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及策略研究 马淑蓉2015级小学教育专业内容摘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学生的这些行为形成原因分析”这一主题展开说明,从多方面分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形成原因,而引起这些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主要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有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揭示小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应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本文从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预防、控制、矫正三方面提出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策略研究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普遍存在,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大难点,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心理和年龄的限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造成上课效率低下,小学生的纪律意识也受到一定影响。这些行为成为影响教学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及其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能够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对于课堂问题行为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本论文立足于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找出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影响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其目的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现在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表述是,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一、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1、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表现。有些学生没有主动上学的意识,每天上学都要家长督促或提醒。每天从家早早出发去学校,在路上逗留、玩耍、无故迟到、不爱到学校上课。要不早上家长送到学校,趁老师同学不注意就逃学或早退。 2、典型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表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小打小闹”(行为扰乱)型的问题学生是最常见的。联系家长,可能会好上一两天,但要不了几天,便又“旧病复发”;而老师呢,就又开始打“持久战”、“拉锯战”了。例:马力就是属于这种会让所有老师、同学头疼的典型学生。他的座位排在教室中间,他前后左右的同学,或受其影响,跟着违反纪律;或因听不好课,向老师告状;连任课老师意见也很大。后来把他的位置排到教室最前面,他就干脆转过身来做鬼脸,成为全班的焦点人物。万般无奈之下,班主任老师只好让他坐在最后一排,单人单座。上课的时候,邻近的同学在认真听讲,他轻声打了半天“长途电话”,见人家没反应,便用直尺把橡皮切成小块,或者捏好一个个小纸团,朝“目标”一个个投出去。同学们不胜其扰,都有些讨厌他。老师在课堂上批评教育他时,便一定会有同学发出轻轻的哈哈声,似乎这样才让大家解恨。例如:前年5月,我正在三年级上课,突然,坐在中间同桌的两位男生发生了争吵,语言中出现了“抢劫犯”、“不要脸”之类激烈的措辞,考虑到正在上课,我当场及时制止了事态的发展,并于下课后及时找了两位同学谈话。事由是这样的,一位姓赵的同学向同桌借用了一支圆珠笔,事前言明“借用半天”,谁料至第3天也未还。同桌多次追讨,赵同学始终未还,于是出现了课堂中争吵的一幕。我觉得该生行为不可思议。我向班主任了解了该生的在校表现,据班主任反映,该生一直以来情绪不稳,其行为表现时好时坏阴晴不定令人捉摸不透,在班主任面前还有所收敛,而一脱离班主任的视线,就变得妄乎所以不守规矩了。上课坐不安稳,经常会主动拉邻位同学做小动作,甚至会把脚跷在桌上,班主任与其多次谈话,均是收效甚微。 3、学困生上课的行为表现。由于学习成绩不良,长期被人评价为差生,久而久之就以一个差生的身份看待自己,上课不听讲,随便讲话等行为便随之而来。同时家长和老师也不够关注,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丧失,进一步逐渐产生回避困难的退缩行为,使其不能正视挫折,性格偏执。二、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引起这些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主要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有家庭,教师,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1、学生自身因素 心理障碍 学生的生理障碍是诱发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如果学生存在视、听、说等方面的生理障碍,则会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甚至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问题行为。 适应不良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在幼儿时期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从小养成了独处的生活习惯,缺乏一定的语言交流和认知障碍。导致这些孩子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尤其发生转学,换老师,换同桌这些事情时表现的尤为突出,常常出现不注意听讲,关注力持续减弱,甚至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头痛,恶心等,这些适应性能力弱的学生教师也要多给予一些关注。 性格特征 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也不相同,有的学生表现为上课坐不住,好动,对新奇事物充满求知欲,但持续时间短,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以此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满足自己被关注的心理。如我所带班级就有这么个学生,上课安静不了五分钟,不是和同桌说话,就是做小动作,要么就东张西望,或拿笔戳邻桌同学。每节课我都要提示好几遍。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组成结构和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也是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原因。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多半会烦躁不安,容易和同学们发生口角。父母对孩子放纵溺爱,娇宠惯养,这类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目空无人,不懂得尊重他人,难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父母粗暴,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往往性格孤僻自卑,胆小内向,不愿意和同伴交流,情绪异常。极端严厉式的家教会使学生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表现出来的就是厌烦情绪,焦虑心理,容易将这种情绪发泄为与老师作对,不听班干部安排上。 3、教师因素教师因素也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首先教师的教育思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学生不能接受,与当下的新课程理念存在巨大落差,教师不充电,不改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提高业务水平将会对课堂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其次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也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原因。教师缺乏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呵斥,责骂,甚至体罚只能使学生感到紧张和不安,这不仅对课堂秩序无益,还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反感和对立。教师不善于处理教学中的违纪行为,学生的问题行为就会日益增多。第三教师的教育方式也是诱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一大主因。教师的教学方式呆板,方法陈旧,语速过快,语言没有活力,讲课没有激情,对学生评价太少,没有激励性的语言,学生学习都会失去积极性和动力,问题行为只会越加严重。 4、环境因素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影响有关。人是社会性的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必然对小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观看电视或者上网看到一些不良行为,并且会模仿,久而久之对他的品德也会产生影响,则会影响他在课堂上的表现。社会的不良环境也是诱发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如社会的不良风气、治安状况及媒体传播中的暴力、色情、凶杀等信息,都会使一些学生出现模仿行为。这些行为也会延伸到课堂中,影响教学活动。三、应对策略 问题行为一旦发生,教师在决策时应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究竟是什么样的学生产生了问题行为;行为发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课程进行之中,还是临近下课之时;这些问题行为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妨碍教学活动。对这些因素的明确和了解有助于教师对问题行为进行正确归因,同时针对具体行为制定和实施多样化的干预策略。 (1)预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关注学生在班级总有一些不愿与同学交流,适应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一些关注,随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打开孩子封闭的内心,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内心想法,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才能找到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慢慢打开孩子的心结,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同学互动交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感受学习的必要性。 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水平 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心情,在整洁安逸的环境中学习能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因此,要确保教室整洁、课堂秩序稳定;在编排座位时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编排,不能单纯的按照高矮顺序、成绩高低来编排,要考虑到优劣互补、人际交往、学习习惯等因素;提高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合理的设计教学,管理课堂,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与家长沟通 在很多事情上,教师与家长及时、适当的沟通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家长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在家长那里得到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形成原因等情况,了解学生,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很多问题行为就可以避免了。 (2)控制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预防,可以将一部分的问题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所有的问题行为,因此对那些尚未被消除的课堂问题行为要加以控制,及时终止课堂问题行为。 对问题行为进行暗示 当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措施来给予学生一定的暗示。比如走到问题行为学生的身边停一会、用眼神盯着问题行为学生几秒、用手摸一下问题行为学生的头、轻敲一下问题行为学生的桌子等。采取这种方式来调控的一般都是情节较轻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只要稍微暗示一下,学生就会明白自己做错了,并很快回到听课状态。 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当问题行为比较严重时,教师可以考虑适当使用批评或惩罚的手段。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凑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基础上,就事论事的批评,不能就人论事,更不能因事生事。对于有些比较严重又难以制止问题行为的作用,可适当利用一些惩罚措施。 (3)矫正课堂问题行为 对于那些我们既预防不了,又无法控制的课堂问题行为,可以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来转变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是指利用多种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问题行为,养成良好行为的过程。 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矫正课堂问题行为中常用的方法,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亲身感受到,利用惩罚作为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远没有利用奖励手段所获得的效果好。小学生对老师的言行特别关注,老师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心理疏导 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形成新的良好行为,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将良好的行为内化为本身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矫正的过程中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内心的压抑、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得以释放,排除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对于问题行为较为严重的学生,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了解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将他内心中负面的、偏激的情绪疏导开来,以帮助他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自己,从根本上转变问题行为。 总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是经常需要面对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还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分析这种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切不可盲目,简单粗暴的处理,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类型和性格特点,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疏通,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从而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逐步树立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1陈时见.著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陶勑.恒.小学生心理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稻的一生教学课件
- 学生宿舍楼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方案
- 影视后期特效综合应用技术调色基础52课件
- 水电清包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水电施工图识图入门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施工劳务分包合同执行细则
- 二零二五年厂房交易居间与节能改造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编制与实施培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电机产品研发与技术支持合作合同
- 2025版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合作协议
- 《成为格式塔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完形之路》记录
- 胰管结石术后护理
- 第二十三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初中一年级组)(图片版含答案)
- 循环经济与再制造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安全知识竞赛题及答案(400道)
- 初高中政治衔接-知识点讲义
- 深圳实验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
- 2024年T电梯修理证解析及电梯修理-T证模拟考试题库
- 青灵与量子物理学的关联研究
- 《育婴师培训》-课件:婴幼儿体温测量
- 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动量(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