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稿).doc_第1页
安徽合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稿).doc_第2页
安徽合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稿).doc_第3页
安徽合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稿).doc_第4页
安徽合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高晓光(2011年7月18日)各位记者:下面我发布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8.4亿元,超过“十五”总和,同比增长33.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87.8亿元、增加值634.4亿元,均超过2008年,分别增长39.6%、21.9%;财政收入300.3亿元,与2008年持平,增长3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6亿元,超过2007年,增长19%;招商引资1062.5亿元,超过2009年,增长48.9%。上半年,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主要指标保持高位运行,多数指标超过序时进度,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跨越赶超步伐坚实有力,同时,宏观环境趋紧,银行信贷收缩,价格指数攀升,财政增速放缓等特点,未来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加。一、基本情况(一)投资1-6月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8.4亿元,同比增长33.9%。6月份,完成投资324.8亿元,连续4个月超过300亿元。从结构看,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8.5亿元、655.9亿元、1104亿元,分别增长59.6%、41%、29.6%。其中,工业646.4亿元,增长41.8%,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305.4亿元,增长68.1%;房地产业500.8亿元,增长23.8%。从主体看,民间投资1103.5亿元,增长40.6%,快于国有投资13.5个百分点,占比由上年同期的59.1%提高到62.1%,对投资增长贡献率70.8%。从项目看,新开工项目2004个,同比增加8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1个,增加121个,完成投资758.4亿元,增长81.8%。新开工工业项目878个,增加247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6个,增加48个,完成投资327.2亿元,增长66.3%,(二)工业1-6月份,全市产值2387.8亿元,超过2008年全年总量(2092.89亿元),增加值634.36亿元,增长21.9%。6月份,规上工业实现产值438.3亿元,实现增加值11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增加值增长24%左右,为今年以来的次高值。全市33个工业行业中,32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产值688.8亿元,实现增加值194.1亿元,同比增长33.3%;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0.6%,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总量最大,实现增加值110.4亿元,增长29%。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最快,实现增加值29.7亿元,增长89.8%。(三)招商引资1-6月份,招商引资1062.5亿元,增长48.9%,其中,外资9.5亿美元,增长41.8%。6月份,招商引资237.1亿元,增长76.9%,其中,外资2.2亿美元,增长118.5%。从产业看,工业引资402亿元,占37.9%;现代服务业引资602.2亿元,占56.7%(其中,房地产引资441.1亿元,占41.5 %);农业引资11.6亿元,占1.1%;城市基础设施引资46.4亿元,占4.4%。从大项目看,已引进21个(6月份7个),总投资836.3亿元,其中,工业12个,现代服务业9个;12个已签署投资框架协议,3个在办理环评、用地手续,3个已完成工商注册,1个已签订合作意向书,其它35个正在考察、洽谈。从央企、民企和外商直接投资看,上半年,央企到位资金115.6亿元,民企到位资金149.3亿元,外商直接投资7.7亿美元。6月份,央企到位资金27亿元,民企到位资金44.8亿元,外商直接投资2.1亿美元。(四)财税1-6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8.3亿元,增长37.4%;财政总收入完成300.3亿元,增长37.8%。其中,国税收入141.1亿元(剔除京东方退税因素12.4亿元),增长31%;地税收入114.1亿元,增长45.7%。6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2亿元,增长39.1%;财政总收入完成49.8亿元,增长30.3%;其中,国税收入24.8亿元,增长11.6%;地税收入21.6亿元,增长54.2%。(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57亿元,超过2007年全年总量11.57亿元;增长1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9亿元,增长20%,环比加快0.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零售实现零售额440.8亿元,占比91.7%,增长19.1%;限额以上批零业商品21个大类全部保持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9.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4.5%,汽车类增长19.6%。(六)农业全市夏收粮食产量32.6万吨,实现连续8年丰收。上半年,蔬菜产量48.2万吨,增长7.7%,其中食用菌产量7.7万吨,增长27.6%;瓜果类产量25.3万吨,增长7.3%。生猪出栏102.6万头,增长0.1%;猪肉产量8.7万吨, 增长0.1%。家禽存栏3954万只,增长1.7%;家禽出栏4894万只,增长0.1%。禽肉产量8.2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113.75万吨,增长3.5%。水产品总产量6.5万吨,增长6.5%。牛奶产量3.9万吨,增长65.8%。(七)社会保障1-6月份,全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13.4亿元,增长29.6%,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7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6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00元,增长17%左右,其中劳动报酬收入增长贡献达到46%。(八)消费价格指数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6.3%。其中,6月份 CPI上涨7.7%,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5、1.3个百分点(翘尾因素抬高5.3个百分点,占比69%;新涨价因素抬高2.4个百分点,占比31)。1-6月份,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2%,出厂价格上涨3.8%。其中,6月份,购进价格上涨6.6%,出厂价格上涨3.4%。二、主要特点(一)投资总量高位稳定。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五”时期投资总和多353.8亿元,接近2008年总量。其中,工业投资646.4亿元,超过2008年总量(535.8亿元),房地产投资500.8亿元。6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工业投资均为年内次高值(今年5月份为36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4%和51.3%。本月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增加26个,是2010年2月份以来新增项目的次高月(2011年1月为69个)。(二)工业生产再上台阶。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2008年全年总量(2078亿元),为“十一五”以来最好状态。产值超亿元企业同比增加89户,达326户,占全市总量的82.6%;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增加3户,达27户;超20亿元的企业增加6户,达23户;超50亿元的企业增加1户,达5户;超100亿元的企业2户,其中格力电器产值首超百亿达117.1亿元,江淮汽车产值逼近200亿元,达199。8亿元。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38.3亿元,自3月份起,月产连续4个月保持在400亿元以上,标志着我市工业进入月产400亿元阶段。(三)工业产销保持稳定。上半年,累计工业品产销率为96.8%,环比、同比均增加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水平好于重工业,当月产销率分别为99.7%和95.1%,累计工业品产销率分别为97.7%和96.1%。1-6月份,累计出口交货值达166.7亿元,同比增长97.7%;6月份,工业品出口交货值37.8亿元,同比增长146.6%。(四)利用外资放量提速。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放量增长41.8%,超序时进度2.7个百分点,其中直接利用外置7.7亿美元,增长37.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户,合同外资3.3亿美元,单个项目平均合同额1210万美元,是上年同期的3.1倍。6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倍,为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五)财税收入增收显著。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总量突破300亿元大关,相当于2008年全年收入,同比增收82.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月均入库超过5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全市税收收入增幅快于财政收入0.2个百分点,增长38%,占财政收入的95.3%。其中,增值税等五大主体税种对税收增长贡献度为79%,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度为75.7%。(六)消费市场增速加快。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环比加快0.6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007年全年总量11.6亿元,达到480.6亿元,同比增长19%。今年以来,国家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取紧缩银根、严控土地等措施,多管齐下加大调控力度,对我市经济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大、成本显著提高,大项目落地和开工滞后,工业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