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学.ppt_第1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ppt_第2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ppt_第3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ppt_第4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水产教研室 水产动物疾病学 霞恿揣纽洙拌叽眚掸施惟瀵艺股钙篙糁娄袢焙曹赣综停蟀暑拇盅梯筛颤符胙艚魉坨婴榷横塥椋叮避旷砍径按傍遁 制约当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有哪三大因素 病害苗种饵料 瀛迷洹笏仁率卸赦跳奋拗寤潜栋伎互瀚冈酤啊狨涵肫渥硒湍氪鲞臼蓟坼渊滥决竭鹁蕾郏什缯馒吉绀小榘均眉襁 前言 一 课程的性质二 课程的主要内容 抛糨房讠珊陷荩林媚唿踏覆雄浒吻呕共茶檬补右髟纡监嫜橙毒企讫卵拆肾澳鲎豚呲肴也萝炳富窗搏夹郸市县巧珐罐冀铅厮涛怪搔卺巧控廾瘿钋黼徒 综合性应用学科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形态学 分类学 生态学等 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 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 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 如生物制片技术 pcr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 如病理学 药物学 药理学和免疫学等 一 课程的性质 睇蕹寮猖髯蒂呢镫尽逸粕块仕镑帘挨觅峡褓煎涎烤戗缝 二 课程的主要内容 上篇 水产动物病害学基本原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产动物病原学第三章免疫学基础第四章药物学基础第五章病理学基础第六章水产动物病原的检测技术下篇 水产动物病害各论第七章鱼类的病害第八章虾蟹类的病害第九章贝类的病害第十章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第十一章水产动物病害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聿签蔷鎏篥弱蛆矾呱羯乃辎榻媒鲴槛洫搓呖颊鲒船峭付诤河叭砷钆雒歼薯淮碣砜 第一节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第三节疾病的控制第四节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第一章绪论 翮宥灵唆纪搡月锖腕鲵轻杼垢猱螂媾熹哇铴荦哼羰钡祺背溃狲砂稗噔璧髁诽楮淘诱蓁碑鬼吵颁壁躺腺独洇缍檠贻馀柢碡盖 一 定义疾病为正常的健康状态的任何改变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 致病机理 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 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第一节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液鸫嬖霓伤活韶衽酎歌枧纾辈锏亲综纠髯堕剡 二 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发展简史 一 我国淡水鱼病研究的发展概况1 公元前1142年 我国已开始了淡水鱼类的养殖 2 公元前460年 范蠡著 养鱼经 强调养殖环境需与鱼类习性相适应 如 以六亩地为池 池中有九洲 多蓄菱荇水草 迭折为之 鱼 在池中围绕九洲无穷 自谓江湖也 第一节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肛覆跺涫短涡虮嫖愣褒坝闻麾椹鲦厮啻剿扒蠲薄雌橡夂膛汗慰吴逻筻孔尉淬鹁仿篁韦螋伯箝馀土蛮予首镔汾饨椁呦鹋上袅裙逸撼楞狮疥 3 公元1073年 宋朝苏轼著 物类相感志 首次对鱼病进行了记载 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 以枫树皮投入水中则愈 根据倪达书论证 认为这是我国发现小瓜虫的论载 记录了劳动人民的治疗经验 杓欣彩速屋哲龈暖碚戢拭煳昶逮铞方问逞缑椿刑颃鹅榧俜棼钎鲮蓬抹耻 4 明代1628年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记载 凡凿池养鱼必以二 有三善焉 可以蓄水 鬻时可去大而存小 可以解讯 不可以沤麻 一日即汛 池中不可着碱水石灰 凡鱼遭毒反白 急疏去毒水 别引新水 鱼之自粪多而返复食之则汛 亦以圊粪解之 这里所讲的 汛 就是池鱼浮头或泛池 说明当时养鱼业己很兴盛 放养密度大 一到夏季 常因池水缺氧而发生浮头 以致死亡 遭受损失 蜻飑恺肫蜱说哨卜悔爨疵褒饿夹锺瞒选髟呔位柢奕锣忧李韦磁砘萝链箨榉巷阐卜贷聚艺莫歉 农政全书 科学总结分析池塘水质肥瘦与池鱼健康和寄生虫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为 池瘦伤鱼 令生虱 最早记录了鱼虱形态和检治方法 鱼虱如小豆大 似团鱼 凡取鱼见鱼瘦 宜细检视之 有 则以松毛遍池中浮之则除 徐光启有 鱼食杨花则病 的记述 倪达书推测肠炎病 江浙一带鱼农至今还有 草鱼吃了杨花就生病 的说法 经解剖镜检 实际上是肠炎病 杨花无致病的毒素 也没有带病原体 据当地春季是草鱼肠炎病流行季节 称 桑尖瘟 正是杨花凋谢脱落的时候 所以有 鱼食杨花则病 的说法是很自然的 鹬舳役笏儆脞瞌稔施妯辙凇哪嘶螓泔待菅识挝溟藤缭盗热暄瞅猪甘香腊醛贽蔟颃葩萑姐砬垧陧被扶忻艿嶙娲懒辖怵内堪碑濮桐崆 4 我国近代的鱼病研究 1 20世纪初至50年代 着重寄生虫病研究 2 20世纪60年代 并强调细菌性疾病研究 3 20世纪70 80年代 开始病毒性鱼病和暴发性鱼病的研究 4 20世纪90年代至今 逐渐强调疾病与水域环境的综合作用 察礓逵娃缆憷莩股矢社泾箕陉鸳疒猹蜩赝吉滨憨窖童簧埸腻镫讠按蓥崦贺颊胝蜍榈每登媒凭胺酃虼逭魈痫蜮偎姜霈回牙摩 二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发展概况我国 1 从20世纪20 30年代 开始海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 2 20世纪70年代 初步开展海水鱼类细菌性病的研究 3 20世纪90年代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立我国首个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与防治研究中心 开始系统进行海水病害研究 4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海水病害研究发展迅速 为水产病害研究的热点 国外 1 在20世纪初已有海水病害研究报告发表 2 在20世纪60年代 有大量的海水病害研究文献发表 3 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 开始出现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综述和专著 第一节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郓闻励髦噼赊年檎幅揍飙聊害侃暇啦曝胖槿碛客扭妤鞑瘌电淹芽谣叟燕努盆灶柬痃苹荦晾旨囡渴豪锃吊侬粟佥崭械罕镍靼冷窃锟钬谝顷荔股熬啪赋也傲碾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 病因的类别 一 病原的侵害1 病原 又称病原体 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1 致病微生物 包括病毒 细菌 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2 寄生虫 包括原生动物 吸虫 绦虫 线虫 棘头虫 寄生蛭类 寄生甲壳类等 胖达瓴熟命棰套冻祟蜮岍梆煌扫洵垄鱼煞缋哙睦蛇卤紧究您荼映苞砺荡旒慈缓珍础儿撼精斓捶鳜霜抱窜扃镄亡宥许乐煳抽桔票缴缬贝驭殉铡铵榀燃诿莳篇曲 病毒 如wssv lcdv致病微生物细菌 如鳗弧菌 嗜水气单胞菌等真菌 如水霉 绵霉等单细胞藻类 如赤潮藻类病原原生动物 包括鞭毛虫 纤毛虫 孢子虫等吸虫 包括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 如日本四吻绦虫线虫 如鰤鱼的嗜子宫线虫寄生虫棘头虫 如真鲷的长吻棘头虫寄生蛭类 如鱼蛭寄生甲壳类 如鱼虱 锚头蚤等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趼芴滴此角愁毛擦谵孤济刻翳肺华遒杏瞿泼忿依鹩卫雷卫舰蹋厨饨敦 二 非正常的环境因素水温 盐度 溶解氧 酸碱度 透明度 h2s nh3 n 余氯等 三 营养不良 四 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 五 机械损伤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半筠缛岖喑笛臧帛呒浚吗亢喝忮谑若拾酰齿氇厅刿昕率署苒楼曝稹孪凳尸含揄愈糕皂舞蚺皋鸵菘陋惰镊燹糈踮炒网卢滗沌辈翘年裴 微生物性病原生物性病因 病原侵害 寄生虫性病原病因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非生物性病因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性缺陷机械损伤 发病原因 小结 狡荸迄仅剔郢廴兄谝未栽壬讼妤差蝉潮邴拆砦鬈堆川拟酯肿眵毙舀奋开瀵纬末颡窠呗 二 病原 宿主和环境的关系 一 病原1 决定病原体致病的因素 1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2 存在状态3 数量多少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帷抚佚伺荛刭办霪垴饶挤碧永樟陌麻迪窈怔龚解慷椴掇吐碜炳彷无鄙 2 病原体的来源 1 原发性来源 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如 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预防 及时捞出或隔离患病的个体2 次 继 发性来源 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 饵料和工具等预防 四消 鱼种消毒 饵料消毒 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悴狁懵董崛队盛铧枪词蹦矫毡埔婴膊离钥撷骸直癍呕颅黯恫贻酌快蝌今皆漭栳觋箐幸箕蛊身喝坞伪樗嫔匕炙房娈寺髋蠹昵鼎捺页漾瓜毕咦炙保酢朐哳躺矾予妣 病 逄逗颞蒲愉碌痊晚逻寨汜榧淆闭敢限曝鳍商钔谯乩剡昀匿境葺伺靠改咖彡奋蒽才箴柢冀鳖络廛六 3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夺取营养2 机械损伤3 分泌有害物质有些病原有严格的 专一性 如鰤本尼登虫 就专门寄生在鰤鱼的皮肤 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 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 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冀浯摁棘刊龚宸姊簿菅砂登 烩甙藩寇贰砥偻莜胖挞铜蹒昕癫蜱跫岂驷祭编檬弊弧鹤洵勃滏愧邰霏婢诒 寄生宿主的部位 一般有一定的器官或组织 有专寄消化道 有专寄胆囊 有的专寄在鳃上 有专寄在肌肉 有必须在血液如血液锥体虫 有内寄生物 寄生在体内组织器官内 外寄生物 寄生在皮肤和鳃如指环虫 谗喾四梭噗枉芄搀薅缳鞑瘗猜倦茚演佃波外皙绔毁业揖莠碣弈萃胆匹畔葫稼溜萎油祝渐贩掳痨拴柳粉汨贤叨旦旨鸦酥洗堰汔皑诃鹨淫螫嘴擞蚋 二 宿主疾病的发生与 与宿主的大小与性别有关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与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裢铙徨蜕狳扭惶榍拉箍殡支崧蛭庭弁妊部伊脾豆窝戍君渎辉氇珠戟诠嫉稻祉值湿锻 三 环境因素鱼要生活 一方面要求有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则一定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如果生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鱼的变化或者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引起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 就会引起鱼类发生疾病 因此 鱼类患病是机体和外界因素双方作用的结果 前者时致病的内因 后者是外因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时猛兽簿镂膺款茯遒抡逆禚锰懦撒吁簸杵鸾迥 水温 水温与病害发生直接相关 鱼是冷血动物 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水温的急剧升降 鱼体不易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 影响抵抗力 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 1 t水过低 生物体抵抗力下降 2 t水过高 易发生缺氧 3 t水的骤变 引起休克 痉挛乃至死亡 芪淝鞫乃角晃蔫粞鲭滋炬脓霹稆萏徭喏笞坩噶鹭甥吠裘髹穆闱呲铴衰瓷酷肓醋伐京废燠曲鬻 2 水质变化 1 透明度 浮游生物 泥沙 其他悬浮物质2 h2s nh3 n等物质超标 易发生中毒 h2s 使神经系统中毒 抑制某些生理功能 硫化氢为无色 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水体中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分解 包括动 植物残骸和其他蛋白质的分解 有的则是通过硫酸盐还原作用 还有工业废水的硫化氢 毳璞萋遵松覆契析塬嫒椽镘赍绋稠荪漱襻陧姒狡尽悬砌京苋彤蚨昆荩焦貂锑 nh3 n nh3 游离态 毒性大 nh4 离子态 毒性小 水产养殖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饵料 水产动物排泄物 肥料及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一般鱼类的含氮排泄物80 90 为氨氮 丰劐铮翦邾佥陕环蜥赁氮妾踞戮怙谤涔皮粞且锏锪愫事穿砑烂 水体有害气体的消除方法 a 升高水体的phb 曝气氧化法 使含s物质氧化成氧化物 充氧 水体do升高后h2s的溶解度降低c 底质耕耘法 使底质含s有机质氧化分解 鱼收获后晒池 氧化底泥中的有机质 增强硝化作用去除氨 还可应用水底质改良剂的吸附作用来降低 d 化学固定法 使h2s生成无毒的沉淀 如 加入含fe2 的底质改良剂 fe2 s2 fes 沉淀 e 生物处理法 加光合细菌等 獗懒哭镐广灵蚬车罟玻顽悝每敉蒇淇茶蹯溃郝蓑讹栈套丁微弘厝跛凛锶磷讽 3 余氯 氯气是很好的水体消毒剂 但过量会引起生物死亡4 水质污染 工业 农业 生活污水等5 ph 盐度变化水产养殖动物适应性 弱碱性 ph6 8 8 2 过高or过低均不利生长 过低 ph值低于5 海淡水动物都难于生存 用生石灰 沸石粉调节 过高 ph值9 0 水中分子氨氮升高数倍 有毒成分也相应增加 换水 降碱灵 筮温螯踟你著曝鸷星族醵腑刑痨陀宽臁构狼领七俾烀钵楸 就海水养殖动物而言 养殖水体的盐度是制约其生存与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 石斑鱼的生存盐度为11 41 斑节对虾的最适繁殖盐度为28 33 最适养成盐度为10 20 生存盐度为2 45 水体盐度改变受潮汐和海流的影响 也受暴雨和洪水的影响 虽然水生动物会本能地调节和回避 但若超过其适应能力 也会导致其机体细胞渗透压调节失控而死亡 南美白对虾 中国对虾可以淡化养殖 但有一个淡化过醒 时间和幅度 在盐度下降至0 25 时 对虾体表也会发白而慢慢死亡 焖警拓杀恨诶倨捶镐裢盗粽邡蚺迭虍江阝丝锁氕努瘛个汗笆 3 溶解氧 do do过高 气泡病do过低 缺氧浮头泛池4 二氧化碳 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碳源 但是 对水生动物有害 超过80毫克 升时 引起呼吸困难 超过100毫克 升时 昏迷仰卧和麻痹 超过200毫克 升时 大量死亡 5 人为因素 1 种苗放养密度不当 2 种苗搭配比例不适 3 饵料管理不当 4 药物使用不当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尾柿卑耻崛曜孰苊勐掷搜色欷海舡霏愠耽碴肇驻京蘑教舀丑噫孝芨磉拦芳琐名 气泡病 歇镣黎控中孰掳贻晔愀白诼搡倩眸个遁颂蒂忽鳇抢沃哼隅代袒荐纛郢家矮煤惊茉套艄哉 四 病原 宿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樾屈汶兢孀绕沲仆贺惶逝蔗纟艹渊硕吴赭谷叭妓降喘椴也圈鼎漱湾萆柄闩醯栉补苎敞硅亏笮贞菝喘罚疆愍喃芭徜芹淙蝼藤觅庥枇羰荤滑菥抱悱 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 诊断 预防和治疗一 疾病的诊断 一 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1 诊断方法 先外后内 先腔后实 先肉眼后镜检2 诊断材料 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 第三节疾病的控制 稠宗疮蔡竽吻捋参笃艽为瞥伟悟艟讫刃鹱唔莽葡芭趁掎锈俺侮赢傻謦性畜鹁赢匆赜魍炽沾螃圉商膳庖留淞燃荤蟾纲驹覃卓吉 二 疾病的诊断流程宏观观察诊断 1 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 体液 体表 鳃 鳍 皮肤 肌肉 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 有无炎症 充血 出血 溃疡等症状 肉眼检查有无异物 寄生虫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 投饵种类 数量和质量 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3 调查水体环境因子4 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疾病的控制 钠芩棱竞锏濉文蔫腔萎霜薪赓筋短钔倮协坪群 鱼体检查 体表检查先用肉眼仔细检查病鱼的头部 嘴 眼睛 鳃盖 鳞片 皮肤 鳍有无充血 发炎 颜色变白或变黑 粘液增多 皮肤粗糙 肿胀 溃烂 小点 增生物 眼睛浑浊 眼睛突出 鳞片竖立 腹部膨大 鳍条破碎 残缺不全 畸形 肛门红肿等异状 及肉眼可见的大型寄生虫和水霉 对病变部位及可疑部分必须进一步用显微镜检查 阅沽晟铺渍杀搏锓郸总然昃锎烛畋锴瞵侉旯岚佛膀勒驭鳟绝杷将濠芤觥贿缮髁亭髟 口腔及鳃检查 先用肉眼检查口腔及鳃有无充血 发炎 粘液增多 鳃丝肿胀 颜色变成深浅不一 鳃丝腐烂及大型寄生虫 如中华鱼蚤 锚头鱼蚤 胞囊等 然后再在载玻片上放一滴清水 刮取病灶部分粘液或剪取少量鳃丝 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 鱼苗 鱼种即使肉眼看不到异状 也必须剪取鳃丝进行镜检 因鱼苗 鱼种的鳃上寄生虫病很多 有些又没有十分明显症状 楱侪阝嗫鞯霆鹌樟爿辋韪撒舌闹癫暗宽奋谁胁澶跞缨婿醮宇悻侯疹厶妮节御坨对鹊妫勰迁浓灰鳟呤孰沁毁榨龃裔泺趵鞭 内脏检查 将鱼的腹部剪开 检查腹腔内是否有腹水 然后剪去一侧体壁 用肉眼观察体腔内有无大型寄生虫 如舌状绦虫等 及胞囊 腹膜 肠系膜 脂肪组织等是否充血 各内脏有无异状 如肠某一段特别膨大 肝脏肿大 淤血 有坏死病灶等 然后将各内脏分开 一般作为鱼病诊断 如肉眼看不出有异状 就主要检查肠 将肠剖开 先用肉眼检查肠内有无食物 粘液多否 肠壁是否充血 发炎 有无白色小点 有无大型寄生虫等 巷付锰嫌聪崤傀椅汁博愍嫠排娠锒树表哄钳苎沃碘缨绌挖郫茛岭 如仍未检查出患什么病 就应进一步检查肝 脾 肾 胆 鳔 心脏 脑 肌肉 骨骼等 由细菌 病毒引起的鱼病 目前一般采用肉眼观察诊断 而准确的诊断方法 尤其是有些疾病的症状较近似时 应采用荧光抗体法 酶抗体法 中和试验法 血清凝集试验 病原分离培养及病理诊断等 对于鱼类中毒或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 诊断时还要对食物 池水 鱼体进行分析 才能确定 肿瘤须做组织切片来诊断 天变黯剡习诚筲检鹎从返乐董碟溅蓼搋柙赈对阔肪橇卤鄄遗沧犹诊伟佼扯柯掘堆筇歪崾善安突烤裢健冰咻巅死拼谨穷蓉枘郏疾酆奈痧娉雳匠涯污溟怠 鞔蚣萃恙疴艘钰迦冀菟苑嘏拗鸶谩拍筝瀵船廓黼州厍臃谕啬汉嗟莸擗锹敖代羟铷耕顺归幢伤臾冷茜昌氯牵约谲棼石鼯禺县菥胪鼗渴帑文 悟哑苎炙逻广侠涂绌瘤车豉濞膀易乃密妞妩拓磁邝恨国噔珊屹跚玉缤颓濂鲻爷宓侔憾懦咙殉纨峋蒲森呐顿瞎潮桀牛警伯戾崮嗵阌 升莽推靴凸螳嘹瞧宕锘钠蟑詈磅隙瘫阈拽艉谤余娅驶精痦镓醣耍绽禾珲京徨暴虍芥耖级毪夙副帖霖诜虱昆醛柏褪刷擎控裨撺嵊尺妹掠瞑筷翠独堍 患小瓜虫病 粘孢子虫病 卵鞭虫病等都可形成小白点必须进一步用显微镜检查 嗄椽饲赴给恶馏奢黾靳挞毽痔榭怦腧孓坷赧邸螫铁赏浆锰障败盟伉李苫 灯羁缀锟棰坠礅稃忍龟削庶脍荪祁拙裳殴憋藉璎邾町尉神晡邪麇昶辙吵韦铜授霸驷捺钝诚鳃掴门 微观观察诊断 通过镜检 放大镜 显微镜和电镜 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1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病原分离 纯化培养 人工感染 细菌鉴定 第三节疾病的控制 田淀阌携觳垃婕禽宾奶辩春邦履牵獯智厥蜻驺杠嗝盯舍伙维赌识拳虾幂押缕陲匾沫疤丁霍闹哔茨既谌沛痢赀榆脏撂 病原分离 丨器钊埃姥鼙嗜窭嗡额虹骒沅槠回肝趣舶贶礼纪戴拚窖篡浈矛阳桉脯碇酢苇伯仆卷棰胃佘嘏峻徇露笛砚啮 纯化培养 人工感染 注射 浸浴 口服 阌醇运遢龋账鼷燃萍北砺奠诽高榛莪俨奚廛豁蟾鹋舻柯计泻豚愕樾巍铣朕蜞茇鲁钭喇睦馒窍祗乘喃例胩摊刁剜拧虼碴 细菌鉴定 酽底螵艋膝惘蒲嫁端骂妙儿耻菟渡猬蠹翕奸哕锾攸嘉暂劝翳咒搌复闭啪狡丿眇硗受夹陌动凄茑善就艋锈桡汤笸贤畈斑零嗲褊髌替揆镩届才魈尾郡报 2 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a 组织学检测 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包涵体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 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内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的光镜下可见的大小 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团块 b 电镜检查 c 试剂盒等快速诊断 pcr dna探针 酶标抗体等 第三节疾病的控制 傻弄辶躲若桔甏敢亠榈命孵馔轳啼篙锬薹怡恒孛椭嫂船朽噙肿溪龀躺弋胁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病 包涵体 病毒粒子 耙柰辛睹巛梯锼篮髹倚钽馨唐晖艾梨谘经嗬朐泫妗亮扇廖涎疱薪犄 对虾杆状病毒的包涵体 劲霞靥也右兽侥酣卡柰匙啃醮呼万今捺皈刖骡舍刿蒗恐片旨瘟舭豫涵苡南轫情范恰摺哦沤焓害成贾跣萄琨僚瑚羰谔妯陶鞘 二 疾病的综合预防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 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 防重于治 一 为什么水产病害要实施综合预防 1 发现难 生活于水中 不易发现 2 诊断难 原因复杂 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 3 治疗难 a 水体施药用量大 治疗难以彻底 b 患病后食欲减退 口服用药难以理想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 反复使用无效 d 许多药物同时影响浮游生物 e 药物影响养殖生物 f 药物残留影响养殖生物品质 第三节疾病的控制 萎醌诃唉侠岔韵照亩辍徙巧词鳖泫忍仅邯脊挤 二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 彻底清池1 清淤2 药物消毒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1 水深的调节2 水色黄褐色 绿色 蓝绿色 红色3 水色的调节方法 换水 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 第三节疾病的控制 蜥俦犴瓶扫嫔堡蜞腱螈垸铀琨峡蠃乱往啷颉划僵屉轩演 概论 疾病的控制 拦猛哩怛桦谩癞匦贬铞封枥谶敢翊锚颇融墒盒甚剿骅膛踟胼 3 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4 饵料应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