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53 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20112011 年度工程实施方案年度工程实施方案 一 一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 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 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部署 围绕稳 粮 增收 强基础 重民生 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通过严格 评审 我县有幸成为全国 400 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 在国家 省 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顺利完成了 2009 年度 2010 年度工程 建设 受到个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此基础上 我们按照统一规划 因地制宜 集中连片 突出重点 尊重民意 民办公助 整合资源 完 善机制的原则 编制了 2011 年度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 2 2 基本现状基本现状 重点县建设项目运行两年来 实施区域的小型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 善 农业增产增效显著 示范作用明显 邻近区域群众强烈要求尽快实 施 本年度工程所在区域属范县彭楼灌区 灌排渠系已具规模且布局比 较合理 但长期以来 由于资金不足 配套建设不够完善 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及实际需要 尤其斗渠及以下工程 未进行过系统配套 因此在 本区域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尤为重要 3 3 工程总体布局工程总体布局 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为主 以打配部分机井为辅 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按照国家对重 点县建设的要求 尽可能做到集中连片 效益突出 2 53 4 4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规模及范围 建设1 45万亩末级渠系节水工程 分布在范县濮台公路 以北至金堤河 濮城干沟 和王楼沟 以东至省道208线之间的区域 涉及王楼 乡的孙刘黄等18个村庄 人口11526人 白衣阁乡的钱樊江 东杏子铺 2个 村庄 人口1398人 另外对王楼乡濮城干沟以西的 4个村庄 张牙头 后槽 楼 肖牙头 西李庄 的水利死角 进行补充性机井配套 建设内容 衬砌斗渠 16条长25400米 衬砌农渠150条 56530米 新 建各类建筑物530座 不包括毛门 其中渠上建筑物398座 包括桥梁 248 座 闸门 150座 各类排沟建筑物132座 新打配机井92眼 清疏浚骨干排 水沟 渠 7条长17 65千米 清挖斗级及以下排水沟 83条长34 4千米 5 5 资金投入及筹措资金投入及筹措 本工程总概算投资 1788 63 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 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800 万元 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 800 万元 县匹配资 金 160 万元 群众投劳折资 28 63 万元 6 6 工程建设与施工工程建设与施工 项目批复后 我们将立即按照有关建设程序要求 投入紧张施工 由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局组织对工程进行招投标 签订监 理合同和施工合同 对工程内容进行公示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施工 中严把质量关 力争将工程建设成优质工程 7 7 工程管护及保障措施工程管护及保障措施 工程管护 工程竣工后 经上级有关部门会同县财政局 水利局 灌区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和用水户协会进行联合验收合格 后 以斗渠为单位 将末级渠系的管理 运行 维护权交给各用水者协 会 由协会负责该斗渠及以下渠道的管理 运行和维护 具体负责水量 的观测与调配 渠道建筑物的维护与更新 以及水费的征收与缴纳 3 53 保障措施 组成专门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县长为组长 第一责任 人 副县长为副组长 直接责任人 政府办 监察局 审计局 财政局 水利局 林业局 国土资源局 扶贫办 农业局 电业公司等单位一把 手 项目所在乡镇乡镇长为成员 具体责任人 由水利局 财政局具体 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 重点对项目的组织管理 建设 进度 工程质量 资金投入 资金整合 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 8 8 项项目目宣宣传传 围绕产权明晰 管理有序 运行高效 促进发展的目标 积极宣传 国家 省市有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项目的有关政策 及时报 道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 主要做法 成功 经验和实际效果 并对工作中的先进典型 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报道 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为重点县建设试点成功 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证 9 9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工程建成后 可产生年经济效益 456 25 万元 可以改善当地的农 业基础条件 以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提高项目区农作物灌溉保证率 还可以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 用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服务 并且可以改善区内小气候 降低大风中的风沙携带量 减少 空气中的浮尘含量 从而改善该地区的水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活环 境 二 项目概况二 项目概况 1 1 自然状况自然状况 1 11 1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项目区项目区位于范县彭楼灌区西北部 南邻黄河 大堤 西以濮城干沟和王楼沟为界 东至省道 208 线 南至濮台公路 4 53 北到金堤河 1 21 2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 项目区属暖温带 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季风 进退和四季交换较为明显 年平均气温 13 6 度 历年最高气温 42 6 度 最低 19 3 度 无霜期 205 226 天 年光照时间 2200 2500 小时 最大 2758 小时 日照率为 55 年太阳辐射 115 6 千卡 平方厘米 多年平 均降水量为 640 毫米 不仅年降水量变化大 而且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多集中在七 八 九月份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75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 量为 1638 毫米 相对湿度为 65 总的气候特点是 春季温暖 日照时 间长 蒸发量大 夏季炎热 雨量集中 秋季凉爽 昼夜温差大 冬季 寒冷 雨量稀少 多北风 形成了冬春干旱少雨 汛期雨水集中的特点 尤其是作物生长期内降雨少 故常发生春季和初夏多旱 秋季多涝 涝 后又旱 旱涝交错 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 1 31 3 最大冻土层深度及土壤种类 最大冻土层深度及土壤种类 最大冻土层深度为 35 厘米 项目 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 据调查并参考农业区划资料 该区土壤分为五 类 沙土 沙壤土 壤土 中壤土 粘土 除沙土外 其余土质肥沃 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1 41 4 地形 地形 黄河冲积平原 地势低平 略有起伏 地面高程在 46 米 47 米之间 地面平均坡降 1 5000 1 6000 1 51 5 地质资料 地区系列水文 气象资料地质资料 地区系列水文 气象资料 1 5 11 5 1 地质 地质 该区地处华北断陷区豫东沉降带 新生界的沉积厚度 有 1500 3000 米 第四系沉积厚度 150 280 米 对工程有影响的地层主 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其深部有湖积和冲积交互沉积层 区内岩性 变化较大 一般主流带沉积是粉细砂 低洼地方为粘土沉积 分布在 10 米以上岩性较软或松散 10 米以下较硬且密实 并含钙质结核 多为干 粘性土及深埋的冲积 湖积层 20 米以下可见到较厚的细砂层 5 53 1 5 21 5 2 水文 气象 水文 气象 项目区地处中原 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是半 干旱 半湿润地区 四季分明 光 热资源丰富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 平均无霜期 21 天左右 据范县 40 年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降雨量 524 3 毫米 因受季风影响 年内分布不均 冬春干旱雨量稀少 年内降雨量 集中在七 八 九三个月 占全年的 60 80 域内蒸发量大 多年平 均蒸发量为 2100 毫米 年际变化不大 年内变化大 最大月蒸发量多 出现在五 六月份 1 61 6 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埋深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一般 15 20 米 年内水位变幅 在 2 0 米左右 地下水含水层多为细砂和粉细砂 局部有少量中砂 在 地表以下 50 米内地层中含水层厚度约 12 18 米 水量较丰富 开采十 分方便 1 71 7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经济合理地利用客水 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 力求达到三水合理调 度 使该区地下水开采适度 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上升 防止土壤次生盐 碱 汛期黄河含沙量大 原则上不引黄河水 农业灌溉主要用天然降雨 和地下水 非汛期农业灌溉均用黄河水 1 7 1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1 7 1 1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主要为客水径流及部分地 下水资源 可供水量约为 410 万立方米 从目前来看 已不能满足区内 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1 7 1 2 现状需水量 由 2009 年国民经济统计调查可知 现在区内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导致各项需水量大 年需水量为 440 万立方米 需 求存在缺口 1 7 2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 P 50 P 75 可供水量 需水量预测 6 53 及供需平衡分析 规划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以 2010 年为现状水平年 2012 年为近期 规划水平年 2017 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 项目区可供水量见下表 项目区项目区 20122012 年 年 20172017 年可供水量预测表年可供水量预测表 单位 万立方米 2012 年2017 年 项目水量 地表水引黄水地下水小计地表水引黄水地下水小计 水资源总量 10 9226260496 919 7226260505 7 可供水量 1222622346112226223461 根据濮阳市政府的 201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参照 濮阳市统计年鉴 对灌区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进行预测 根据 河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 告 中的数据并结合濮阳市实际确定需水定额 预测需水量 农业灌溉 需水量预测量依据土地资源规划分析结果和代表作物相应水平年的灌溉 定额求得需水量 详见下表 7 53 项目区国民经济发展及水量预测表项目区国民经济发展及水量预测表 年份 分项 201020122017 人口 万人 0 090 110 12 需水定额 升 人 日 70 0080 0090 00 乡镇 需水量 万立方米 2 293 213 94 人口 万人 1 151 1531 159 需水定额 升 人 日 50 0060 0060 00 农村 需水量 万立方米 20 9925 2525 38 数量 万头 0 711 1718 0 需水定额 升 头 日 15 0020 0020 00 小牲畜 需水量 万立方米 3 898 5410 15 产值 万元 97 26151 03197 15 万元产值取水量 110 00100 0090 00 一般工业 需水量 万立方米 1 071 511 77 设计灌溉面积 万亩 1 351 35 灌溉水利用系数 0 70 7 井灌水利用系数 0 90 90 综合净灌溉定额 305 46305 46 复种指数 1 851 85 农业灌溉 农业灌溉需水量 万立方米 412 37412 37 合计总需水量 万立方米 450 88453 61 8 53 在水量平衡计算中 用水水平年为 2012 年和 2017 年 灌区灌溉 保证率旱作物为 50 水稻为 75 用水对象包括工业 农业 农村人 畜等 水源包括黄河来水 降水 地下水 计算区域分别为项目区全范围 充分利用降水资源 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 达到三水合理调度 工业和人畜主要采用地下水 利用系数为 1 0 农业灌溉水利用 系数 2012 年按实际规划考虑 远期 2017 年按节水考虑 引黄水利用系 数 2012 年 2017 年整个项目区分别达到 0 7 地下水灌溉利用系数 2012 年 2017 年分别为 0 9 降水利用系数为 0 60 水资源分析结果 2012 年项目区余水 10 万立方米 2017 年项目区 余水 7 万立方米 详见下表 9 53 项目区项目区 20122012 年 年 20172017 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 单位 万立方米 20122017 项目 水量 年份 降雨引黄水地下水小计降雨引黄水地下水小计 可供水量1222622346112226223461 农业灌溉 10 8158 2200 7412 3714 930515 8335 工业 1 511 511 771 77 净用 水量 人畜 121 25121 25125 78125 78 灌溉水利用系数 0 60 70 90 650 70 9 毛用水量12226 21345112226216454 余缺水量 000 10000 7 备注 1 工业与人畜用水均为地下水 其水利用系数均为 1 2 余水量为 缺水量为 余 缺 水量在控制范围之内 满足水量平衡要求 本项目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完全能满足用水要求 10 53 2 2 经经济济社社会会状状况况 项目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 以农业种植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 水稻 玉米等农作物 一般为一年两熟 复种指数 1 8 据统计 2010 年 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27 73 亿元 农业总产值 5 83 亿元 主要农产品 稳中有升 2010 年粮食单产 800 公斤 亩 总产量达 2 08 万吨 农民人 均纯收入 3176 元 3 3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问题 该灌区渠系建筑物大多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为砖石结构 1966 年 至 1987 年期间 只进行过一些局部工程及建筑物的整修 同时规划增设 了一部分支 斗渠 但斗渠以下田间工程建设极少 渠系工程不配套 田 间配套面积不足 4 万亩 项目区更是多年没有进行过系统配套 随着农业 生产的不断发展 灌溉面积逐年扩大 用水量随之增加 原有工程设施已 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供需水矛盾日益尖锐 原有工程设施老化严重 启闭 不灵 带病运行 造成水资源浪费 4 4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 4 14 1 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 使我县经过若干年建设 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 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 基本实现 旱能灌 涝能排 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 显提高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在重点县建设任务完成后 要使县域内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 18 5 由 2008 年的 30 7 万亩提高到 40 47 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 15 由原来的 3 6 提高到 23 1 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原来的 1 1 万亩提高到 7 1 万亩 11 53 使我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 大中型渠灌区斗口以下 小型灌区渠 首以下 缺水地区平均不低于 0 65 丰水地区平均不低于 0 55 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10 以上 由 32 97 万吨提高到 36 6 万吨 着力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使全县斗级以下渠道由用水户管理的比重达 到 40 4 4 2 2 项项目目年年度度建建设设目目标标 要使项目区内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缺水 地区平均不低于 0 65 域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10 以上 着力推进 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 制改革 使项目区内斗级以下渠道由用水户管理的比重达到40 三三 项项目目建建设设的的必必要要性性和和可可行行性性 1 1 必要性必要性 1 11 1 项目区现状项目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与存在的问题 1 1 11 1 1 工程状况对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的影响 工程状况对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的影响 由于该灌区成立年代 较早 受资金限制 期间只对枢纽工程及部分骨干工程做了配套 斗渠及 以下末级渠系配套较少 现有建筑物大都是近几年利用国家各种农业 水 利项目投资对局部的沟渠进行配套建设 虽在一定程度 一定领域发挥了 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规划治理不系统 效益发挥不尽人意等弊病 目前全 灌区有效灌溉面积 25 0 万亩 末级渠系节水灌溉面积仅达到 6 9 万亩 大部分农田灌溉还处于大水漫灌和无序灌溉等传统灌溉模式之中 造成水 资源的极大浪费 迫切需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 建设节水型 社会 以促进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1 1 21 1 2 管理状况 管理状况 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管理 基本处于空 12 53 白状态 因为以现在灌区的管理能力 只能对骨干工程进行维护性的管理 对于末级渠系 灌区结合乡 村群众 陆续成立了一些用水户协会 制定 了章程及各种管理 运行制度 负责对末级渠系的管理 但由于灌区续建 与节水配套项目还没有实施到下游 下游工程配套太差 渠道尤其是末级 渠道管理存在诸多难题 用水者协会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还有待于加强 1 1 31 1 3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节 水工程措施 建筑物配套数量少 标准低 这些给工程管理带来了诸多困 难 地方上的有限投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不但造成水资源和劳动力的 极大浪费 也给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不便 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 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目前末级渠系存在以上诸多问题 造成灌溉期间尤其是用水高峰 期出现许多用水纠纷事件 因用水紧张引发的乡与乡 村与村 组与组 户与户之间的矛盾每年都发生近几十起 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 邻里关系 影响着社会的和谐 1 21 2 现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现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项目区大部分农田灌溉还处于大水漫灌和无序灌溉等传统灌溉模 式之中 不但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易产生土地次生盐碱化 导致 土地退化减产 因此急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 遏制土地碱化趋势 以改善区内小气候 降低大风中的风沙携带量 减少空气中的浮尘含量 从而改善该地区的水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1 31 3 项目区农民的意愿和要求项目区农民的意愿和要求 项目区群众通过与已经实施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项目的区域相比 较 逐步认识到这项工程是一项利民 富民项目 可以给群众带来极大的 经济效益 因此对项目的实施充满了期待 同时也认识到 以奖代补 先 13 53 建后奖 民办公助 等政策是今后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方向 并 且愿意响应国家政策 发挥自身优势 把该项目实施好 2 2 可行性可行性 2 12 1 从工作组织上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从工作组织上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地方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节水灌溉工作 始终把节水灌溉作为经济可持 续发展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当地政府领导和群众已 认识到引黄灌溉的重要性 对该项工程要求非常迫切 为此 范县县委 县政府将成立了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局 专门负责该项目的 规划 申报 实施 群众积极性高 陈旧的大水漫灌方式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水资源 的紧缺 不但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用水危机 而且严重影响着区域内的 生态环境 随着节水灌溉工程的兴建和政府对节约用水重要性宣传力度的 加大 广大群众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不断提高 水患意识逐步增强 周边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激发了当地群众发展节水灌溉 的积极性 目前 当地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发展节水灌溉高效农业的热情空 前高涨 2 22 2 资金筹措有保证资金筹措有保证 配套资金投入有保障 市 县 受益村对本项目的实施充满了期待 已经以不同的方式表示了对匹配资金的承担和认可 因此本项目实施的经 济条件已成熟 该灌区所在乡镇近年来通过扩稻 农副产品加工 劳务输出等措施使 群众的经济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是全县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 人均收入据 全县前列 完全有经济能力承担项目实施中所需要的投工投劳及资金筹措 任务 当地群众已由所在乡镇具体引导 以斗渠为单位 健全了农民用水 14 53 者协会机制 把项目实施当成自己的事情 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 积极筹 措资金 签订投工投劳协议 为项目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32 3 设计施工能力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设计施工能力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长期的水利建设中 范县人民付出了艰巨的劳动 连续十四年获得 红旗渠精神杯 水利战绩名列全省前茅 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善于结合 实际 经验丰富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队伍 目前 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 4 人 中级技术职称人员 28 人 初级 62 人 另有具备水利行业设计资质的公司 一支 水利水电二级资质施工队伍两支 为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 保证 2 42 4 新建立的管护运行机制能够保证建成后的工程良好运行新建立的管护运行机制能够保证建成后的工程良好运行 工程竣工后 经上级有关部门会同县财政局 水利局 灌区 设计单 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和用水户协会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 以斗渠为单 位 将末级渠系的管理 运行 维护权交给各用水者协会 由协会负责该 斗渠及以下渠道的管理 运行和维护 具体负责水量的观测与调配 渠道 建筑物的维护与更新 以及水费的征收与缴纳 由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 切合实际的运行和管护机制 从而保障工程的良好运行 另外 项目区交通便利 范台公路从项目区穿过 区内已经实现了村 村通公路 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交通十分便利 可为各类工程材料 设备购进运输提供可靠交通保证 项目区电力充沛 供电设施齐全 电力 供应充足 可为节水工程实施和灌溉提供足够的动力资源 而且 实施项 目后节水潜力大 项目区渠道多为土质渠道 建筑物老化失修 节水措施 不力 灌溉水利用率仅为 40 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根据节水规划要 求 灌溉水的利用率将提高到 60 以上 末级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 80 再配合农业综合节水措施 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15 53 综上所述 重点县项目的建设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 应该尽 早实施 四 四 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1 1 项目建设的范围 布局项目建设的范围 布局 布局总体原则 坚持布局合理 范围 规模清晰 坚持规模建设 集 中连片 整体推进原则 依照总体规划 本年度工程南邻濮台公路 西以引黄入鲁干渠为界 东临 s208 线 北至金堤河南堤 涉及王楼乡和白衣乡两个乡镇 涉及王楼 的王楼村等22个村庄 人口11526人 白衣乡的钱樊江等2个村庄 人口1398 人 规划面积1 45万亩 2 2 工工程程建建设设类类型型及及工工程程量量 2 12 1 建设类型建设类型 本次重点县工程建设 主要建设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 工程类型主 要以衬砌 配套斗渠及以下渠道为主 兼顾配套区域内小型排水河道 并 由域内群众自筹资金对域内排沟进行清挖 2 22 2 数量及工程量数量及工程量 数量 衬砌斗渠 16条长25400米 衬砌农渠150条 56530米 新建各类 建筑物530座 不包括毛门 其中渠上建筑物398座 包括桥梁 248座 闸门 150座 各类排沟建筑物 132座 新打配机井92眼 清疏浚骨干排水沟 渠 7 条长17 65千米 清挖斗级及以下排水沟 83条长34 4千米 工程量 土方 56 53 万 m3 其中衬砌及建筑物土方 33 67 万 m3 土方 开挖 9 83 万 m3 土方回填 23 84 万 m3 排沟清淤土方 19 83 万 m3 砌 体 3664m3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14773 6 m3 需水泥 6280 吨 沙子 11250m3 碎石 112560m3 块石 4030m3 钢筋 75 吨 需投工 8 64 万个 16 53 2 32 3 工程投资工程投资 本工程总概算投资 1788 63 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 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800 万元 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 800 万元 县匹配资金 160 万元 群众投劳折资 28 63 万元 五 工程设计与建设五 工程设计与建设 1 1 建设指导思想 依据建设指导思想 依据 1 11 1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要按照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和 建一片 成一片 发挥效益一片 的原则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 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 以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 项资金为引导 通过资金整合 集中投入 整体推进战略 迅速提升小型 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 跨越式发展 进而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 村生态环境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 1 21 2 依据依据 总体规划设计依据 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 具体依据 1 2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1 2 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 1 2 3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 98 1 2 4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1 2 5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2000 1 2 6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2 94 1 2 7 水闸设计规范 SL265 2001 1 2 8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编 17 53 2 2 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 依照 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 2000 及该项目区的灌溉面积 确定该工程等别为 等 灌排建筑物的设计根据确定的工程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 分别确 定建筑物设计的级别为 主要建筑物为 3 级 次要建筑物为 4 级 3 3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3 13 1 渠道设计渠道设计 3 1 13 1 1 渠道灌溉流量的确定渠道灌溉流量的确定 灌溉设计流量用下式计算 Q q设 A 系 田 式中 Q 一各段设计流量 立方米 秒 q设一设计净灌水率 立方米 秒 万衙 经计算设计净灌水率为 0 562 立方米 秒 万亩 A 一控制的灌溉面积 万亩 系一渠系水利用系数 田一田间水利用系数 取 0 94 3 1 23 1 2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渠道水位推算渠道水位推算 各级渠道灌溉水位按渠道比降以及过建筑物水头损失推算确定 桥梁 长度和渠口相符 不计水头损失 比降比降 根据渠线所经地区的土质 地形 水流含沙量 渠道输沙要求及渠道 流量确定各段渠道比降 斗渠比降采用 1 4000 1 5000 农渠比降采用 18 53 1 2000 1 3000 边坡系数边坡系数 边坡系数根据土质稳定条件选定 该区主要土质为砂壤土 壤土和中 壤土 参照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 B 50288 99 结合现状 确 定衬砌的梯形斗渠边坡系数为 1 0 1 25 糙率糙率 n n 值值 渠道糙率 n 值和渠道流量 施工质量 维修养护情况等各种因素有关 根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 B 50288 99 要求 并参见已建工程 衬砌表面的粗糙度及运行情况 选定渠道的糙率 以保证渠道的输水能力 本次衬砌渠道均为全断面衬砌 衬砌型式为现浇砼梯形断面衬砌和 U 型断面 渠道糙率采用 O 015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渠道输水能力采用均匀流公式计算 即 式中 Q 一渠道设计流量 立方米 秒 A 渠道过水断面积 平方米 C 谢才系数 R 水力半径 米 n 一渠床糙率 i 一渠道比降 渠道岸顶超高可按下式进行估算 19 53 式中 Fb一渠道岸顶超高 米 hb一渠道水深 米 根据上述确定的计算参数及计算公式 计算出各段渠道的水力要素 渠道设计流速满足 V不冲 V设计 V不淤 设计不冲流速 按 规范 要求 砂壤土 0 6 0 8 米 秒 不淤流速 用黄委会水科所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为 V不淤 C0Q0 5 其中式中 C0为不淤流速系数 详见渠道设计成果表 2 1 3 1 33 1 3 渠道衬砌设计渠道衬砌设计 边坡及渠底衬砌边坡及渠底衬砌 较大斗渠 长度大于 600 米 采用预制安装混凝土块全断面护砌 梯 形断面 护坡 护底衬砌厚度为 6 厘米 在护坡顶端设置封顶 一般斗渠 600 米以下 采用 U 型断面 D60 渠道衬砌厚度 6 厘米 D40 渠道衬 砌厚度 5 厘米 衬砌渠道土方超高 15 20 厘米 伸缩缝伸缩缝 为适应温度的变化及砼的干缩作用 应在砼护坡及护底上设置横向和 纵向伸缩缝 依据砼渠道衬砌设计规范 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地基特性 并参照已建工程 对于现浇砼衬砌梯形渠道拟 5 米设置一道横向伸缩缝 伸缩缝缝宽 2 厘米 填充料为 PE 闭孔低发泡沫板 封顶封顶 为了防止堤顶 渠坡上的雨水流入防渗层的底部而破坏防渗层 需设 置封顶板 斗渠封顶宽度为 0 2 米 水平伸入坡内 留有 O 15 米的戗台 以防土粒滑入渠道 详见渠道设计附图 20 53 渠道设计成果表渠道设计成果表 表表 3 1 13 1 1 桩号设计渠底设计水位边坡 渠道名称 上级渠 道桩号 起止 长度 km 灌溉面 积 万 亩 设计流量 m s 起止起止 比降 底宽 m 糙率 内外 水深 m 渠顶宽 m 超高 m 衬砌型 式 一 葛庄斗渠13 1840 0001 9501 950 230 6847 6947 1348 7948 231 35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1 9503 0501 100 150 4547 2346 9248 2347 921 35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二 任庄斗渠13 5770 0001 4001 400 160 4947 6147 1448 7148 24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1 4001 9000 500 0602047 2447 0748 2448 071 3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三 孙刘黄 1 斗13 7580 0001 0001 00 1120 5247 5847 2548 6847 95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1 0001 8000 80 0750 2547 3547 0848 3548 081 3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四 孙刘黄 2 斗14 2000 0001 6001 600 180 7247 4946 9648 5948 06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1 6002 2000 600 0780 2647 0646 8648 0647 861 3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五 罗庄斗渠14 3970 0001 5001 500 160 6547 4546 9548 5548 05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1 5002 5001 00 160 5047 0546 7248 0547 721 3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六 黄庄斗渠15 2610 0000 8500 850 090 47 2847 0048 3848 08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0 8501 5500 700 080 3147 1046 8748 1047 871 3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七 芦寨斗渠15 5970 0001 2001 200 130 6546 8746 4747 9747 57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1 2002 1000 900 120 4546 5746 2747 5747 271 3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八 康店斗渠15 6900 0000 6000 600 050 2247 1946 9948 2948 09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0 6001 1000 500 050 2247 0946 9248 0947 921 3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九 后楼斗渠16 3460 0000 5000 500 050 2247 1646 9148 1647 911 2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十 许堂斗渠16 6030 0000 6500 650 060 2247 0146 6848 1147 781 2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0 6501 2000 550 050 2246 7846 5047 7847 501 2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21 53 渠道设计成果表渠道设计成果表 表表 3 1 23 1 2 桩号设计渠底设计水位边坡 渠道名称 上级渠 道桩号 起止 长度 km 灌溉 面积 万亩 设计 流量 m s 起止起止 比降 底 宽 m 糙率 内外 水深 m 渠顶宽 m 超高 m 衬砌 型式 十一 永王 1 斗16 9050 0000 6000 600 050 2247 0446 7448 0447 741 2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十二 永王 2 斗17 1630 0000 5500 550 050 2247 0046 7248 0047 721 20000 60 0151 01 01 00 60 2梯形 十三 永王 3 斗17 4080 0001 5001 500 150 6846 8546 3547 9547 451 30000 80 0151 251 01 10 80 2梯形 1 5002 2000 700 080 3046 4546 2247 4547 22 1 30000 60 0151 01 01 0 0 60 2 梯形 典型农渠0 0000 5005000 040 031 2500 0 0150 550 50 15D60 0 0000 2002000 020 0051 25000 0150 350 50 15D40 22 53 3 23 2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设计 项目区排水沟设计按照五年一遇标准及金堤河流域除涝模数计算 沟 河除满足除涝要求外 还要满足排碱及水 旱作物分界处的截渗要求 其 排水模数和流量公式分别为 M 0 024RF 0 25 Q 0 024RF 0 75 式中 M 排涝模数 m3 s km2 R 径流深 mm F 排水面积 km2 上式适用于 F 100 km2 当 F 100 km2时 为避免出现极小面积排涝 模数显著偏大的不合理现象 均采用 100 km2的 M 值 依照 河南省彭楼引黄灌区一期骨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析成果 经分析计算 原骨干排水沟系能够满足除涝降渍要求 故维持原有排水沟 布局 仅对田间排水沟进行疏浚延伸 对其上建筑物进行配套建设 排水沟设计见沟疏浚设计成果表 23 53 排水沟疏浚设计成果表排水沟疏浚设计成果表 表 3 2 区段桩号设计沟底高程水利要素 排沟名称 起止起止 长度 KM 流域 面积 KM2 流入 河流 起止 设计排涝 水位 M 流量 m3 s 比降糙率边坡水深 m 底宽 m 王楼乡 一 七里堂沟任堂赵海涵洞 0 0002 8002 85 545 6045 0447 0046 442 31 50000 0252 01 41 0 赵海涵洞陈楼 2 8007 5004 711 25 总干排 44 8443 9046 4445 504 71 50000 0252 01 62 0 二 野陈沟野陈任庄沟口 0 0002 2502 254 7046 1745 6147 6747 112 11 40000 0252 01 51 0 任庄沟口七里堂沟 2 2503 2000 958 1 七里堂沟 45 7145 4747 7747 533 91 40000 0252 01 51 5 三 任庄沟任庄野陈沟 0 0000 6500 651 3 野陈沟 46 4045 7547 7047 051 41 10000 0251 51 31 0 四 于楼沟于楼总干排 0 0002 6002 65 3 总干排 44 1543 5045 6545 502 51 50000 0252 01 51 0 五 王楼沟黄姑庙濮城干沟0 0001 9001 93 1濮城干沟46 0445 5647 5447 062 81 40000 0252 01 51 0 白衣乡 一 南杏 公路沟 0 0001 00010001 9 孟楼河 45 0244 7746 3246 071 11 40000 0252 01 31 0 二 钱樊 江公路沟 0 0001 10011002 3 孟楼河 45 3745 0946 6746 391 21 40000 0252 01 31 0 典型斗沟0 0000 8000 80 751 01 30000 0251 01 00 8 典型农沟0 0000 4500 450 200 31 20000 0251 00 50 4 24 53 3 33 3 建筑物设计建筑物设计 3 3 13 3 1 桥梁设计标准桥梁设计标准 交通桥按公路 级 桥面净宽按 5 5 米 毛宽 6 0 米设计 生产桥 按公路 级 折减 桥面净宽按 3 5 米 毛宽 4 0 米设计 农门按其过闸流量与上 下游水头差进行设计 需维修建筑物均按原设计标准设计 3 3 23 3 2 建筑物结构选型建筑物结构选型 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本次续建配套与节水改 造项目确定生产桥及渡槽工程为 3 级建筑物 桥梁上部构造为砼盖板 渡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 下部结构桥 台用浆砌石 3 3 33 3 3 桥梁设计桥梁设计 桥梁的布置原则 项目区桥梁原来的设计标准大部分均为汽一 6 级 均已经不适应实际的需要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 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 农村的生产道路已经拓宽 车载加大 车流量增 多 为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交通需要及交通安全 对本次规划需重建 的原汽一 6 级桥梁均按公路 级桥梁乘折减系数计算设计 桥梁轴线尽量布置成与渠道正交 尤其是一般生产道路 路应服从桥 以节省工程量 当路面高于堤顶时 桥面与路面平 否则桥面与堤顶平 并采取延长两侧引道的方法与道路衔接 桥梁的结构形式 根据该项目区的地质情况并结合已建桥梁的运行情况 确定本次桥梁 均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桥 这是农桥中广泛应用的桥型之一 它采用 简支结构 墩 台发生沉陷时 桥板中部产生附加内力 对地基的适应性 25 53 较强 根据渠道水力要素 生产桥选择单孔跨径 1 5 米 2 5 米 3 0 米 4 0 米 5 0 米 7 米几种跨度 桥面净宽按实际道路确定 分为 3 5 米 5 5 米 毛宽为 4 0 米 6 0 米 桥梁结构设计 上部结构 桥板及其联接 上部结构为板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板并列构成 板宽为 1 O 米 实宽度为 99 厘米 预留 1 厘米空隙作为现场安装时调 整用 参照已建工及标准图集本次桥梁选择实心板厚为 12 厘米 跨径 1 0 米 14 厘米 跨径 2 0 米 16 厘米 跨 2 5 米 18 厘米 跨 3 0 米 22 厘米 跨 4 0 米 28 厘米 跨 6 0 米 为使整个桥面共同承受车辆荷载 相邻的板之间设 C25 混凝土填缝以 传递剪力 桥板支承方式为简支 首先计算恒载产生的内力 然后按铰接 实心板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法计算活荷载产生的内力 即 M活 mc p1 1m p2 2m 1 u Q活 m1p1 1Q m2p2 2Q 1 u 式中 M活 Q活 活载产生的弯矩 t m 及剪力 t mi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Pi 车辆轴压力 t im 弯矩影响线竖坐标 iQ 剪力影响线竖坐标 1 u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将恒载与活载 2 产生的内力叠加后 按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23 85 进行桥板配筋计算 鉴于本项目所涉及桥梁大多为农用桥 26 53 无特殊要求 故桥板配筋计算按简支梁结构配筋即可 桥面铺装 防止车轮直接撞击 磨耗车道板 在桥板上布置 5 8 厘 厚 C25 防水混凝土铺装层 铺装层做成中间厚 两边薄横坡坡度为 1 5 以排除桥面积水 路缘石 栏杆 由于桥梁级别小 交通量也不大 所以不设置人行道 仅设置路缘石 路缘石与边板预制在一起 宽度为 25 厘米 高 15 厘米 下部结构 桥台 桥台为 M7 5 浆砌石 根据道路等级确定桥台尺寸 桥台上部 宽度不低于 0 5 米 下部基础宽度由实际计算确定 建筑物设计见附表 3 3 设计成果表 27 53 渠渠道道建建筑筑物物规规划划成成果果表表 表表 3 3 3 3 1 1 斗渠长 m 斗渠桥 B L m 农门 座数农渠长度 m 农渠桥及毛门 乡镇名称及序号渠道名称 B 0 8B 0 6 4 46 44 36 3 6 0 5 0 4 0 B 0 4D60D40 B L 4 2 5B L 4 1 5 30 1 葛庄斗渠 1950110052412 61000 190046232 2 孙刘黄斗渠 10008003221 13 4100 13328 3 孙刘黄二斗 渠 1600600422149 24004500 89552 4 黄庄斗渠 1850700221 3132300 12003640 16380 5 芦寨斗渠 2200900331 341800 15001300 7224 6 石楼斗渠 500 2 4 800 464 7 永王庄一斗 600 2 7 1350 7108 8 永王庄二斗 550 2 6 1200 696 9 永王庄三斗 150070042215 112500 2450511396 10 任庄斗渠64 2700800 10280 11 罗庄斗渠 1500100042315 102250 3140510430 12 康店斗渠 60050021214 81800 240048336 13 许堂斗渠 6505502213 61350 150036228 一 王楼乡 合计 1425090003312301023219216400990024580291133654 28 53 渠渠道道建建筑筑物物规规划划成成果果表表 表表 3 3 3 3 2 2 斗渠长 m 斗渠桥 B L m 农门 座数农渠长度 m 农渠桥及毛门 乡镇名称及序号渠道名称 B 0 8B 0 6 4 46 44 36 3 6 0 5 0 4 0 B 0 4D60D40 B L 4 2 5B L 4 1 5 30 14 南杏斗渠 1100 425 10001900 25232 15 姜庄干斗 400 1 3 1350 3108 16 汲南斗渠 650 2 4 1400 4112 二 白衣乡 合计 2150 7284100032501400212452 总计 14250111503312379252996174001315025980 311254106 29 53 排排沟沟 土土方方及及 建建筑筑物物规规划划成成果果表表 表表 3 3 4 4 渡槽桥梁涵管桥名称条数 条 长度 米 土方 米 3 b h l 座 数 b l 座数 内 座 数 备 注 王楼乡王楼乡 777745550455501760401760404 431318181 一 野陈沟8 1 l024 530 83 农排 186300189000 618 二 七里堂沟8 1 l024 76 斗排 43800163404 512 农排 269100273000 626 三 于楼沟 1260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