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学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学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学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三)综合探究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名称发明与改进外传意义造纸术西汉: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4世纪传到朝鲜,后来传到越南和日本;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以后从西域传到欧洲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火药唐代: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三、古代农耕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近代科技的五大原因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4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多次进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5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复习对策一、多元史观认识百家思想主张1唯物史观角度(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2)从阶级史观看,孔子、老子、庄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群体的利益,其他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2文明传承角度: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今天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有益成分,如民本思想,和谐观念,统一意识、义利观点,同时也应剔除其落后时代的如三纲五常、等级贵贱等内容。3联系现实的角度:应注意孔孟儒学家思想中的“民本”主张与当今民主本质上的区别,古时“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主特权为中心,当今民主以人权平等为中心。二、传统儒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科学或可取的一面)1具有和谐意识。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2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3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4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三、分析文化现象的思维模板1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的经济是否繁荣发展。 2政治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分析各民族之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因素。四、本专题文化和科技均属于高频考点,在古代史选择题中占到一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