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提高背诵效率(很全的) 于克巍 青少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名人在这美好年华中留下了善于背诵的佳话。在生死关头,吟出七步诗的曹植,十岁左右,就能背诵诗赋十万余言。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青少年时,就能把父亲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一一背出,蜚声当代世界文坛的巴金,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古文观止等好几部古典名著。青壮年时期的马克思,能背诵海涅、歌德、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等名家的许多作品。 从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看,每位中学生,一年要背诵一定数量的文字。有些同学害怕背诵,甚至“谈背色变”,认为自己没有背诵的细胞,其实,从科学研究的数据看,人(特别是青年人)的记忆力是非常惊人的。心理学家曾提供过这样的数据,正常人脑的记忆储存量高达10121015比特(一个信息量的单位,叫一比特),它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一百万倍。人脑的记忆容量约相当于五亿册书籍的知识的总量,而且,信息的储存期可达七十到八十年。可见,人人都有背诵的天赋条件,大脑的记忆功能远没有被充分利用、怨自己“脑瓜笨”,是盲目的自悲,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怎样提高背书的效率呢? 一、认识背诵的原理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看,背诵的过程,不仅仅是从“开卷读数遍”到“掩书背数遍”的过程。由“阅读”到“背诵”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 识记阶段经过多次的阅读,达到熟悉(注意熟悉的要求)与记住的目的。2. 保持阶段指记忆的材料在脑袋中的储存。3. 再现阶段包括在一段时间后重读原来的需要记忆的材料和回忆原来的材料两点。三个阶段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认识到这一原理,我们在背书的时候就会克服盲目性,注重科学性,从而提高复习背诵的效果。 二、注意熟读的“熟”与背诵的“诵” 不少人背书,只是机械地将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只重“读”,不重“熟”,只重“背”,不重“诵”。这样识记,效率往往不高。熟读,不但要求读到熟练的程度,而且要求熟悉背诵材料的内容、结构、脉络,理解背诵材料达到如数家珍的程度。革命老人徐特立背书,就很注重这一点。他说:“我读了书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后,就闭着眼睛想:这儿告诉了我一些什么知识?弄懂了,再读下去。这样,读一本,懂一本,牢牢记住”。熟读,不但包含机械记忆,而且包含理解记忆。背诵,则要求从“背”转化为“诵”。毛泽东同志背书,就是这样做的。别人请教他背书的方法时,他介绍说:“我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三、理清思路,分合相间 文有文的思路,诗有诗的思路。思路是背诵的导线,把握住它,背诵时才不至于发生漏背、乱背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与巩固记忆。试以背诵朱自清的春为例,我们记住盼春描春颂春这一思路,以此为背诵春的导线。并按这一思路的层次,分段背诵,熟一段,进一段,步步为营,逐段推进。下面是春的“分合相间”背诵法示意图: 四、心专、脑思、手动 积前人背书之经验,无不强调要心意专一,切忌浮躁,目在书而心在外,口念音节,心猿意马,这样是无多大收益的。有位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专心背诵两遍,胜过心不在焉地背诵十遍。脑思说的是边背边思考下文,边记住易错、易漏的地方。大文豪郭沫若背书,就很注意这一点。他说:“背书中的思考与瞻前顾后很重要。”手动是说边背诵,边试着默写(一般是指成诵之后进行),把语言信息还原于文字,一方面又可以记录背诵效果,以便查对、补缺。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背书,就是用这种方法,他边诵边默,一个暑假,居然背熟了上百首古诗,十几篇古文。 五、注意阶段性的重背 记忆的保存,是有前深后浅的识记规律的。它有渐忘性,原来储存于大脑的信息,会受新输入的信息的影响,加以时间推移,渐忘率便会越高。根据科学实验证明,阶段性地保持识记材料的重现次数,有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产品同质化破局策略研究
- 2025-2030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与市场需求分析
- 2025-2030儿童艺术教育对右脑开发效果的fMRI影像学证据分析
- 2025-2030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认知神经基础
- 2025-2030儿童抗逆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与效果验证
- 2025-2030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脑电特征研究
- 2025-2030儿童双语教育神经机制研究的商业转化临界点
- 2025-2030儿童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神经教育学实践探索
- 2025-2030健身房空气净化设备配置标准与健康管理研究
- 2025-2030健身俱乐部运营模式创新与行业竞争格局深度调研报告
- GB/T 8017-2012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 GB/T 15382-2021气瓶阀通用技术要求
- 零星工程维修合同
- DB37-T 4328-202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防盗门安装施工方案50173
- 传染病布氏菌病 课件
- 航空器紧固件安装及保险课件
-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报告-PPK
- 普通话班会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摄影器材公司销售和顾客服务质量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