作厩户皇子 公元592年推古天皇即位后 得到皇太子的地位 作为摄政从事朝政 对国内政治的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重大贡献有 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 冠位十二阶 制定于推古十一年 公元603年 冠位的名称是儒教的五常 即由来于仁 义 礼 智 信 再在前面加上 德 即德 仁 义 礼 智 信 按照这一顺序设定冠位 冠位十二阶就是大德 小德 大仁 小仁 大义 小义 大礼 小礼 大智 小智 大信 小信 共计十二阶 宪法十七条 制定于推古十二年 公元604年 所谓 宪法 实际上不同于今天的 宪法 主要是一些政治性 道德性的训诫 无论是冠位十二阶也好 还是宪法十七条也好 都是以天皇为中心 想要确立中央集权体制的东西 因为当时 在日本围绕着皇位继承 正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 全国各地战事迭起 宪法十七条的内容大都来自于中国的古籍 如中国的 诗经 尚经 论语 礼记 孟子 等经书 甚至来自于中国的 左传 史记 汉书 等史籍 以及 管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等诸子百家 并且还有 文选 宪法十七条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 和 以 貴 忤 無 宗 下略 第二条 篤 三宝 敬 三宝 仏法僧 下略 第三条 詔 承 必 謹 君 即 天 臣 即 地 天覆 地載 四時順行 万気通 得 地 天 覆 欲 即 壊 致 下略 第四条 群卿百寮 礼 本 下略 第五条 餮 絶 欲 棄 明 訴訟 弁 下略 第六条 悪 懲 善 勧 古 良典 下略 第七条 人各任 掌 宜 滥 下略 第八条 群卿百寮 早 朝 晏 退 下略 第九条 信 是 義 本 事 信有 下略 第十条 忿 絶 嗔 棄 人 違 怒 下略 第十一条 功過 明察 賞罰 必 当 下略 第十二条 国司国造 百姓 敛 勿 国 二君無 民 両主無 率土 兆民 王 以 主 為 下略 第十三条諸 官 任 者 同 職掌 知 下略 第十四条群卿百寮 嫉妬有 勿 下略 第十五条 私 背 公 向 是 臣 道 下略 第十六条 民 使 時 以 古 良典 下略 第十七条 大事 独 断 必 衆 宜 論 下略 圣德太子积极吸收中国的儒教 法家等的先进文化和思想 并且巧妙用于日本的君臣秩序 例如 第一条的 和 以 貴 和第十六条的 民 使 時 以 就是来自于 论语 学而篇 的 礼之用 和为贵 和 使民以时 第十二条的 国 二君無 民 両主無 率土 兆民 王 以 主 為 来自于 诗经 小雅 北山 的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尤其是 这样的例子在宪法十七条中举不胜举 观察一下宪法十七条的内容就可明白 内容莫非是抑制诸豪族 官吏的势力 意图树立天皇的权威 例如 第三条的 詔 承 必 謹 君 即 天 臣 即 地 和第十二条的 国 二君無 民 両主無 率土 兆民 王 以 主 為 等 均强烈的反映出一种想制定君臣秩序 并好好地实施的以帝王为中心的 所谓的 王土思想 的色彩 其他的也均是来自于中国古籍的词语 从中反映出圣德太子想积极地吸收中国的儒教 法家等先进文化和思想 并巧妙地利用于日本的君臣制度 圣德太子真可谓 巧妙利用中国儒教和法家思想 渐渐地将古代日本国家体制向着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发展的第一人 第3节飞鸟文化和大陆文明飞鸟文化 公元6世纪后半开始至7世纪前半 即推古朝 593 628 约1百年时间里产生的文化 通过朝鲜半岛 日本吸收中国南北朝的文化 夯实了飞鸟文化的基础 其旗手应当是大陆技术性移民的子孙 以及接受了中国南北朝文化的僧侣和手工艺者 飞鸟文化的特征 飞鸟文化的特征 一句话就是佛教文化 在圣德太子的努力下 推古朝时代 佛教受到日本人的崇拜 1 在寺庙建筑方面法隆寺 过去也叫作斑鸠寺 是圣德太子祈祷其父用明天皇的病尽早康复而建 据说建于推古十三年 公元605年 建筑式样大多摹仿中国古典寺院 廊柱上云状雕刻是模仿中国北魏 北齐的建筑式样 另外 大阪的四天王寺也是一样的 飞鸟寺里曾经住着来自于高句丽的慧慈和来自于百济的慧聪 曾经作为飞鸟时代佛教的大本营很兴旺 当时的高句丽和百济科可以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下图是日本的寺庙 药师寺东塔右图为正仓院 2 在佛像制造方面受到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强烈影响 佛师们 特别是著名的佛师 如鞍作鸟 创造了许多佛像 他是渡来人的子孙 他创作的作品有 飞鸟寺释迦如来坐像和法隆寺金堂释迦三尊像 前者现保存于奈良的安居院 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 下图为日本的佛像 日本的飞鸟大佛 由鞍作鸟制作 3 儒学的普及4世纪后半期 中国的儒学首先传入朝鲜半岛 因为百济和中国的梁关系密切 所以向梁征求佛经 医工 画师等人才 后来百济的五经博士来到倭国 将儒教传给了朝廷 第四章练习问题1 推古朝的真正统治者是谁 2 飞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3 圣德太子的主要功绩有哪些 4 遣隋使前后一共进行了几次 5 分别阐述一下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 6 请阐述一下国书事件的经由 7 这个时代出现的佛像制作大师是哪一位 第五章唐代的中日文化交流 7世纪初期 10世纪初期 第1节遣唐使的派遣公元618年 中国进入唐朝 中央集权制和律令政治比以前更加巩固了 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并且 在国际上也成为亚洲的中心 对周边国家来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国家 唐朝政府对外采取友好交流的政策 对来到中国的外国使节 留学生 僧侣 商人均持欢迎的态度 优待他们 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其中的优秀分子甚至被聘为唐朝的官吏 而且人数不在少数 一方面 日本即将进入奈良时代 这个时代的日本表现出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技术的意愿 当时的舒明天皇 推古朝八年 延续公元600年开始的遣隋使 于公元630年实施了第一次遣唐使 一直到宇多天皇为止的宽平六年 公元894年 遣唐使总共长达264年 基本上可以说 遣唐使是推古朝八年 公元600年 开始的遣隋使的延续 但是唐朝是一个特别具有魅力的时代 以比遣隋使多一倍的热情 积极地吸收大陆文明是遣唐使肩负的使命 根据日本的 日本书纪 记载 推古朝三十一年 公元623年 7月 渡海来到中国 从隋朝灭亡到唐朝兴起一直呆在中国完成学业的留学生惠日等人 均是 留在唐国的学者 且均完成了学业 据他们说 唐国是一个法律健全的国家 日本人应该常去取经 因此 日本朝廷采纳了惠日们的建议 决定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 甚至将它作为基本国策 舒明二年 僧侣惠日被任命为第一回遣唐使 再次来到唐国 这次 惠日是继上次遣隋使的身份后 第二次以遣唐使的身份来到中国的 上次是受推古天皇的派遣 以遣隋使留学生身份来到中国的 如何派遣遣唐使是当时日本朝廷的一大难事 这可以从以下看出 1 首先从遣唐使官员的构成看 遣唐使官员分为4等官员 长官也叫大使 有时在长官的上面再设 押使 统领 次官叫副使 判官叫判官 主典录事 秘书 长官的人数为 四位的长官1人 五位的次官2人 六位以下的判官4人 主典4人 使节团的规模有时会有变化 包括书记以下的职员和四艘船只的船员 留学生 学问僧等随行人员在内 多的时候接近600人 另外 从人员的教养看 绝大多数是擅长实务的人 或者是精通中国文化的人 使节团的人员结构主要是留学生和学问僧 其中又以学问僧为主 他们都是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出来的 都是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其中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 吉备真备 和阿倍仲麻吕 两人 前者归国后被任命为朝廷的右大臣 后者的中国名字叫 晁衡 在唐朝朝廷担任高官 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 日本的 日本书纪 里有这样一段记述 名 唐国 者 大臣 晁衡 意思是 将名字永远留在中国的只有大臣和晁盖 历史学家们称呼上述两位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 双杰 遣唐使出发仪式也是非常庄严和隆重的 使节们出发前 副使以上人员要举行仪式 从天皇手中接过节刀 节刀象征着可以代替行使天皇的权利 乘在遣唐使船上的庞大的随行者里面 有些留学生和学问僧去唐朝是为了学习和研修宗教 医学 绘画 雅乐笛笙 天文和黄历的 他们入唐后 在各自的领域勤奋学习 回国后活跃于各领域中 大力吸收大陆文化 很多人被当时的日本朝廷委以重任 除了前面提到的吉备真备以外 其他重要人物有 空海 最澄 荣西等 遣唐使的航海路线和遣隋使比有哪些不同呢 遣唐使的航海路线主要有三条 即 北路 南路 南岛路 北路和南路的路线图基本上是沿用了遣隋使用的路线 而 南岛路 是一天新路线 北路 筑紫 现福冈 的大津 壹岐 对马 朝鲜西南沿岸和西北海岸 黄海 山东半岛 南路 五岛列岛 东海 日本叫 东支那海 长江入海口 南路比北路时间上快得多 只需一般时间 但是经常遇到暴风雨 所以危险系数较高 但是 公元8世纪左右 由于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新罗关系比较紧张 不得已只能走南路 南岛路 九州西岸南下 萨摩 现长崎 种子岛 屋久岛 奄美大岛等岛屿 长江入海口 这条路线一般不走 当南路不能走的情况下 才这条路线 以下是遣唐使的航海路线图 遣唐使航海路线图 第2节日本律令制的成立和唐律令的吸收日本的律令官制是模仿中国的官制形成的 中国的律令制最早形成于秦始皇朝 然后历代王朝继承衣钵 进入隋唐后 在律 格 式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格式 另一方面 在日本积极地导入唐朝的律令制 制定日本的律令制是大化革新后日本政府改革政策的重要一环 首先 日本政府于天智七年 公元668年 实施了 近江令 接着 天武十年 公元683年 以来 加快编撰的 飞鸟净御原律令 于持统三年 公元689年 颁布 但是 这两个律令都没有保存到今天 假如 近江令 的存在值得怀疑的话 那么 飞鸟净御原律令 就应该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综合性法律 并且 大宝元年 公元701年 颁布的 大宝律令 基本上是抄袭唐朝的律令 以及养老二年 公元718年 根据 大宝律令 重新编撰了 养老律令 从这一点看 日本的法典可以说都是以中国的律令为蓝本制定的 例如 大宝律令 在条目上与唐律令很相似 律等完全一样 官位从一位到九位共九个等级 这和唐朝的一品到九品的九个等级相同 在 养老律令 中 大约三分之二的条目名与唐朝律令相同 很多内容是唐朝律令的翻版 关于租税制度 在日本 公元645年颁布 改新 詔 以来 大约50年间 废除了土地 部民的私有化 成立公地公民化 国家的租税收入通过班田收受法得到保障 而班田制可以认为是模仿唐朝的均田制 例如 具有户籍登录的公民可以从国家那里得到相应的赖以生存的 口分田 即自留地 可是 一旦死了后 口分田 就会被国家收回 这和唐朝的均田法如出一辙 第3节天平文化和唐文化所谓 天平 其实是圣武天皇在位时的年号 意为 天下太平 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 经过大化革新 日本国家体制得到了巩固 租税制度支撑起来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加强 以皇族为首的宫廷贵族们过着安定 但很奢侈 糜烂的生活 当时的社会形势 可以国泰民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天平文化 尤其在佛教 文学 艺术等方面 日渐发达起来 而且呈现出浓厚的唐文化的影子 可以说 唐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以上也可以说是天平文化的特征 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新首都 京都 建造方面 新首都平城京 现京都 的建造完全仿造唐朝之都长安 但规模只有长安的三分之一 但完全是长安城的翻版 2 在佛教方面 由于朝廷采取了奖励政策 佛教以 国家佛教 的名义变得愈发繁荣壮大 作为佛教的各个流派 出现了三论 成实 法相 具舍 华严 律等 即所谓的 六宗 逐渐传到日本 其大本营全部分布于奈良的周边 因此也称为 奈良六宗 或者 南都六宗 3 在寺院建筑方面 天平文化的核心是佛教文化 其中对此作出最大贡献的是中国的鉴真和尚 鉴真在佛教领域做出的贡献没有人可以向媲美 在佛教寺院的建设技术方面 鉴真参与建造的具有中国风格的 唐招提寺 成为日本以后佛教建筑的样板 4 在佛像制作方面 之前的日本只有铜铸造和木雕技术 但是鉴真来到日本后发生了很大变化 日本的佛像制造技术朝着唐朝的写实主义方向发展了 另外 干漆像是天平艺术中最值得自豪的艺术品 鉴真圆寂后制作的鉴真像也是干漆像 这种制造技术是鉴真的弟子们传到日本的 5 在绘画方面 正仓院的鸟毛立女屏风非常著名 是模仿唐朝风格的美女站在树下的美女图 将站姿和坐姿表现的淋漓尽致 6 在陶瓷品方面 最具代表性的是奈良唐三彩 并且 西至福冈县 东至东北的福岛县 在广大的范围内都有陶瓷制造 特别是在关东地区 接连不断发掘出优秀的出土文物 奈良唐三彩显示出高度的文化 7 在政治方面 国家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 同时国家开始重视编撰历史 公元712年编撰了 古事记 公元720年编撰了 日本书纪 另外 随着汉诗在日本的流行 编撰了日本最早的汉诗集的 怀风藻 诗集深受中国六朝开始到初唐时代的影响 8 在教育制度方面 公元728年通过学制改革 规范了明经 文章 明法 算术等4学科体制 为了培养官僚 在中央设立了大学 在地方设立国学 以贵族和豪族的孩子为对象 进行以儒教经典为主的教育 并且 进入平安初期后的公元807年 朝廷甚至下令 诸王和五位以下的子孙满十岁以上的人必须全部进入大学 分别学习各个科目 第4节对中日文化交流史做出贡献的人们1 阿倍仲麻吕和中国诗人阿倍仲麻吕 公元698 770年 出生于贵族家庭 公元717年 19岁时 被选为遣唐留学生 随第八次遣唐使来到中国唐朝 将名字改为仲满 后又改为朝衡 晁衡 进入唐朝首都长安 在国子监的太学学习儒教经典等 考中进士 历任秘书监 镇南都督等唐朝高官 公元733年 阿倍曾经想跟随第九次遣唐使们一起回国 但是被唐玄宗挽留没有成行 公元753年 终于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一起踏上了回国之旅 但是途中遇上了暴风雨 漂流到了越南 九死一生 再次回到长安 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日本 埋骨于中国 享年72岁 在唐50年 仲麻吕作为一名诗人也很著名 他和当时的王维 李白等人交游甚密 在他决定和藤原清河一起回日本时 作为惜别 王维赠与他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的一首诗歌 诗歌全文如下 積水不可極 安知滄海東 九州何処遠 万里若乗空 向国惟看日 帰帆但信風 鳌身映天黒 魚眼射波紅 郷樹扶桑外 主人孤島中 別離方異域 音信若為通 当时 阿倍不仅得到王维的送别诗 还得到唐玄宗等人的送别的诗歌 但是王维的这首诗最负盛名 另外 在告别宴会上 作为回礼 仲麻吕也临时创造了一首诗 这是一首充满了望乡之情的诗 全文如下 天 原 春日 三笠 山 出 月 当李白听到仲麻吕遇上海难死了后 创作了一首悼念诗 叫做 哭晁卿衡 一个 哭 字深深表达了李白当时极度悲伤的心情 2 学问僧在遣唐使成员中 他们占据绝大多数 他们都是从日本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僧侣 也可以成为精英 他们来到唐朝后 努力学习宗教的佛教和经典 回日本后 在各寺院宣扬佛教和大陆文化 非常活跃 其中很多人成为各寺院的住持 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 空海 最澄 荣西等人 当时 唐朝的国子监里对留学生的数量有限制 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进入国子监学习 日本文化本来就充满了佛教色彩 是一个盛行佛教的国度 所以他们的确是想通过多派一些留学僧来提高日本的宗教文化 不得已 一些没能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留学僧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学习佛教经典和其他知识 从中也可以看出 宗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3 最澄和天台宗如果要说第一个将天台宗传入日本的人是谁的话 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的道睿和尚 公元702 760年 这人是北宋禅祖 是天台玉泉寺住持神秀的弟子普寂的弟子 天平八年 公元736年 受日本东大寺僧侣荣睿 普照日本東大寺僧栄叡 普照的邀请 为弘扬戒律来到了日本 但是 授戒需要10名授戒师 而当时没有这么多授戒师 所以无法授戒 而最后完成这一任务的人就是最澄 最澄 公元767 822年 出生于近江国滋贺郡古市乡的豪族家庭 相传祖先是中国汉朝皇帝的子孙 于应神天皇时来到日本归化的 最澄15岁时 出家到近江国分寺 19岁时在东大寺接受了具足戒 成为一名优秀的僧侣 但不久没有成为寺院的主持 而是去比叡山隐居了 当时 对于在京都各寺院修行的僧侣来说 也有一些隐居山林求佛 离开尘世 隐居山林 在山上寺院潜心求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