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j/t 布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 实施200 发布钠冷快中子增殖堆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license examination for operators of sodium cooled fast breeder reactor(征求意见稿)ej/t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45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资格要求25 考核方式和范围36 考核的组织和实施57 未合格者的再考核5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快堆基础理论6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快堆的主要系统和设备18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快堆的仪表、控制和保护29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与钠冷快堆相关的核安全法规、核安全、技术规格书、运行管理、工业安全及应急34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快堆操纵人员执照申请笔试与口试试题结构40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快堆操纵人员执照申请考核范围41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快堆操纵人员执照申请模拟机考核范围42附 录 h (资料性附录) 快堆操纵人员执照申请模拟机考试判分标准44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树明、刘尚波、王佳枚、王雄英。钠冷快中子增殖堆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快堆操纵人员申请执照和换发执照考核活动的相关内容以及知识技能的考核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快堆操纵人员申请执照和换发执照的考核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ej/t 1043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操纵员 reactor operator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操纵员执照持有者。3.2高级操纵员 senior reactor operator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高级操纵员执照持有者。3.3操纵人员 operators操纵员和高级操纵员的总称。3.4相关技术岗位 related technical job包括参加快堆的设计、建造、调试、运行、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接受快堆对操纵人员的培训。3.5累计值班小时 accumulated quantity of hours on shift实际值班小时数的总和。3.6考核和考试 qualification考核是指对申请者的全面测试。3.7考试 examination对相应执照者申请实行的某一具体考核方式。3.8相同规模 equality in capacity核电机组的容量基本相同。3.9相同设计 similitude in design核电机组的系统设计基本相同、主要设备选型基本相同。3.10核行业主管部门 government of nuclear industry国家归口管理核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4 资格要求4.1 首次申请执照4.1.1 操纵员操纵员的资格要求如下:a) 学历要求,理工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b) 经历要求,至少2年的快堆相关技术岗位的工作经历,其中在所在快堆有不少于1年相关技术岗位的工作经历;c) 培训要求,完成所在快堆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且所有考试成绩合格;d) 健康要求,经核行业主管部门授权的医院检查,书面证明无haf001/01第三十条规定的职业禁忌症,即无癫痫、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阵发性昏厥、美尼尔氏综合症、听觉或视觉缺陷、色盲、神经官能症以及可能引起判断力减弱或运动肌共济失调的任何其他身体或精神状况。4.1.2 高级操纵员高级操纵员的资格要求如下:a) 学历要求,理工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b) 经历及培训要求,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经所在快堆推荐可申请参加高级操纵员执照考核:1) 在所在的快堆操纵员岗位上连续工作2年以上(含2年),业绩优良,完成操纵员再培训大纲和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2) 曾在相同规模、相同设计的快堆操纵员岗位上连续工作2年以上(含2年),完成所在快堆操纵员培训大纲和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3) 曾在不同规模或不同设计的快堆操纵员岗位上连续工作2年以上(含2年),在所在快堆相关的技术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含2年),完成所在快堆操纵员培训大纲和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所在快堆操纵员执照申请考核者;4) 曾在相同规模、相同设计的快堆高级操纵员岗位上连续工作2年以上(含2年),完成所在快堆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只需参加执照申请的模拟机考试和口试;5) 持有不同规模或不同设计快堆的高级操纵员执照,在所在快堆相关技术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含2年),完成操纵员培训大纲及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c) 健康要求见4.1.1中d)。4.1.3 首批高级操纵员等效时间的要求如果高级操纵员执照申请人不满足4.1.2中要求,可以在完成所在快堆操纵员培训大纲和高级操纵员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考试成绩合格后,达到积累3000h等效时间,满足高级操纵员的资格要求。首批高级操纵员等效时间累积计算方法,应按以下要求计算。a) 在其他快堆作为主控室高级操纵员或操纵员运行实际运行小时数,有效系数1,且不少于300h。b) 在其他快堆跟班实习等效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其他快堆主控室操纵员岗位实习实际小时数,有效系数0.3; 在其他快堆通过操纵员考核,取得操纵员资格后进行影子培训的实际小时数,有效系数0.5; 在其他快堆各运行岗位跟班实习实际小时数,有效系数0.2。c) 参加所在快堆调试时间,从热态调试(充钠)至取照考核之日的实际运行小时数,有效系数0.5。d) 模拟机培训时间。 在所建快堆模拟机上培训小时数,有效系数3; 在其他快堆模拟机上的培训小时数,有效系数2; 模拟机培训经历等效小时数最高480h。e) 其他运行经历等效。 曾在常规电厂主控室的实际运行小时数,等效系数0.4; 曾在钠工艺回路运行实习,有效系数0.4; 其他运行经历等效小时数不超过200h。4.2 申请换发新执照4.2.1 经历要求快堆操纵人员执照的有效期为2年,欲延长其有效期者,必须经考核合格后办理换发新执照的手续。离开本职工作6个月以上者,原执照自行失效。4.2.2 培训要求完成所在快堆操纵员再培训大纲或高级操纵员再培训大纲规定的培训(包括对其弱项设置的培训科目),考试成绩合格。4.2.3 工作业绩要求持照期间工作业绩优良(包括安全文化的评价、值班小时数记录、责任事件记录和处理异常的表现和能力等)。4.2.4 健康要求见4.1.1中d)。5 考核方式和范围5.1 首次申请执照首次申请执照者的考核包括笔试、模拟机考试和口试,目的是全面考核申请者是否具备完成其职责所应具备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5.2 申请换发新执照申请换发新执照者,进行模拟机考试及口试,目的是考核申请者是否保持并更新完成其职责所应具备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申请换发新执照者的考核应在执照到期3个月之前完成。5.3 笔试笔试的目的是考核操纵人员的基础理论以及对快堆系统和设备设计、控制保护系统原理、核安全知识、工业安全知识以及技术规格书等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高级操纵员笔试题应在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比操纵员试题有所提高。5.3.1 考试范围对快堆操纵人员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5.3.2 试题结构由4个部分组成,见附录e。5.3.3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共8h,分2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4h。5.3.4 合格标准笔试题每部分25分,总分为100分。笔试合格标准为80分,且每部分得分不低于17.5分。5.3.5 笔试阅卷人资格和审阅范围笔试试卷阅卷人应是所在快堆操纵人员考评委员会委员,每人只审阅一个部分的试卷。5.4 模拟机考试模拟机考试的目的是考核操纵人员按照快堆有关规程对快堆控制系统进行实际操作或指导他人操作的能力。模拟机考试应在所在快堆的全范围模拟机上进行,如无该模拟机时,可在经过“快堆操纵人员资格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资审委)审查同意的相近模拟机上进行。5.4.1 考试范围对快堆操纵人员考核范围见附录g。5.4.2 考试方法考试题的场景应事先进行设计,以便能覆盖快堆的启动和停闭、正常功率运行、异常事件、故障以及事故处理等运行工况,全面测试应试者对各种运行工况的诊断和处理能力。考试以个人和/或值组的方式进行。申请操纵员执照者应分别在模拟机主控室设定的操纵员岗位上轮换接受考试。申请高级操纵员执照者还应在协调员(运行值长)岗位上接受考试。5.4.3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不少于4h。5.4.4 合格标准由1名主考官和2名考官负责考试,成绩以3位考官平均分数为最终分,但要有两名考官给出超过或等于80分的成绩且总平均分达到80分者为合格。快堆操纵人员判分标准见附录h。5.4.5 模拟机考官的资格主考官应由考评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担任。考官应是模拟机教员中的优秀者,应有3年以上的模拟机教学经验。在新建快堆首批操纵人员考试时,可聘任合格的外国教员参加,也可聘请确有模拟机专长的教授、专家、快堆操纵人员作为考官,但他们的资格需报资审委认可。5.4.6 模拟机未投入时的考核方式模拟机未投入时,采用主控室模拟实操考核的方式,建立实操考试题库,内容应包括本快堆的事故规程和正常运行操作票,实操试卷的题目从题库中选取,考核过程中涉及到操作的内容在主控室模拟操作,事故进展序列口头描述,考官可以在回答中的任何环节提出问题。考试时间和合格标准参见5.4.3和5.4.4。5.5 口试口试作为笔试和模拟机考试的补充,是对执照申请者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安全文化和操作能力等面对面的考试。口试应在笔试、模拟机考试之后进行。5.5.1 考试范围根据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g规定的内容要求、快堆实际可能的操作和运行经验反馈命题。5.5.2 考试方式由口试考评小组(3人或5人)按事先评审好的命题进行。必要时,可到快堆主要设备现场进行口试。还应对申请者在笔试及模拟机考试中表现较弱部分追加口试。5.5.3 考试时间口试时间不少于45min。5.5.4 合格标准考试成绩只分合格及不合格两档。超过半数考官认定的成绩为最终成绩。5.5.5 口试考官的资格口试考官应是考评委员会委员。特殊情况下需聘请有关专家作为口试考官,他们的资格应报资审委认可。6 考核的组织和实施6.1 考核的组织核行业主管部门设立“快堆操纵人员资格审查委员会”,总体负责对快堆操纵人员的执照考核工作,其中包括笔试题命题的组织,笔试试题、口试试题及首次模拟机考试命题的审查。快堆设“快堆操纵人员考评委员会”(以下简称考评委员会),具体负责所在快堆的操纵人员执照考核工作。6.1.1 考评委员会的组成考评委员会由13-17名专家组成。考评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3名。快堆主管运行的厂级领导任主任委员。委员主要由本厂专家担任,外单位委员应有2-4名。考评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资审委审定。6.1.2 考评委员会委员的资格要求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工程师职称,熟悉该快堆的系统设计、运行、维修及技术支持,且具有某一专业技术特长。6.1.3 考评委员会的职责组织模拟机考试、口试命题;组织笔试、模拟机考试、口试的实施;评审笔试、模拟机考试、口试结果。6.2 考核的实施考核的实施由各快堆考评委员会负责。7 未合格者的再考核7.1 首次申请执照考核未合格者笔试、模拟机考试、口试3种考试中任一考试未合格就认为本次考核不合格。第1次考核不合格者,6个月后方可参加第2次考核。第2次考核不合格者,1年后方可参加第3次考核。第3次考核仍不合格者,取消其申请考核的资格。7.2 申请换发新执照考核未合格者模拟机考试、口试两种考试中任一考试未合格就认为本次考核不合格,不予换发新执照。需继续担任操纵人员者,可在执照有效期内补考一次。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快堆基础理论a.1 核物理与反应堆物理a.1.1 原子结构1) 原子质量单位;2) 原子结构中的基本单元:中子、质子;3) 中子、质子的荷电区别。a.1.2 核素与同位素1) 定义、符号;2) 同位素与放射性同位素、堆内放射性同位素的产生;3) 堆内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4) 可转换同位素与嬗变。a.1.3 放射性基础理论1) 放射性强度的单位;2) 半衰期;3) 平均寿命;4) 衰变常数;5) 衰变规律;6) 衰变链;7) 衰变类型及特性;8) 电离;9) 、n、p射线特性;10)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1.4 中子1) 瞬发中子;2) 缓发中子;3) 中子按能量分群;4) 快中子、中能中子、共振中子、热中子;5) 中子源、光激中子;6) 中子探测器的原理及分类。a.1.5 核能的释放1) 质量与能量的转换;2) 核力;3) 核子相互作用;4) 结合能;5) 比结合能;6) 裂变反应、次级中子、裂变能量的释放、分配。a.1.6 核反应1) 核反应分类、诱发核反应、自发核反应;2) 中子与核的反应;3) 吸收反应(n、)、(n、f)、(n、p);4) 散射反应:弹性与非弹性散射;5) 自发裂变;6) 核衰变:n、p、;7) 堆内重要的核反应,增殖反应,嬗变反应;8) 核反应的基本规律;9)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0) 微观与宏观截面变化规律、反应率;11) 中子慢化及扩散过程;12) 中子寿命、中子平均自由程;13) 中子循环及中子代时间;14) 群扩散及中子年龄;15) 裂变谱;16) 快中子谱;17) 热中子谱及影响因素;18) 良好慢化剂具有的特性、常用慢化剂特性;19) 中子流、中子注量率密度(中子注量率)、热中子注量率密度与通量密度分布;20) 积分中子注量率密度。a.1.7 反应堆临界理论1) 有效增殖系数;2) 快裂变因子;3) 快中子不泄漏概率;4) 逃脱共振概率;5) 热中子不泄漏概率;6) 热中子利用系数;7) 热裂变因子;8) 增殖物理基础;9) 几何曲率与材料曲率;10) 四因子公式、六因子公式;11) 中子循环的物理模型;12) 单群、两群理论的临界方程;13) 均匀堆与非均匀堆的区别;14) 反射层;15) 裸堆与带反射层堆的特性;16) 无穷增殖系数、有效增殖系数;17) 反射层节省及反照率的概念;18) 反应性定义、反应性与反应堆各种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19) 反应堆次临界、临界、超临界、瞬发超临界;20) 燃耗的定义和单位;21) 有效增殖系数与反应堆各种状态之间的关系;22) 过剩反应性及其控制方法、可燃毒物。a.1.8 反应堆动力学1) 解释次临界下的增殖概念;2) 次临界增殖的简化方程式;3) 描述缓发中子的产生;4) 缓发中子份额、有效缓发中子份额;5) 缓发中子份额对反应堆控制的影响;6) 描述反应性与有效增殖系数之间的关系;7) 停堆深度计算、影响停堆深度的因素;8) 解释瞬发临界;9) 解释反应堆寿期末与寿期初缓发中子份额上的差别及其对控制的影响;10) 反应堆周期、倍增周期;11) 反应堆周期与反应堆功率变化的方程式;12) 堆内中子源的作用;13) 无外中子源时反应堆的启动;14) 点堆方程、扩散方程、迁移方程各项的物理意义;15) 点堆模型方程的应用、阶跃变化、等速变化;16) 倒时数方程及其应用;17) 过渡周期和渐近周期;18) 动态参数对中子功率时间特性的影响;19) 考虑与不考虑缓发中子作用时,反应堆中子功率的时间特性;20) 考虑与不考虑反应性反馈时,中子功率的时间特性;21) 快堆与热堆动态特性的区别。a.1.9 反应性系数1) 钠冷却剂反应性温度系数;2) 燃料反应性温度系数;3) 空泡反应性系数;4) 燃料轴向膨胀和弯曲效应,组件弯曲有可能出现正反应性温度系数的情况及其防范措施;5) 流量反应性系数;6) 反应性系数随功率和燃耗的变化;7) 解释共振吸收;8) 解释多谱勒展宽和自屏效应;9) 描述堆芯燃耗、燃料温度和冷却剂温度对燃料反应性温度系数的影响;10) 描述堆芯燃耗和冷却剂温度冷却剂反应性温度系数的影响;11) 功率系数的定义、物理机理;12) 影响功率系数的各种因素;13) 多谱勒功率系数;14) 功率亏损;15) 多谱勒功率亏损;16) 堆芯运行中自稳定性的保证条件;17) 长寿期堆芯在不同燃耗期的控制要点。a.1.10 反应性控制1) 控制棒设计的基本原则;2) 控制棒分组原则、各棒组的作用;3) 温度、功率对控制棒价值的影响;4) 棒组在堆芯不同位置上对棒价值的影响;5) 控制棒所采用的材料对控制棒作用的影响、黑棒、灰棒;6) 控制棒之间的干涉效应;7) 描述控制棒棒位变化引起反应堆功率变化的控制过程;8) 控制棒总价值、微分价值、积分价值;9) 控制棒微分价值、积分价值与棒位关系曲线;10) 影响控制棒价值的各种因素;11) 卡棒准则;12) 控制棒滑步或失控提升时对堆芯功率分布的影响。a.1.11 功率分布与展平1) 中子注量率展平的目的和方法;2) 裸堆及有反射层堆热通量、功率分布;3) 燃料均匀装载及分区装载时热通量、功率分布;4) 控制棒对热通量、功率分布的影响;5) 可燃毒物对热通量、功率分布的影响;6) 燃耗对热通量、功率分布的影响;7) 中子注量率密度、功率在组件及元件棒内分布;8) 增值区、分区换料和控制棒位置对展平功率的作用;9) 解释轴向通量分布变化的原因;a.1.12 裂变产物、毒物1) 裂变产物、毒物的意义;2) xe-135的特性;3) 描述xe-135的产生和消耗的动力学方程;4) 氙振荡产生的物理机理、条件、过程、现象、危害及抑制和防止的方法;5) 平衡氙、瞬变氙对反应堆运行的影响;6) 功率变化时xe-135反应性随时间的变化曲线;7) 碘坑;8) 描述反应堆紧急停堆后再启动时要考虑xe-135反应性影响的机理;9) 描述sm-149的产生和消失的动力学方程;10) 平衡钐的定义,说明钐毒与稳定功率的关系;11) 描述功率改变对钐浓度的影响,给出下列情况下钐浓度随时间的关系曲线: 无钐毒启动到一定功率的稳定运行; 有钐毒启动; 功率上升或功率下降; 反应堆停堆后。12) 比较sm-149和xe-135对反应堆运行影响的异同,以及它们在热堆和快堆上的区别;13) sm-149和xe-135的综合效应;14) 非均匀xe-135和sm-149中毒效应;15) 放射性核素嬗变的影响。a.1.13 装料换料方式、可燃毒物和燃耗1) 描述均匀装料和非均匀装料的不同点;2) 燃耗深度的定义和单位;3) 转换比,增值比;4) 燃料管理的目的、方法;5) 平衡换料;6) 寿期初、中、末的反应性效应;7) 延伸运行的目的、条件和方式;8) 分区换料的目的和方法;9) 比较几种换料方式的优缺点;10) pu-239的产生和积累对反应堆控制的影响;11) 贫化铀的使用和增值区。a.1.14 反应堆运行物理1) 临界前系统和设备的必要条件;2) 次临界下中子计数率与keff的关系;3) 反应堆次临界增殖特性;4) 次临界增殖公式的应用;5) 装料的临界监督;6) 控制棒与计数率关系;7) 临界点的预测;8) 趋近临界时引入反应性原则;9) 用1/m法作图进行临界控制棒位计算;10) 如何确定反应堆已达到临界;11) 讨论加热点的概念和它对试验工作的意义;12) 启动率与反应堆周期;13) 快堆运行中堆跟机及机跟堆的运行方式;14) 冷启动与热启动的概念,快堆不采用冷启动的理由;15) 启动时物理试验的目的和方法;16) 物理试验的内容、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17) 再启动前临界状态的计算;18) 功率运行下反应性平衡计算;19) 反应堆设计的安全准则;20) 紧急停堆后剩余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21) 在正常停堆期间按预定顺序插入控制棒的必要性;22) 衰变热及产生因素;23) 衰变热与下列因素的关系: 功率水平的历史; 剩余功率的产生; 停堆后的时间。24) 堆芯燃耗变化对轴向功率分布的影响;25) 最小停堆深度的规定及依据;26) 寿期末启动“死区”现象原因及应对措施;27) 燃耗末期再启动反应堆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28) 各种工况下堆芯反应性平衡;29) 通道流量验证方法;30) 堆内外核探测器测量功率范围。a.2 热力学a.2.1 热力学单位和特性1) 绝对压力与表压、真空度之间的换算;2) 绝对温标与相对温标之间的换算;3) 功、功率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4) 能量守恒定律。a.2.2 蒸汽1) 压力和温度对液体密度及比容的影响;2) 压力和温度对气体密度及比容的影响;3) 气体分压定律;4) 理解和掌握下列名词: 汽化潜热; 临界点; 饱和蒸汽; 湿蒸汽; 湿蒸汽的品质或干度; 过热蒸汽; 欠热及压缩液体; 欠热度; 比热; 焓、熵。5) 在t-s及h-t图上识别下列名词: 临界点; 饱和液体线; 饱和汽体线; 欠热液体区、饱和液体区、汽液两相区、过热区。6) 水、蒸汽图表的解释和应用。a.2.3 热力学过程1) 解释等压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2) 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之间的关系;3) 适用于三回路系统t-s图过程曲线的形状;4) 限流器中喷嘴的功能;5) 在空气喷射器中喷嘴的功能、汽轮机中喷嘴、定叶片、动叶片的功能;6) 汽轮机分成多级的原因;7) 理想的和实际的泵送过程之间的差别;8) 凝汽器降压过程和它对电厂运行的影响;9) 凝汽器工作过程中真空形成的原理;10) 凝结过程;11) 节流过程后压力的降低;12) 热力过程与快堆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 a.2.4 热力循环1) 卡诺循环;2) 朗肯循环;3) 总体上的热力平衡计算;4) 热力循环的效率;5) 三回路系统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6) 汽机抽汽及给水预热对循环效率的影响;7) 凝结水、蒸汽温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8) 快堆的毛效率与净效率。a.2.5 流体力学1) 柏努利方程;2) 静压力、动压力、总压之间的区分;3) 压头损失;4) 流体系统中压头和速度头之间的关系;5) 层流、湍流(紊流);6) 单相流和两相流的压降;7) 变流通截面时的压降;8) 一回路系统中的压力平衡;9) 解释水锤、汽锤在快堆回路系统中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止的对策。a.2.6 传热学1) 传热的三种机理:传导、辐射和对流;2) 导热率;3) 流体膜影响传热效果的机理;4) 在热交换设备中气体、蒸汽的存在对导热和流体流量的影响;5) 计算堆芯热功率的方法;6) 用简化的热平衡计算堆芯热功率;7) 解释燃料元件及载热剂之间传热的温度变化曲线;8) 单相液体自然对流换热;9) 池式沸腾中热流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10) 沸腾的几个阶段;11) 偏离泡核沸腾;12) 临界热流密度;13) 过渡膜态密度;14) 过渡膜态沸腾;15) 膜态沸腾;16) dnb和dnbr的概念;17) 影响dnb和dnbr的参数。a.2.7 两相流1) 存在两相流时,沿着燃料元件棒的团状流区域分段;2) 存在两相流时,描述沿着假想的燃料元件棒的环状流区域;3) 存在两相流时,描述沿着假设的燃料元件棒的干涸或蒸汽区域流量和相变对传热的影响;4) 影响单相流和两相流阻力的因素;5) 单相流与两相流传热的区别。a.2.8 自然循环1) 建立自然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2) 影响自然循环流量的因素;3) 维持自然循环连续性的操作监视要点;4) 判断自然循环中断的方法。a.2.9 堆芯热极限1) 名词解释: 径向峰因子; 轴向峰因子; 总体峰因子; 核热管因子; 工程热点因子。2) 描述热极限必要性的原因。3) 堵流。a.3 材料学a.3.1 材料的性质1) 强度;2) 硬度;3) 延展性;4) 韧性;5) 屈服强度;6) 抗拉强度;7) 脆性转变温度;8) 高温蠕变率;9) 应力破坏强度;10) 密度;11) 冲击强度;12) 热导率。a.3.2 材料的辐照效应1) 辐射损伤的物理机制;2) 堆内辐照监督管的作用;3) 感生放射性的产生;4) 钠的活化。a.3.3 缺陷的影响1) 应力影响;2) 变形的影响;3) 化学杂质的影响;4) 温度与湿度梯度的影响。a.3.4 快堆的材料问题1) 堆内常用材料; 燃料; 结构材料; 控制棒; 冷却剂; 主容器与保护容器。2) 芯块-包壳的相互作用(pci);3) 燃料-包壳-容器的中子脆化;4) 晶间应力腐蚀;5) 疲劳失效;6) 燃耗对燃料元件的影响:a) 熔点的降低;b) 密实;c) 肿胀;d) 裂变气体的产生:kr、xe、i;e) 燃料组件运行限制条件。7)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凹痕、减薄;8)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破损;9) 侵蚀;10) 钠水反应的机制、条件、危害;11) 蒸汽发生器破损泄漏原因分析。a.3.5 脆性断裂1) 脆性断裂的失效模式;2) 减少脆性断裂的具体操作要点;3) 受压热冲击;4) 热冲击的原因、影响;5) 运行中减少产生热冲击应力的具体办法;6) 加热、冷却速率的限制。a.3.6 腐蚀1) 腐蚀的类别:a) 氯离子应力腐蚀;b) 阴极腐蚀;c) 电腐蚀;d) 碱性应力腐蚀;e) 晶间应力腐蚀。2) 腐蚀的条件;3) 材料对腐蚀的敏感性。a.4 快堆的钠工艺与水化学a.4.1 钠工艺理论1) 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3) 钠设备的材料行为;4) 钠水反应的特性与防护;5) 气体、杂质在钠中的溶解度;6) 钠杂质的净化;7) 钠的保护气体及其物理化学性能;8) 钠杂质的监测与取样分析;9) 钠设备的清洗与去污;10) 核级钠的准备;11) 钠运输方法及其要求;12) 钠工艺操作实验防护要求。a.4.2 钠化学指标1) 一、二回路钠杂质要求;2) 覆盖气体指标。a.4.3 钠火消防原理1) 钠火燃烧特点;2) 钠火种类及其特性;3) 着火点变化规律;4) 气溶胶特性;5) 钠火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及其指标;6) 钠火防护要求;7) 灭火原理;8) 灭火种类及其应用范围;a.4.4 辐射化学1) 钠的辐照活化;2) 堆内放射性杂质及其核特性;3) 取样方法;4) 燃料包壳上杂质的影响。a.4.5 水化学理论1) 混合物、化合物、溶液;2) 气体特性与分压定理;3) 氧化、还原;4) 离子交换理论;5) ph值;6) 溶解度;7) 电导率;8) 辐射场对源项的化学影响。9)a.4.6 水化学指标1) 氯离子含量;2) 氧含量;3) ph值范围;4) 电导率;5) 三回路水质要求;6) 偏离技术规格书的行动;7) 三回路水除氧方法;8) 化学添加剂控制;9) 杂质的控制与清除。a.4.7 水处理1) 水处理过程;2) 蒸发、过滤;3) 离子交换;4) 高温对树脂的影响;5) 脱盐装置。a.5 快堆机械和电气设备基本知识a.5.1 汽轮机原理1) 冲动原理、冲动式汽轮机;2) 反动原理、反动式汽轮机;3) 汽轮机结构;4) 汽轮机轴承、润滑油的供给;5) 汽轮机端部轴封;6) 汽轮机盘车;7) 汽轮机轴的顶轴油;8) 汽轮机的临界转速;9) 汽轮机的振动;10) 汽轮机的叶片损坏的原因;11) 饱和蒸汽汽轮机与过热蒸汽汽轮机的异同;12) 汽轮机抽汽;13) 汽轮机的超速机理以及防止超速的方法;14) 汽轮机应急遮断;15) 凝汽器的结构、原理;16) 汽轮机输出功率的调节;17) 凝汽器真空度要求;18) 描述破坏真空的必要性;19) 汽轮机的暖机目的;20) 汽轮机胀差的测量方法;21) 汽轮机中非凝结性气体的排除;22) 汽轮机运行中要监测的主要参数;23) 汽轮机的启动、升速、负荷运行、甩负荷、紧急停机、正常停机的操作要点;24) 汽轮机末级采用特长叶片的意义;25) 凝汽器低位布置的优缺点;26) 发电机逆功率运行的意义。a.5.2 电气原理1) 克希柯夫第一定理;2) 克希柯夫第二定理;3) 欧姆定律;4) 电磁感应定理;5) 交、直流电路的计算;6) 交流电路的基本电气回路;7) 阻抗;8) 感抗;9) 容抗;10) 电流、电压降、功率、阻抗之间的基本演算;11) 直流电动机原理12) 步进电机原理;13) 鼠笼式交流电动机原理;14) 快堆广泛采用鼠笼式交流电动机的原因;15) 整流器,变频器;16) 逆变器;17) 不间断电源;18) 有功、无功、功率因数;19) 交流三相同步发电机原理;20) 同步发电机并网与解列;21) 功角;22) 发电机有功输出的调节;23) 发电机无功输出的调节;24) 变压器的结构及原理;25) 变压器的带负荷电压调节;26) 继电器的作用及原理;27) 电气设备的保护:过负荷、过压、欠压、分励脱扣、短路、过电流、零序、负序、接地、逆功率;28) 电气设备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应用;29) 纵向差动保护与横向差动保护;30) 自动断路器的作用;31) 负荷开关与隔离刀闸的区别;32) 交流电动机的启动电流;33) 限制大型交流电动机短时间内连续启动次数的原因;34) 交流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及自动电压调节器;35) 交流发电机的失磁现象;36) 蓄电池组的运行及保养;37) 充电及放电。a.5.3 泵1) 快堆常用泵的类型分类;2) 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及结构;3) 活塞泵的基本原理及结构;4) 轴流泵的基本原理及结构;5) 电磁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运行特性;6) 泵的启动要求;7) 泵的特性曲线;8) 净正吸入压头;9) 小流量回线的必要性;10) 泵的故障分析;11) 前置泵的作用;12) 多级泵;13) 泵的串联及并联;14) 泵的工作点确定;15) 水泵与滑油泵的区别;16) 活塞泵(正排量泵)的超压保护;17) 泵汽蚀的机理,征兆及后果;18) 喷射泵的结构及原理。a.5.4 阀1) 快堆常用阀门的分类;2) 钠阀的特点;3) 钠阀与常规阀的区别;4) 安全阀的功能及结构的分类;5) 安全阀的功能及结构原理;6) 弹簧式安全阀、气动与弹簧复合的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7) 释放阀的功能及结构原理;8) 主蒸汽快速隔离阀的功能及结构原理、操作要点;9) 截止闸阀的结构;10) 调节阀的种类、作用及结构原理;11) 逆止阀的作用、结构原理;12) 阀门位置的遥控、校核、开度指示;13) 球形阀;14) 球阀;15) 阀门的节流作用;16) 蝶阀;17) 针形阀;18) 波纹管密封阀;19) 阀门的驱动及位置指示。a.5.5 快堆各类风机1) 风机的分类;2) 风机的工作原理;3) 各类风机的特性;4) 压缩机。a.5.6 热交换器1) 各类热交换器的构造、充排水(钠);2) 热交换器的传热机理;3) 热交换器的流径;4) 热交换器的分类;5) 热交换器的温度控制;6) 热冲击对热交换器影响;7) 热交换器的启动和停闭;8) 热交换器管子破损的监测;9) 热交换器压力值选取的原则。a.6 快堆的特点1) 反应堆本体、冷却剂的不同特点;2) 堆内中子核特性、中子能谱的不同特点;3) 堆内增殖反应、嬗变反应的不同特点;4) 反应性效应的不同特点;5) 反应堆动态特性区别。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快堆的主要系统和设备b.1 快堆的总体性能b.1.1 快堆的总体布置1) 核岛;2) 常规岛;3) bop。b.1.2 快堆的总体参数1) 核功率;2) 热功率;3) 电功率;4) 毛效率;5) 净效率;6) 主要性能参数; 一回路出口温度; 一回路入口温度; 主容器钠液位; 一回路流量; 二回路流量; 给水流量; 烟囱放射性剂量; 一回路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曲线; 三回路压力与功率的关系曲线; 三回路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曲线。b.2 快堆正常运行时所用到的主要工艺系统和设备b.2.1 主热传输系统1) 功能及系统流程图;2) 主要设备的布置、结构、功能及运行特性;3) 与其它主要系统的接口:钠净化系统、钠杂质含量监测系统、充排钠系统、余热排放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电加热系统,覆盖气体系统;4) 压力边界的定义;5) 主热传输系统的主要参数;6) 主热传输系统冷却剂杂质含量的限值及监测方法;7) 主热传输泵失电时,冷却剂的自然循环;8) 钠回路系统的电加热升温过程及其要求;9) 主热传输冷却剂系统的升温升压过程;10) 技术规格书中对升温速率的限制;11) 三回路(热循环)负荷瞬态变对系统参数的影响;12) 主热传输系统发电工况和不发电工况的运行;13) 停堆换料大修中的堆芯冷却与钠温度的保持;14) 一回路主要热工参数测量点的设置;15) 反应堆启动及停止过程中温度与三回路压力的关系图(各种工况下)。b.2.2 堆本体结构1) 反应堆容器的总体结构;2) 堆内构件:上部堆内构件、下部堆内构件、围板、热屏;3) 大小旋塞及堆内外换料机结构;4) 燃料组件结构、分类;5) 控制棒组件结构、分类;6) 芯块受辐照后的变化及其与包壳的作用;7) 控制棒的分组、用途;8) 三分之一分区换料及平衡堆芯;9) 堆内构件的材料要求;10) 堆芯主要参数;11) 冷却剂在堆内的旁流及其作用;12)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结构;13) 控制棒操作顺序;14) 控制棒导向管用途、结构及其对落棒时间和换料的影响。b.2.3 主热传输泵1) 主热传输泵的结构及功能;2) 主热传输泵的主要特性参数;3) 热屏的作用、工作参数及其运行要求;4) 主热传输泵的密封结构;5) 密封结构损坏的识别方法和相应的措施;6) 一回路主热传输泵润滑油泄漏到堆内的危害、识别方法和相应的措施;7) 主热传输泵的润滑与冷却;8) 惰走飞轮的作用;9) 主泵的支持系统;10) 主泵电动机的冷却;11) 主泵启动的条件及启动次数的限制;12) 主泵停运要点及保护逻辑;13) 主泵的电源及辅助电源;14) 运行中对主泵运行参数的监测;15) 主泵飞轮的超速保护;16) 主泵运转对热平衡计算的影响;17) 变频器特性及运行特性参数;18) 主泵切除在反应堆保护系统中的作用。b.2.4 钠净化系统1) 一、二回路钠净化系统的功能及流程图;2) 主要设备的布置、结构、功能及运行特性;3) 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4) 系统的电加热升温过程及其操作要求;5) 系统中钠杂质的来源、危害及防护;6) 冷阱运行工况与再生;7) 一回路冷阱冷却支持系统的功能、流程图及其主要设备的布置、结构、功能及运行特性。b.2.5 钠分析监测系统1)一、二回路钠杂质监测系统的功能及流程图;2)主要设备的布置、结构、功能及运行特性;3)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4)系统的电加热升温过程及其操作要求;5)阻塞计工作原理及其操作要求;6)取样计结构及其操作要求;7)放射性测量及铯测量原理与方法。b.2.6 钠充排系统1)一、二回路钠钠充排系统的功能及流程图;2)主要设备的布置、结构、功能及运行特性;3) 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4) 系统的电加热升温过程及其操作要求;5) 一回路钠充排系统双层管道和双道隔离阀的作用,隔离要求及保护逻辑;6) 虹吸破坏装置原理及其运行特性;7) 电磁泵的工作特性及其运行要求。b.2.7 覆盖气体系统1) 系统的功能及流程图;2) 主要设备的布置、结构、功能及运行特性;3) 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4) 覆盖气体杂质的来源、对系统回路的危害及其防护;5) 覆盖气体杂质要求与监测方法与要求;6) 气体杂质取样分析及其分析原理。7)b.2.8 蒸汽发生器1) 蒸汽发生器的功能;2) 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3)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管板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4) 蒸汽发生器中的主要热力参数;5) 蒸汽发生器的保养:干保养、湿保养;6) 蒸汽发生器的在役检查;7) 蒸汽发生器上各开孔的作用;8)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的处理;9) 蒸汽发生器三次侧的清洗;10) 蒸汽发生器安全阀的作用及原理、安全阀的分组及定值;11) 运行中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损引起钠水反应的监测及处理;12) 蒸汽发生器泄漏类型及其监测要求;13) 氢计类型、原理、结构、应用范围及其运行特性;14) 蒸汽发生器钠水反应特性及其对结构材料的破损机理;15) 蒸汽发生器钠水反应的保护及其保护控制逻辑。b.2.9 乏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1) 系统的功能;2) 系统的组成和工艺流程图;3) 系统的主要设备;4) 乏燃料水池的结构;5) 乏燃料水池净化系统;6) 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7) 乏燃料水池的充排水操作;8) 乏燃料水池检漏系统及防泄漏措施;9) 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及其正常运行;10) 水池失水时系统的操作;11) 乏燃料水池设计热负荷的确定原则。b.2.10 设备冷却水系统1) 系统的功能;2) 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图、分列设置;3) 设备冷却水冷却的主要用户;4) 设备冷却水系统热负荷的计算;5) 设备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设定的理由;6) 热交换器泄漏的判断及处理;7) 系统从一个系列到另一系列的切换操作;8) 反应堆处于次临界工况反应堆启动时,正常功率运行、停堆不同阶段时间后本系统的运行特性。b.2.11 重要厂用水系统1) 系统功能;2) 系统组成、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图;3) 重要厂用水压力的设定原则;4) 系统的正常启动和停运操作;5) 对应机组正常功率运行、反应堆启动时,停堆后和主蒸汽管道断裂时本系统的运行特性。b.2.12 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1) 系统的功能及安全方面的作用;2) 系统的组成、流程图;3) 系统中热交换器的种类、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4) 系统中减压阀和流量控制阀的特性和工作过程;5) 排污系统处理回路的运行方式和设备特性;6) 不同的排污方式及原因;7) 系统的启动和停运过程;8) 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9) 故障或事故情况下的特殊运行;10) 系统的定期试验;11) 电源故障、气源故障的后果及应采取的措施;12) 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系。说明:对于不需要排污系统的蒸汽发生器,如直流蒸汽发生器,则不考虑本节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二手车销售合同(标准版)
- 高级钻床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办公室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非医疗岗位考试题及答案
- 敦煌高速考试题目及答案
- 燃气发电机项目可研报告
- 电力言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镀高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联动控制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羟乙基六氢均三嗪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DHCP课件讲述教学课件
- 风电大件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广西物资学校公开招聘非实名编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水处理池管理制度
- 文化IP转化驱动的目的地品牌塑造创新研究
- vin码打印管理办法
- 2025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招聘面试技巧与答案
- 《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解读》学习资料-题库-温州市继续教育-一般公需课
- 蛋糕装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梯结构与原理》课件-项目1 认识电梯
- 物流设备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