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1页
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2页
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08.29 标准园创建就是集成梨优质栽培技术、集中力量建设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梨树生产基地示范带动梨产品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 目 的通过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样板树立 标杆引领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目 标“两提高”提高质量和效益。 基本原则“四得” 农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 上、得实惠。 主要内容“五化” 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 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 在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大规模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面提高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 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保障“菜篮子”安全。 农业部把标准园创建确定为种植业的重点工作 农业部把标准园创建确定为种植业的重点工作 农业部贯彻落实中央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把“两个大规模创建”即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转变种植业生产方式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部部长在2009年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上对农业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创建一批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 农业部多次强调搞好标准园创建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连续发生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再次敲响了质量监管的警钟。 据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执法人员对市场上12个品种、310个水果样品进行的抽检结果表明梨、苹果、葡萄和冬枣等水果的农残超标率分别为7.9、 7.7、 6.7和4.2。 39.9139.0241.7631.31051015202530354045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出口量万吨-2.24 7 -25.02 出口量 万吨 增减量 万吨 增减 百分数 2005年 39.91 2008年 31.31 -8.6 -21.55 对日水果出口量变化情况 作物 2008年 08年与88年比较增加 面积亿亩 产量亿吨 单产千克 面积 产量 单产 水果 0.76 0.17 2237 112 565 214 粮经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0.005.0010.0015.0020.0025.00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年度粮经作物播种面积亿亩农作物亿亩粮食亿亩经作亿亩粮经比目前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仍呈较快发展的态势。 2008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2亿亩比1988年增加2.21亿亩增长42粮食播种面积16.02亿亩比1988年减少4995万亩粮经比由76:24下降68:32。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产区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矛盾越来越突出 单产和质量水平低。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园艺作物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提高 规模效益差。生产单元小规模效益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园艺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的特点是主产区广大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 据有关单位统计我国园艺产业产值约为种植业总产值的45江苏、山东等地已达到70。 ?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节本增效10以上。 一是规模化种植。选择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园创建推进园艺作物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梨的国家、行业的地方标准进行生产规范梨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实现科学安全用药 二是推广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生态栽培技术减少农药用量 三是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质量管理制度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长途运输要进行预冷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商品化处理、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及GAP认证加大园艺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 标准园创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重点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 包括园地、栽培管理、采后处理、产品、质量管理、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二十六条要求。 1.环境条件 2.标准园规模 3.功能区布局 4.果园基础设施 5.栽培模式 1. 1.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2. 2. ?标准园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 1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农资供应与仓储体系 生产体系 技术服务体系 营销服务体系 信息网络系统 3. 3. 功能区划分与布局 3. 2具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3. 2具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农残检测 标准化生产 梨采后商品化处理 梨棚架改造 4. 4. 园内水、电、路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主干道硬化 梨园道路可设置干路、支路和小路。 梨园支路 灌溉渠道 完备的道路网络是果园机械化的基本要求 5. 5. 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水平棚架具备必要的防寒、防风等设施。 6.品种和砧木选择 7.土壤管理 8.肥水管理 9.花果管理 10.树体管理 11.病虫防控 12.采收 13.清园 1.设施设备。配置必要的预贮间、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场地及配套的设施如田间临时存放应建有遮阳棚等简易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冷链系统实行运输、加工、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2.分等分级。按照梨果等级标准统一进行分等分级确保同等级水果的质量、规格一致。 3.包装与标识。产品须经统一包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标识要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采收期、产品质量等级、产品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包装材料不得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 1.安全质量。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准。 2.产品认证。通过无公害食品水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积极争取通过绿色食品、创造条件争取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 3.产品品牌。产品须统一品牌且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商标通过工商部门注册。 四条 四条 1.农药管理制度。农药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 2.生产档案记录制度。统一建立生产档案本有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记录包括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日期病、虫、草害及重要农业灾害发生与防控情况主要管理技术措施产品收获日期。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3.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配备必要的常规品质检查设备和农药残留速测设备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销售的产品要有产地准出证明。 4.质量追溯制度。对标准园内生产者和产品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包装和标识有条件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质量查询。有条件的地区需要记载梨树营养诊断数据和施肥及矫正方案确保从生产源头上控制果品产量质量。 1.明确实施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标准园创建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注册登记并规范运行。标准园要确定技术员和指导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和果农培训等相关工作。 2.树立创建标牌。按照省农委要求的内容、格式和标牌大小 树立标牌标明创建规模、树种、品种、生产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管理责任人等。 3.普及生产规程。要制定梨果生产的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要印发到每个种植户张挂到标准园醒目位置要切实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 4.建立工作档案。建设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工作总结等文件资料要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 梨标准园创建工作要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园。一是责任落实到园 二是标准普及到园 三是统一服务到园 四是管理制度到园 五是标牌树立到园 六是宣传引导到园。 1. 1. 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县级水果生产业务主管部门 负责技术指导及培训等 项目承担单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企业 项目实施的载体 项目收益者 农民享受技术及各种服务 项目实施的受体 1.提高组织化程度 ?规模经营 ?果农专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 2.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 ?统一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