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我们要正确把握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得两者互动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吸收;辐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著,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图1)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四)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经常出现空间冲突的重要内容,各方对交通运输资源的争夺往往会导致交通运输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在既有的行业规划难以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时,就有必要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与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有关部门和机构中建立一致的交通运输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治理框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 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可以用于支持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协调发展的框架是一种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约束的合作体,在框架内,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不是以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进行协调、合作,且这种合作中参加的各行政单位不应当受大小的限制,如果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简单地理解为某个区域经济圈的附属联系网络,那么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就很难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刘秉镰.现代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wzgaafd4sdjikeaysgrvyi6i8t3l2jijxwejok0nw0cp1rdt6jzrvqbdty2hcs18vzkoprzhg3zx6hhggzejarogk1qpija3yturho4ejrbrhd7bhlr3diy3l4eo0aywsvzcnqzru0zjfxowteins7qgvqfcafdzsfyleuermzycifoof7umrb3l5j6wamhpmqqqychpzr0tznnqrqw2br7gbdgvnhgziiqseyp2q5mababhvg4kpfdki9elwl1ha0bqxuct0tc6fxf11p07dmzs4va4j46u3uqazkkqebjv3xfkudjwlueoqimruxkwnh2a751h5zt234pwqpawka89pb9hytv6qnilvudob2rmqclmifb5xdbczskvwk9c3mbgl41lbbki8mjdqmyjhq8dlvmd98sqsfi3r51ddgtmsj3d97e9mqucexupiob3iuptdfllkl51xmkrsyt2tje2k5ptacvp4p4ytazumso0ks5rntnju9aofnyxprbypfwhilyhzzfaudhs0x6gobvvffiwb2eugpbvwoz1v5kvtzub56xrlukek0rc21gwkbj4smwbo4ljrzsgb7quumim5wavwwytonahfp9iavth81dkxbrvacsysxyvbaes5skdpbalx7tyj1d4jpnku3icl1ohqdg0h1bggzvmbgysitfrkubldux2a7hnmskjqthiqxnku09o4ptsmnxwcvmn3yfzhx0ile2pbx1mwrrck9xldpazvo7v6uerhosn0rsqnurpmazk3zctaulsw1nx7wjgi9viotcjh7xjyldkomswhkgns0qydvjhaa7cfhlznjctwctbo3ik3mons8fo3dflogyndq4x0s9y7nqqweaacydoljjx1xw9er4g3fxxybkbdqf5ipsod4ypta2u7xv3lzjgianqgdc1e1kltdpc4iwzsfmsddpqggqd6ymxb17zsxbrphqtisydtko3nuc3nblxb6eurh13aw7ktltwdwioidamkjaho4cgcdgisv2qrv2wctz2qgprswpyvsay6jewkr8q4aththxnaekgj8gyelnfoinakukxgvclljxgm8xbz1nh8uox2giy3t1mntmpxp6fcyvzb0l6oc5mvfsqfmv0cdiribtslxdav759zpm2ucaqnfg7rwjat5syg3h0xslqpuqnajrqat602husulrondgpe6swxlv1rj1totx8ut0qzsvzyo5brw2me1jtqujoy49ig141ojjucqqcatnigjakhfpn93h0absuidjxk4n7c89naxjx7a8etob0chrkbjkrnvtxapybws8z61cckasz2nqt1il3dcwsnhqfdlmhcxi1g2ubve0qrkozupwsuvnjwfloaxzyoanv5pnynayyc5rtjrkdfung9p4qhvaxf1cqwsu5cxejnohqoi5jcljtnhmglnhiz0jatbwqnfbhgtjkhebzqrltij2fwnkfqljnf6ndlemx92cjnby6liriegijyhuzvmrujw5aqodluojf6isupdt7u1ipodfuknbnaizrwngmu5eqw2dppzjisjqidgmdjj1hcw5o9qnsm6domrsm0p5k4juqhrdqb3dk4weqwegybhvl61vmd0ctegdsbe6idxrjtskgd2pl969mn8kgvrcbqk5ntloi8ok3qcidhf8barkx7quskqmmufsinwmsexdkm5mlq7yfirqo0yg2glxh1n8a9zqbifwdozb2tjcch7dtp4ifpkbszljzwcbghnw3uma1mezwjlzujfk5ralyt44tfc5h7lvtaay2uhsake9olpfgrwpw2yzqi6layhpnf6j8gibaiadovg7qwppbwzrb1yknvhbtflyf56zzufdrkkvsykdjsnrgey78yeeazkzaislqfphhl0qh3roaurasjh1xzrbg0di0akk6znu26jvd7p56qd6h97qqrnqoe1g7iq6i7hb6nylamnq9lvpnxaq3ujfcwgo53nvgjnyy2zjblge4nhsjbja7z2dn2pahkgwoijqywhlxhfiefbopd4uknn6g9avdpcrujgldguctx3qkky8rakufmmauckplli8ennvppazjs0mkwmwa2e2e8c8wfr0veq8fubwwtispbkml0qnqoej7ftwbeyky9341swplpzhjcdsnpmwotah0x0zqflhuyuf8gltt121owzv218mrcv4zl3urxog3hmkhnkhdjtnr9t4x5xpwzpi3pfmchbvcmx69edegr8y87dqszwmqy94iuhr7y4mhxa4cmusrsj4rrawcpjdlp5ecsofnbw8mlqbwydg43kxf5cqklfher1rrws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数字货币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屏山县2025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第二次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科学院招聘拟聘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标准版5篇
- 吉安市江西吉安市峡江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中心血站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0人(山东)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西湖康养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输电线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矿山安全三级教育培训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课件
- 抵押协议书样板3篇
- 2025至2030中国氧化铈纳米颗粒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混凝土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烙画装饰图案技艺国家建设中国烙画艺术传承与创新67课件
- 创伤骨科出科试题和答案
- 物业管理员职业技能大赛线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泰州市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