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学习中心(函授站):XX专 业:土木工程 姓 名: 刘光灿 学 号: XXXXX指导教师: XX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11月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论文作者签名:_ _年_月_日指导教师签名:_ _年_月_日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年级XXX级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姓名刘光灿题目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年 月 日评阅教师意见 评阅教师: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任务书下达给: XXXX 级 土木工程 专业 学生 刘光灿 设计(论文)题目:一、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内容1、毕业设计选题的意义2、路线平面设计3、路基设计4、挡土墙设计5、路面结构设计6、排水设计二、基本要求1、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保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工作;2、加强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做到设计依据准确,资料充实;三、重点研究的问题1、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2、与公路等级相适应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四、主要技术指标1、 公路等级2、 计算行车速度(m)3、 设计路基宽度(m)4、 路线总长(m)5、 平曲线最小半径(m)6、 直线最大长度(m)7、 最大纵坡(%) 8、 最短坡长(m)9、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m)10、 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型(m)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正确套用规范规定的各项设计指标,所涉及的计算应准确、详实。下达任务日期: 年 月 日要求完成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开 题 报 告题目: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学生姓名: 刘光灿 学号: XXXXXXX XXXX年 X月 X日一、选题背景现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硬件,是联接工农业、城乡、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具有适应性强、速度快捷、机动性好、社会效益高等优点,由于公路运输的这些特点,使公路运输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改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以铁路运输为中心的局面,公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起了主导作用,是一个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一种运输方式,并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我国公路发展现状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国政府始终把发展交通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是我国公路建设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止2015 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公里。公路密度47.6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46.5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6%。全国等级公路里程404.6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55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88.4%,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57.49万公里,增加2.9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6%,提高0.3个百分点。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国道18.53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58万公里)、省道32.97万公里、县道55.43万公里、乡道111.32万公里、专用公路8.17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61万公里、0.69万公里、0.23万公里、0.81万公里和0.14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96万公里,增加0.65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54.84万公里,增加5.28万公里。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398.0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90万公里,其中村道231.31万公里,增加8.85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99%,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8.62%、比上年末提高0.53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87%,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4.45%、提高2.68个百分点。全国公路桥梁77.92万座、4592.77万米,比上年末增加2.20万座、334.88万米。其中,特大桥梁3894座、690.42万米,大桥79512座、2060.85万米。全国公路隧道为14006处、1268.39万米,增加1602处、192.72万米。其中,特长隧道744处、329.98万米,长隧道3138处、537.68万米。二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从1988 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4 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三是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公路只有59 万公里,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45万公里。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4%,西部地区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98%。四是桥隧建设举世瞩目。我国相继建成一批深水基础、大跨径、施工难度高的大桥或特大桥。2008 年,世界上最长的桥梁36公里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世界上首座跨径超过1000 米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仅3年后,这一记录又被全长36.48公里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刷新,这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已由桥梁大国步入桥梁强国。在隧道建设方面,我国相继建成了中梁山、六盘山等一批(特)长隧道。2007 年,总长18 公里秦岭终南山隧道建成,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隧道。三、我国公路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国公路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通过“三个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从“瓶颈”制约、全面紧张走向“两个明显”(即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状况有明显改善),这个目标已经达到。第二阶段:在2020年左右达到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这一宏伟目标,2007年要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2010年前,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21023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基本建成西部8条省际通道,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同时,加强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所有具备通车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根据公路交通发展的长远规划,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50052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并建成比较完善的全国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基本实现通公路的行政村通班车。四、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公路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经济、国防的发展程度,对提高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十三五”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的一步棋。我学的是土木工程(公路工程管理方向)专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主要从事公路这方面的建设与施工,道路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用比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公路设计在公路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接受指导独立完成一般公路的施工图设计以及技术设计,培养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方案比选和论证的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以及编写编制能力,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当中,融会贯通,适应和学习这种知识的运用方法。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达到理论结合实践,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制设计书的能力,使我们熟练掌握二级公路的设计过程,掌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相关规范的选择和运用,掌握二级公路一般技术指标的确定、路线的布置和计算、路基设计、路面设计、设计方案的选择、成果图的绘制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全过程。另外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做好技术储备,更好地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服务。三、研究方案(框架)绪论1、 选题背景2、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3、 我国公路发展规划4、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设计基本情况1、 沿线地理及气候条件2、 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路线平面设计1、选线步骤2、定线3、方案比选4、平曲线设计与计算路线纵断面设计1、纵坡及坡长设计2、竖曲线要素计算路线横断面设计1、路基断面设计2、超高设计3、路基土石方调配1、路堤稳定性分析验算2、路堑稳定性分析验算3、挡土墙设计及计算路基稳定性设计 路面设计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2、轴载分析3、结构类型与材料选取4、设计指标确定5、底层拉应力验算 排水设计1、路基排水设计2、路面排水设计2、路面排水设计四、进度计划2016年6月42016年7月3日,完成开题报告,确定大致框架;2016年7月42016年8月3日,三维建模,利用数字化地形模型(DTM)完成平、纵、横三面设计;2016年8月42016年9月3日,完成路基防护、排水、路面结构设计;2016年9月42016年10月8日,检查与修改完善,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作准备。五、指导教师意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 年 月 日中 期 报 告题目:安普二级公路第一合同段K0+000K2+300段路线设计学生姓名:刘光灿学号: XXXXXXXXX 一、进展情况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指导教师意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年 月 日结 题 验 收一、完成日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完成质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三、存在问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四、结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年 月 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中文摘要摘要:本设计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道路设计中的一段,起点位于云南省景东县境内,设计路段长2300米,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10米,双向双车道,无中央分隔带,行车道宽度为23.50米,硬路肩宽21.0米,土路肩宽20.5米,设计速度为60Km/h,起点高程1273.4米,终点高程1283.4米。设计路线共设置了三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250米、200米和320米,每个平曲线均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的组合。整个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组成。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挡土墙。首先根据交通量确定道路等级,然后在1:2000的三维地面模型上确定两条备选路线,对所定路线进行方案比选,从中选择最佳方案。然后进行平面曲线敷设,纵断面拉坡设计,横断面设计,此外还对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应力进行了详细验算。本设计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通过此次设计不但了解公路设计的各个步骤,检验了查阅规范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运用的能力,而且锻炼了运用道路设计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和制作图表的能力。关键词:设计;二级公路;方案;规范;运用vABSTRACTTitle: Design of hilly area second grade roads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or the hilly area second grade roads subgrade design. The starting point in Jing Dong county is located in yunnan province. Total length of 2300 meters. Technical indicators for roadbed width 10 meters, two-way two-lane. Traffic lane width is 7.0 meters. The design speed of 60 km/h. A total of three flat curve, the radius of 250 meters, 200 meters and 320 meters.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asphalt pavement, cement stabilized gravel base and graded crushed stone base combination. The whole drainag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side ditch. Retaining wall is set to gravity type. Firstly, the road grade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volume, then the two route is determined on the 1:2000 3D terrain model, and the optimal scheme is selected. And then the plane curve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design. In addi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ubgrade and pavement stress were checked in detail. This design is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norms, through the design, 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steps of highway design, testing the a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ercise the ability to use design software and drawing.KEYWORDS:Design;Second grade roads; Scheme; Norm; Exercise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选题背景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1.3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21.3.1我国公路发展现状21.3.2 我国公路发展规划31.4 本设计结构32 本设计项目概况62.1 项目设计背景62.2 沿线自然条件62.2.1 地理条件62.2.2 水系及气象条件62.3 公路等级的确定72.3.1 公路分级72.3.2 交通量统计82.4 公路技术标准93 路线平面设计103.1 选线103.2 定线103.2.1试坡113.2.2定导向线113.2.3平面试线113.2.4修正导向线123.2.5最终定线123.3方案比选123.4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133.4.1直线133.4.2圆曲线143.4.3缓和曲线143.5平曲线计算153.5.1导线要素计算153.5.2平曲线要素计算173.5.3主点桩号设置194 路线纵断面设计214.1纵坡设计要求214.1.1纵坡214.1.2坡长214.1.3缓和坡段224.2竖曲线设计224.2.1竖曲线半径224.2.2竖曲线要素计算235 路线横断面设计265.1路基设计265.1.1路基宽度的确定265.1.2路拱坡度265.1.3边坡坡度275.1.4边沟坡度275.2超高设计275.2.1超高横坡度285.2.2超高缓和段285.2.3超高值的计算305.3土石方计算与调配365.3.1土石方计算365.3.2土石方调配376 路基稳定性设计396.1路基稳定性分析验算396.1.1路堤稳定性分析验算396.1.2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验算406.2边坡防护与加固416.2.1路堤边坡防护426.2.2路堑边坡防护426.3挡土墙设计与计算426.3.1重力式挡土墙的布置436.3.2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446.3.3挡土墙计算457 路面设计517.1 路面设计原则517.1.1 路面类型与结构方案设计517.1.2 路面结构设计517.2 路面设计步骤527.3 路面设计527.3.1 交通资料527.3.2 设计轴载537.3.3 设计方案557.3.4 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567.3.5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567.3.6 方案的计算情况578 排水设计608.1路基排水设计608.1.1边沟设计608.1.2排水沟设计608.1.3截水沟设计618.2路面排水设计615 结论62参考文献63附录A 设计成果图(表)64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1 绪论1.1 选题背景现代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硬件,是联接工农业、城乡、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具有适应性强、速度快捷、机动性好、社会效益高等优点,由于公路运输的这些特点,使公路运输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改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以铁路运输为中心的局面,公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起了主导作用,是一个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最为活跃的一种运输方式,并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公路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经济、国防的发展程度,对提高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十三五”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的一步棋。我学的是土木工程(公路工程管理方向)专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主要从事公路这方面的建设与施工,道路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用比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公路设计在公路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接受指导独立完成一般公路的施工图设计以及技术设计,培养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方案比选和论证的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以及编写编制能力,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当中,融会贯通,适应和学习这种知识的运用方法。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达到理论结合实践,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制设计书的能力,使我们熟练掌握二级公路的设计过程,掌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相关规范的选择和运用,掌握二级公路一般技术指标的确定、路线的布置和计算、路基设计、路面设计、设计方案的选择、成果图的绘制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全过程。另外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做好技术储备,更好地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服务。1.3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1.3.1我国公路发展现状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国政府始终把发展交通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是我国公路建设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止2015 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457.7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公里。公路密度47.6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46.5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6%。全国等级公路里程404.6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4.55万公里。等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88.4%,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57.49万公里,增加2.92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6%,提高0.3个百分点。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国道18.53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58万公里)、省道32.97万公里、县道55.43万公里、乡道111.32万公里、专用公路8.17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0.61万公里、0.69万公里、0.23万公里、0.81万公里和0.14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12.3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7.96万公里,增加0.65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车道里程54.84万公里,增加5.28万公里。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398.06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9.90万公里,其中村道231.31万公里,增加8.85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99%,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8.62%、比上年末提高0.53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87%,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4.45%、提高2.68个百分点。全国公路桥梁77.92万座、4592.77万米,比上年末增加2.20万座、334.88万米。其中,特大桥梁3894座、690.42万米,大桥79512座、2060.85万米。全国公路隧道为14006处、1268.39万米,增加1602处、192.72万米。其中,特长隧道744处、329.98万米,长隧道3138处、537.68万米。二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从1988 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4 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三是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公路只有59 万公里,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45万公里。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4%,西部地区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98%。四是桥隧建设举世瞩目。我国相继建成一批深水基础、大跨径、施工难度高的大桥或特大桥。2008 年,世界上最长的桥梁36公里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世界上首座跨径超过1000 米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仅3年后,这一记录又被全长36.48公里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刷新,这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已由桥梁大国步入桥梁强国。在隧道建设方面,我国相继建成了中梁山、六盘山等一批(特)长隧道。2007 年,总长18 公里秦岭终南山隧道建成,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隧道。1.3.2 我国公路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国公路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通过“三个发展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从“瓶颈”制约、全面紧张走向“两个明显”(即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状况有明显改善),这个目标已经达到。第二阶段:在2020年左右达到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这一宏伟目标,2007年要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2010年前,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21023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基本建成西部8条省际通道,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同时,加强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所有具备通车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根据公路交通发展的长远规划,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50052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并建成比较完善的全国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基本实现通公路的行政村通班车。1.4 本设计结构绪论1、 选题背景2、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3、 我国公路发展规划4、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设计项目概况1、 沿线地理及气候条件2、 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路线平面设计1、选线步骤2、定线3、方案比选4、平曲线设计与计算路线纵断面设计1、纵坡及坡长设计2、竖曲线要素计算路线横断面设计1、路基断面设计2、超高设计3、路基土石方调配1、路堤稳定性分析验算2、路堑稳定性分析验算3、挡土墙设计及计算路基稳定性设计 路面设计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2、轴载分析3、结构类型与材料选取4、设计指标确定5、底层拉应力验算 排水设计1、路基排水设计2、路面排水设计2、路面排水设计图1-1 毕业设计结构图根据以上结构框架(图1-1),本设计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毕业设计的总体结构。第二章分析了本设计所处的的自然条件,根据交通量统计确定公路的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第三章路线平面设计,介绍了纸上定线,从拟定的两种方案比选,最终确定路线并计算各平曲线要素。第四章纵断面设计,介绍了竖曲线的拉坡设计并对竖曲线要素进行计算。第五章横断面设计,介绍了路基宽度的确定,路基超高、加宽值的计算,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第六章路基稳定性设计,对本设计中的填方路堤、挖方边坡及挡土墙进行了分析和验算。第七章路面结构设计,按交通量的增长进行轴载分析,确定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确定土基回弹模量,确定竣工验收弯沉值,根据沿线的材料分布情况确定路面结构类型的选取与结合,拟定一层位作为设计层位,计算其厚度并验算各层的拉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第八章排水设计,简要介绍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及其结构尺寸。65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 本设计项目概况2.1 项目设计背景本设计项目位于普洱市景东县、镇沅县境内,现有的景东至镇沅段公路长约75公里,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6.5米,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该段公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几经改造,但由于修建时受诸多条件限制,建设水平低,平纵线形差,行车速度缓慢,通行能力小,交通安全难以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沿线乡镇规模逐年扩大,安全事故逐年上升,公路服务水平不断降低,导致运输成本上升,现有道路宽度及技术指标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沿线人民的生活、生产需要。安普二级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普通国道网中的G215线马鬃山宁洱公路中的一段;是云南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的一般干线公路“8619”网中的第三纵线“仁和至普洱”和第六纵线“香格里拉至景东”公路的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云南省干线公路网,改善普洱市景东、镇沅两县的交通条件,加强滇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相互联系,促进滇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2.2 沿线自然条件2.2.1 地理条件景东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地形北窄南阔,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属深切割中山地貌,岭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点。境内最高海拔(猫头山)3371米,最低海拔(文笑河口)795米。地形呈现“三水夹两山”之势,无量山和哀牢山在县境内面积分别为2581平方公里和1740平方公里2.2.2 水系及气象条件该地区主要河流有澜沧江、川河、者干河,川河、者干河属红河水系。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具有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均降雨量1086.7毫米,年均日照2131.6小时,无霜期355天。2.3 公路等级的确定2.3.1 公路分级交通部2014年9月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2.3.2 交通量统计 (1)现有交通量统计根据资料统计,现有交通量见下表2.1。表2.1 现有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车型解放CA340黄河JN150解放CA390解放CA50尼桑CK10G东风EQ140黄河QD351载重(kN)36.682.660.155066.655070换算后载质量(t)3.668.266.01556.66557交通量350100150160180200150(2)交通量换算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确定公路等级的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表2.2。表2.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换算系数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 明小客车1.0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中型车1.5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7t的货车大型车2.0载质量7t14t的货车拖挂车3.0载质量14t的货车(3) 初始交通量计算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N0=3501.5+1002.0+1501.5+1601.5+1801.5+2001.5+1501.5=1985(辆/日) (4)设计交通量计算目前一般按年平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 (2-1)式中 预测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年平均增长率,%; 设计年限。通过上式计算设计交通量: (辆/d) 所以,根据以上指标跟公路等级确定为二级。2.4 公路技术标准本条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行车服务的,可以满足各种中小型车辆的行驶。公路建成后发挥集散道的作用,与现有的道路构成规划完美路网。设计路段长度为2300m。设计年限为15年。该二级公路主要是作为城乡结合部混合交通量大的集散公路,部分路段也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所以选用设计速度为60km/h。根据二级公路的技术标准是有各项技术指标来体现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2.3。表2.3 主要技术指标表设计速度V60km/h行车道宽度(m)3.52=7行车道数2路基宽度(m)10 直线的最大长度(m)20V=1200直线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m)6V=360直线的最小长度(反向曲线间)(m)2V=120最大纵坡6%最小纵坡0.3%最大合成纵坡10%一般圆曲线最小半径(m) 200极限圆曲线最小半径(m)125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长度(m)2000/5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长度(m)1500/50会车视距(m)150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3 路线平面设计3.1 选线本设计项目位于山岭重丘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路线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同时地质、气候条件多变,都影响路线的布设。但山脉水系清晰,给选线指明了方向:不是顺山沿水,就是横越山岭。一条道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体、由面到带进而到线的过程来实现,本设计经过以下三个步骤:1)首先确定起终点的位置,根据地形图上的地形地貌及相关的设计资料确定两点间路线的基本走向。2)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一些细部点,如沿线房屋、农田等地点要重点控制,然后连接控制点,初步完成路线布局。3)本设计本着方便出入,少占田地,路线短,填挖少且平衡的原则,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以定出道路的中线。3.2 定线本设计路线大致走向为由南向北。设计范围为:K0+000K2+300。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在1:2000的数字化三维地形图上(如图3-1),根据起、终控制点间研究路线的总体布局,找出中间控制点。根据相邻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貌、地质、农田等分布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的地带,拟定路线各种可行方案。对于山岭重丘地形,定线时应以纵坡度为主导;对于平原微丘区域(即地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较小,纵坡度不受控制的地带,选线以路线平面线形为主导。最终合理确定出公路中线的位置(定出交点)。图3-13.2.1试坡在山岭重丘地带,根据等高线间距和所选定的平均纵坡(视路线高差大小,一般选5%-5.5%)按计算得等高线间平均长度a(a=等高距/平均纵坡)进行试坡(用分规卡等高线),将各点连成折线,即均坡线。3.2.2定导向线分析这条均坡线对地形、地物等艰苦工程和不良地质的避让情况。如有不合理之处,应选择出须避让的中间控制点,调整平均纵坡,重新试坡。经过调整后得出的折线,称为导向线。本设计地势较为简单,无不良地质,所选的中间控制点均满足要求。3.2.3平面试线穿直线:按照“照顾多数,保证重点”的原则综合考虑平面线形设计的要求,穿线交点,初定路线导线(初定出交点)。敷设曲线:按照路中线计划通过部位选取且注明各弯道的圆曲线的长度。平面试线中要考虑平纵横配合,满足线形设计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物等情况,穿出直线并选定曲线半径。本设计结合山岭区地形,考虑了平、纵、横线形的配合,共敷设了3条圆曲线,经验证均符合规范要求。3.2.4修正导向线纵断面控制:本设计在平面试线的基础上点绘出粗略纵断面地形线,(用分规直接在图纸上量距,确定地面标高),进行初步纵坡设计,并根据纵坡设计情况修正平面线形。横断面较核:根据初步纵坡设计,计算出路基填挖高度,绘出工程困难地段的路基横断面图(如地面横坡陡或工程地质不良地段等),根据路基横断面的情况修平面线形。 3.2.5最终定线经过几次修正后,最终确定出满足标准要求,平纵线型都比较合适的路线导线,最终定出交点位置(由交点坐标控制)。3.3方案比选路线设计是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主要分为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者应既分开考虑又注意综合。根据此路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确定经过路线方案的比选设计出一条符合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量最少最节省费用的路线。综合考虑该地区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工程投资等因素,初步拟定了两个方案:方案一:从起点(2698639.256,689244.978)到终点(2700752.642,688455.745),路线总长2381.293米,设置3条平曲线。方案二:从起点(2698639.256,689244.978)到终点(2700752.642,688455.745),路线总长2688.530米,设置4条平曲线。具体方案比选过程见下表:表 3-1 方案比选表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路线长度2300米2688.530米线型(比较平曲线、竖曲线)平均圆曲线半径小,路线比方案二更适应地形的变化;竖曲线方面差不多。平均圆曲线半径大,路线比方案一顺适,但填挖大;竖曲线方面纵坡较大。交点数目45平曲线最小半径200m130m最大纵坡1.541%3.61%最小纵坡0.991%1.232%变坡点数目2个2个视觉评价较好较差安全评价安全安全路基土石方高填深挖不多,土石方总量=248598.247m3,比方案二少。高填深挖更多,土石方总量=342134.31m3,比方案一多。方案特点1.不用架桥、挖隧道,施工技术比较简单;2.工程土石方比较少。线形指标符合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