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理层试题.doc_第1页
2物理层试题.doc_第2页
2物理层试题.doc_第3页
2物理层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层1.设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则信道可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为 ( )b/s。 A.100000 B.200000 C.300000 D.4000002.正交幅度调制16-QAM 的数据速率是码元速率的( )倍。 A.2 B.4 C.8 D.163.电话线路使用的带通虑波器的宽带为3KHz (3003300Hz),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最小采样频率应为()。 A.300Hz B.6000Hz C.3300Hz D.6600Hz4.设信号的波特率为500Baud,采用复合调制技术,由4种幅度和8种相伴组成16种码元,则食道的数据率为()bps A.500 B.1000 C.2000 D.48005.ADSL采用()技术把PSDN线路板划分为话音、上行和下行三个的信道,同时提供电话和上网服务区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空分复用 D.码分复用6.双绞线电缆中,交叉线用于支持()之间的连接 A.pc 到路中器 B.PC到交换机 C.服务器到交换机 D.交换机到路由器7.在EIA232标准中,10V的电压表示数据() A.0 B.1 C.2 D.18.( )特性用来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等。 A.机械特性 B.功能特性 C.过程特性 D.电气特性9.PCM脉码调制的过程( ) A.采样、量化、编码 B.量化、编码、采样 C.编码、量化、采样 D.采样、编码、量化10.对于一个无噪声的4KHz信道进行采样,可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A.4kbps B.8kbps C.16kbps D.无限大11.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常采用(),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一般采用 A.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B.并行传输,串行传输 C.同步传输,串行传输 D.并行传输,异步传输12.若某采用4相位调制的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ps,则该链路的波特率为() A.600Baud B.1200Baud C.4800Baud D.9600Baud13.以下关于数据传输速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数据传输速率表示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 B.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 (bps) C.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 1Mbps=1.024106bps D.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14.以下关于时分多路复用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时分多路复用将线路使用的时间分成多个时间片 B.时分多路复用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与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使用“帧”与数据链路层“帧”的概念、作用是不同的 D.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将时间片预先分配给各个信道15.我国自主研发的3G是() A.TD-SCDMA B.CDMA2000 C.WCDMA D.LTE16.波特率等于() A.每秒传输的比特 B.每秒种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次数 C.每秒传输的周期数 D.每秒传输的字节数17.下列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 A.网桥 B.网关 C.集线器(HUB) D.交换机18.在网络工程中通常用的线缆标准为() A.568A B.568B C.586A D.EIA-23219.1000BASE-T标准支持的传输介质是()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电20.如果要将两台计算机通过双绞以太网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 )。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