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3讲水循环和洋流练习湘教版.docx_第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3讲水循环和洋流练习湘教版.docx_第2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3讲水循环和洋流练习湘教版.docx_第3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3讲水循环和洋流练习湘教版.docx_第4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3讲水循环和洋流练习湘教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 水循环和洋流1“冬季到湖区看草原”是近年来鄱阳湖生态湿地兴起的旅游项目。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蒸发较多B生产用水截留量大 C大气降水丰富 D地表径流汇入减少答案:D2(2019杭州检测)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所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是()ABCD答案:B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下图是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减弱Bb增强Cc减弱Dd增强4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A流量下降B含沙量减小C流速减慢D结冰期延长解析:第3题,图中a为蒸发,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D正确。第4题,植被浅沟是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河流流量会更加稳定且增加,河流流速丰水期减慢,枯水期加快,结冰期变化不大,含沙量减小,故B正确。答案:3.D4.B下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 题。5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6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B径流是海洋和陆地水分联系的唯一途径C降雪形成的冰川将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D降水成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改造答案:5.A6.D(2019浙江温岭选考模拟)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8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地下水补给湖水B跨流域调水C水库D海陆间大循环解析:第7题,受库区的调节作用,冬季库区气温比周围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库区气温比周围低,气流下沉,降水比周围要减少。第8题,海水淡化工厂补充了陆地上淡水资源的不足,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答案:7.C8.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下图示意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运动。读图回答910题。9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处为陆地,则对水循环四个环节叙述正确的是()A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B是地表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C的运动方向受下垫面影响最大D可以是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10如果该图示意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洋流()A为巴西暖流B为西风漂流C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是形成沿岸渔场的主要原因解析:第9题,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处为陆地,因此判断为降水,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为地表径流,是地表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为蒸发环节,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是水汽输送,登陆的台风属于环节。故选D。第10题,该图示意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为西风漂流;为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是南赤道暖流,与渔场形成无关。故选B。答案:9.D10.B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1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B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C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解析:第11题,图中信息显示降水箭头指向甲,甲再指向地表径流,可以得出甲为坡面流;乙指向地下径流,推断乙为下渗;丙也是雨水下渗在地下所形成,推断丙为壤中流;故选C。第12题,降水量相同时,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坡面水流快;植被茂密,涵养水源,截留水分多;岩体破碎,容易下渗,地下径流大;降水强度大,雨水在坡面容易汇聚成地表径流且流速快,下渗少;故选B。答案:11.C12.B(2019金华测试)下面的海陆分布示意图中虚线代表纬线。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四点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ABC D14实际调查发现处附近有世界性的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可能是()A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第13题,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使得海水温度有从低纬向高纬降低的趋势,故两处水温高于;再结合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可知,处附近有暖流流经,处附近有寒流流经,故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第14题,处位于60N附近的大陆西岸,只有北海渔场符合条件,故选B。答案:13.A14.B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回答1516题。1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寒流暖流ABCD1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答案:15.B16.B17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a),描述回归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图(a)中回归线附近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3)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解析:(1)考查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可从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等方面分析。(2)考查年均温的特征,可从海陆位置、洋流等方面分析。(3)考查渔场的分布条件。可从是否有寒暖流交汇、淡水注入、离岸风导致的上升流等方面分析。答案:(1)大致上由东岸向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