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岁儿童方位认知的实验研究姓名:王永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基础心理学指导教师:王惠萍20090530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考察212岁儿童在新时期方位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本 研究探讨新时期儿童相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关于方位认知的研 究,为儿童方位认知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探讨儿童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 填补我国关于儿童方位认知研究中缺乏对儿童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研究的空白。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主要论述方位认知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关于儿童方位认知和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的研究。 第二部分为相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研究,本部分有三个实验主要研究儿童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的认知发展规律。 第三部分为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研究,本部分有两个实验,主要研究儿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认知发展。 第四部分为讨论部分,主要讨论儿童在方位认知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及其原因。 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出了六点结论。 (1)儿童的方位认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儿童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认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3岁儿童已经形成了对上、下方位的认知,4岁儿童已经 形成了对前、后方位的认知,5岁儿童已经完全达到了对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认 知,并且能以主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7岁儿童已经形成了对左、右方位的认知, 而大约要到10岁儿童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相对性和灵活性的左右方位的认知。(2)儿童的方位认知存在飞跃期。3岁和5岁是儿童认知上、下方位的飞跃期;5 岁和6岁是儿童认知前、后方位的飞跃期:5岁和7岁是儿童认知左、右方位的飞跃期。 总之,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认知中,5岁是儿童方位认知的关键期。(3)不同的方位认知存在难易的次序。儿童方位认知的次序是:先认知上下,再 认知前后,最后认知左右。3岁儿童表现出的这种难易的差异最为显著,但57岁儿童 认知上、下、前、后四个方位难易相同,而认知上、下、前、后四个方位比认知左、右 容易。(4)儿童左右方位认知的发展,有规律地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岁):儿童能比较固定化的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第二阶段(7二8岁):儿童能初步地、具体地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第三阶段(p10岁):儿童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5)ll岁儿童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的方位认知。 (6)相对于语言任务,8岁和9岁组的儿童在操作任务上更倾向于使用东、西、南、北的绝对参考框架;从10岁开始,儿童在语言中使用绝对参考框架的能力快速发 展,基本达到了与操作任务中相同的水平。关键词:儿童方位认知相对参考框架绝对参考框架认知发展li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explor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2-1 2 year-old children in new tim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nvironment could affect and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on cognition and gave some new evidences for the spatial cognitionthe first part summarized the previous wellknown views about the position cognition inthe history,the produ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ition cognitionthe second part is refer to the relative egocentric frames cogni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this part has three experiments mainly to study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top,bottom,front, back,left,right six position cognition of childrenthe third part adopts the paradigm of the viewers rotation initiated by levinson,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of absolute reference frame,this part has two experiments,mainlyto study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east,west,south,norththe fourth part mainly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displayed inthe position cognition of the childrenwe could draw some conclusions from the research:(1)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osition cognition is a processit is a long time to grasp positions,3 year-old children had already formed top and bottom position cognition,4 year-old children had already formed front and back position cognition,5 year-old children had already completely formed top and bottom,front and back four position cognition,and could distinguish left and right position taking the main body as the center,7 year-old children had already formed left and right position cognition,but 1 0 year-old children can beable approximately to form truly relativity and flexible about position cognition(2)childs position cognition existence critical period3 years old and 5 years old ar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ldrens top and bottom position cognition;5 years old and 6 years old arc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ldrens front and back position cognition;5 years old and 7 years old ar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ldrens left and fight position cognitionin briel,in top,bottom, front,back,left and right position cognition,5 year-old is the childrens position cognitioncritical period(3)different position cognition existences difficulty orderchildrens position cognitions order is:top and bottom-front and back-left and right3 year-old children is most remarkable (4)childrens position cognitions development is disorderly,it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the first stage(56 year-old):the children can distinguish themselves left wim right fossilizly;the second stage(78 year-old):children call grasp the position relativityspecifically initially;the third stage(9-1 0 year-old):children can grasp the concept nimblyquite broadly(5)1 1 year-old children had already formed east,west,south,north position cognition1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contrast谢tll the language duty,8 year-old and 9 year-old children favor in the operation duty using east,west,south,north;in the language duty,from 1 0 year-old,the ability of children using the frame developed fast absolutely,it has achieved basically、析廿l the operation duty in the same levelkey words:children;position cognition;spatial cognition;relative egocentric frame;absolute reference frameiv鲁东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王永琳日期:一年月矿el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鲁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王每己磷禾日期砷年 6月日导师签名孑撕日期: 刀年 6其户et|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部分研究综述方位认知研究概述自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皮亚杰开始研究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以来,国内外的 心理学家就开始了对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在西方兴 起,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认知研究是现代心理 学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心理学界关于大小认知、形状认知以及时距认知【11等的研究已 相当丰富。空间认知也历来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领 域,认知的成分也越来越多。方位认知是空间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对物体的空间关 系和自己身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认知,如对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 北等方位的认知。11方位认知的概念 方富熹、方格认为,空间认知是指人们对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三维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加工过程。空间认知能力和人的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它是一个广泛的系统,既包括大小、形状、方位等概念,也包括对 空间区分和空间关系的理解等。空间认知就是所有这些空间概念在人脑中的反映。幼儿 的空间认知发展是调动相应感官并借助于生活经验对上述各空间概念的认知过程。幼儿 对空间的认知首先取决于其认知对象的特点【21。我们知道,空间和时间一样,是运动着 的物质存在的形式。当谈及任何物质存在的时候首先指它的广延性,具体地说,空间具 有三个维度,即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分别体现在长度、面积和体积上;要 确定某一客体存在的空间位置必须了解该客体与周围其他客体的空间关系,如距离、方 位或排列的次序等;当说到任何客体的运动时,必须联系到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变 化的规模大小等。在本研究中,方位认知是空间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身 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认知,如对相对参考框架上、下、前、后、左、右及绝对参考框 架东、西、南、北等方位的认知。方位认知和方位知觉有所不同,方位认知更加侧重于 获得方位知识或应用方位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指人认识方位的过程,即对 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方位知识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象、思维和语言等。而知觉是指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它对 我们所获得的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12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笔者搜集到的关于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资料多为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121儿童方位知觉的概念 心理学界关于方位知觉的概念有多种界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陈帼眉和彭聃龄对方位知觉的界定。 陈帼眉认为,方位知觉是空间知觉的一种,它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身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的知觉f31。 彭聃龄认为,方位知觉就是通俗意义上讲的方位定向(orientation),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方位知觉包含对于物体的空间位 置的辨别,以及对物体间相互关系的了解【4】。与所参照的客体的方位相比较而言,物体 的方位总是相对的。如凳子在桌子的下面,书本在桌子的上面,等等。动物和人都具有 方位定向的能力,如:蜜蜂飞出数里以外采蜜,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自己的窝中; 信鸽能传递千里以外的信息,准确无误地飞抵自己的目的地;山鹰从高空俯冲而下,准 确地捕获自己的猎物;人能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等。彭聃龄还认为,方位定向是各种 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同物种在方位定向中凭借的感官不完全相同,如:鸽子主要接 受地球磁场的影响;蝙蝠主要根据飞翔时发出的声音;狗主要根据视觉、听觉和嗅觉定 向。对人类来说,视觉与听觉在方位定向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5】。122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 自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开始了对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早在1928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就曾对儿童的左右概念进行过实 验研究。他认为儿童抽象的“左右概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6】:第一阶段,57 岁未分化阶段,儿童可以比较固定的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大部分儿童能辨认自己的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1502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右手和左右脚,但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手和左右脚;第二阶段,7q岁具体分化阶 段,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手和左右脚,能认识到对面人的左右方位和自己的不同;第三 阶段,1卜11岁充分分化阶段,儿童能完全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性,能毫不犹豫的指出中间物体的左右方位。皮亚杰用思维的社会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在第 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唯一的,绝对的;在第二阶段 儿童开始能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但还不能从多种角度看问题;第三个阶段的儿童思维 是充分社会化的,他们能同时从很多人的角度看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艾尔金(delkind) 重复了皮亚杰的实验。他们两人的实验结果大致相同,他也把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分成 三个阶段。而且他也认为,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标志着儿童由自我中心思维逐步向社 会化思维过渡【丌。继皮亚杰(jpiaget)和艾尔金(delkind)之后,许多心理学家纷纷地重复了他们 的实验。很多心理学工作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儿童左右概念的认 知发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等人于1963年 对皮亚杰和艾尔金的实验进行的验证,得出了与皮亚杰(jpiaget)和艾尔金(delkind) 基本相同的结论,提出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有以下三个年龄阶段18】。第一阶段(5_7岁):儿童能比较固定化的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大部分儿童能辨 认自己的左右手和左右脚,但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要到7岁儿童才会把自己左右手 脚的关系运用到物体的左右关系上。第二阶段(7q岁):儿童能初步地、概括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儿童不仅能以自己的身体为基准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还能以对面人的身体为基准辨别左右,初步 掌握两个物体的左右方位关系。但这种认识是初步的、具体的。在辨别别人的左右时, 常要依赖自身的动作或表象,在辨别两个物体的左右关系时常有错误。第三阶段(91 i岁):儿童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在这一阶段, 多数儿童能正确地指出三件并排着的物体的左右方位关系。如在中间的一个物体,即在 一个物体的左边,又在一个物体的右边。可是在这之前,儿童在确定物体的方位时要经 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矛盾,常常做固定化的回答,或者只说“在左边,或者只说“在右 边”,有的干脆说“在中间。o辨别的意思跟辨认基本相同,指儿童根据不同方位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掌握,指儿童了解、熟习方 位并能够加以运用;形成,指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本文中“儿童形成方位认知”指儿童对某一方位的认知经过发展而达到了掌握。3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虽然朱智贤教授的结论与皮亚杰的结论基本相同,但是他认为皮亚杰解释结果的理 论不够确切。朱智贤指出,应该用思维发展本身的特点来解释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5、 6岁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其特点是直观性(情境性)和固定性(不灵活性), 所以他们只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而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方位。6、7岁-10、11岁的 儿童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初步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而,思维的直观性和固 定性相对减少,概括性和灵活性逐渐增多。所以他们能从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 对性逐步发展到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的阶段。国内还有很多心理学家也对儿童方位知觉进行了大量研究。叶绚、方芸秋在其“学 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初步实验研究一文中总结了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三个基本规律:第 一,儿童对方位的辨别是以自身为中心进展到以其他事物为中心的,而且儿童在未完全 掌握以自身为中心辨别方位以前就开始了以其他事物为中心的方位辨别;第二,不同方 位辨别的难易有差异,生活经验以及前人的一些研究都说明左、右比上、下、前、后难 于辨别。在正常情况下,左、右的辨别最为困难,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成果 也比较多;第三,儿童对左右方位的辨别,开始是以他自身的左右为推算的出发点,构 成感性推算系统,然后在这基础上,形成感性推算系统和有关的词左、右的联系,形成语言推算系统【研。 近年来,方格等人探查了46岁儿童对空间方位的理解。该研究包括两套测验题,具体的测验题目和结果如下【10l。一套称为语文空间测验:要求幼儿按照语言指令,在提供的三个几何图形(或组合 几何图形)中挑选出一个与语言指令一致的图形,如下面两道测查题。(指导语:“请你把左边的一个圆形指出来”)朱智贤,陈帼眉,吴风岗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64(3):2292364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口(指导语:“请你把三角形在圆形上面的那一个图形指出来。) 另一套测验题称为语文词汇测验,这里测查的是空间方位词,要求幼儿也按照语言指令,在提供的三张图片中挑选出一张与语言指令的描绘相一致的图片。与上一套测验 不同的是,这里的图片内容都是为儿童的生活经验所熟悉的。下面为其中的两道测查题。(指导语:“看看这三张图片,哪一张图片中画着一个人把伞举在她的前面?请你把 它指出来。)(指导语:“请你看看这三张图片,有一张图片画的是茶杯放在瓶子的左边,你把 这张图片指出来。)方格等人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两个结果: (1)对简单方位,如上、下、前、后、里、外、之间,4岁幼儿已经基本达到理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解的程度,但这种能力因测查材料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 ,;(2)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比较复杂的方位左、右的掌握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以 自身为参照的左右理解的正确率,4岁儿奄为50左右,处于一种猜测的机率水平。5 岁组儿章为6500左右,而6岁儿童为70,-76;以客体为参照的左右理解成绩更差, 4-6岁幼儿的正确率均在70以下。123儿童方位知觉的生理机制 谢琴诺夫、克罗地那亚等研究者详细地研究了儿童方位知觉的生理机制,叶绚、方芸秋在其“学前儿童方位知觉的初步实验研究一文中详细地综述了有关文献资料【11j。 谢琴诺夫认为,新生儿的空间知觉是在为客观事物的特性所制约的视觉、运动、肌肉、 触觉及其他生理反应的基础上发展的。他特别指出,肌动觉对于方位知觉的重要性,他 认为肌肉反应的方向与视觉在生活中多次联合出现之后,就成为观察物体的方向指标。 克罗地那亚还指出了左半球顶叶下部损伤,对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辨别还保持, 但引起了左、右辨别的混乱,这是兴奋和抑制,两个半球间相互诱导关系的病理状态造 成的。他的实验证明,可以用在皮肤上进行多次左、右分化的方法纠正这种混乱。他认 为形成皮肤上分化的弱抑制的扩散是使皮质活动恢复正常的原因。巴甫洛夫曾提出,定位的产生需要不同的分析器的协同合作及暂时神经联系机制。 他认为方位知觉具有更复杂的生理机制:具有对立意义的相同条件反射联系(即在同一 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的分化过程是左一右分化的神经机制,这种联系是在第一和 第二信号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需要运动与视分析器间的一定联系,两半球的联合活 动,而第二信号系统中分化抑制的发展是左一右词分化的前提【121。124不同的教育训练方法 适当的训练能促进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马努依连柯认为,应在游戏、日常生活和作业中培养与巩固儿章的方位知觉,并指出词在训练中的主导作用【131。中科院心理研究 所的周润民利用56岁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研究了不同形式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优于他们和大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但条件是儿童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使他们能够因持有不同意见而产生争论,这种通过 冲突性的争论而得到答案的过程比被动地接受大人给出的答案的过程更有可能使儿童 进步。【14】北师大教育系的徐采华、李辉也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训练儿童左右概念 的有效方法。结果发现,依据在认知冲突基础上进行教育的思想设计的“有教师指导的6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认知冲突法”是训练儿童左右概念的最有效方法【151。许多幼儿园的基层工作者也在 不断地探索训练幼儿掌握左右概念的方法。吴笑平根据观察提出,57岁幼儿已能在团 体操中随音乐构成太阳形、菱形、五角星形、梅花形等形状,也能在成人的教育训练下 掌握左右、斜前方、斜后方、转体45度等方位1161。陈仪敏提出了在幼儿园教学中,把 认识左右寓于游戏活动之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左右概念,收 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7】。例如,在教幼儿区分以幼儿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时,设计了“看 电影的游戏、“找一找、摸一摸的游戏;利用“娃娃家的房间布置来教幼儿物体 之间的相对位置;把左右概念的教学贯穿于一日生活中,例如,点名时让幼儿看看自己 的左右都是谁,吃饭时,问问幼儿是用哪只手拿勺子、哪只手端饭碗等。陈仪敏还设计 了运用智能学具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左右概念的方法”81。华中师大幼儿园的张丽华根据 班上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大班区别左右的活动。如“声音在哪里 “小狗躲在何处 “用左右手指左右耳“看旗行动 “四肢舞等游戏,来帮助幼儿掌握左右概念【19j。125儿童空间词汇的获得儿童是如何获得空间词汇的,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这 些研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规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国外学者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大多数是探讨儿童对空间词汇的理解(听)或产生(说),少数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这些研究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获得空间 词汇的顺序;二是决定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因素。张仁俊在“国外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 汇的研究一文中,综述了国外学者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一系列研究,具体的研究 成果如下【20】:1)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汇顺序的研究 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顺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常用词的获得顺序。johrston(1978)调查了2岁至4岁8个月的讲英语、意 大利语、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和土耳其语的儿童产生方位词的能力。结果表明,这四 个国家的儿童产生方位词的顺序大体一致:首先掌握in、on、under、beside:其次是 between、back、front:再次是back、front。washington(1978)用图片和实物考察 了3岁至4岁11个月的儿童对9个空间词的理解和产生。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条件下国考察儿童对空间词汇的理解和产生所用的材料有两类;一类叫“参照物”,一类叫“被安放物”。7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儿童理解和产生方位词的顺序是一致的:inside、on,under,around,between,behind, beside,in front of,over。mathilda(1981)考察了儿童对空间词的理解,结果表 明儿童对in、on、inside、out of等几乎没有错误,对under、below、underneath则 感到困难。而behind、between、in front of介于两者之间。比较以上的研究结果, 可见儿童理解和产生最早的空间词都是in、inside、on。但对于其它的词,各研究所 得的结果并不一致。各个研究者设计上的差异是造成某些词的获得顺序不一致的重要原 因之一。垂直空间词和水平空间词的获得顺序。国外的某些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垂直空间 词的获得要早于水平空间词的获得。如windmiller(1976)考察了儿童对垂直方位词 over、above、under、below和水平空间词back、behind、front的获得,发现2岁11 个月和3岁6个月的儿童显示出理解这两类词的错误。到4岁5个月时,如果采用的参 照物是本身具有前后特征的物体,儿童就不会混淆水平前后和水平左右的词,但如果采 用的参照物是本身无前后特征的的物体,他们仍然显示出对这两类词的错误。到5岁9 个月时,如果采用的是无前后特征的参照物时,儿童对垂直词的理解就显著地好于对水 平词的理解。到7岁时儿童才能理解所有的词。以上的发展阶段说明儿童理解垂直词要 早于水平词。eclork(1980)用了四类材料考察了1岁6个月至5岁的儿童对top、 bottom、back和front的理解。结果表明,儿童对垂直词top和bottom的反应显著的 好于对水平词back和front的反应。以上的研究结果和皮亚杰的预言似乎是一致的, llpjl童先掌握垂直空间概念后掌握水平空间概念。但mathilda(1981)的研究结果则 表明儿童掌握最晚的是表示垂直维度的空间词汇,如under、underneath、below、over。 其次才是front和behind等词。front和back的获得顺序。国外对反义词对front和back的获得顺序进行了很 多研究。hclark(1973)还曾对两者的获得顺序做出过假设。他认为在一对反义词对 中,积极词的获得要比消极词的获得早。在这一对词中,front属积极词,back属消极 词。所以,front的获得要比back早。但是,国外的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支持hclark 的这种预言。他们的结果表明:不是两者同时获得就是back的获得要比front早。例 如,kuezajmaratsos(1975)考察了45个儿童对front和back的理解。在这个研 究中,儿童需要完成四种不同的任务,无论在哪一种任务中,都不存在着儿童理解front 要比理解back早的证据。这两个词是同时获得的。8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关于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影响因素 国外研究者对影响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看法:非语言策略影响儿童空间词汇的获得,eclark(1974)在一篇题为“非语言策 略和词义的获得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儿童获得空间词汇是由非语言策略决定的观点。她 考察了儿童对in、on和under的理解,结果表明,年幼儿童作出的反应是建立在a、b 两个策略之上的。a策略,如果参照物是一个容器,儿童就把物体放在它里面。b策略, 如果参照物有一个支撑面,儿童就把物体放在它上面。儿童总是先采用策略a策略,当 a策略行不通时就采用b策略。认知发展影响空间词汇的获得。windmiller(1976)从他的研究中推断出儿童的 空间发展阶段决定了儿童空间词汇的获得。他按照皮亚杰和leech(1970)的观点,把 要测试的空间词汇分成三类,分别是表示拓扑空间关系的词、表示投射空间关系的词和 表示欧几里得空间关系的词。考察儿童所处的空间发展阶段和儿童对空间词的理解与产 生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儿童所处的空间发展阶段影响空间词的获得。windmiller 还提出了四点证据来证明他的结论。认知发展和语言加工难度共同影响空间词汇的获得。有的研究者认为影响儿童 获得空间词汇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认知因素,也有语言因素。如johnstonslobin认为 应该从概念的发展和语言加工难度这两个变项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空间词汇的获得。他们 在1978年进行了跨语言的研究。研究者用语言加工难度这一原因来解释不同语言儿童 获得空间词汇的差异。从研究中还得出,语言因素对空间词汇获得的影响是依儿童概念 的发展水平而定的。词义复杂性和其他影响词汇获得的因素。washington(1978)从研究中推断出, 决定空间词汇的获得因素可能是词本身所表达的空间方位关系的复杂性。如他认为 inside和on之所以获得早是因为它们是表示简单拓扑关系的词。under比inside和 on获得晚是因为它除了表示位置外,还暗指方向。儿童对over的反应很少正确,可能 是因为词义的复杂性,因为over在句子中可表示位置、目的地等七、八种功能,所以 获得最晚。总之,国外关于空间词汇的获得方面的研究虽然在不少问题上存在分歧,但 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对我们来说具有定的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2)国内关于儿童空间词汇的获得的研究 国内关于儿童空间词汇的获得,主要集中在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顺序和影响儿童获9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得空间词汇的因素两个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华东师大心理系主持的“全国言语 发展协作组对26岁儿章如何理解和产生空间词汇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研究得出了 以下结论【21】: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掌握空间词汇的正确率也不断提高。5岁以前每年都有显 著提高,到56岁时趋于平稳,这两个年龄组的儿童已掌握了大多数空间方位词,但仍 未掌握左、右;幼儿掌握空间词汇有一定的顺序。其顺序是先掌握里与上、下方位,后掌握外、 中间与前、后方位,最后才掌握旁与左、右方位,并且得出上与下,前与后这两对反义 词对中,上与下,前与后的理解是同时获得的。该研究结论与hclark的假设是不同 的;幼儿对垂直空间词和水平空间词的理解是有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对垂直 空间词(上下)的获得要比对水平空间词(前后、左右)的获得要早。这些研究对我国儿童获得空间词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丰富和发展了心 理学的内容,为幼儿智能的培养提供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依据。2绝对参考框架的研究概述21绝对参考框架的概念 人们在知觉方位时必须借助于各种主客观的参照物。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习惯采用的参照物也可能有所不同51。levinson的研究发现,不同语言中描述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时所依据的参考框架不尽相同,可归纳为以下三种221。 (1)绝对参考框架(absolute frame of reference),这种参考框架的坐标系是固定不变的,无论环境中的事物或视角如何改变,方位词所代表的方向都是固定的。在向 他人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时,使用绝对参考框架的人会用东、西、南、北之类的方位词, 比如说“树在房子的南边房子在树的北边”等。绝对参考框架以太阳和地球磁场为 参照,所以即使使用者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正确地指出坐标轴所指的方位;(2)相对参考框架(relative frame of reference),这种参考框架的坐标点位于 观察者的视觉点上,以视觉点为中心,以观察者自身为参照物,形成一个“前后。hclark(1973)假设在一对反义词对中,积极词的获得要比消极词早,在“上”与“下”这一对反义词对中, “上”属于积极词,而“下”属于消极词,所以“上”的获得要比“下”早。lo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左“右两两相对的坐标轴,或者将背景中的某一方向定为“前然后顺时针转动, 形成“右“后“左,从而形成四个方位。视觉点、观察物和背景形成三维空间关系。 在这种参考框架中,由于坐标系所指的方向并不固定,而是随着视觉点变化,因而被称 为相对参考框架。在向他人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时,使用相对参考框架的人会使用“前 “后“左“右之类的方位词,比如会说“树在房子的左边“房子在树的右边等。(3)固定参考框架(intrinsic frame of reference)。坐标点固定在背景物上。 定位时,观察者指定某一背景物为坐标点,从该点出发,设置不同的方位,而观察物则 在这些方位引出的射线上。在使用这种参考框架时,方向定位主要取决于观察物与背景 物之间的关系,即使观察者的位置发生改变,只要观察物与背景物的关系不变,方向定 位也不变,比如“树在房子的前边。但如果观察物与背景物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如将 树移动,方向定位也随之改变,如“树在房子的前边就变成“树在房子的后边了。 固定参考框架或者采用绝对空间术语,或者采用相对空间术语,但它总以与背景物之间 的关系为参照。三种参考框架的异同如表1-1所示。表1-1三种不同参考框架的异同之比较其中,三种参考框架中使用较多的是绝对参考框架和相对参考框架两种。 22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心理学领域关于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levinson设计 了一系列旋转实验(旋转观察者或背景),考察使用不同参考框架的人们在非语言空间 认知作业上的差异。levinson在几个空间任务上考察了荷兰语和tzeltal语被试使用 参考框架的异同。荷兰语主要使用相对空间术语(前、后、左、右等)来表达事物的空 间关系。而tzeltal(一种玛雅语言,为南美洲某些印第安部落的人使用)则使用绝对 参考框架。“北称为“downhill,“南则称为“uphill。在tzeltal语中,除非两 个物体连在一起,在其他情境中都使用绝对参考框架。levinson让被试坐在桌前,前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面放一箭头,箭头指向左边或右边。接着让他旋转180度到另一桌前,桌上放着两个箭 头,分别指向左和右两个方向,让他们选择哪一个是刚才看到的。荷兰语被试都使用相 对参考框架,以自身为参照,刚才箭头指右,现在还选择指右的:tzeltm被试则使用 绝对参考框架,刚才箭头指北,现在还选择指北的。这表明,同样的空间任务,由于参 考框架不同,反应也不同【231。在汉语中,也有两类不同的空间关系术语。一类是以太阳和地球磁场为参照的绝 对参考框架(东、西、南、北);一类是以观察者自身为参照的相对参考框架(上、下、 前、后、左、右)。从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对这两种参考框架的 习惯程度不同。如问路时,南方人通常会告诉你“向左走“向右走,而北方人通常会 告诉你“向南走“向北走【241。那么,中国南、北方人在习惯的空间术语上的差异会 导致空间认知上的差异吗?张积家、刘丽虹、王惠萍采用levinson旋转观察者的实验 范式研究了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空间认知的影响,考察了南方和北方大学生在非语言操作 任务上所使用的参考框架,结果表明,南方大学生更多的是用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相对参 考框架(前、后、左、右),而北方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以太阳升落和地球磁场为参照的 绝对参考框架(东、西、南、北),并且这种参考框架与他们习惯的空间术语是一致 的【251。张积家、刘丽虹的另一项研究还发现,当给予空间语言线索提示时,南、北方被 试都更多的以所提示的空间参考框架定向,但语言线索对南、北方被试的影响不同【2团。 迄今为止,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儿童绝对参考框架认知发展的研究,这是本研究主要内容 之一。3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31问题提出方位认知,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身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的认知,如对相对参 考框架的上、下、前、后、左、右和绝对参考框架的东、西、南、北等方位的认知。方 位认知是空间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儿童相对参考框架上、下、前、后、左、右方位发展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二、 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研究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开始的。在这之 后,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就开始了对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五、 六十年代国内的一些重复性实验研究对儿童知觉左、右方位能力的发展还存在争议12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隅】【11l。自此之后,对儿童方位知觉的研究就相对的减少了。到今天,时间又过去了将近 半个世纪了,时代发展了,儿童方位认知的发展是否出现了新的特点呢?儿童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是儿童空间认知发展中的一个有趣的问题。levinson 设计了一系列旋转实验(旋转观察者或被试),考察使用不同参考框架的人们在非语言 空间认知作业上的差异【27】。张积家、刘丽虹、王惠萍研究了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空间认知 的影响,考察了南方和北方大学生在非语言操作任务上所使用的参考框架281。但是,迄 今为止,心理学界还没有关于儿童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规律的研究。本研究选取相对参考框架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和绝对参考框架的东、 西、南、北四个方位进行研究,考察儿童相对参考框架和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32研究意义与创新点321研究的意义。 (1)探讨在新的环境下,新的受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下,儿童相对参考框架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关于方位认知的研究,为儿童方位认知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2)探讨儿童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关于儿童方位认知发展的研究。322研究的创新点。 (1)对儿童相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的研究,补充了新时期儿童方位认知的发展特点。关于儿童方位认知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时间过去了 半个世纪,时代发展了,儿童方位认知的发展是否出现了新的特点呢?这是本研究的一 个创新点。(2)对儿童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的研究,填补了目前还没有关于儿童绝对参 考框架的认知发展的研究的空白。张积家、王惠萍(2007)等人研究过大学生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2引,但目前还 没有人研究儿童绝对参考框架的认知发展,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鲁东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湖北省宜昌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广西南宁市东盟经开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院招聘2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广西中共柳州市城中区委社会工作部招聘专职化城市社区工作者6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辽宁省省直及部分省辖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广西广西南宁良庆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工作人员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6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短视频创意策划方案
- 2025 年大学动物医学(动物寄生虫)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6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蓄力扬帆 增长可期-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调研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康复护理的分析进展》5100字】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表格产品更新换代决策参考
- 2025年国考税务面试真题及答案
- 知道网课《气的世界-太极健康探秘(上海中医药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2025年版
- 输电线路红外测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