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 工 进 展 C H E M ICA L IN D U STR Y A N D EN G IN E E RIN G PR O G RE SS 2008 年第 27 卷第 12 期 正交实验法优化制备复合荷电镶嵌膜 张景亚 张浩勤 谭翎燕 乔欢欢 刘金盾 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 以聚醚砜为基膜 以聚环氧氯丙烷胺及 2 5一 二胺基苯磺酸混合水溶液 无机相 与三酰氯的正己烷溶液 有机相 通过界面聚合反应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复合荷电镶嵌膜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 研究了界面聚合条 件如界面聚合单体的浓度及界面聚合反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酰氯的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最为显 著 其次是界面聚合时间 而聚环氧氯丙烷胺的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最小 优化后所制备的复合膜对盐类的截留 率较低 均低于 40 o 膜能截留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而透过盐 说明该膜可用于盐类与有机物的分离 关键词 荷电镶嵌膜 复合膜 界面聚合 聚环氧氯丙烷胺 正交实验法 中图分类号 TQ 028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6613 2008 12 1996 05 O p ti m i zati on an d p rep arati on of c om posi te c h arge m osai c m em bran e b y o rth o g o n a l d esi g n ZH AN G Ji ngya ZH AN G H aoqi n TAN Li ngyan Q IA O H uanhuan LIU Ji ndun fSc hool of C hem i c al Engi neeri ng Zhengzhou U ni versi ty Z hengzhou 450001 H enan C hi na A bstrac t A novel thi n fi l m c om posi te TFC c harged m osai c m em brane C M M w as fabri c ated by usi ng i nterfac i al pol ym eri zati on IP tec hni ques to deposi t a thi n fi l m c om posi te TFC onto a pol yethersul fone PE S porous support m em brane The pol y epi c hl orohydri n am i ne PE CH am i ne an d 2 5一 D i am i no benzene sul phoni c ac i d D IA m i xture sol uti on w as c hosen as aqueous phase an d tri m esoyl c hl ori de T M C hexan e sol uti on as organi c phase Th e perform an c e of C M M w as opti m i zed by studyi ng the prepar ati on p ar am eters suc h as th e c onc entrati on of reac ti v e m onom ers an d th e reac ti on ti m e of pol ym eri zati on T h e orthog onai desi gn experim ent show ed th at the c onc entr ati on of T M C had th e greatest i nfl uenc e on th e perf orm an c e of C M M IP ti m e w as th e second an d th e P E C H am i ne an d D IA c onc entr ati on had th e l east i nfl uenc e The C MM properti es of th e opti m i zed T F C m em brane w ere tested by exam i ni ng vari ou s sal ts The exp eri m ental resul ts sh ow ed that under 0 4M P a operati ng pressure the retenti ons to the c harged m osai c m em bran e prepared under the opti m al c ondi ti ons w ere l ow 1ess th an 40 Si nc e the C M M Can be perm eabl e to sal ts but m ean w hi l e not to l ow m ol ec ul ar w ei ght organi c s th e C M M Can b e used i n separati ng l ow m ol ec ul ar w ei ght organi c s an d sal ts m i xture sol u ti on K ey w o rd s c h ar ge m o saic m em bran es c om po si te m em brane i n terf ac i al p ol y m erizati on p ol yam i n e orth ogon al desi gn Sol l ner 11在研究生物细胞时提 出了荷电镶嵌膜 c harge m osai c m em brane 的概念并预言了该膜在 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荷 电镶嵌膜含有一 系列规则排列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基团 在压力 和浓度梯度的推动下 当电解质通过该膜时 溶液 中的阴 阳离予分别与荷电镶嵌膜 中的交换单元进 行交换与传递 由于该膜本身的D onnan效应 十分 有利于电解质 的传递 而不带电的有机物则很难渗 透过膜 因此 荷 电镶嵌膜对于生化 食品 制药 收稿 日期 2008 04 02 修改稿 日期 2008 07 一l 6 基金项 目 幽家 自然科学基金 20676125 河南省 自然科学基金 2007320072 及国家 863 计划项 目 2008A A 06Z 330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张景亚 1973一 女 讲师 博士研究生 研究 方 向 为 膜 分 离 技 术 电 话0371 61022507 E m ai l zhangji ngya gs ZZU edu c 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2 期 张景亚等 交实验法优化制备复合荷电镶嵌膜 1997 等领域的工业有机物脱盐净化是很有发展前景的I引 制备荷 电镶嵌膜的关键在于膜中阴阳离子交换 基 团的引入 早期的荷 电镶嵌膜是将离子交换树脂 镶嵌在硅橡胶 中制成 2O 世纪 80 年代 以来 荷 电镶嵌膜的研究取得 了长足 的进展 4J 在高分子物 理化学理论的指导下 嵌段共聚 5 接枝改性 61 共混 8 11 等许多方法都用于制造荷 电镶嵌膜 近几年来 作者课题组进行了利用界面聚合方 法制备荷 电镶嵌膜的研究探索 该法的特点是工艺 简单 膜的选择层薄 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 主要 是通过 2 5 二胺基苯磺酸与三酰氯之间的聚合反 应 在基膜支撑体表面形成聚酰胺主体 并引入阳 离子交换基团 为引入阴离子交换基 团 无机相中 加入聚 乙烯亚胺及 4 氯甲基苯酰氯作为界面聚合单 体 成膜后使其与三 甲胺反应转化为季胺盐基 团 制备了荷电镶嵌膜 z M J 为了简化界面聚合反应制膜工艺和提高膜的选 择性 本文拟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复合荷 电镶 嵌膜 具体思路为 先合成一种新的正电性高聚物 聚环氧氯丙烷胺 以代替聚乙烯亚胺 引入正电荷 阴 离子交换基团 利用 2 5 二胺基苯磺酸与三酰氯的 界面聚合反应 在基膜支撑体表面形成聚酰胺高分 子超薄层 同时 2 5 二胺基苯磺酸中的负电荷磺酸 基团由于界面聚合反应同时被带入皮层 所制备的 复合膜由于超薄层上带有正负两种电荷而具有荷 电 镶嵌膜的特征 1 实验部分 1 1 原料 聚醚砜超滤基膜 截留分子量 60000 0 1 M Pa 下纯水通量为 206 5 L m h 安得膜分离技术工 程有限公司 环氧氯丙烷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 司 33 甲胺水溶液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 限公 司 C P 乙二胺 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5 二胺基苯磺酸 D IA Fl uka Sw i tzer l and 碳酸钠 天津市华东试剂厂 均苯三 甲酰氯 T M C A C R O S 正 己烷 淄博市周村兴鲁化工有限公司 聚乙二醇 1000 PE G 1Oo0 进 口分装 成都科龙 化工试剂厂 氯化钠 北京化工厂 硫酸钠 天津 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镁 天津市东丽区 天大化学试剂厂 硫酸镁 天津市塘沽鹏达化工厂 1 2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 A B 204 N 梅特勒一 托利多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电导率仪 D D S一 12A 上海大 中分析仪器厂 紫 b 可见光分光光度仪 U V 2450 日本 岛津公司 真空干燥箱 D Z F 1 型 上海跃进 医疗机械厂 齿轮泵 V G 1000 德国 膜性能表征 仪 自制 膜性能表征装置见图 1 图 1膜性能表征实验流程 1一料液池 2一泵 3一压力表 4一分离膜组件 5一膜 6一流量计 7一透过液 1 3 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合成 聚环氧氯丙烷胺 PE CH am i ne 的合成按参考 文献 15 的方法进行 1 4荷 电镶嵌膜的制备 采用界面聚合法 l 6j 将聚醚砜平板超滤膜固定在 界面聚合装置 中 首 先注入所合 成的一 定浓度 的 PE C H am i ne 及 D IA 的混合水溶液 无机相单体 静置 30 rni n 后将无机相溶液倒出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 时间后 向装置中注入一定浓度 TM C 的正己烷溶液 有机相单体 反应一定时间后 迅速将有机相溶 液排出 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问后在真空干燥箱中 进行真空干燥并在膜性能表征仪上进行表征 图 1 1 5 实验设计 实验用正交实验设计原理优化界面聚合制膜条 件 所得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定性和定量结果 考察 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荷 电镶嵌膜对有机物及盐的分 离效果 除特别说明外 荷 电镶嵌膜性能测定实验 是在 0 4 M Pa 25 条件下进行 实验数据为 3 次 平行实验 的平均值 1 6性能表征 膜的通量 及膜截 留率按下式计算 J V I A x t 1 R 1一co C f x l 00 2 式 中 为膜的渗透通量 L m 2 h V 为 透过液体积 m A 为膜有效面积 本实验中为 2 826 10 jm m t为渗透 时问 h 为截留率 Cf为原料液中某种溶质 的浓度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1998 化 工 进 展 2008 年第 27 卷 m ol L 一 为渗透液中某种溶质的浓度 m ol L 本实验所选用 的测试条件为 测试压力 P 为 0 4 M Pa 其中无机盐浓度均为 0 01 m ol L 有机物选 用 PE G 1000 浓度 500 m g L 2结果与讨论 2 1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依据大量探索实验结果 实验选定在 8O 条 件下对膜进行热处理 确定主要考察聚环氧氯丙烷 胺 PE CH am i ne 2 5一 二胺基苯磺酸浓度 D IA 三酰氯 T M C 聚合时间 IPt 4 个因素对膜的 纯水通量和对 PEG 1000 截 留率的影响 每个因素设 3 个水平 选用 L 9 3 正交表安排正交实验 如表 1 所示 表 1因素水平表 2 2结果分析 正交实验表实验安排和结果见表 2 1 由表 2 可以得 出 四因素对截留率影响程 度的主次为 C D B A 其极差大小次序为 60 50 C 一 l 3 17 D 一 l 2 44 B 一 l 0 42 A 四因素对水通量影响程度的主次为 C D A B 其极差大小次序 为 9 38 C 7 70 D 一 5 56 A 5 35 B 说明三酰氯 TM C 浓度 D 对膜性能 截留率和 水通量 的影 响最为显著 PEC H am i ne 浓度和 D IA 浓度对膜性能 截 留率和 水通量 的影响基本相同 作为界面聚合的单体 PEC H am i ne D IA及 TM C 的浓度对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反应区其浓 度的大小不仅决定了界面聚合反应的快慢 也决定 了聚合层的厚度 以及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分子量和 聚合层的孔径与孔径分布 从而影响 了膜性能 界 面聚合反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反应 时间的长短直接影 响了所形成聚合物 的分子量分 布 从而影响了膜的性能 在界面聚合反应进行的 初期 由于界面聚合反应多发生在有机相一侧 故而 TM C 的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尤为显著 当界面形成 薄层后 扩散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胺通过膜 向有 表 2正交实验结果表 PEC H am i D IA 浓T M C 浓 l pt ne 浓度 度 度 m i n 截留率 水通量 J R L h m 一 25 9 6 7 26 8 6O 25 8 l 8 10 42 2 3 3 2 7 7 1 2 8 l8 6 5 5 6 2 5 8 2 5 2 5 7 8 8 2 7 0 32 12 4 4 2 8 7 5 2 7 7 2 2 3 4 5 3 5 2 25 6 5 2 85 5 1 2 86 10 60 5 O 32 3 8 24 4 9 23 0 9 3 8 2 6 9 9 2 2 5 9 7 8 2 5 6 7 5 13 17 3 1 14 2 3 44 2 5 29 7 7 机相的扩散大大地超过反向的扩散 所 以成膜后的 反应速度基本上 由胺的扩散所决定 因此作为聚合 单体胺类的 PEC H am i ne 及 D IA 对膜性能的影响相 差不大 2 由表 2 截留率对应的 I II III 的每 列中的最大值可知 对截 留率而言 较好的水平为 A 2 B 3 C 3 D 1 由表 2 水通量对应的 I 2 II 2 IIl 2的每列中的最大值可知 对截留率而言 较好的 水平为 A 3 B c D 1 由此可见 截留率和水 通量的较好水平并不完全一致 一 般而言 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的变化趋势总 是相反的 从表 2 可 以看出 高通量对应的截留率 较低 如 2 和 3 实验 而高截留率对应的水通量较 小 如 1 和 8 实验 但是通常最终膜性能必须兼顾 截留率和水通量两个指标 因此 取截留率较佳水 平 水通量较佳水平和原有水平 中较佳水平进行重 复实验 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3 中的 1 2 分别与 表 2 中的 4 5 实验因素水平相同 表 3 中的 3 4 分别为截 留率较佳水平和水通量较佳水平 综合 考虑截留率和水通量可知 较佳的界面聚合条件为 舯 舶 U 6 n 舶 舳 础 加 g 虬 罟 昌 加 2 6 m m 2 6 6 m 2 n n n n 2 限 L 矿 h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2 期 张景亚等 正交实验法优化制备复合荷电镶嵌膜 1999 表 3验证重复实验结果表 验证重复实验中的 3 膜的制备工艺 PE C H am i ne 浓度 0 6 D IA 浓度 0 35 TM C 浓度 0 5 聚 合时间 IPt 2 m i n 2 3荷 电镶嵌膜对盐的分离 荷 电镶嵌膜的重要特征是能截留小分子有机物 但透过盐 为此实验考察了优化工艺后制备的复合 膜 验证重 复实验 中的 3 膜 对不同盐 N aC 1 N a2SO 4 M gC12 M gSO 4 的截留性能 3 O 2 5 2 o 一 目 1 5 罢 10 5 0 35 30 2 5 塞 20 15 10 5 O 水 N aC I N a2SO 4 M gC 12 M gSO 4 N a C 1 N a2S O 4 Mg C 12 M g S 0 4 图2膜对不同电解质的分离性能 由图 2 可知 优化工艺后 的复合膜 验证重复 实验中的 3 膜 对无机盐 的截 留率很小 均低于 40 而通量相对较高 尤 以 M gSO 的通量为最 大 这是因为荷 电镶嵌膜 中的阴阳离子提供 了电解 质离子的通道 从而导致 电解质溶液 尤其是高价 的 M gSO 4溶液更容易通过膜 由表 3 可知 3 膜对 PE G 1000 的截 留率 为 94 68 对有机物的截留率较高而对盐的截留率较 低 说明该膜可用于小分子有机物与盐的分离 3 结 论 1 以 2 5一 二氨基苯磺酸 D IA 和聚环氧氯 丙烷胺 PEC H am i ne 的混合溶液为无机相反应单 体 以均苯三酰氯为有机相单体 以水和正己烷分 别作为两相溶剂 通过界面聚合技术制备复合荷 电 镶嵌膜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 优选 出了界面聚 合的工艺条件 聚环氧氯丙烷胺 PEC H am i ne 浓 度 0 6 2 5 二胺基苯磺酸 D IA 浓度 0 35 三酰氯 T M c 浓度 0 5 聚合时间 IPt 2 m i n 2 较佳的界面聚合条件下制得的荷 电镶嵌膜 对 500 m g L PEG 1000 溶液可达 90 以上 水通量 为 8 75 L m 2 h 对无机盐的截留率小于 40 膜对各种盐 N aC 1 N a2SO 4 M gC I2 M gSO 4 的 通量则 比水的通量大 盐的通量大而截留率低 正 是荷电镶嵌膜典型的传质特征 参考文献 1 N ei hof R Soll ner K A quanti tati ve el ec troc hem i c al theory of th e e l ec tro l yte p erm eab i l i ty o f m o sai c m em bran es c om p o sed of se l ec ti v el y an i o n pe rme abl e an d se l ec tive l y c ati o n pe rm eab l e p arts an d i ts expe ri m ental veri fi c ati on J J Phys Col l oi d C hem 1950 5 4 15 7 2 F uji m oto T O hkoshi K M i yaki Y A rti fi c i al m em branes from m u l ti b l oc k c op o l y m e rs 1 fab ri c atio n o f a c h arg e m o saic m em b ran e an d preli m i nary tests of di al ysi s an d pi ezod i al ysi s J J M em br Sc i 1984 20 31 3 13 324 3 M i yaki Y Hi roshi N Fuji m oto Arti fi c i al m em branes from m u l ti bl oe k c o po l y m ers 3 p rep aration an d c h ar ac te ri z ati o n o f c h ar ge m osai c m em branes J M ac rom ol ec ul es 1984 17 2231 2236 4 H si ue G H Y eh Z K Synth esi s an d prope rti es of 4 vi nyl pyri di ne grafted SB S used as c harged m osaic m em bran e J D i e A ngew andte M a krom l ek ul a Fe C h em i e 19 8 7 15 3 33 53 5 Li ang L Y i ng S K C harge m osaic m em bran e from gam m a i rradiated pol y Syyrene buta diene 4一 vi nyl pri di ne tri bl oc k c opol ym er J J Pol ym Sc i 1993 3l 9 1075 108 1 6 K aw atoh H K aki m oto M Tani okaA C harge m osai c m em bran e from a pol ym er bl end w ith a m odul ated struc ture J M ac rom ol ec ul es 19 9 8 2 1 6 25 6 28 7 Ishi zu K A m em i ya M Transportofel ectrol ytesthrough c har gem osaic c om posi te m em bran es J M em br Sc i 1992 65 1 21 129 140 8 L i nder C O ra K A sym m etri c i on exc han ge m osai c m em bran es w i th uni que sel ecti vi ty JJ M em br Sc i 200 1 18 1 39 56 9 N i H M a G H N agai M et a1 N ovel m eth odto prepare c har ged mosaic mem bran e by usi ng dipol e l i ke mi c rospheres II preparati on of dum bbel l egg l ik e m i c rospheres J App1 P ol ym Sc i 200 1 80 111 2002 2017 下转第 2003 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2 期 刘德荣等 马来酸酐 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作C O M 燃料稳定剂研究 2003 注 共聚体中 n 马来酸酐 n 丙烯酸丁酯 1 5 中和剂为吡啶 2 4稳定剂用量对 C O M燃料稳定性的影响 表 4 是稳定剂的不同用量对 C O M性能的影响 情况 当稳定剂用量小于碳粉质量的 0 25 时 稳 定性很差 大于 0 4 时 C O M的稳定性无多大变 化 通常选用 O 4 2 5其它因素对 C o M燃料稳定 陛的影响 2 5 1碳粉粒度大小的影响 碳粉粒度越小 C O M稳定性越好 当碳粉粒 时 丙烯酸酯的侧链越长 稳定效果越好 因此一 般选用丙烯酸丁酯为共聚单体 2 当用马来 酸酐一 丙烯酸丁酯 的共聚物 为 C O M燃料的稳定剂时 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丁酯的 摩尔 比为 1 5 用吡啶为中和剂时 具有较好 的稳 定效果 参考文献 度达不到 100 目过筛时 稳定性一般都较差 1 刘 德荣 毛 逢银 张札COM 燃料 用稳 定剂的 研究 J1 精 细化工 2 s 2 一 张礼稳定 剂 对c M 燃料 流 动性的 影响 燃料 混料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一 种是将煤与燃油 一 4 2 00 0 3 在球磨机中研磨后 再加入稳定剂 搅拌混匀的湿式 31 胡富 陶 F e A J催化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丁酯的聚合 J1 宁波大学学报 制法 另一种是将煤粉碎 研磨过筛后再加入燃油及 2006 3 192 198 稳定剂拌混匀的干式制法 湿式制法 的稳定性 比干法 4 刘同 春 从一 MA 共 聚物的 合 成及其 对含 蜡原 油的降 凝 作用IJJ 精 细 为好 实验中由于条件有限 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海油校招真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医师定期考核预测复习【易错题】附答案详解
- 2024自考专业(金融)检测卷(预热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全员考试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自考专业(会计)模拟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园林绿化工程维护合同模板
- 2025年供需双方购销合同铝合金门窗
- 2024-2025学年度环卫垃圾处理工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4-2025学年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施工员考试彩蛋押题(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TDTG提升机说明书
- 中控室消防值班记录表正式版
- 度基本公卫工作整改台账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 公务员第二批
- 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全文及解读
- 阳宅风水培训讲义课件
-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晶体学基础课件
- 【VIP专享】第1模块-立业德为先(塘栖成校)课件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