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5 期 陈红萍等 水和栽体对 K 2C O 催化 甲醇与 C O 合成碳酸二 甲酯反应的影响 29 水和载体对 K2CO 3催化甲醇与 CO 2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影响 陈红萍 王艳彦 王 奔 河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河北唐山063009 摘 要 K C0 催化剂 在 CO 与 甲醇 直接合成碳酸 二甲酯 D M C 反 应中表现 出较 高的催 化活性 但催化作用机理仍不够 明 确 尤其是 水在 反应 中的作用 实验考察 了无脱水剂情况下向反应 体系中加入少量水 以及不同的载体对 D M C 合成 反应 的影 响 结果表 明 少量水的存在可 以增加催 化活性 但并不改变生成 D M C 的反应 平衡 水在其 中起到溶解 K 2C O 增加其在 甲醇 中的溶解性 的作 用 从而增加其催 化活性 载体对 K 2C O 催 化剂活性有 明显影响 以煤质柱状活性炭 为载体 的催 化剂活性最 高 且负载后的催化剂反应条件更温和 关键词 碳 酸钾 甲醇 二 氧化碳 碳酸二甲酯 催化合成 中图分类号 TQ225 52 0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9219 2013 05 29 04 甲醇是煤化工的初级产品 其下游产 品深加工 对煤化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C O 则是 引起温室 效应 的主要污染物 碳酸二 甲酯 D M C 是一种绿色 化工产品 可用作溶剂 化工原料和油 品添加剂等 用途广泛 发展潜力大 传统的 D M C 合成方法有光 气法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和酯交换 法等 这些方法 有的环境不友好 有的投资大 成本高 工艺 复杂 CO 与 甲醇直接合成 D M C 是 一条具有原子经济性 的绿 色合成工艺路线 原料价廉 易得 具有很多优 点 因此吸引了不少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开发 CO 与 甲醇直接合成 D M C 是一吉布斯 自由能 增加 的反应 热力学上较难进行 因此催化剂和脱 水耦合剂的研究成为本合成体系的研究焦点 有机 锡 K2C O3 C H 3I 3 和 ZrO 2及其改性催化剂 是该反 应体 系 中研究较 多且 活性较 高的催化剂 K c o J C H I 的催化体系研究至今仍存在反应机理不清 如 水在体 系中的影 响和负载 K CO 催 化剂载体的作 用等 本研究采用负载法制备 了 K2CO JA C 催化剂 研究 了水及载体在 K CO JC H I 作催化耦合剂反应 体系中的作用 对原有 的催化作用机理进行了修正 和 补 充 收稿 日期 2013 04 7 基 金来 源 河北 省 教育 厅项 目 编 号 2010133 和唐 山市科技 局项 目 编号 09 110202A 1 1 资助 作者简介 陈红萍 1970 女 副教授 在读博士 主要研究方 向 为煤 化工 下游 产 品深加 工 和 环保催 化 剂 的研 究 电邮 c h enh pw x y 1 2 6 c orn 1 实验部分 1 1 试 剂 和催化 剂 的制备 所采用 的无水 K C O 和 C H I均为分析纯 未经 处 理 直接 使用 所采用 的载体 分 子筛使 用前 在 5000 2活化 3h 活性炭使用前 120 C 活化 3h ZrO 2为 购买分析纯产 品 CeO 一 ZrO n C e l n zr 1 参照文 献 5 方法制备 负载 K2CO 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 法制备 1 2 合成 D M C 的实验 将一定量的催化剂 脱水剂和甲醇放入高压反 应釜 内 关闭反应釜 用 C O 置换釜内空气 向反应 釜内充入一定初压的 CO 气体 加热至规定温度 反应结束后 自然冷却至室温 排出气体 取出釜内 反应液在 G C 7900 型气相色谱仪上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 O V 1 毛细管色谱柱分离 氢火焰检测器检测 以正丁醇为 内标物 用 G C M S 进行产物的定性分 析 2 结果与讨论 2 1 水 对反 应体 系的 影响 考察 由文献报道的反应机理可知 K 2CO JC H I 的催 化体系 中并不存在水 只在碘 甲烷再生时有水产 生 即加入足够量的碘甲烷 便不存在水的影响 然 而文献报道吸水剂 的添加对该反应体系具有一定 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研究选用几种常用的物理吸水 剂 化学吸水剂 乙缩醛和加入不 同量 的水 考察水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0 天然气4 Y C 化学与化工 2013 年第 38 卷 对反应体 系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 1 反应条件 甲 醇 50m L C H 3I 5m L CO 2初 压 2 0M Pa 120 反 应 时 问 8h 4 5m l 水 4rot 水 3 5m 1 J 2m L k 己编 L B A C 5A 分 筛 3A 分 筛 尤 0 2 4 6 8 10 1 2 1 4 16 Yi e l d o f D MC 图 1 水 及 吸水 剂 对 D M C 收 率 的 影 响 由图 1 所示 吸水 剂 的加 入促 进 了 DM C 的生 成 而与此相矛盾的是 适量水的加入 D M C 的收率 也 略有提高 只是没有吸水剂提高的幅度大 水的 加 入量应该在能使原有 K C O 达到饱和溶解时的 量 过量水 的加入不利于反应进行 该矛盾也对反 应机理提出了新的质疑 反应 中存在水的生成 而 少量水可能是将固态 的 K CO 溶解 促进 了其与 甲 醇的混合 增加了反应分子接触 的机会 证明了文 献f6 中提到的提高碱的溶解性可增加 DM C 收率的 结论 吴清等 171 也用实验证明 自然吸附水后的 K CO 活性要大于经干燥处理后的 K CO 的活性 乙缩醛作为化学吸水剂 的加人相 比于物理吸 水剂分子筛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这可能是由于乙缩 醛吸水后在反应体系中引入乙醇和碳酸二乙酯 这 与甲醇生成 D M C 的反应之问存在着对 C O 的竞争 结合 所 以尽 管乙缩醛具有耦合吸水 的作用 但并 没有带来强于物理吸水剂的效果 因此以下实验选 用 3A 分子筛作脱水剂 2 2 载体 的筛选 由加入水 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 K CO 在 甲醇 中溶解度非常小 增加其与甲醇接触机会可以适当 增加其催化活性 本试验采用载体分散 K CO 的办 法制备出以氧化锆 3A 分子筛 5A 分子筛 石墨 活 性炭 铈锆复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 的几种负载型 K2C O 3 K 2C O3 负载量均为 1 5g Sg 载体 用于合成 D M C 的研究 实验结果见 图 2 反应条件 甲醇 50m L CH 3I 5m L CO 2初 压 2 OM Pa 120 2 8h 吸水 剂 3A 分子筛 5g O 2 4 6 8 10 12 14 16 Y i e ld o f D M C 图 2不 同载体对 K2C O 3催化 活性 的影响 如图 2 所示 氧化锆 石墨 铈锆固溶体等载体 负载 K 2CO 后 的活性相 比于相 同 K CO 量的非负 载情 况并没有预期的提高 反而降低 只有活性炭 负载 K 2C 0 的催化剂将每克 K2C0 的 D M C 收率提 高了约 2 倍 改善效果显著 煤质柱状 活性 炭的作 用优于椰壳活性炭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 煤 质柱状活性炭的负载能大大降低 K C O 的使用量 分析其原因为 氧化锆 石墨 铈锆固溶体具有的比 表面积小 并不能使 K CO 3有效分散 且 氧化锆 和 铈锆固溶体表面有酸活性位 会 中和掉部分 K 2CO 但其本身的活性需要温度较高 因此活性较低 而 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孑 L隙率 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 的孔结构 且柱状煤质活性炭优于椰壳活性炭 以 下 以柱状煤质活性炭为载体负载 的 K 2C O 催化剂 为研究对象 考察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2 3 反 应温 度 的影响 如图 3 所示 未负载前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16 14 12 兰10 o 舌 8 一 6 耍 4 2 0 60 80 100 20 140 16 0 1B0 T e m p e ra tu re C 反 应条 件 甲醇 50m L C H 3I 5m L C O 2 初压 2 0M P a 8h 3A 分 子筛 5g 1 KzCOJAC 含 1 5g K CO3 2 K 03 5g 图 3 反 应温度 对 D M C 收率 的 影响 咐 光 椰 谋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期 陈红萍等 水和载体对 K 2C O 催化甲醇与 C O 合成碳酸二 甲酯反应的影响 31 D M C 收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即在 IO0 C 120 C 区间出现 D M C 收率最大值 负载后 D M C 收 率随温度 的变化趋势一样 但 出现最大收率的区间 却 向低温 区移动 且在 8OoC 一 140 C 区间 D M C 收率 变化幅度较小 使反应条件趋于温和 分析其原 因 可能是 K CO 的负载从动力学上 提高 了其参与 反 应 的空问和速度 同时吸附降低 了其反应活化能 使反应速率加快 2 4 反应 压 力的影 响 在反应温度为 100 12时 考察反应压力对 D M C 收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4 反应条件 甲醇 5Ora L CHJ 5mL 100 C 8h 3A 分子筛 5g 1 K2COd AC 含 1 5g K CO3 2 K 03 5g 图 4 反应 压 力对 D M C 收率 的 影响 反应压力对 D M C 收率的影响与未负载前相 比 有了明显 的变化 未负载时 在初压 2 0M Pa 左右 时 D M C 的收率达到最高 继续升高压力则收率反 而降低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压力增加 趋向于甲醇 CO 体系的超临界态 此时溶液密度变小 K 2CO 作 为不溶解的固态物质 由搅拌浆 带动并不能充满整 个 反应空间 与固体颗粒催化剂接触机会变少 反 而使 生成 D M C 的反应速率降低 使 D M C 收率降 低 负载后 压力超过 2 0M Pa D M C 的收率并没有 下 降趋势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压力增加到 2 0M Pa 后 反应物和负载催化剂的接触机会基本恒定 即 达到吸附饱和 随着反应 的进行 产物扩散 原料再 吸附 当反应速率和分解速率 相当时 达 到反应平 衡 D M C 收率基本不变 因此 2 0M Pa 的初压条件仍 然是最佳 2 5 反 应 时 间的影 响 图 5 所示为负载前后 D M C 收率随反应时间的 变化图 由图可以看出反应前 8h D M C 收率增长很 快 而 8h 后增长很慢 即反应接近平衡 负载前后 D M C 收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 反应条件 甲醇 50m L CH 31 5m L 初压 2 0M Pa 3A 分子筛 5g 1 K OdhC 含 1 5g K CO3 IO0 C 2 K2CO35g 120 图 5 反应时间对 D M C 收率的影响 2 6 K aC O dC H 3I反应机理的探讨 通过脱水剂和加入水的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过 程 中有水产生 而少量的水并未对产物收率产生负 作用 该现象是所报导文献未提到过 的 这就对所 报导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质疑 Fan 1和 Isaac s 给出 的反应 机理 如下 B ase CH 3O H C H 3 H Base C H 30 C O 广 C H 3O C O 0 C H 3O C O O C H 3 I C H 3O C O O C H 3 I I H B ase H I B ase 1 2 3 4 H I CH 30 H CH 3I H 20 5 何永 jjj 9 等认为 在 中强碱性 的催化环境中 生 成 强酸 H I 的反应 4 和 需要 强 酸环 境 的亲 核取 代 反 应 5 是不 可 能发 生 的 另 外 由于 CH 0 的亲 核 性 要 强T C H 3o c o o 因此 CH 30 更易与 CH 3I 结合生成 二 甲醚 这 与实验结果不吻合 因此反应 1 虽然存 在 有少量二甲醚的生成 但并不是主要的反应 他 们修正后的机理为 C H 3O H CO 2 CH 3O C O O H 6 CH 30 C O O H K CO 3 CH 30 c o o K K H C O 3 7 CH 3O C O O H K H C O CH o c o o K H 20 C O 8 CH 3o c o o K C H rI D M C K I 9 该反应机理虽有水产生 但缺少了少量二 甲醚 生成的解释 为了进一步探寻 K C OJC H l 催化体系 的作用机理 解释反应 中少量二 甲醚的生成 蔡振 钦1 q在研究 中结合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之前的反应历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2 天然 气化工 C 化 学 与化 工 2013 年 第 38 卷 程 再 次进行 了补 充 C H 30 C H 3I CH 3O CH 3 K I 10 补充后的机理认为主反应是 6 7 8 9 副 反应是 1 2 3 10 这样可以合理 的解释实验结 果 但并不能解释少量水 加入对反应没有负作州 的原因 本研究认为该催化体系的催化机理可以写 成 以下 过程 K C O CH 30 H CH 30 K K H C O 3 1 1 K 2C O 3 CO H 20 K H C O 3 1 2 C H 30 H K H C0 r C H 3OK C O2 H 20 1 3 C H sO K C0 C H O C O O K 14 C H 3O C O O K C H 3l CH 30 CO O CH 3 K I 1 5 C H 30 K C H C H 3O C H 3 K I 1 6 K CO 3在甲醇 中几乎不溶 因此反应 1 1 的反 应速率非常低 在 K CO 潮湿情况下极易吸收 CO 而 K H CO 3 南 于更 易溶 于 甲醇 因此 反 应 12 和 13 更容易进行 而 13 是一可逆过程 当水 含量 较多时 则 CH O K 量降低 直接影响 D M C 生成 因 此适量水的加人可 以使 D M C 收率不降 反而略有 提高 在有脱水剂存在下 则不存在反应 12 由于 反应 13 生成的水及时被移走后 拉动反应 13 向 右 进行 从 而推动 反应 14 向右进 行 从 而促 进 D M C 的生成 如果选用 K H C O 作催化剂 由于反应 13 可 逆 产 生 的 水 不 能及 时 被 移 走 导致 反 应 活 性 非 常低 31 由于水 在整 个 反应 中只起 到溶 剂 媒介 作用 不改变平衡 因此少量水的加入基本上 没有 改变 D M C 的收率 而脱水剂的加入消耗了过程产 物 因此使最终产物 D M C 收率有了明显提高 载体 增加 了 K CO 与 甲醇 的接 触机 会 而 具有 疏 水 表 面 的 活性 炭对 有机 物选 择性 吸附 促 进 了 D M C 产 物 的生 成 3 结论 1 少量水的加入可有效溶解 K CO3 增加其催 化活性 对最终 D M C 的平衡收率没有影响 2 活性炭负载 K C O 催化剂可以有效分散活 性组分 使反应温度 由 120 2降低 到 1o0c C 达到平 衡时间缩短 且使单位质量 K C O 的 D M C 收率 比 纯 K2C O 3提高将近 2 倍 3 增大 K CO 在甲醇 中的溶解度或增大其分 散度可有效提高其催化活性 参 考文 献 1 H i ro yuki Y C hoi J C Lee S C et a1 Struc ture of d i al kyl ti n d i aryl oxi d es anti thei r reac ti vi ty tow ard c arbon di oxi de and i soeyanate J J O rganom et Chem 2002 659 1 2 133 141 2 Bal l i vet Tkatc henko D Cham brey S K ei ski R et a1 D i rec t synthesi s of d i m ethyl c arb onate w i th sup erc ri ti c al c arb on d i oxi de C harac teri zati on of a k ey org an oti n oxi d e i nterm edi ate J Catal Today 2006 1 15 1 4 80 87 3 C ai Q H Lu B G uo L J et a1 Studi es on synthesi s of di m ethyl c arbonate from m ethanol and c arbon di oxi de J C atal C om nm n 2 00 9 1 0 6 0 5 60 9 4 Tom i shi ge K Ikeda Y Sakai hori T et a1 C atal yti c p ro perti es an d stm c tu re of zi rc oni a c atal ysts for d i rec t syn th esi s of di m eth yl c arbon ate from m e thanol an d c arbon di oxi de J J Catal 2000 192 2 355 362 5 W ang W W ang S P M a X B et o1 Crystal struc tures ac i d b ase prope rti es a nd reac ti vi ti es of C exZ r1 2 c atal ysts J Catal Today 2009 148 3 4 323 328 6 Isaac s N S O Sul l i van B H i gh pressure ro utes to di m eth yl c arbonate fro m supereri ti eal c arbon di oxi de J Tetr ah ed ro n 1999 5 5 1 194 9 1 19 56 7 吴清 朱建华 在固体 碱上用甲醇和 C O 直接合成碳酸 二 甲酯 J 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9 20 3 36 40 8 Fang S N Kaoru F D i rec t synthesi s of di m ethyl c arbo nate fro m c arbon di oxi de an d m etha nol c atal yzed by base J A ppl Catal A 1996 142 L I L3 9 何永刚 淳远 朱建华 等 固体碱在二 氧化碳一 甲醇 法 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中的作用 J 无机化学学报 2000 1 6 3 477 484 10 蔡 振钦 徐 春明 赵 锁奇 等 同位 素示踪 研究 K2C O d CH 3I 促进的碳酸 二 甲酯 直接合成反 应 J 催化学报 2006 27 7 615 61 8 E ffec t of w a ter an d su p p orts o n syn th esi s of di m eth yl c a rb on ate from m eth an ol an d C O 2 u si ng K zC O s as c atal yst C H E N H ong p i ng W A N G Y on yon W A N G B en Sc hool of C hem i c al Engi neeri ng H ebei U ni ted Uni versi ty Tangshan 063009 C hi na A bstrac t K O3 exhi bi ted hi gh c atal yti c ac ti vi ty i n the di rec t synthesi s of di m ethyl c arbonate DM C from m ethanol and C 0 1 but the c atal yti c mec hani sm was sti l l ambi guous espec i al l y the rol e of the water The effec ts of smal l amount of 下转 第 61 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期 曾凡平等 天然气制甲醇装置中蒸汽平衡改造 6 1 水 泵只需要运行一 台变频 电机泵 备用一 台透平泵 和一台变频电机泵 因为开工锅炉负荷的降低 一 台泵 的额定流量就可以满足中压锅炉给水量 由运 行状况可以看出 中压蒸汽又可以节省 15t h 蒸汽 开工锅炉在夏季正好可以停炉热备 在冬季可以单 烧咀低负荷产约 l l t h 低压蒸汽来满足低压蒸 汽的 不足 中压蒸汽减压阀开度维持最小 2 4 改造后 的效益 1 装置正常生产时可以实现蒸汽 自平衡131 开 工锅炉停炉热备 减轻 了主装置对锅炉的依赖性 在冬季锅炉产低压蒸汽 满足装置冬季对采暖和伴 热用蒸汽的需求 2 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 见表 1 根据蒸 表 1 蒸汽改造前 后精 甲醇生产消耗对 比 汽改造前后消耗对 比 天然气消耗 减少了 35 4m 3 t 电消耗增加 了 19 2kW h t 脱盐水消耗减少了 0 1t t 按工业 电价 O 63 元 kW h 天然气 1 55 元 m 计算 忽略脱盐水消耗减少 的效益 以年产 6O 万 t甲醇来 计算 每年可节省 2566 44 万元 5 结束语 通过蒸汽平衡改造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降耗作 用 满负荷运行每年可节省 2566 44 万元 同时使整 个装置运行更安全可靠 蒸汽透平改成电机驱动 简化操作和维护 但增 大了外界 电源对本厂的影 响 变频电机的引入 适应 于西北气温变化及循环 水量变化调节 更进一步节能降耗 参考文献 1 刘晖 肖红 对水蒸气饱 和温度反算公式的考察 J 内蒙 古石油化工 20 11 9 33 34 2 徐晓明 煤化工项 目全厂蒸汽平衡 及蒸 汽系统设计 J 实用技术 2011 15 37 1 372 3 李丁川 范忠 川西北气矿 甲醇厂 甲醇装置蒸汽平衡问 题 的分析 J 2001 30 4 185 186 S team ba l a nc e refo rm fo r a natu ral gas bas ed m eth a nol p l a n t ZEN G Fan p i ng L U W an ju H UA N G Zu xi ang W U Y un c huan Q i nghai Zhonghso N atural G as Chem i c al Co Ltd Geerm u 8 16000 C hi na A bstrac t The steam bal anc e probl em exi sted i n Q i nghai Zhonghao s m ethanol produc ti on and the reform m easures for i t were i ntrod uc ed A fter the reform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薪酬绩效管理培训
- 魔幻消气屋课件
- 巨人创意画课件
- 自然拼读字母课件
- 表情包转盘课件
- 新媒体案例培训
- 朱子治家培训讲座
- 课件最美的眼神
- 课件最后一页内容
- 课件智能生成
- 中学校长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致辞:在时光里耕耘在成长中绽放
- 2025年新形势下新型储能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试题(附答案)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烟酒有危害》教学课件
- 2025年登革热防控试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承包学校食堂餐饮废弃物处理合同
- 霍乱培训课件下载
- 2024年安徽大学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练试题及答案(全套)
- 2025年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并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