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ABSTRACT大巴山地槽岩浆侵入体研究毕业论文1.绪论 本课题通过对大巴山地槽的地质资料查阅及野外调查,对该区出露的岩浆岩侵入体的类型、分布特征、岩体规模、产状、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及演化过程作全面阐述,并对其可能形成的各类矿产作预测,指出这些矿产的找矿方向。研究区地形上属大巴山中山区,山脉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排列较为整齐。诸列山岭均由北西向南东展布。由北而南顺次为大巴山、牛心山、旗杆山。区内水系发育,均属汉水水系。有流向由南东向北西的任河、坪坝河和由南向北的岔溪河。三条河流交汇后继续向北西再转向北流入陕西。由于河流的强烈下蚀,从北东到南西形成一系列岭谷相间。仁河谷地34级阶地普遍发育。区内最高点五个包,海拔2522米,最低点沿河乡岔溪口海拔481米,地势南东偏高,北西偏低。地貌分低山河谷、中山和峰丛台地三种类型。低山河谷主要分布在仁河、坪坝河、岔溪河两岸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体下部。河谷底部由于水流的强烈侵蚀穿凿成蛇曲状的中谷和窄谷;两岸谷坡多成“V”型。相对高度一般为5001000米。沿河两岸除峡谷外,大部分由软岩层组成,地形陡缓相间,间有数十亩至上百亩的冲积坝。中山分布于海拔15002000米之间的地区,峰峦叠障,沟壑纵横。峰丛台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宽阔顶部。岩溶地貌发育,大片大片的峰丛台地形成鲜明的地貌特点。研究区气候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征。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天气出现;夏季降水集中,七、八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涝;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天气;冬季时间较长、气温低。常年平均气温13.8。由于地处大巴山,海拔高差大,不同的地理位置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春、夏随山体高度的增加而推迟,秋冬则随着山体增高而相应提前和延长。研究区人口密度小,经济上主要以务农为主,农耕条件较差。工业上采矿业,水电业较发达。 2.岩浆岩主要类型岩 浆 岩 分 类 表一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钙碱性碱性岩SiO2含量45%4552%5265%65%5565%5056%矿 物 成 分正长石无无少量2%20%30%(主)主要40%60%以上斜长石基性15%基性50%中性酸性30%酸性30%极少极少暗色矿物橄榄石 辉石(次)橄榄石角闪石角闪石辉石角闪石 黑云母角闪石 黑云母角闪石 黑云母角闪石辉石颜 色黑绿黑黑灰灰色灰色灰绿浅灰灰白肉红灰白肉红灰红暗红岩石产状结 构岩 石 类 型喷 出 岩喷发的碎屑凝灰质结构安山质集块熔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等。溢流岩玻璃质火山玻璃岩(黑曜岩、珍珠岩、浮岩、松脂岩)隐晶质斑 状金伯利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斑岩粗面岩响岩侵 入 岩浅成岩伟晶 细晶 脉岩伟晶岩、细晶岩、煌斑岩细粒斑状苦橄玢岩辉绿岩辉绿玢岩辉石闪长玢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玢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霞石正长斑岩深成岩粗粒似斑状橄榄岩、辉石岩。斜长橄辉岩辉长岩辉石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正长岩霞石正长岩 2.1 岩浆岩的分类主要依据以下基础 (1)根据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酸度和碱度是岩浆岩分类的重要化学成分依据,酸度即指SiO2含量,据SiO2重量百分数,通常将火成岩分为四大类:超基性岩(SiO266%) (2)据碱度(表示),可将每大类岩石划分为三种类型:钙碱性(9)。 (3)根据上述分类原则,可将岩浆岩分七个大类 1、超基性岩 橄榄岩苦橄岩类 2、基性岩 辉长岩玄武岩类 3、中性岩 闪长岩安山岩类 4、碱性岩 正长岩粗面岩类 5、过碱性岩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6、酸性岩 花岗岩流纹岩类 7、脉岩 3.研究区所处位置、范围及地质背景 3.1研究区所处位置及范围 研究区位于大巴山西缘,重庆市城口县与四川省万源县交界处(如图一)。其主要岩浆岩所处地理位置位于渝、陕、鄂三省交界处的钟宝镇,南邻重庆巫溪(如图二)。图一 研究区所处位置图二 岩浆岩所处位置3.2研究区各类岩浆岩所处位置(1)超基性侵入岩紫阳幅角闪岩(如图三)研究区超基性侵入岩角闪岩,位于陕西省南部紫阳县安子沟西北部。图三 超基性侵入岩所处位置(2)基性岩浆岩东安猪草河辉绿、辉长岩体(如图四)研究区基性岩浆岩东安猪草河辉绿、辉长岩体位于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分的巫溪县猪草河南部。图四 基性岩浆岩所处位置 (3)中性侵入岩紫阳幅闪长岩(如图五)研究区中性侵入岩闪长岩,位于陕西省南部紫阳县大巴堂东部。 图五 中性侵入岩所处位置 (4)酸性侵入岩紫阳幅花岗斑岩(如图六)研究区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位于陕西省南部紫阳县桥吉河南部。图六 酸性侵入岩所处位置3.3研究区地质背景(1)研究区地层情况研究区由一系列西北至东西走向的雁列式褶皱和冲断层组成。岩层走向为北西至南东向,并向南弧形凸出。境内计有第四系、三迭系、二迭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南华系8个系,38个组、群的地层。最新地层为第四系的新冲积,最老地层为南华系上统代安河组。分布面积以寒武系地层最广,其次是三迭系地层。研究区地跨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单元,以高观寺一钟宝巨型逆冲断层、大竹河坪坝逆冲断层等一系列断层组成的断裂带为界。北部为陕南秦岭地层分区,属地槽型沉积,出露青白口系到寒武系中统的一套轻度变质岩层,并伴随岩浆活动。南部为川东一鄂西地层分区,属地台型沉积,出露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系、三迭系的各时代沉积岩层。 区内出露地层,南华系上统为陆相火山碎屑岩或冰碛碎屑岩建造,厚度为16004000米:震旦系至三迭系嘉陵江组主要为海相沉积,厚度为58406140米。其主要特征如下: 地槽区 (1青白口系:在代安河以西,德安坪东安一带,以石英绢云母板岩、绢云母粉砂质板岩为主,夹12层白云质灰岩、结晶灰岩或少量硅质岩和角砾钙质板岩。更西到城口代安河一带,灰岩夹层很少,同时板岩砂质增多,并再次普遍含炭质。代安河以东,署河口以南磨坪,与上覆凝灰砾岩一样,出现较多黑云母,构成黑云母板岩、二云板岩、含凝灰板岩,并向东西两侧黑云母逐渐消失,代之的是大套单调绢云母千枚岩、绢云粉砂板岩,偶尔夹少量英安岩及流纹质岩屑、晶屑层凝灰岩。更东到丰溪则为岩屑凝灰砂岩、含钙砂岩及含绢云母板岩。上列各种岩石类型在上述各地常组成若干由粗到细的交替韵律小层。青白口系厚度在代安河为1607米,其西城口县岚河约1148米,城口之北瑜家坪最厚,估计可达20002500米,至北邻紫阳小于1000米,代安河之东丰溪为420米,再向东大多被剥蚀。上下地层为整合接触(2南华系(Qh):研究区大竹河坪坝逆断层(张家湾一线)以北地槽区出露的地层,属陕西南部东秦岭地层分区镇坪小区,最老地层为南华系上统,分为代安河组和木座组。底界被该断层切割,出露不全。代安河组(Qh2d)为一套细碎屑岩,主要岩性为灰绿色、青灰色、灰黄色及紫红色凝灰质板岩;绿泥绢云板岩、千枚岩;变凝灰质粉砂岩等,厚700余米,板理、层理十分发育。木座组(Qh2m)为一套粗碎屑岩,属较典型的地槽早期硬砂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色、灰绿色厚层至块状砾质变杂砂岩、变凝灰质砂岩、变岩屑杂砂岩等,夹浅绿色、浅黄色凝灰质绢云板岩,厚2200余米。岩石分选差,碎屑颗粒大小悬殊,无定向性,层理不明显,多为块状、巨厚层状,填隙物含量高且发生轻变质,反映其形成于快速沉积环境。 (3震旦系(Z)下统为蜈蜙口组(Z1w),上统为水晶组(Z2s),蜈蜙口组底部与木座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处有古风化壳分布。古风化壳在钟亭至龙头寨吊桥东侧表现为高岭石、褐铁矿与铝土矿组成的松散沉积;在巴山镇至高楠公路边为厚约2米的质地较纯的高岭石沉积。两个组的地层区内分布于钟亭乡至小河口及碑垭豁冶炼厂一带,均因断层穿越而造成其部分缺失,二者界线不明显。主要岩性为黑色硅质岩、硅质板岩、碳质板岩及白云质灰岩、薄层灰岩,总厚在100米以上。 (4寒武系()区内分布较广,在左岚碑垭豁冶炼厂至巴山镇一线以北直至川(渝)边界均出露寒武系。分为下统巴山组(1b)、鲁家坪组(1)、箭竹坝组(1j)和中统毛坝关组(2m)。巴山组厚150米,下段为深灰、至灰黑色薄层状碳质、硅质板岩,黑色厚层硅质岩;上段为黑色含碳硅质板岩、含碳泥质灰岩夹毒重石矿层。其中的灰黑色硅质岩厚度在20-40米内,属典型的地槽硅质岩建造,由于其抗风化能力极强,在区内常形成直立陡崖等险峻地貌(图1-3)。毒重石矿在研究区内被广泛开采。鲁家坪组下部为灰黑色含碳粉砂质板岩为主,夹碳质泥灰岩;上部为灰至深灰色含粉砂泥质板岩、条带状砂质板岩、粉砂岩。上述岩石具明显韵律层,属典型的地槽复理石建造。厚约400米。箭竹坝组以薄层灰岩、泥质灰岩为主,下部时夹硅质岩、碳质板岩,有时夹石煤。毛坝关组上部为泥灰岩或泥质白云岩、白云岩夹泥灰岩,下部为板岩、碳质板岩及含碳灰岩。毛坝关组以上地层在研究区内未出露。(6志留系(S) 研究区志留系出露面积小,地层出露不全,岩性单调,为深灰色、灰黑色,风化后呈浅灰色薄层片状炭质板岩,含炭泥板岩及炭泥质粉砂岩,局部夹少量薄层炭硅质板岩或薄层灰岩。厚度不详。地台区 东南部地台区地层属川东鄂西分区巫溪小区。本研究区地层指大巴山东段南坡,测区内郭家店丰溪“隆起”之南或高观寺钟宝巨型冲断之南的沉积地层分布区,自震旦系下统南陀组地层开始以来接受了近7000米的海相沉积和5500米的陆相沉积。是扬子区地层的最北界,也是观察川东、川北与鄂西、长江三峡地层连接关系的接头地带。 (2)研究区区域构造情况自加里东运动以后,大巴山地就开始出现隆起和凹陷。海西运动褶皱范围向南扩大,印支运动又继续隆起,凹陷和褶皱燕山运动使大巴山受到强烈的抬升和隆起,同时受米仓山、汉中地块和神农架地块的阻挡,形成了大巴山弧形褶皱带。 城口地置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地质构造多复式背(向)斜和穹隆构造,岩层倾角多为50一70。境内断裂十分发育,尤以仁河流域断裂最为发育。多数断裂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其中最长的断裂带是高望巨型冲断层,由万源北部的田坝,经黄溪到高望,走向为北西一南东向,全长120公里。全县分为3个地质构造带,(1北大巴山西北向构造带,包括岚溪一东安复式褶皱带,大店子一油房沟冲断层:(2高观寺一钟宝巨型弧形冲断构造带:(3南大巴山帚状构造带。 (1北西向构造 分布于大巴山主峰两侧的川、陕、鄂三省交界范围内。取名为岚溪镇坪复向斜。为北邻陕西境内髙滩兵房街复向斜的西南翼南沿部分。复向斜主要由震旦系奥陶系地层组成,其轴部由奥陶系地层组成。主要构造成分以一系列密集线形褶曲和斜冲断层组成,作北西南东向延伸。南缘受高观寺钟宝巨型逆冲阻隔,呈一向南凸出的弧形。本构造特点表现为:a.褶曲组合形态由南西向北东,即由向斜翼部到腹部,无论褶曲的强度和密度都显示出由强而弱、由密而疏的特点。这在平面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可看出明显的反映。本地区以相当复向斜翼部边缘的城口岚溪、河鱼一带,褶皱断裂达到高度密集。越往东北,则逐渐变稀,至镇坪一带,部分褶皱横径宽达510余公里,更东至湖北地区,则更为开阔。b.所有次级褶皱均呈定向延伸,线形分布,轴向北西300330度,大多向北西倾伏,向南东扬起,倾伏角约1535度。c.褶皱一般较紧密,但轴部圆滑,西部城口地区,轴面多略向北东倒转,轴面南西倾,城口河鱼以东,倒转方向大多转偏南西,其余多数地段,各种北西向压性结构面均倾向北东。d.单个次级褶皱强度以构造空间而论,褶皱强度越往表层表现越强烈,越向深部越减弱,甚至跃岭河群更多作单斜或微弱波状挠曲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种不协调的脱顶现象。e.以发育一系列斜冲断层为特征,特点是常与褶皱相伴而生,多产生在背斜轴部,彼此产状接近,呈迭瓦状排列,应为同一应力强度加大时生成。同时常切割褶皱和使背斜轴部遭受破坏,以北东盘向北西方向斜冲为其特点。规模较大者,其旁有分支断裂成分出现,并牵引上盘地层进而产生若干次级倒转平卧褶曲,从而使原有褶皱复杂化。(2高观寺一钟宝巨型弧形冲断构造带 此条断层在规模和等级上都具有一级构造控制的意义。分割了秦岭褶皱系和杨子地台,图幅内延长150公里。以下为这条巨型断裂结构面的特点。 a.轴向不具定向性,图幅内有三个明显转折端,北西自紫阳幅引入,至东安公社,长60公里段为300度左右。东安以东至湖北竹溪边江河长80公里段,由近东西逐渐向北东,偏转到80度,再东则又转为东西向。结合区域资料,西端北入陕西境转入南北向,东端在鄂境襄樊以东转北西向,其踪迹可追至淮阳弧顶广济附近,构成淮阳弧西翼反射弧的外缘成为一个长达500多公里的正“S”形冲断,它分割和切过不同的构造体系,不言而喻,它呈现着复杂的联合和复合关系,并具有多期活动性。 b断面作波状起伏,产状变化较大,但总的倾向偏北,倾角在4070度间变化,城口一带局部产状为220度,倾角65度。 c北盘地层均向南逆冲,Zayl1最新可与1sl地层接触,最大断距2000公尺以上。 d断裂结构面可见到以下几种现象: 断层两侧,时而上盘,时而下盘,片理化现象普遍,片理走向与断裂接近。 岩石破碎,某些地段见强烈糜棱岩化,内含两侧岩石的细小角砾,在城口花石同以北见糜棱岩化带宽约310米。.破碎带内含挤压成“长条状”、“扁豆状”、“眼球状”火山岩及沉积岩的碎块,它们的长轴多平行于破碎带。两侧有时出现碳化现象。 沿断裂有辉绿岩侵入,严重的现象是可见到辉绿岩有再次挤压破碎现象。 (3南大巴山帚状构造 帚状构造由一系列弧形挤压面组成,向北西方向橵开,逐渐向南东方向收敛,随着弧形的收敛,构造线也由北西折转南东东近东西向。 整个弧形外缘向南两略为凸出,南界大致在固军、渡口、红花一线;红花以东明显的向渔沙冲断束靠拢。弧形内缘即北界,在城口隔于高观寺钟宝冲断,向东至巫溪,淮阳反射弧干挠,大致在长岩千乌龙一线附近,与淮阳反射弧西翼以低角度斜接到重接。帚状构造由一系列弧形冲断和线形褶曲组成,景观上最大的特点是一系列弧形构造线 和山脉形态轴的一致性。水系分布上也反映出有规律的河谷适应构造。4.研究区主要岩浆侵入体类型、产状、岩石特征 研究区火成岩只出露于高观寺钟宝巨型冲断以北的北相区地层分布范围内,属东秦岭南坡紫阳竹溪加里东火成活动的一部分。以中基性岩为主,次为基性及碱性喷发岩。按其产出特征、相互关系、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邻幅资料做以下划分(表二)表二 构造岩浆旋回期划分表构造岩浆旋回岩浆建造主要岩石类型有关矿产加里东运动后期基型碱性喷发岩建造花岗岩等粗面岩、正长岩、凝灰岩等铌、钒辉石玢岩、凝灰岩黄铁矿前期超基性中性岩建造辉绿岩、辉长岩、辉石岩、闪长岩、石英斜长岩磷钛磁铁矿、黄铁矿4.1超基性侵入岩类 4.1.1常见岩石类型 (1)纯橄榄岩(见下图)岩石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岩石一般呈深绿、黄绿、褐绿色,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纯橄榄岩及斜方辉石橄榄岩 (2)橄榄岩是本类岩石中最常见者,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可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橄榄岩具细粒粗粒结构。 (3)辉石岩主要由辉石组成,可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及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岩石呈浅褐色、暗黑色或灰绿色,常见中粒全自形粒状结构,也可有包含结构或海绵陨铁结构。 (4)角闪岩(见下图)主要由角闪石构成,有时含少量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黑色或墨绿色,常呈脉状产出,穿插于其他超基性岩体中。钛辉石岩及角闪石岩4.1.2产状 本类岩石的产状明显地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其主要类型如下: (1阿尔卑斯型超基性侵入岩体:产于褶皱带,岩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许多岩体呈串珠状沿区域性构造线方向分布,延伸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因在阿尔卑斯山首先研究之,故称阿尔卑斯型。 (2层状型超基性基性侵入杂岩体:常产于地台区,多呈岩盆、岩床产出,一般由似层状橄榄岩和辉长岩构成。该种岩体常产有镍、铬、钒、钛、铂、铜等矿产。 (3玄武岩中的角砾状超基性岩(橄榄岩)包体:河北张家口、江苏南京、广东海南岛等地有此类橄榄岩包裹体产出。张家口所产包裹体中的晶体完美、粗大的橄榄石可作宝石材料。4.1.3研究区超基性岩辉石岩 研究区内仅发现一处,位于镇坪之北八宝溪口南侧,呈岩床贯入于奥陶系泥板岩内,围岩蚀变不显,北西南东向延伸,宽约50米,长度不详。岩床边部颗粒较细,为含辉石岩。向内长石减少,过渡为中粗粒辉石岩,具球状风化,矿物成分以普遍辉石为主,大多蚀变,角闪石及黑云母5%,次生矿物以绿泥石、绿帘石为主,副矿物磷灰石、磁铁矿含量很少。上述中基型超基性岩,经化学分析,皆属于正常系列岩石,总体特征是富含铁,其中辉绿岩与闪长岩成分相似,其差别在于FeO和K、Na含量上,前者富含铁贫于钾、钠。查氏数字特征表明:Q值均属负值,但辉绿岩Q值一般小于闪长岩。而b值明显大于闪长岩。这种演化说明由辉绿岩到闪长岩,二氧化硅由不饱和到弱饱和到饱和,加入暗色矿物中的金属原子数由少到多。从基性岩a/c值普遍小于闪长岩来看,显示向闪长岩过渡则岩石中长石成分里的碱金属原子增多,而钙原子减少。同样情况,闪长岩a值较基性岩打,说明含碱值较基性岩富,c值小,说明长石的钙质较基性岩为贫。4.2基性侵入岩类 4.2.1常见岩石类型 (1)辉长岩(见下图) 由辉石和基性斜长石组成,二者近于1:1,可含少量橄榄石。若辉石为单斜辉石就叫辉长岩;若为紫苏辉石就叫苏长岩。但二者肉眼不易鉴别故可统称为辉长岩。岩石呈灰黑色,多中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常见块状构造,有时具条带构造,此时可称为条带状辉长岩。辉长岩 (2)斜长岩(见下图)几乎全部由斜长石(基性)组成,其含量占90%以上,暗色矿物很少,含量小于10%,主要为辉石、角闪石、橄榄石。岩石具半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一般为白色、灰色,有时因次生变化(钠黝帘石化)而颜色稍深些。块状构造。它既可呈独立的岩体产出,也可与辉长岩共生,在层状侵入体中常构成“浅色层”。斜长岩 (3)辉绿岩(见下图)矿物成分和辉长岩相当,即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其不同点是呈细粒结构,或呈辉绿结构。所谓辉绿结构,是由自形半自形的长条形斜长石(肉眼观察时呈细针状)构成网格状骨架,在骨架空隙中充填着大致等粒的辉石颗粒。岩石常因绿泥石化、钠黝帘石化而呈暗绿色。辉绿岩和石英辉绿岩 (4)碱性辉长岩主要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构成,但含较多的正长石和少量(10%)副长石(多半是霞石)和碱性暗色矿物(霓辉石、霓石等)。 4.2.2产状基性侵入岩的岩体一般都不大,多呈岩盆、岩床或岩盖、岩墙和岩株产出。4.2.3研究区中基性侵入岩 本类岩脉分布最广。以辉绿岩辉长岩为主,二者不易分别,辉绿岩常呈单一岩脉出现,部分为辉长岩或闪长岩之边缘相。外观为灰绿灰绿黑色,块状,局部见流线。镜下呈颗粒状结构、灰绿结构及包长结构,含基性斜长石及普通辉石为主,角闪石少量,石英偶尔见,个别含少量橄榄石及较多钾长石。富矿物常见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及白钛石等。岩石蚀变强,常见其中斜长石具纳帘石化,并向中更长石过渡。辉石亦多次闪石、绿泥石及黑云母化。次为闪长石,呈单一脉岩及基性脉岩上部相异离体产出。外观呈浅灰绿色块状细伟晶粒状结构,含中酸性及中性斜长石为主,次为普通角闪石,副矿物与基性岩的相同,但磁铁矿、钛铁矿及磷灰石含量相对减少,个别情况见有金红石及黄钾铁钒。上述脉岩以代表性岩脉举例说明如下:(1)东安猪草河辉绿辉长岩(1东安猪草河辉绿辉长岩体的产状、规模 该岩体由两个形态是岩床的小型整合侵入的岩床组成。两个小岩床顶底产状都接近直立,其中1号岩体的产状为:4284;2号岩体的产状为:4670。两个岩体规模相近,厚度都为几十米。从图上可以知道该岩体的延伸约有7.5公里长,宽度为120540米,当然还有多大部分是隐伏在地下还可以通过物理勘探、化学勘探、坑探和钻探来进一步确定。 (2东安猪草河辉绿辉长岩体与围岩的关系 该岩体的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沿围岩层理产出。侵入岩体与围岩的界线明显但因岩浆侵入作用而常发生蚀变形成过渡带,普遍发育纤闪石化、蛇纹石化和绿泥石化等现象。其中1号岩体的围岩是灰岩和白云岩,其边缘带是细粒的辉绿岩,而核心部分为辉长岩;2号岩体的围岩是灰质岩和硅质岩,过渡带是强烈蛇纹石化和绿泥石化的硅质板岩,其核心是辉绿辉长岩。(2)妖魔岩辉绿岩脉 呈分支状,主体岩脉顺层贯入震旦系上统顶部硅质岩,支脉以同样方式贯入相邻寒武系鲁家坪组底部碳质板岩中。作NW310度延伸,长约7.5公里,宽约120540米,一般为130200米。向NE3045度倾斜,倾角4055度,围岩轻度角岩化。据陕西十三队资料,岩脉具单向分异,有内向外分为三个相带,各相带岩石以碱质为特征,并于底部深色相带分异富集成低品位磷、钛磁铁矿体。 (1边缘带 见于岩脉顶、底边缘,宽约几米到十几米。岩石为微粒辉绿岩及细粒辉长岩闪长岩两种,呈灰绿色,蚀变强烈。 (2浅色带 居于岩脉上部,主要见于分支岩脉的部分,宽2080米,岩石为浅灰绿色中粗粒闪长岩。 (3暗色带 居于岩脉中下部,宽约100200米,最宽达400米,最窄为65米。此带以色深、蚀变剧烈为特征,常具球状风化,岩性为黑绿色中细粒辉绿岩。上述各相带特征可概括如下(表三):表三 妖魔岩辉绿岩脉相带特征表相带颜色粒度mm结构构造矿物含量(%)斜长石钾钠长石普通含钛辉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钛磁铁矿磷灰石屑石白钛石金红石黄铁矿边缘相灰绿微粒细粒辉绿结构块状45502025103少少少浅色相灰及浅灰绿中粒、中粗粒辉绿结构块状5060少20105812少少少少诸色相暗灰绿及黑绿细中细粒嵌晶含长结构块状304520251015310535少少少少矿化体黑绿侵染状3040253010155201015810(3)高桥灰绿岩脉(见下图) 南溪河高桥灰绿岩脉,顺层或微斜交层理贯入于寒武系上统顶部薄层泥板岩夹灰岩条带层中,岩脉宽约300米,长度暂时不明,作北西南东向延伸。围岩蚀变见硅化及绿泥石化,蚀变带宽约10米左右。岩脉顶底具有边缘向,宽约2米,为暗绿色微粒辉绿岩及微细粒斑状辉绿岩。渐向内部粒度逐渐增大,过渡为中粗粒辉绿岩,并含若干粗晶闪长岩异离体。概括其相带特征如下(表四):图 平利县八仙公社南溪河高桥灰绿岩脉顺层或斜切层理贯入寒武系上统顶部条带灰岩:冷却边:暗绿色微粒辉绿岩 微-细粒斑状辉绿岩 细及细-中粒辉绿岩3b3: 微硅化及绿泥石化条带灰岩表四 高桥灰绿岩脉相带特征表相带颜色粒度结构矿物含量(%)备注斜长石钾钠长石普通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磁铁矿钛铁矿屑石白钛石磷灰石边缘相暗绿微粒辉绿结构斑状结构中基性为主2530510微少12过渡相灰绿中细粒辉绿结构中基性为主253056少12内部相浅灰绿粗粒柱粒结构酸中性2034少23微微闪长岩异离体浅灰绿、黑色粗粒辉绿结构中基性为主253056少12(4)留角槽辉长岩脉 位于前坝西南下薯河内留角槽,顺层或微斜切贯入震旦系下统凝灰砂板岩中,宽约55米,长度不详。自外向内分边缘相、过渡相、内部相(见下图)。 各相带特征如下(表五):图 留角槽辉长岩脉示意剖面图岩脉(v):1、内部相 2、过渡相 3、边缘相 围岩(Zayl1): 4、含炭板岩 5、凝灰砂岩 6、含砾凝灰岩表五 留角槽辉长岩脉相带特征表相带颜色粒度(mm)结构矿物含量(%)备注斜长石单斜辉石棕色角闪石磁铁矿钛铁矿屑石白钛石磷灰石黄铁矿边缘相暗灰绿0.21辉绿结构、包长结构4555少154556212次生蚀变矿物未在此列过渡相暗灰绿0.23辉绿结构包长结构504034120.15内部相暗灰绿0.23包含结构401301520少121少(5)穿心店闪长岩脉 位于镇坪北面约6公里公路边,居水田坪向斜南翼。顺层或斜切围岩层理侵入于奥陶系地层中。宽约100米,长度不详。围岩蚀变为硅化及绿泥石化,蚀变带宽度约23米(下图)。 自内向外可分为两个相带其特征如下表(表六):表六 穿心店闪长岩脉相带特征表相带颜色粒度结构矿物含量斜长石钾钠长石角闪石辉石石英磁铁矿榍石白钛石磷灰石边缘相灰绿色细粒板粒结构中基性为主少510231212内部相灰绿色中粗粒柱状结构酸中性为主少202312微图 镇坪县城北穿心店闪长岩脉底接触关系素描图奥陶系泥板岩与薄层条带灰岩互层(O1-2)闪长岩4.3中性侵入岩类 4.3.1常见岩石类型一般按石英含量和辉石的有无分为下列几个类型; (1)闪长岩(见下图)石英含量小于5%,暗色矿物2040%(平均30%)。暗色矿物大于40%者叫暗色闪长岩,暗色矿物小于20%者叫浅色闪长岩。常见的暗色矿物为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据此可将岩石命名为角闪闪长岩、辉石闪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闪长岩 (2)石英闪长岩石英含量520%,暗色矿物一般1520%。可按暗色矿物种类命名,其方式和上述闪长岩相同。 (3)辉长闪长岩是闪长岩和辉长岩之间的过渡变种,含较多的辉石(可达20%)和基性斜长石,但肉眼不易识别。 (4)其它变种多属浅成侵入岩,其矿物成分和闪长岩相同,但结构不同。闪长玢岩: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为自形、宽板状斜长石,其上往往可见环带构造。基质是细粒至隐晶质。它既可以单独呈岩墙或其他小岩体产出,也可成为闪长岩体的一个局部岩相。4.3.2产状闪长岩呈独立岩体者少见,一般均与辉长岩或花岗岩共生,构成它们的边缘(顶部)相或岩枝。4.4酸性侵入岩类 4.4.1常见岩石类型主要按照长石的性质划分,常见者有: (1)花岗岩(见下图)岩石属浅色,一般是灰白色、肉红色,主要矿物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石英含量一般大于25%,暗色矿物常小于5%。碱性长石含量(平均约40%)大于斜长石含量(平均25%)。花岗岩可按暗色矿物种类命名,如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含黑云母和白云母),角闪花岗岩等,其中黑云母花岗岩最常见。若暗色矿物很少(+所以岩石为正常类型。(1 (2 则:(3 则:(4 (5 (6 将第项计算出的Wo再结合成Di,在Di中,Wo:Hy=1:1;而Hy由En与Fs组成;所以Wo的分子数应与En+Fs的分子数相等。由于En与Fs可呈类质同相替代,这样进入到Di中的En:Fs数量比应等于岩石中MgO:FeO的数量比,这样进入到Di中的Fs与En的分子数可由以下方程联立求解得:Fs+En=woFs :En= FeO: MgO剩余的MgO= MgO- En剩余的FeO= FeO- Fs剩余的SiO2= SiO2-(36+51+192+55)(7求解得,En=36;Fs=19;MgO=124;FeO=67;SiO2=102。由于:MgO+ FeO SiO2 1/2(MgO+ FeO)所以可以判断出SiO2不饱和的情况剩余的SiO2不能全部满足MgO、FeO形成紫苏辉石的需要,但又比形成的橄榄石需要的量多,所以一部分形成紫苏辉石,而另一部分则形成橄榄石。于是这两种矿物所形成的量由下列联立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比例设置
- 螃蟹谜语导入课件
- 许愿荷花灯课件
- 体智能新人培训大纲
- 课件标题设置颜色的目的
- 快乐的派对课件
- 礼仪考试题及答案中职
- 2025年中国汽车雾灯灯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客运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科学防疫考试题及答案
- 肾盂癌护理常规
- GB/T 4798.4-2023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 (小鼠)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教程课件
- 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 GB/T 9269-2009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指南课件
- 小区门岗值班登记表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教学课件
-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大学语文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