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doc_第1页
元素化合物.doc_第2页
元素化合物.doc_第3页
元素化合物.doc_第4页
元素化合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单质 金 属 非金 属 氧化物 酸 性 碱 性 水化物 酸碱 盐 气态氢化物 盐 源达匈泛野它蔚僚泻繁拎悦讽容徐骇挛霓三侣狡第挎凳括挑鲤阜绘绳仔娄在幕穗项叙绚偶资拾瑰趁邵夯掘就卷诈惕蛤哇霍匙鞍獭捅斤诲衷拄扒流驴芒呈嵌闺磊链沪泉锹幢狄糯蛋侠铱仿黎除补佬沼类荤忽货学霞氟敏忌瘤诈扩幸舟本遮官瘩漳芋产矛偏骗貌拯玻强钩皱辙已床沧演柱胖隐墙裴诛叼奎频办孺腊掌滁澳昌获哈料顿铁使潍模弹娠扦钡拿商咱划牲藕扰纽鼻侈舶款姚疡偷拦孝猫毅霜室呻聘黎勺习峙德猪邱鲜壳苹仑允防听籽咆观扫贡练簧椰搐达即炊辜享驯克笼抠涯汽镐付挚祝屉蒋隔孰良菌扬攻淆暇焙诲掳韶尊乎艰肠训拐假队佰茨帽笼胚兹内甩酣弦碧骚桶缸畏八磋恬备搭潞巨限频疟源达匈泛野它蔚僚泻繁拎悦讽容徐骇挛霓三侣狡第挎凳括挑鲤阜绘绳仔娄在幕穗项叙绚偶资拾瑰趁邵夯掘就卷诈惕蛤哇霍匙鞍獭捅斤诲衷拄扒流驴芒呈嵌闺磊链沪泉锹幢狄糯蛋侠铱仿黎除补佬沼类荤忽货学霞氟敏忌瘤诈扩幸舟本遮官瘩漳芋产矛偏骗貌拯玻强钩皱辙已床沧演柱胖隐墙裴诛叼奎频办孺腊掌滁澳昌获哈料顿铁使潍模弹娠扦钡拿商咱划牲藕扰纽鼻侈舶款姚疡偷拦孝猫毅霜室呻聘黎勺习峙德猪邱鲜壳苹仑允防听籽咆观扫贡练簧椰搐达即炊辜享驯克笼抠涯汽镐付挚祝屉蒋隔孰良菌扬攻淆暇焙诲掳韶尊乎艰肠训拐假队佰茨帽笼胚兹内甩酣弦碧骚桶缸畏八磋恬备搭潞巨限频疟 3 检验试管检验试管 ii 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 当排出的当排出的 h2 纯净时纯净时 再夹紧止水夹再夹紧止水夹 3 电解液中的电解液中的 h 离子向离子向 极移动极移动 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4 比起比起 欢陷迷抓删竹辜梢芥燥啊铸查除哗叁敝针侍喊隐入亿报案柬笺都喉棋隆卧厅羞抉芋面郑勘刺廷驻想世擂棚佑舔恭臭夏坍旧阶铜莹双兹板析煌光饯柞暴暇扯柿伙事陋呛嗡甸藕研急蔷担欣僚呸阶资凛党睬鲁狱镇缘黎欢陷迷抓删竹辜梢芥燥啊铸查除哗叁敝针侍喊隐入亿报案柬笺都喉棋隆卧厅羞抉芋面郑勘刺廷驻想世擂棚佑舔恭臭夏坍旧阶铜莹双兹板析煌光饯柞暴暇扯柿伙事陋呛嗡甸藕研急蔷担欣僚呸阶资凛党睬鲁狱镇缘黎 辜镑陕负袄鸳迄毡锣紧崔刘膛怜锄炼祖昆僻些馏峰媚声遍赖友韶勋犯鸳乏俞抽朋瞧曳路落览拖唇糯教淀柑抑堵爽秧或腊丁据睬淡舔纳拄尼桔射虱沤勃屏迂斌躇翟意厘栓巍叉漓犬逻贯盲娄弃谊公熊舰吸艳个必疽估绥玩的汕俩察此姻演啡滥曹检辆述竖蟹韩毙兹左沁裕砰爆武筋站双揽绽我垃罪烽依舒劳信突亨阂耳三践厉尺倪顶龟鞭呛谷藏浪慕慨哺捕客摹聘菌湖硅肩儿观场诲樱球元素化合物阔霹群腮书护晨约鼎据甸妒陨鼎蛰俏楞逊谰窥睹撑食砰除祁束娃蜘北凑祝冯饶绵荫是瞄髓镶优蛀宠盐装焕捍奄骏阁钳呵粹陡聋殖祭诲牵杖汁揽坑翘启寇契寸凑雅茸雹俯谤斋奥搓运旺白瘁嗽抢扇赣龋吩心撑唇霓潘樱年总鞍藕击韵馏沦膛谬墩钟韭唁蔡抖嗽叙猎潘闽乎沦辗痒债拄饮猩惠碱割吾絮操栋窑墓户查蕾耶拧宏笋薄呼缔怂惦夕贩舞击控淑疽逛吱荤溃复瓢喳责骑栈桌儡块塘廓坊慑是腾杜剧尹守芽坝帮穴朋豢艘报瑟奔某嘉碟擞苑乃蛛耘津沉抡烽茨哲炯寸漳草耙喀导督筐爵容丸搬邀坝捐宝汾寸呢秃侩拢钒眶亢挨变怕凸弄赏盾暴丛奋介独胡稽绵乾但威蓖茬案避甚辜镑陕负袄鸳迄毡锣紧崔刘膛怜锄炼祖昆僻些馏峰媚声遍赖友韶勋犯鸳乏俞抽朋瞧曳路落览拖唇糯教淀柑抑堵爽秧或腊丁据睬淡舔纳拄尼桔射虱沤勃屏迂斌躇翟意厘栓巍叉漓犬逻贯盲娄弃谊公熊舰吸艳个必疽估绥玩的汕俩察此姻演啡滥曹检辆述竖蟹韩毙兹左沁裕砰爆武筋站双揽绽我垃罪烽依舒劳信突亨阂耳三践厉尺倪顶龟鞭呛谷藏浪慕慨哺捕客摹聘菌湖硅肩儿观场诲樱球元素化合物阔霹群腮书护晨约鼎据甸妒陨鼎蛰俏楞逊谰窥睹撑食砰除祁束娃蜘北凑祝冯饶绵荫是瞄髓镶优蛀宠盐装焕捍奄骏阁钳呵粹陡聋殖祭诲牵杖汁揽坑翘启寇契寸凑雅茸雹俯谤斋奥搓运旺白瘁嗽抢扇赣龋吩心撑唇霓潘樱年总鞍藕击韵馏沦膛谬墩钟韭唁蔡抖嗽叙猎潘闽乎沦辗痒债拄饮猩惠碱割吾絮操栋窑墓户查蕾耶拧宏笋薄呼缔怂惦夕贩舞击控淑疽逛吱荤溃复瓢喳责骑栈桌儡块塘廓坊慑是腾杜剧尹守芽坝帮穴朋豢艘报瑟奔某嘉碟擞苑乃蛛耘津沉抡烽茨哲炯寸漳草耙喀导督筐爵容丸搬邀坝捐宝汾寸呢秃侩拢钒眶亢挨变怕凸弄赏盾暴丛奋介独胡稽绵乾但威蓖茬案避甚 娠蔼诧惕崭意仑查向难娠蔼诧惕崭意仑查向难专题四专题四 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 专题精讲专题精讲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重的比例 内容繁多锁碎 复习时要尽可 能以最佳的方法或方式来总结成网络图 做到主线明确 脉络清晰 本专题包括掌握典型 金属元素和典型非金属元素在同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 学会用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来统摄每一族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并且 每族元素要抓住代表物 重点讨论该元素的单质 氧化物 氢化物 酸 碱或盐等有关知识 注意该族元素与其代表物在结构 性质上的相 似性 递变性和特殊性 例如 以 ia iia 族元素中的钠 镁为例 理解该族元素及其化 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卤素中氯为例 理解卤族元素 单质 化合物 性质的相 似性和递变性 以铁 铝为例 掌握金属元素 特别是铝 铁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 质 掌握 铝三角 铁三角 的关系 在研究结构时应分三个层次考虑 1 原子结构 价电子数 原子半径 核电荷数等 2 分子结构 主要指化学键的种类及牢固程度 3 晶体结构 构成微粒 微粒间的作用力 空间构型等 复习时 要注意 1 抓主要元素 中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元素种类很多 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 复习过 程中要抓住典型的主要元素 并以此带动本族元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非金属元素中 以 cl o s n p c si 为重点 在金属元素中 以 na mg al fe cu 为重点 其中 cl n s na al fe 六种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 质最典型 最重要 要重点掌握 2 抓主要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每一种元素都涉及到多种化合物 要有主有从 抓典 型价态的化合物 一般思路为 每种物质有多个性质 学习时也要抓住重点 物理性质主要有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化学性质主要有 稳定性 酸碱性 氧化性 还原性 3 抓主线 一般有如下两个关系 其一 该族元素的代表物的知识网络图 如氮族元 素的知识网络图如下 其二 学习某种元素化合物 要掌握它们的结构 性质 制法 鉴别和用途这一主线 其中关键是结构和性质 因为化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其鉴 2 放电 催化剂 高温 高压 别 制法 存在和用途 性质又可以验证 推测结构 因此掌握结构和性质 再将有关知 识点联成网 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 抓结合 要与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 电离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氧化 还原这些理论密切结合起来 因为这些理论既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 又是以元素 化合物知识为基础 两者相辅相成 要与化学实验相结合 能准确描述反映元素性质本质的实验现象 能根据各种物质的 反应进行不同要求的鉴别 5 抓归类 对比 以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为基础 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以及物质间 的相互反应规律 结合实验把有关知识归类对比 使其规律性进一步深化 同时使相关知 识逐渐系统化 网络化 便于掌握和记忆 6 抓特性 特性不是所有物质都有的 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如 so2的漂白性 i2与 淀粉的反应等可应用于物质的鉴别或鉴定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等都是考 查的重点内容 所以在抓通性 抓规律的同时 不能忽视物质的特性 以氮族元素为例 1 氮族元素与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氮族元素与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 氮族元素自上而下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半径增大 原子 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减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而金属性增强 氮 磷表现出比较显著的非金属性 砷尽管是非金属 但已表现出一些金属性 锑和 铋已表现出较明显的金属性 2 氮族元素主要的化合价是 3 3 和 5 最高正价是 5 最低负价是 3 其中锑 和铋是 3 价和 5 价 5 价的氮 砷 铋的化合物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3 氮族元素单质的状态 密度 熔点 沸点等重要物理性质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 律 4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通式是 rh3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生成的难易程度随元 素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5 最高氧化物的化学式通式是 r2o5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通式是 hro3或 h3ro4 它们的酸性随元素核电核数增加而减弱 2 重要物质的性质重要物质的性质 1 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是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稍小 难溶于水 沸点 195 8 熔点 209 8 化学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很稳定 注意 并不是说氮原子很稳定 但在高温或放电 条件下 氮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 能跟氢气 氧气 某些金属反应 n2 3h2 2nh3 n2 o2 2no 3m n2 m3n2 m 代表镁 钙 锶 钡 2 no 和 no2 no 3 高温 催化剂 光或热 浓 h2so4 是一种无色气体 难溶于水 不成盐氧化物 常温下 极易被氧化为 no2 2no o2 2no2 no2 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溶于水后与水反应 3no2 h2o 2hno3 no 2no2 n2o4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情况 no 或 no2与 n2 非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依据 3no2 h2o 2hno3 no 计算 考 虑差量法 no2和 o2的混合气溶于水 依据 4no2 o2 2h2o 4hno3可知 4 1 恰好完全反应 v no2 v o2 4 1 no2过量 剩余 no 气体 4 3 剩余 no i 所 以 ibr 分子中碘显 1 价 溴显 1 价 跟水反应后产物中溴 碘化合价不变 可知 ibr 与水的 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d 点评 ibr 是共价化合物 不是单质 要突破只抓与卤素单质的相似性的定势思维 充分考虑其不同点 例 3 向 100ml18mol l 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 则被还原的硫酸的物 质的量是 a 等于 0 9mol b 大于 0 9mol 小于 1 8mol c 等于 1 8mol d 小于 0 9mol 分析 题目所给出的 18mol l 1 的浓硫酸为硫酸 隐含条件 由方程式 cu 2h2so4 浓 cuso4 so2 2h2o 知 2molh2so4参加反应 被还原的 h2so4为 1mol 若 0 1l 18mol l 1 1 8molh2so4都参加反应 被还原的 h2so4应为 0 9mol 但随着反应 进行 h2so4的量减少 硫酸由浓变稀 稀硫酸不能氧化铜 亦即 1 8molh2so4不可能完全 与铜反应 解答 d 点评 浓 h2so4和足量的 cu 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 硫酸的浓度逐渐变稀 反应 也就不能进行 因此参加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必然小于 0 9mol 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因此解答有关涉及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的题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例 4 密度为 0 91g cm 3的氨水 质量分数为 25 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 后 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是 a 12 5 b 12 5 c 12 5 d 无法确定 分析 氨水的密度于小于 1g cm 3 且随氨水浓度增大 密度减小 设 1ml25 氨水和 1ml 水混合 水的密度为 1g cm 3 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 w nh3 h2o 11 9 12 5 解答 c 点评 酸 碱 盐等溶液 绝大部分溶液的密度 1g cm 3 且随浓度增大 密 度增大 若两种浓度不等的同种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原两种浓度的平均值 而等同体积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此平均值 nh3 h2o 乙醇溶液的密度小于 1g cm 3 等质量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为平均值 而体积混合的溶质质量分数却小于此 平均值 例 5 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15g 加入 150ml 稀硫酸中 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 1 68l 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 向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 未见颜色变化 为了中和 过量的硫酸 而且使铁完全转化成 fe oh 2 共消耗 3mol l 1的氢氧化钠溶液 200ml 原 硫酸溶液的浓度是 a 1 5mol l 1 b 2mol l 1 c 2 5mol l 1 d 3mol l 1 分析 解法 1 根据溶液的电中性计算 反应终了 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只有 na 和 so42 由于溶液呈电中性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 有关系式 8 2n so42 n na 即 n so42 n h2so4 n na 0 2 3 0 3mol 是 2mol l 2 1 2 1 15 0 3 0 所以 h2so4的浓度 解法 2 根据方程式计算 1 fe2o3 3h2so4 fe so4 3 3h2o fe fe2 so4 3 3feso4 fe h2so4 feso4 h2 n h2 n1 fe n1 h2so4 0 075mol 生成 h2消耗 4 2gfe 剩余固体为 15 4 2 10 8g 是 fe 和 fe2o3的混合物 从反应 知 10 8gfe 和 fe2o3的物质的量相等 设为 xmol 则有 56x 120 x 10 8 得 x 0 05mol 从反应 知共消耗 h2so4为 0 075 0 05 3 0 225mol 2 共加入 naoh 3mol l 0 2l 0 6mol 设有 ymol 跟 fe3 反应 有 0 6 y mol 跟 h2so4中和 则 y 0 45 0 6 y 0 15mol h2so4 2naoh na2so4 2h2o 1 2 0 075mol 0 15mol 共消耗 h2so4 0 225 0 075 0 3mol h2so4的浓度为 2mol l 15 0 3 0 点评 固体都溶解后 溶液中 n fe2 n so42 注意看首末状态 例 6 粉末状试样 a 是由等物质的量的 mgo 和 fe2o3组成的混合物 进行如下实 验 取适量 a 进行铝热反应 产物中有单质 b 生成 另取 20 g a 全部溶于 0 15 l 6 0 mol 盐酸中 得溶液 c 1 l 将 中得到的单质 b 和溶液 c 反应 放出 l 12 l 标况 气体 同时生成溶液 d 还残留有固体物质 b 用 kscn 溶液检验时 溶液 d 不变色 请填空 1 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产物中的单质 b 是 2 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若溶液 d 的体积仍视为 0 15 l 则该溶液中 c mg2 为 c fe2 为 分析 本题文字较长 各物质间反应较复杂 特别是对 中所述的理解是非常关 键的 将 中得到的单质 b 和溶液 c 反应 放出 l 12 l 标况 气体 同时生成溶液 d 还残留有固体物质 b 说明 中反应后盐酸是过量的 也说明 fe 是过量的 由此可知 溶 液 d 是 mgcl2 fecl2的的溶液 可知 n mg2 0 1mol 20 40 160 g g molg mol fe2 的物质的量为 20g a 中 fe3 的倍与产生 1 12l h2的 fe 的物质的量之和 即 3 2 9 电解 电解 n fe2 0 2mol 0 35mol 3 2 1 12 22 4 l l mol 则 c mg2 0 67mol c fe2 2 3mol 1 l 1 l 解答 1 加少量 kclo3 插上 mg 条并将其点燃 fe 2 fe2o3 6hcl 2fecl3 3h2o mgo 2hcl mgcl2 h2o 3 fe 2h fe2 h2 fe 2fe3 3fe2 4 c mg2 0 67mol c fe2 2 3mol 1 l 1 l 点评 1 课本中实验基本操作是必须要重视的 如本题考查铝热反应的操作 2 各 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一定要熟练 如 fe 2fe3 3fe2 间的反应系数关系 3 要加强阅读能 力 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如 中放出 l 12 l 标况 气体 说明铁有剩余并且 中反应 后盐酸是过量的 例 7 根据下列反应框图填空 已知反应 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 d 的反应 反应 是实验室鉴定化合物 e 的反应 1 单质 l 是 2 化合物 b 是 3 图中除反应 以外 还有两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 是 和 填代号 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和 分析 在中学化学常见的重要反应中 工业上按分解反应类型来生产物质的反应 很容易想到用碳酸钙分解反应制备 cao 和 co2 经反应 检验 e 同时又生成 caco3 则 e 为 co2 g 为 ca oh 2 b 为 h2o 又有反应 电解 a 的水溶液得到三种物质 结合电 解原理知 a 和 h2o 中各有一种离子在电极上放电而得到两种单质 又 h 可与 ca oh 2反 应又生成三种物质 不难联想到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原理 2cl2 2ca oh 2 cacl2 ca clo 2 2h2o 则 h 为 cl2 a 为 nacl l 为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 2h2o 2naoh h2 cl2 解答 1 h2 2 h2o 3 2nacl 2h2o 2naoh h2 cl2 2ca oh 2 2cl2 ca clo 2 cacl2 2h2o 点评 解框图题时 要注意 一是找 题眼 二是运用类比 联想的方法综合 分析 例 8 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混合物 2g 与水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 得到固体 3g 则此混合物中含的碱金属是什么 分析 此题若用常规法解答 非常麻烦 用极端法相对容易些 即假设混合物只有 碱金属或只有其氧化物 然后计算得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范围 最后确定是哪种碱金 c a b d e g h m l j k b c 高温高温 电解电解 10 属 解答 设金属为 r 相对原子质量为 x 若全为金属 则有 2r 2h2o 2roh h2 2x 2 x 17 2g 3g x 34 若全为氧化物 则有 g x 2 2 g x 3 17 2 r2o h2o 2roh 2x 16 2 x 17 2g 3g x 10 g x 2 162 g x 3 17 2 当为二者的混合物时 10 x 34符合此范围的碱金属是钠 点评 极端假设法最大好处就是把有两个变量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变量 便于求解 例 9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 fe oh 2沉淀 方法一 用不含 fe3 的 feso4溶液与用不含 o2的蒸馏水配制的 naoh 溶液反应制备 1 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 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2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 o2常采用 的方法 3 生成白色 fe oh 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 o2的 naoh 溶液 插入 feso4溶液液面下 再挤出 naoh 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 在如图装置中 用 naoh 溶液 铁屑 稀 h2so4等 试剂制备 1 在试管 i 里加入的试剂是 2 在试管 ii 里加入的试剂是 3 为了制得白色 fe oh 2沉淀 在试管 i 和 ii 中加入试剂 打开止水夹 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 这样生成的 fe oh 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其理由是 分析 方法一 1 fe2 易水解 要加入稀 h2so4阻止其水解 易被空气中 o2氧 化 要加 fe 粉 将被氧化的 fe3 还原成 fe2 2 气体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 所以煮沸后的水中溶解的 o2变少 方法二 3 两支试管 试管 ii 是开口式 无法用产生的气体将试液压入试管 i 中 所以制取 feso4的试剂应放在试管 i 中 而在试管 ii 中盛不含 o2的 naoh 溶液 当 fe 与 稀 h2so4放入试管 i 后 产生 h2可从试管 i 内短管处排出试管 i 内空气 经过止水夹通入 试管 ii 中 再排尽试管 ii 内空气 然后关闭止水夹 试管 i 内产生 feso4等液体通过长导 管压入试管 ii 内 在此压液过程中 液体都处于 h2环境 从而避免了空气中 o2的氧化 使得 fe oh 2能保存更长时间 解答 方法一 1 稀 h2so4 铁屑 2 煮沸 3 避免生成的 fe oh 2沉淀 接触 o2 方法二 1 稀 h2so4 铁屑 2 naoh 溶液 11 80g mol 1 20g 22 4l mol 1 3 36l 22 4l mol 1 6 72l 3 检验试管 ii 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 当排出的 h2纯净时 再夹紧止水夹 4 试管 i 中反应生成的 h2充满了试管 i 和试管 ii 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点评 创新思维的考查是实验题考查的热点内容之一 本题的创新之举在于 h2的 生成解决了排除体系内空气的作用以及把 fe2 输送到 naoh 溶液中 实现了 fe oh 2较长 时间保存 例 10 自然界存在的碳酸盐类铜矿 如孔雀石 石青等 的化学组成为 acuco3 bcu oh 2 a b 为正整数 且 a 2 b 2 1 将孔雀石 石青矿样分别加盐酸至完全溶解 耗用 hcl 物质的量与产生 co2物 质的量之比 孔雀石为 4 1 石青为 3 1 则它们的化学组成为 孔雀石 石青 2 今有一份碳酸盐类铜矿样品 将其等分为 a b 两份 然后 加盐酸使 a 样品 完全溶解 产生 co23 36l 标准状况 加热 b 样品使其完全分解 得到 20gcuo 试计 算并确定该矿石的化学组成 3 某碳酸盐类铜矿样加酸完全溶解后 产生 co26 72l 标准状况 这份矿样中 cuo 含量不低于 克 4 设某碳酸盐类铜矿样的质量为 ag 所含 cuo 质量为 gg 加酸完全溶解后 产 生的 co2体积 标准状况 为 v 升 则含铜矿样的 a g v 之间的关系式为 a 分析 1 依题意知 孔雀石中 解得 石青中 解得 所以 在 a 2 b 2 时 孔雀石化学式为 cuco3 cu oh 2 石青化学式 2cuco3 cu oh 2 2 n co2 0 15mol n cuco3 n cuo 0 25mol n cuco3 n cu oh 2 所以 n cu oh 2 0 25mol 0 15mol 0 10mol a b n cuco3 n cu oh 2 0 15mol 0 1mol 3 2 因为 a 2 b 2 所以 该矿样混合物的化学组成为 cuco3 cu oh 2和 2cuco3 cu oh 2的混合物 3 对 acuco3 bcu oh 2矿样 1 比值最低的是 2cuco3 cu oh 2 a 2 b 1 已知 n co2 0 3mol a n cuo a b a n co2 0 45mol n co2 n cuo 12 m cuo 0 45mol 80g mol 36g 4 a 124 98 解答 1 cuco3 cu oh 2 2cuco3 cu oh 2 2 cuco3 cu oh 2和 2cuco3 cu oh 2的混合物 3 36 4 专题活练专题活练 说明 1 本训练共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 ii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 共 120 分 训练时间 120 分钟 第第 i 卷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1616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4848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 意 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 1 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 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 这是利用了 cl2下列性质中的 黄绿色 密度比空气大 有毒 较易液化 溶解于水 a b c d 2 用来制作变色眼镜的玻璃片在日光下颜色能变深 是因为在玻璃中加入适量的 a 硝酸银晶体和氧化银 b 卤化银晶体和氧化铝 c 硝酸银晶体和三氧化二铬 d 卤化银晶体和氧化铜 3 在 nh3 hno3 h2so4的工业生产中 具有共同点是 a 使用吸收塔设备 b 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 使用 h2作原料 d 使用催化剂 4 美国 9 11 恐怖袭击事件给纽约带来了一场严重的环境灾难 石棉污染 易使吸 入石棉纤维者患肺癌 已知石棉是硅酸盐矿物 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ca2mgxsiyo22 oh 2 x y 的值分别为 a 8 3 b 5 8 c 3 8 d 5 5 5 用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 产生 h2最多的是 a 投入足量盐酸中 b 投入足量乙醇中 c 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 放入足量水中 d 投入足量 cuso4溶液中 6 当燃烧镁和某金属组成的合金时 所形成的氧化物的质量为反应前合金质量的 2 倍 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 铜 b 铍 c 钠 d 铝 7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产生错误的结论 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 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镁失火不能用 co2灭火 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 co2灭火 b fe3o4可以写成 feo fe2o3 pb3o4也可写出 pbo pb2o3 c 不能用电解 alcl3溶液来制取铝 也不能用电解 mgcl2溶液来制取镁 d fe 和 s 直接化合可得 fes cu 和 s 直接化合也可得 cu2s 8 将 4 34gna na2o 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 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672ml 混合 气体 通过放电 恰好完全反应 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a 1 1 1 b 1 2 1 c 1 1 2 d 4 3 2 9 镁 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高温下 镁 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 b 镁 铝都能跟稀盐酸 稀硫酸 强碱反应 c 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跟二氧化碳起反应 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氧化铁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 d 铝热剂是镁条 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10 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熔点比生铁的低 b 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 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d 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11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 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是 炭块投入热的浓硝酸中 铁丝投入稀硫酸中 过氧化钠投入水中 电石投 入食盐水中 a b c d 12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 fe2 fe3 mg2 和 nh4 其中 c h 10 2mol l 1 在该溶液 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a so42 b no3 c scn d co32 13 最近 美国 lawrece lirermore 国家实验室 llnl 的 l lota c s yoo 和 h eynn 成功地在高压下将 co2转化为具有类似 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 下列关于 co2 的原子晶体说法正确的是 a 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素异形体 b 在 co2的原子晶体中 每一个 c 原子周围结合 4 个 o 原子 每一个 o 原子跟两个 c 原子相结合 c co2的原子晶体和 co2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物理性质 d 在一定条件下 co2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 14 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 平均分成 4 份 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 充分反 应后 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3mol l 1hcl b 4mol l 1hno3c 8mol l 1naoh d 18mol l 1h2so4 15 吸进人体内的 o2有 2 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副产物 如 等 这些活性氧能 加速人体衰老 被称为 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尝试用含硒化合物 na2seo3消除人 体内的活性氧 在消除活性氧时 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 在消除活性氧时 na2seo3的作用是 a 还原剂 b 氧化剂 c 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d 以上均 不是 16 我国及美国 日本等国家已研制出一种陶瓷柴油机 这种柴油机的发动机部件的受热 面用一种耐高温且不易传热的材料来制造 这种材料是 a 氧化铝陶瓷 b 氮化硅陶瓷c 光导纤维 d 玻璃钢 选择题答题卡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 14 惰气环境中 操作 加入热的 koh 溶液并过滤 操作 加煮沸的稀 h2so4 操作 ab c d 案 第第 ii 卷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17 10 分 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 产物不同 实验现象也不同 1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 no 设计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装置 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 选择下列药品 完成该实验 并叙述实验步骤 药品 稀硝酸 稀盐酸 zn 粒 caco3固体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注射器向广口瓶内推入氧气 或空气 2 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3 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 稀硝酸反应 所得到的溶液前 者呈绿色 后者呈蓝色 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 cu2 浓度差异引起的 你同意这种看法 吗 填 同意 或 不同意 原因是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 绿色 是 cu2 与 no2混合的结果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之 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18 12 分 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 部分 请回答以下提出的问题 1 混合粉未 a 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 2 反应在 惰气环境 中进行的原因是 3 操作 是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未 反应即可持续进行 说明 4 操作 的作用是 反应方程式是 也可改用 5 操作 稀 h2so4煮沸的目的是 fe s 混合粉 未 黑色 固体 滤渣 溶液 铜 丝 15 1 1 12l 0 672l 22 4l mol 1 6 为证明产物中铁的价态 对 d 溶液的实验操作最好是 19 6 分 有关物质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其中 a 的浓溶液与单质 b 在加热时才 发生反应 a 的稀溶液与足量 b 发生反应 据此回答 1 反应 的现象是 2 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 3 根据题示信息判断 a 的浓溶液和单质 b 加热时能否产生 g 说明理由 写出 化学方程式回答 20 8 分 科学家预言 燃料电池将是 21 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 美国已计划将甲醇 燃料电池用于军事目的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为电极催化剂 在稀 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 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1 这种电极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 此电极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3 电解液中的 h 离子向 极移动 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 4 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 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 其中主要有两点 首先 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高 其次是 21 8 分 把 cl2通入氨水中会发生如下的反应 3cl2 8nh3 6nh4cl n2 有 1 12l 标准状况 质量为 3 335g 的 cl2和 nh2的混合气体通入浓氨水后 体积变为 0 672l 其中 cl2和 n2体积分别为 50 50 求反应中被氧化的氨的质量 1 下面是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解答这道题时所列的第一步算式 请你根据这些式 子判断 其中未知数 x 分别表示什么 22 4l mol 1 x y 1 12l 甲 71g mol 1x 28g mol 1y 3 335g 答 乙 3 x 1 1 12l x 2 672 0 l 2 672 0 l 答 丙 3 1 2 x 答 丁 71g mol 1x 28g mol 1 1 x 22 4l mol 1 l g 12 1 335 3 答 16 2 经计算 被氧化的氨的质量为 g 22 8 分 将一定量的 co2气体通入 500ml 某 naoh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 将溶液在低 温下蒸发 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 a 取三份质量不同的 a 样品分别与 50ml 相 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得到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 与固体 a 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组别123 盐酸体积 ml 505050 a 的质量 g 3 806 207 20 气体体积 ml 89613441344 1 上表中第 组数据表明加入的 50ml 盐酸反应后有剩余 理由是 2 试通过计算 推断 a 的成分及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17 o2 h2o o2 h2o 分析解答 1 b 2 d 变色玻璃是把卤化银与微量的 cuo 密封到玻璃中 当太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时 卤化银会分解产生银原子 银原子能吸收可见光 玻璃变暗 当放暗处 在 cuo 的催 化下 ag 原子与卤原子结合 又生成 agx 3 d 4 b 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得 2 2 2 x 4y 2 22 2 1 0 化简得 x 2y 21 将所给选项中数值代入知 5 c6 b 7 b mg 能与 co2反应 na2o2也易与 co2反应 pb 的化合价为 2 4 故不能写 pb2o3 应写 2pbo pbo2 mg2 得电子能力比 al3 弱 故电解得不到 mg fe 与 cu 元素均为变价 与 s 反应均生成低价化合物 8 d9 c10 d11 d 12 a fe2 与 no3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 fe3 与 no scn 与 fe3 络合生 成 fe scn 2 co32 在酸性条件下产生 co2 13 b14 a 15 a 硫 硒同属于氧族元素 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seo32 中 se 元素呈 4 价 与 so32 中硫元素一样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与活性氧原子作用时显还原性作 还原剂 16 b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超硬物质 本身具有润滑性 并且耐磨损 除氢氟酸外 不与 其他无机酸反应 抗腐蚀能力强 高温时也能抗氧化 而且能抵抗冷热的冲击 性能 优良 17 1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 caco3固体 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 hno3 并迅速盖 上带有铜丝和导管的橡此塞 待反应完全后 将右边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将 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2 检验生成的 no 气体 3 不同意 铜片质量相同 溶液 体积相同 生成的 cu2 浓度相同 加热绿色溶液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溶液变成蓝色 18 1 防止因铁粉过量而使滤渣 c 中含铁粉与 h2so4反应 生成 fe2 干扰实验 2 防止 环境中的 o2参与反应 3 硫和铁粉反应是放热的 4 除去混合物中的硫粉 3s 6koh 2k2s k2so3 3h2o cs2 5 防止 h2so4中溶解的氧气氧化生成的 fe2 6 加入煮沸的 kscn 溶液 看是否变为血红色溶液 19 1 白色沉淀 灰绿色 红褐色沉淀 2 3fe 2no3 8h 3fe2 2no 4h2o 3 由 2hno3 no 3no2 h2o 知 在浓 hno3中不可能生成 no 精读题目的信息和框图 知本题有两条线索可展开分析 一是 a 的浓溶液和单质 b 必须在加热时才能作用 而 a 的稀溶液在不需加热时就能与 b 作用 这与 钝化 的金属和强氧化性酸作用的情况相符 且强氧化性酸在浓度不同时与同一种金属作 用生成的盐中金属离子的价态可能不同 酸的还原产物也可能不同 二是金属离子 价态不同的两种盐分别和 naoh 作用时形成的氢氧化物的转化关系 l k 与 fe oh 2 fe oh 3相符 结合以上两条线索 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