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 周毅刚.doc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 周毅刚.doc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 周毅刚.doc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 周毅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建桥学院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公共道德实践报告书专 业 国际商务学 院 商学院指导教师 马可可 2011 年 10月 上海建桥学院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情况班 级国商1班选 题上海公共交通公德状况的调查小组长周毅刚小组成员名单火佳杰 宋云帆 王琦琦 方雅婷 方淑婷胡依婷活动计划大纲及成员分工一对于张江地铁站进行道德问卷调查。二随机抽取5-10人进行提问,主要提问范围:1.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碰到孕妇小孩和老人,是否会让座。2.对于上海公共交通公德状况的看法。3.提问对象对上海公共交通公德方面的建议。小组人员分工:分为2小组+1后勤小队进行调查以两女一男为一个分组,进行调研。任课教师意见1、 计划较详细,分工也明确2、 建议问问题要有技巧,避免出现“你以前做过不文明的行为吗?”的问题,以防尴尬。3、 拍摄前也要征得被访人的同意。活动过程记载 最后成果(见附页)成绩道德是指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规则,它用善恶荣辱等观念,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个人之间的关系之外,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阶级、对民族,以及对婚姻家庭的态度等,都具有道德的意义。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他人无关的、孤立的、个人的行为,并不构成道德问题。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一个社会一般都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跟道德相应的概念有:礼仪、法制、权力。我们说,孔融让梨是一种有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的行为规范是爱护亲人,体现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先满足亲人的需要。亲人之间有亲缘关系,互相最为亲近,联系最为密切,当遇到困难或者不测之时,亲人最能提供必要的援助。因此,爱护亲人,可以保障自己有良好的社会动员能力。并可以廉价地动员这种社会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儿子孝顺父亲,父亲辛勤劳作供儿子读大学,儿子考上大学有一份好工作回报父亲,这就是道德提倡的。是有道德的表现。有道德的行为规范,符合人性;儿子孝顺父母,这符合人性的需求。有道德的资源分配方式,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分配。我们说,爱国家、爱民族是有道德的,因为国家民族是个人生存之本,如果背叛祖国和人民,必将遭到万众唾骂,不但是因为不符合人性,还因为,这是一种十分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国家耗费军队、土地、制度、安定等各种资源为每个子民享用。但是这个子民却背弃而去,使国家的资源消耗没得到应有回报。甚至成为自己的敌人。因此,这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是不道德的。 而让座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行为呢? 它是对还是错呢?让座不符合人性。除了身体有某种缺陷比如长痔疮之类的人之外,一般人都是希望在公交车上有座位的,可见坐座位符合人性。基本的人性,一般认为六种,包括安全、吃、住、性、舒适、社交。公交上站着容易被盗,而且汽车有紧急情况时,危险度更高,因此,坐着比之站着,更符合人对于安全的需求。而让座,则是将基本需求无偿让渡给一个陌生人,正相当于丛飞自己孩子不闻不问却到处去助学。让座不符合经济学规律。张五常认为让座符合经济学规律,他说,公交车上的座位是一种资源,自己此时将座位让给老弱妇幼,是为了在未来,自己老弱病残之时,别人也会将座位让给自己,因此这是一种长远的投资行为。这种说法近乎搞笑。几乎等于说,你把钱扔在地上,别人就捡到钱了,因此,有朝一日别人也会把钱扔在地上,你就也可以捡钱了。这是可笑的,也是说不通的。你让座这种投资行为,不可能产生什么预期的利益,它根本就是无利可图的。自己无利可图不一定就不道德,你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里你无利可图。你不能认为这不道德,因为从大面积的社会效果来考察,你仍是有利可图的。你把垃圾仍在垃圾桶而不是路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你降低了公共服务成本,使公共服务将有机会更多从其他方面回报与你。因此,垃圾扔垃圾箱,符合经济规律,也是有道德的行为。但是让座,对于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因为让座不符合公平原则,先到着不能先占。也不符合效率原则,最有效率的资源分配方式显然是先到者先得,如果先上车的不能坐座位,后上车的却可以凭借强权或者武力夺权先前的座位,那这就是没有效率的分配,而且也不公正。 而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又是什么呢?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所以说道德是一种抽象存在于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