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平县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总体设计1 项目设计提要1.1 项目建设背景 永平乡地处武平县北部,距县城26km,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通过局部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一定改善,粮食生产及其他农业产业有较大发展。但由于该乡地处山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生产条件仍然较差,耕地中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制约着该乡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国家农综项目的各项扶持,进一步改善该乡农业生产条件。根据闽农综办20044号文件精神,特制订2004年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方案。1.2 项目区范围包括永平乡杭背、田背、岗背、梁山、孔厦,改造中低产田面积0.53万亩,通过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进行改造,时间为2004年5月至2004年12月。1.3 投资概算:总投资299万元。1.4 资金筹措:中央资金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群众自筹60万元。1.5 项目效益:新增灌溉面积780亩,改善灌溉面积4220亩,新增除涝面积300亩,增产粮食万公斤。1.6 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1.6.1 项目管理:武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6.2 项目实施:武平县农业局 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永平乡地处武平县北部,东与中堡镇接壤;南与万安乡毗邻;西与东留乡、会昌县相接;北与桃溪镇、大禾乡交接,面积256km2。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6km,省道206线横贯项目区,是特色农业结构调整及无公害生产示范乡之一。项目区包括杭背、田背、岗背、梁山、孔厦5个行政村。2.1.2 气候概况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9,平均无霜期295天,年平均降雨量1704.7mm,年均日照时间1800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植被良好。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属山区丘陵地区,低山、低丘,地势为南部高,北部低,土壤以灰沙、沙田、乌沙田、灰沙泥田、灰黄泥田等地种为主。2.1.4 水资源项目区现有小型水库一座,集雨面积1.32km2,区间流域面积km2,根据福建省武平县水资源现状及2000年开发利用分析中武平县主要雨量站年降雨特征值统计表资料:年降雨量最大年份1975年2432mm,最小年份1991年1175.9mm。2.1.5 耕地种类耕地分为水田、旱田,项目区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01,中低产田面积占50%。2.6.1 自然灾害一部分是冷、烂、锈、毒田,水温、土温低,毒质多;一部分沙漏田,漏肥、漏水,有效养分缺乏;还有一部分是黄泥田,酸大,土壤板结、孔隙度小。水利设施不完善,洪涝灾害频繁,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工程老化、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22 社会经济概况2.2.1 人口及劳力项目区杭背、田背、岗背、梁山、孔厦5个行政村,2002年末人口0.95万人,其中劳动力0.4万人。2.2.2 项目区现有耕地种植模式项目区现有种植模式为:烟稻菜;烟菜菜;稻稻菜;菜菜菜。2.2.3 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5个行政村粮食总产量5262吨,蔬菜产量3765吨,农业总产值827.40万元。2.2.4 2002年末,全乡财政收入5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5元。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永平乡农技站现有技术干部6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助师2人,技术员2人;水利工作站技术干部1人。2.3 现有基础设施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有小型水库一座,总库容102万m3,26座陂圳:分别为水竹下圳、鸡头岭下圳、界洋圳、黄陂头陂圳、桐子背夫陂圳、六坑头山塘、下段圳、中央坝陂圳、校门陂圳、阳光湾圳、将军石陂、洋古陂圳、洋妈陂圳、过路潭陂圳、上岸陂圳、夹子陂、湍下坝陂圳、中洋坝陂圳、大塘尾陂圳、坪上陂圳、峰里陂圳、老虎陂圳、仙师宫陂圳、黄陂头陂圳、林坊山下上圳、高头岭圳,渠道长度18.9km。2.3.2 田间工程现状田间工程沟渠路不配套,机耕路未开通,串灌面积大且积水,制约种植业结构的调整。2.3.3 农业机械项目区五个行政村现有农机总量5台75千瓦。2.3.4 交通与电力 永平三背及梁山、孔厦省道206线和乡村公路贯穿整个项目区,项目区农网改造已全面完成。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1 项目区存在问题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水利设施不完整,田间沟渠路不配套,灌溉方式落后,科学种田水平较低,偏施化,土壤肥力下降,中低产田面积大,粮食单产只有365公斤,渠道老化失修,河床抬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农民劳动强度大。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现有水利设施基本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而成,由于历史原因,原有渠系没有统一规划,渠线弯曲,断面不一,标准化低,渗漏、淤积都比较严重,部分附属物被损坏,灌溉保证率低。为切实改变项目区生产条件落后的现状,千方百计挖掘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能力,促进项目区大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对该片区立项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确实必要。3.3 有利条件 项目区农民积极性高,投工投劳易于落实,当地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成立永平乡2004年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抽调5名乡、农、水等技术骨干专职抓项目落实,项目实施工程质量有保证。4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项目区灌溉水源为陂圳引水工程来水,分别为26座水陂,控制流域面积38km2。根据福建省武平县水资源现状及2000年开发利用分析中武平县主要雨量站年降雨特征值统计表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704.7mm,年径流927.7 mm。年径流变差系数Cv=0.33,Cs=2Cv适线,查皮尔逊III型曲线,模拟系数KP值为0.59,P=90%年来水量计算公式为:WP=KPFR01000(立方米)计算,总来水量为2080万m3。按可利用水量25%计算,可利用水量为520万m3。4.2 供需平衡分析区域内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为:520万m3,现状需水量为:707万m3。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实施后,需水量为424万m3。4.3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90%)平衡分析:在设计干旱、项目区耕地面积0.53万亩时,通过水利工程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率,灌溉总需水量为424万m3,根据典型年来水分配分析,即使枯水期或用水高峰期来水均能满足项目区的农田灌溉需要。(详见水利部分水量平衡计算)5 工程设计51 指导思想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为指导思想进行项目设计。52 设计原则1、 连片开发,集中投入。2、 群众积极性高,投工投劳积极主动。3、 自筹资金能力强。4、 水源充足,水源工程基本建成。5.3 建设标准1、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基本排除,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2、干旱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保灌率达85%以上。3、机耕路面宽3米以上,路面平整并铺设10cm以上沙石垫层,项目区机耕路面积达70%以上。5.4 渠道水力计算1、 灌溉流量确定:按项目区内引水工程的实际灌溉面积在用水最高峰月(旬)里能满足的毛灌水量作为渠首的设计流量。2、 按各工程所需的引用流量,来推求渠道的过水断面。3、 该工程是在原有主渠基础上进行维修加固及翻新改造,考虑到新老工程的衔接,实际渠道断面所计算得要大些。4、 配套新增田间渠道以设计标准化为原则。5、 项目区各处引水工程,除崩塌地段外,内外墙均采用M5砌石加M10抹面,墙顶宽30cm,渠底采用C15砼;砼防渗渠道采用三面C15砼浇捣,厚度为8cm。渠道坡降i=1/1000,安全超高为1015cm,渠道断面基本为矩形和梯形形式。 6 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定(试行)(SDJ302-88)的规定,对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进行评价。61 水土保持611土壤影响及对策本治理工程主要内容是渠道改造建设及机耕路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石方开挖,弃碴堆放,施工道路等需占用部分土地,局部植被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尽可能减少施工临时用地,场地布置安排合理,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恢复,确保施工对土地植被的影响降到最低。612防治水土流失措施1、施工过程中,防止砂土进入农田和溪河。2、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场地,复土还耕或植树、植草等,防止水土流失,使施工期对环境影响最低。3、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确保水土不流失。62环境影响评价621粉尘影响及防治措施1、施工期粉尘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粉尘的污染。其来源主要是土石方的开挖,弃土堆放,碴土的装卸等产生的粉尘和运输车辆造成的道路扬尘以及搅拌场搅拌砂浆、砼的扬尘等。大部分为道路扬尘和搅拌场扬尘,约占全部工地扬尘的86%,其中工地道路扬尘的分担率为62%,造成大气污染。由于工程项目处在镇区,建筑物及人口密集,须很好地防治粉尘污染。2、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对弃土、弃碴及时清运,并平整洒水压实。未及时清运的碴土要经常洒水,清运碴土装车时不宜过满,同时在装车过程中配合洒水。对施工道路进行经常性养护并保持一定湿度。搅拌场进行搭设围盖。622水源保护为保证河流及引水水源水质和水源的生态平衡,在水源保护范围内通过营造茶果、松杉木等水保植物、林木,提高植被覆盖率。623评价结论1、永平乡土地治理工程,发展渠道修复改造,由于土建工程量小,对现有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水文、水温、陆地生物等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2、水库及引水工程大多建立在高山和居民聚集区以上,不易造成人群对水质的影响。3、虽然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局部的、短时的一些影响,但只要加强施工管理、缩短施工期,做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就能将影响降到最小。因此,本工程项目建设从环保角度出发考虑是可行的。7 开发任务及建设规模71 开发任务改造中低产田面积0.58万亩,通过水利和农业措施得以改造。72 水利措施示修复水陂座,渠道防渗km。73 农业措施新建机耕路条,km。74科技推广1、 新技术培训10期以上,培训人数2400人次。2、 购置仪器设备3台(件)。3、 推广农业新技术措施3万亩/次。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1 投资估算8.1.1 估算依据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以及农、水部门行业规范要求,结合该乡建材价格进行估算,项目估算投资299万元。9 综合效益分析91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新增粮食万公斤, 第二部分永平乡土地治理项目水利措施部分1. 项目区水利工程基本情况1.1 基本情况永平乡土地治理项目由杭背、田背、岗背、梁山、孔厦5个行政村组成,2004年计划改造中低产田面积0.58万亩,耕地主要分布在永平溪、梁山溪、孔厦溪中下游两岸,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烤烟等作物。项目区属汀江水系帽村溪上游流域,区间总控制面积55km2,境内是梁野山东南坡,植被良好,雨量充沛,是高雨区之一。根据福建省武平县水资源现状及2000年开发利用分析中武平县主要雨量站年降雨特征值统计表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704.7mm,年径流927.7 mm。1.2 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现行农田主要靠陂圳引水灌溉,区内已建有水竹下圳、鸡头岭下圳、界洋圳、黄陂头陂圳、桐子背夫陂圳、六坑头山塘、下段圳、中央坝陂圳、校门陂圳、阳光湾圳、将军石陂、洋古陂圳、洋妈陂圳、过路潭陂圳、上岸陂圳、夹子陂、湍下坝陂圳、中洋坝陂圳、大塘尾陂圳、坪上陂圳、峰里陂圳、老虎陂圳、仙师宫陂圳、黄陂头陂圳、林坊山圳、高头岭圳等26处水利设施,控制流域面积38km2,设计有效灌溉面积0.53万亩。然而,这些水利设施大部分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工程普遍年久失修,效益衰减,田间渠系不配套,大都采用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面积正逐年下降。目前实际灌溉面积只有0.3万亩,而保灌面积仅有0.22万亩。针对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状况,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计划对行弓陂等18座水陂进行重建或维修加固,对26条引水主渠进行衬砌,合理配套和延长田间渠,进一步扩大其效益。现有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工程名称区间集雨面积(km2)渠道长度(m)灌溉面积(亩)灌溉面积合计(亩)备注水竹下圳3.07004001200田背村鸡头岭下圳1.2350110界洋圳1.8770250黄陂头陂圳1.0120120桐子背夫陂圳1.5100120六坑头山塘1.7200下段圳1.22802001000杭背村行弓陂1.5250中央坝陂圳0.8800120校门陂2.5780200阳光湾圳1.1500100将军陂8130洋古陂圳3.614005001200岗背村洋妈陂圳2.41590180过路潭陂圳1.3700150上岸陂圳1.81700250夹子陂0.9120端下坝陂圳2.31350280950梁山村中羊坝陂圳1.6800170大塘尾陂圳2.2880200坪上陂圳3.01000300峰里陂圳2.5400140950孔厦村老虎陂圳1.2500150仙师宫陂圳3.51500240黄陂头陂圳1.1240120林坊山下上圳2.21000130高头岭圳1.815001702 灌区水量平衡分析计算2.1 来水计算项目区灌溉水源为陂圳引水工程来水,分别为26座水陂,控制流域面积38km2。根据福建省武平县水资源现状及2000年开发利用分析中武平县主要雨量站年降雨特征值统计表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1704.7mm,年径流927.7 mm。年径流变差系数Cv=0.33,Cs=2Cv适线,查皮尔逊III型曲线,模拟系数KP值为0.59,P=90%年来水量计算公式为:WP=KPFR01000(立方米)计算,总来水量为2080万m3。根据福建省武平县水资源现状及2000年开发利用分析,采用P=90%时,典型年份1971年(永平站),其典型年径流量旬分配表及综合灌溉定额年内分配见表2-1-1。P=90%代表年径流年内分配比表表2-1-1 (单位:%)月旬123456789101112全年上1.62.32.32.03.54.91.62.82.32.02.01.7中1.41.81.71.65.23.21.46.45.81.92.02.9下2.22.11.92.83.24.85.22.02.82.61.84.3合计5.26.25.96.411.912.98.211.210.96.55.88.91002.2 需水计算26座水陂有效灌溉面积5300亩,根据节水灌溉区内主要作物组合和播种面积的调整资料及农业发展的规划资料分析,复种指数为220%。P=90%综合净灌溉定额为600m3/亩.年,毛灌定额800m3/亩.年,其年内分配见表2-2-1。综合灌溉定额年内分配表表2-2-1 (单位:%) 综合灌溉月旬123456789101112600m3/s上0.20.41.55.53.06.06.57.55.54.50.80.1中0.30.43.03.51.96.03.54.02.04.00.70.3下0.50.20.73.12.36.56.53.53.60.80.60.6合计1.01.05.212.17.218.516.515.011.59.32.11.02.3 水量平衡计算根据表2-1-1年内分配比各陂逐旬来水量,按表2-2-1年内分配比求得灌溉用水量,进行水量平衡计算,详见表2-3-1。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各水陂在各月各旬均有余水,故各处引水工程来水可满足灌区用水需求。由于该工程均为陂圳引水,陂圳多,故各村均选一条进行详细计算,其他陂圳参照计算,经计算均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P=90%田背村水竹山下陂圳水量平衡表月份年内分配(%)来水量灌溉定额年内分配(%)灌溉需水量余水(+)缺水(-)备注11.62.63 0.20.06 2.56 1.42.30 0.30.10 2.20 2.23.61 0.50.16 3.45 22.33.78 0.40.13 3.65 1.82.96 0.40.13 2.83 2.13.45 0.20.06 3.38 32.33.78 1.50.48 3.30 1.72.79 3.00.96 1.83 1.93.12 0.70.22 2.90 423.28 5.51.76 1.52 1.62.63 3.51.12 1.51 2.84.60 3.10.99 3.61 53.55.75 3.00.96 4.79 5.28.54 1.90.61 7.93 3.25.25 2.30.74 4.52 64.98.05 6.01.92 6.13 3.25.25 6.01.92 3.33 4.87.88 6.52.08 5.80 71.62.63 6.52.08 0.55 1.42.30 3.51.12 1.18 5.28.54 6.52.08 6.46 82.84.60 7.52.40 2.20 6.410.51 4.01.28 9.23 23.28 3.51.12 2.16 92.33.78 5.51.76 2.02 5.89.52 2.00.64 8.88 2.84.60 3.61.15 3.45 1023.28 4.51.44 1.84 1.93.12 4.01.28 1.84 2.64.27 0.80.26 4.01 1123.28 0.80.26 3.03 23.28 0.70.22 3.06 1.82.96 0.60.19 2.76 121.72.79 0.10.03 2.76 2.94.76 0.30.10 4.67 4.37.06 0.60.196.87 合计100164.210032.00132.20表2-3-1P=90%杭背村行弓陂圳量平衡表月份年内分配(%)来水量灌溉定额年内分配(%)灌溉需水量余水(+)缺水(-)备注11.61.31 0.20.04 1.27 1.41.15 0.30.06 1.09 2.21.81 0.50.10 1.71 22.31.89 0.40.08 1.81 1.81.48 0.40.08 1.40 2.11.72 0.20.04 1.68 32.31.89 1.50.30 1.59 1.71.40 3.00.60 0.80 1.91.56 0.70.14 1.42 421.64 5.51.10 0.54 1.61.31 3.50.70 0.61 2.82.30 3.10.62 1.68 53.52.87 3.00.60 2.27 5.24.27 1.90.38 3.89 3.22.63 2.30.46 2.17 64.94.02 6.01.20 2.82 3.22.63 6.01.20 1.43 4.83.94 6.51.30 2.64 71.61.31 6.51.30 0.01 1.41.15 3.50.70 0.45 5.24.27 6.51.30 2.97 82.82.30 7.51.50 0.80 6.45.25 4.00.80 4.45 21.64 3.50.70 0.94 92.31.89 5.51.10 0.79 5.84.76 2.00.40 4.36 2.82.30 3.60.72 1.58 1021.64 4.50.90 0.74 1.91.56 4.00.80 0.76 2.62.13 0.80.16 1.97 1121.64 0.80.16 1.48 21.64 0.70.14 1.50 1.81.48 0.60.12 1.36 121.71.40 0.10.02 1.38 2.92.38 0.30.06 2.32 4.33.53 0.60.12 3.41 合计10082.1010020.00 62.10 表2-3-1P=90%岗背村洋古陂圳量平衡表月份年内分配(%)来水量灌溉定额年内分配(%)灌溉需水量余水(+)缺水(-)备注11.63.15 0.20.08 3.07 1.42.76 0.30.12 2.64 2.24.33 0.50.20 4.13 22.34.53 0.40.16 4.37 1.83.55 0.40.16 3.39 2.14.14 0.20.08 4.06 32.34.53 1.50.60 3.93 1.73.35 3.01.20 2.15 1.93.74 0.70.28 3.46 423.94 5.52.20 1.74 1.63.15 3.51.40 1.75 2.85.52 3.11.24 4.28 53.56.90 3.01.20 5.70 5.210.24 1.90.76 9.48 3.26.30 2.30.92 5.38 64.99.65 6.02.40 7.25 3.26.30 6.02.40 3.90 4.89.46 6.52.60 6.86 71.63.15 6.52.60 0.55 1.42.76 3.51.40 1.36 5.210.24 6.52.60 7.64 82.85.52 7.53.00 2.52 6.412.61 4.01.60 11.01 23.94 3.51.40 2.54 92.34.53 5.52.20 2.33 5.811.43 2.00.80 10.63 2.85.52 3.61.44 4.08 1023.94 4.51.80 2.14 1.93.74 4.01.60 2.14 2.65.12 0.80.32 4.80 1123.94 0.80.32 3.62 23.94 0.70.28 3.66 1.83.55 0.60.24 3.31 121.73.35 0.10.04 3.31 2.95.71 0.30.12 5.59 4.38.47 0.60.24 8.23 合计100197.00 10040.00 157.00 表2-3-1P=90%梁山村端下坝陂圳水量平衡表表2-3-1月份年内分配(%)来水量灌溉定额年内分配(%)灌溉需水量余水(+)缺水(-)备注11.62.02 0.20.04 1.97 1.41.76 0.30.07 1.70 2.22.77 0.50.11 2.66 22.32.90 0.40.09 2.81 1.82.27 0.40.09 2.18 2.12.65 0.20.04 2.60 32.32.90 1.50.34 2.56 1.72.14 3.00.67 1.47 1.92.39 0.70.16 2.24 422.52 5.51.23 1.29 1.62.02 3.50.78 1.23 2.83.53 3.10.69 2.83 53.54.41 3.00.67 3.74 5.26.55 1.90.43 6.13 3.24.03 2.30.52 3.52 64.96.17 6.01.34 4.83 3.24.03 6.01.34 2.69 4.86.05 6.51.46 4.59 71.62.02 6.51.46 0.56 1.41.76 3.50.78 0.98 5.26.55 6.51.46 5.10 82.83.53 7.51.68 1.85 6.48.06 4.00.90 7.17 22.52 3.50.78 1.74 92.32.90 5.51.23 1.67 5.87.31 2.00.45 6.86 2.83.53 3.60.81 2.72 1022.52 4.51.01 1.51 1.92.39 4.00.90 1.50 2.63.28 0.80.18 3.10 1122.52 0.80.18 2.34 22.52 0.70.16 2.36 1.82.27 0.60.13 2.13 121.72.14 0.10.02 2.12 2.93.65 0.30.07 3.59 4.35.42 0.60.13 5.28 合计100126.0010022.40 103.60 P=90%孔下村峰里陂圳水量平衡表月份年内分配(%)来水量灌溉定额年内分配(%)灌溉需水量余水(+)缺水(-)备注11.62.19 0.20.04 2.15 1.41.92 0.30.06 1.86 2.23.01 0.50.10 2.91 22.33.15 0.40.08 3.07 1.82.46 0.40.08 2.39 2.12.87 0.20.04 2.83 32.33.15 1.50.29 2.86 1.72.33 3.00.58 1.75 1.92.60 0.70.13 2.46 422.74 5.51.06 1.68 1.62.19 3.50.67 1.52 2.83.83 3.10.60 3.24 53.54.79 3.00.58 4.21 5.27.11 1.90.36 6.75 3.24.38 2.30.44 3.94 64.96.70 6.01.15 5.55 3.24.38 6.01.15 3.23 4.86.57 6.51.25 5.32 71.62.19 6.51.25 0.94 1.41.92 3.50.67 1.24 5.27.11 6.51.25 5.87 82.83.83 7.51.44 2.39 6.48.76 4.00.77 7.99 22.74 3.50.67 2.06 92.33.15 5.51.06 2.09 5.87.93 2.00.38 7.55 2.83.83 3.60.69 3.14 1022.74 4.50.86 1.87 1.92.60 4.00.77 1.83 2.63.56 0.80.15 3.40 1122.74 0.80.15 2.58 22.74 0.70.13 2.60 1.82.46 0.60.12 2.35 121.72.33 0.10.02 2.31 2.93.97 0.30.06 3.91 4.35.88 0.60.12 5.77 合计100136.8010019.20117.60表2-3-1各水陂水量平衡计算汇总表工程名称区间集雨面积(km2)区间来水量(万m3)灌溉面积(亩)灌溉需水量(万m3)余水(+)(万m3)缺水(-)(万m3)水竹下圳3.0164.2040032.00132.20鸡头岭下圳1.265.681108.8056.88界洋圳1.898.5225020.0078.52黄陂头陂圳1.054.731209.6045.13桐子背夫陂圳1.582.101209.6072.50六坑头山塘1.793.0020016.0077.00下段圳1.265.6820016.0049.68行弓陂1.582.1025020.0062.10中央坝陂圳0.843.791209.6034.19校门陂2.5136.8320016.00120.83阳光湾圳1.160.201008.0052.20将军陂8437.8713010.40427.47洋古陂圳3.6197.0050040.00157.00洋妈陂圳2.4131.3618014.40116.96过路潭陂圳1.371.1515012.0059.15上岸陂圳1.898.5225020.0078.52夹子陂0.949.261209.6039.66端下坝陂圳2.3126.0028022.40103.60中羊坝陂圳1.687.5717013.6073.97大塘尾陂圳2.2120.4120016.00104.41坪上陂圳3.0164.2030024.00140.20峰里陂圳2.5136.8014011.20125.60老虎陂圳1.265.6815012.0053.68仙师宫陂圳3.5191.5724019.20172.37黄陂头陂圳1.160.201209.6050.60林坊山下上圳2.2120.4113010.40110.01高头岭圳1.898.5217013.6084.923 工程设计3.1 设计标准与目标3.1.1 设计标准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90%,渠道水利用系数达到0.75,附属配套引水支渠,对田间渠进行合理布设,工程建筑物为五等五级。渠道断面按净灌溉流量0.6m3/s/万亩,毛灌流量0.6m3/s/万亩,灌溉渠结合排水的断面尺寸按灌溉或排水所需的较大断面而定。3.1.2 工程目标通过工程措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3万亩,保灌面积0.48万亩,分别占改造中低产田面积的100%和90%,比改造前新增灌溉面积780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4520亩。3.2 渠道水利计算1.灌溉流量确定:按项目区内引水工程的实际灌溉面积在用水最高峰月(旬)里能满足的毛灌水量作为渠首的设计流量。2.按各工程所需的引用流量,来推求渠道的过水断面。3.该工程是在原有主渠基础上进行维修加固及翻新改造,考虑到新老工程的衔接,实际渠道断面所计算得要大些。4 .配套新增田间渠道以设计标准化为原则。5 .项目区各处引水工程,除崩塌地段外,内外墙均采用M5砌石加M10抹面,墙顶宽30cm,渠底采用M5砌石;砼防渗渠道采用三面C15砼浇捣,厚度为8cm。渠道坡降i=1/1000,安全超高为1015cm,渠道断面基本为矩形,局部采用梯形形式。6 .渠道水力计算以岗背村羊古陂圳工程为例,其他工程按相同方法进行计算。该陂圳设计灌溉面积500亩,灌溉所需最大引用流量0.055m3/s,渠道坡降i=1/1000,糙率取n=0.02,安全超高h=0.15m。矩形渠道断面尺寸的确定根据渠设计道过水断面简捷法及水力学有关公式,渠道宽深比初定=2。则过水深为:h= =0.25(m)渠道底宽:B=h=20.25=0.5(m)按明渠均匀流公式Q=复核过流量:W=bh=0.50.25=0.125(m2)x=b+2h=0.5+20.25=1.0(m)R=W/x=0.125/1.0=0.125Q=设计渠道能满足过流要求。梯形断面的确定:(边坡系数m=0.25)过水深: h= =0.25(m)渠道底宽:B=h=20.25=0.5(m)按明渠均匀流公式Q=复核过流量:W=(b+mh)h=(0.5+0.250.25)0.25=0.14(m2)x=b+2h=0.5+20.25=1.02(m)R=W/x=0.14/1.02=0.137Q=梯形去设计断面能满足过流要求。3.3 工程设计经实地勘测规划,项目区大部分陂圳因使用年限长,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引水渠年久失修,工程老化,渗漏严重。根据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工程实际以各项水利工程维修、加固和改造为主,并按标准要求合理布置和延长田间渠道。计划加固水陂18座,其中新建1座;主渠道防渗18.9km。通过新建和维修项目区的水利设施,使其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提高水的利用率,具体规划如下:1、田背片区计划改造受益面积1200亩,工程主要是新建黄陂头陂和维修桐子背夫陂两座水陂,配套渠道建设220m,防渗水竹下圳、鸡头岭下圳、界洋圳渠道1820m,维修六坑头山塘。新建机耕路800m。2、杭背片区计划改造受益面积1000亩,工程主要是新建行弓陂和中央坝陂圳,维修校门陂、阳光湾陂、将军石三座水陂,配套渠道建设2080m,防渗下段圳渠道280m。新建机耕路1条1300m。3、岗背片区计划改造受益面积1350亩,工程主要是维修洋妈陂、过路潭陂、上岸陂、夹子陂四座水陂,配套渠道建设4690m,防渗洋古陂圳渠道1400m。新建机耕路2条2250m。4、梁山片区计划改造受益面积950亩,工程主要是维修湍下坝陂、中洋坝陂、大塘尾陂、坪上陂,配套渠道建设4030m。新建机耕路1条790m。5、孔厦片区计划改造受益面积800亩,工程主要是维修峰里陂、老虎陂、仙师宫陂、黄陂头陂四座水陂,配套渠道建设2640m,防渗林坊山圳、高头岭圳渠道2500m。新建机耕路条500m。4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编制说明41.1 编制依据 武平县省级商品粮基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依据为福建省水利水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读书与成长为话题的作文(8篇)
- (正式版)DB15∕T 3357-2024 《羔羊早期断奶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电厂检修考试题及答案
-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过程:高二植物学教学教案》
- 南京中医院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畜牧养殖业供需供应合同
- 合法操作使用保证承诺书(4篇)
- 多场景决策分析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
- 企业内训与知识分享模板
-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可复制的领导力心得
- 《小猪变形记》一年级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MirrorView切换手册模板
- 急救车必备药品和物品 急救车物品药品管理
- GB/T 3253.8-2009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三氧化二锑量的测定碘量法
- GB/T 24720-2009交通锥
- 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 DB21T 3354-2020 辽宁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