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期刊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在线期刊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在线期刊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在线期刊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在线期刊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线期刊投稿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1.4 研究内容3第二章 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42.1 开发环境的选择42.2 关键技术介绍42.3 本章小结6第三章 系统分析73.1系统流程图73.2系统需求分析83.2.1 功能需求83.2.2 数据需求93.2.3用户页面需求113.3 本章小结11第四章 系统设计124.1 系统功能设计124.2 系统数据库设计124.3本章小结17第五章 应用系统实现185.1注册和登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85.2 用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205.3 专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225.4 主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235.5 本章小结26第六章 系统测试276.1 测试环境276.2 测试方法276.3 功能模块测试结果27第七章 总 结31参考文献32致 谢3333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原始的交流方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巨大而丰富的信息和通信资源,灵活的运用新兴技术为我们服务将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高效。现在网络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信息管理、文字处理、辅助设计、辅助教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期刊在线投稿系统主要是针对期刊在线投稿的一系列相关工作的管理,不仅方便编辑部信息的统计工作,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编辑部编排工作的效率。同时,期刊在线投稿系统也是实现期刊在线投稿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投稿方式,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产生难以处理的后果和不必要的麻烦。建立在线投稿系统后,前台用户的在线投稿、浏览、投递等问题都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并且相关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通知。用期刊在线投稿进行管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准确的完成整个管理过程。基于对上述的认识,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查阅有关文献及技术参数,对期刊在线投稿的实际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发现手工记录的方法进行管理存在以下的弊端:对象范围广,数据存储不易;填写的数据多,且大量数据重复;不易存档,大量的信息和过多的单据需要很多管理人员来处理,需要大量的文档资料。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期刊在线投稿的管理急需一种软件来代替手工操作来管理数据资料。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使计算机成为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用现代技术的重要工具1。在线投稿系统,可以极大地增强管理者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决策。系统能根据管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将原始数据、资料等进行加工、保存,管理人员可以在解决具体问题需要信息资料时,随时进行检索查询,了解整个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动态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的处理期刊在线投稿的管理工作,实现期刊在线投稿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提高效率。1.2 研究意义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使期刊在线投稿模式从手工记录转变成信息管理,为期刊在线投稿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条件。稿件的信息管理可以使专家、编辑在审阅稿件时自动查询稿件,并能够提交、查询处理意见及处理进程等相关信息。在线投稿系统针对杂志编辑部稿件处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提供了从作者审稿到编辑选稿、审稿、稿件修改以及稿件查询的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并结合期刊综合信息网站的发布,构建自己的工作平台。2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实施的现实意义:减少管理投稿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浏览查看,而且更加直观;改变了以前工资手工记录的方式,电脑录入更加方便快捷;降低了管理成本,使期刊编辑部经费能效最大化;实现了期刊在线投稿的计算机化。本文从用户和专家的角度详细阐述期刊在线投稿的设计过程。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期刊网络发展得非常迅速,1996年上网期刊约计1000中,至1998年已达1万种。主流出版商和发行中间商大规模地开展了期刊上网,将原先的许多出名出版物放到了Web服务器上,类似于非常出名的Academic出版社、Rdde-Elsevier出版社和OCLC等。3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是在1994年。显然,我国互联网的起步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许多,因此,相对于国外的互联网应用技术,我国现行相关网络应用系统还不能满足需求。3虽然我国网络电子期刊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到目前为止,已有近百种报刊上网,也呈现出了几十家在线出版机构。我国的出版体制国外的出版体制有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在大规模的学术性期刊出版单位提供这方面发展还是比较滞后,比较难在网上找到集中提供学术性期刊的站点。当然我们在网上也能搜索到很多杂志期刊的官方网站,里面也给网络用户提供相应的网络版本刊物。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门户网站也会提供订阅电子杂志,定期发往您的电子邮箱。但是这些从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杂志,因为没有正式的ISSN编号,出版单位等,只能算各家网站的服务。而一部分期刊还是在沿用传统的投稿方式,包括邮寄投稿,电子邮件投稿。(1) 邮寄投稿将多份纸质稿件邮寄给期刊杂志的编辑,这种方式是过去长期以来的主要投稿方式。这种方式要知道期刊杂志社的通讯地址,用邮寄等方式投稿到编辑部,之后等期刊编辑的回信。邮寄途中难免有丢包、送错等可能,这就可能造成稿件丢失、被窃取等情况;而期刊杂志编辑部每天都要接受成百上千的信件,从中找出稿件并进行登记、分发到各个栏目,编辑审稿完成后再用信件通知作家结果。这么复杂的工作流程用纸质信件很容易发生错误。同时由于稿件发表延时较大,过程耗时较长,使很多稿件还未发表就已经过时了,让文章失去时效性、前瞻性,损失了文章应有的价值,也影响了期刊杂志的质量。现在基本已经没有多少期刊杂志用这种投稿方式了,只是用这样的方式做稿件的备份保管。(2) 电子邮件投稿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网络将来自各地的稿件汇聚到一起,在线处理稿件已成为可能。学术论文实现在线投稿,它将改变传统的稿件投稿模式,实现信息实时发布、信息贮存量大、处理速度快捷、数据准确直观、查询检索灵活方便、成本降低等优点。4-6.通过电子邮件作为信息的传输媒介,期刊编辑人员可直接对电子稿件进行选稿和审稿。这样不仅方便了作者稿件的投递和安全的性的加强,也加快了采稿的速度。不过由于稿件是经过内部编务人员分发到各个栏目编辑手中,因而并没有真正实现电子投稿系统的功能。1.4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稿件系统化、自动化处理,如何实现作者、专家、编辑之间的工作关系,使三者之间能进行良好的工作互动,加快稿件的处理效率,保持稿件的价值。具体包括作者在线投稿、稿件管理、专家审稿、编辑人员和评审人员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第2章 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2.1 开发环境的选择1)MyEclipse工作平台MyEclipse企业级工作平台(MyEclipseEnterprise Workbench ,简称MyEclipse)是对EclipseIDE的扩展,利用它我们可以在数据库和JavaEE的开发、发布以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的整合方面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它是功能丰富的JavaEE集成开发环境,包括了完备的编码、调试、测试和发布功能,完整支持HTML,Struts,JSP,CSS,Javascript,Spring,SQL,Hibernate 。MyEclipse 是一个Eclipse 的插件集合,常用于开发Java, J2EE,作为Eclipse产品的补充完善,MyEclipse对各种开源产品都是支持的,并且功能非常强大。MyEclipse可以支持Java Servlet,AJAX,JSP,JSF,Struts,Spring,Hibernate,EJB3,JDBC数据库链接工具等多项功能。可以说目前eclipse开发所需要的所有主流开源产品MyEclipse几乎都囊括在内并且更方便好用。2)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12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 (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使您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2.2 关键技术介绍1)Java WebJava Web,是用Java技术来解决相关web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总和。web包括:web服务器和web客户端两部分。Java在客户端的应用有java applet,不过使用得很少,Java在服务器端的应用非常的丰富,比如Servlet,JSP和第三方框架等等。Java技术对Web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JSPJSP全名为Java Server Pages,中文名叫java服务器页面,它是由Sun Microsystems等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用以简化的Servlet设计。JSP技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中插入Java程序段以及JSP标记,形成JSP文件,后缀名为*.jsp。 用JSP开发的Web应用是可以跨平台的,能在多个操作系统上运行。JSP实现了Html语法中的java扩张。JSP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因而返回给客户端的只是一个HTML文本,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浏览。 JSP(JavaServer Pages)是一种动态页面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表示逻辑从Servlet中分离出来。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的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的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因特网的所有特点。Java Servlet是JSP的技术基础,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其主要优点是:(1)一次编写,多处运行。代码不用做任何更改。(2)系统的多平台支持。基本上可以在所有平台上的任意环境中开发,在任意环境中进行系统部署,在任意环境中扩展。相比ASP的局限性JSP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3)强大的可伸缩性。从只有一个小的Jar文件就可以运行Servlet/JSP,到由多台服务器进行集群和负载均衡,到多台Application进行事务处理,消息处理,一台服务器到无数台服务器,Java显示了一个巨大的生命力。(4)多样化和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支持。Java已经有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开发工具,而且大多数是免费使用的,并且其中许多已经可以顺利的运行于多种平台之下。(5)支持服务器端组件。JSP可以使用成熟的JAVA BEANS 组件来实现复杂商务功能。利用其他工具设计实现复杂功能的组件,web应用调用这样强大的服务器端组件来支持,就可以增强系统性能。3)B/S结构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SQL Server、Oracle、MYSQL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2.3 本章小结本系统主要使用JSP、Struts技术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Struts框架为开放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框架,通过使用Struts作为基础,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商业逻辑,Struts能充分满足应用开发的需求,简单易用,敏捷迅速。 JSP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通常返回给客户端的只是一个HTML文本,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浏览。 第3章 系统分析3.1系统流程图在进行业务流程分析时,需要按照原有信息流动过程,逐个地调查分析所有环节的处理业务、处理内容、处理顺序和对处理时间的要求,弄清各个环节需要的信息、信息来源、流经去向、处理方法、计算方法、提供信息的时间和信息形态(报告、报单、屏幕显示)等7。业务流程分析可以帮助开发者了解该业务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业务流程分析是通过业务流程图来进行,即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8。具体业务流程如图3-1所示。图3-1业务流程图3.2系统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是软件项目开发的基础,需求分析直接影响软件项目产品的质量,是软件开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9。软件系统的需求一般可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10,软件项目开发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这些需求。在线投稿系统以计算机工程学的方式减轻编辑人员的重复劳动,通过对资源的高度整合,以此作者和编辑们的工作效率,从而大大缩短了稿件审核和发表周期,提高竞争力。并且还能管理作者和专家信息,与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联系,实现投稿、审稿的实时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扩大工作的范围和影响力,提高稿件质量。作者使用稿件处理系统,可以避免传统的将自己的作品邮寄给出版社,而改用在线投稿,提高效率,并且能和编辑人员取得很好的联系,及时的修改作品以 符合要求,加快作品出版速度,提高竞争力。3.2.1 功能需求(1) 登录和注册为了网站的规范使用和安全考虑,本系统登录首页需要用户权限。访问网站的首页后,不同类型的用户选择不同身份进入各自不同的操作页面,使用已经申请的账号、密码登陆系统。作家可以选择注册进行身份登记,注册账号,从而进入系统,作家申请用户类型账号是不不需要经过许可的。这样可以对所投的稿件有一定的信息了解,避免了恶意行为。(2) 用户模块作家用户用注册的账号登陆在线投稿系统后,可以完善个人信息,使其他人员知道你具体的个人情况。并且作为作家你能查看稿件信息管理,在其中搜索以前上传的稿件,也可以添加新的稿件保存在服务器上。当你上传稿件后,你的稿件就会存入服务器数据库中,进入待审状态,并且专家、主编就可以查看到你的稿件。最后作为用户你也可以浏览已经通过所有审批,发表出来的稿件。(3) 专家模块专家使用专家账号登陆在线投稿系统的专家页面,专家账号只有主编有权授予,这样可以保证专家身份的合法性。进入专家页面后,可以进行稿件审批管理,查看作家用户上传的待审稿件,并进行审阅,给出评价。还能查阅以前审阅过的稿件,和审阅过并且已经发表了的稿件。(4) 主编模块主编使用主编的管理账号登陆在线投稿系统,主编有权力暂停作家用户账号的使用、修改专家账号的个人资料并且可以删除专家账号。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系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同时主编还可以审阅经过专家审批过的稿件,通过的稿件就可以发表出来。当然作为整个系统的管理者,主编是有权限查看正在审核稿件和已经发表稿件的。3.2.2 数据需求(1) 数据流图数据流程是指数据在系统中产生、传输、加工处理、使用、存储的过程11。数据流程分析是把数据在现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抽象的独立起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具、物质、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查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数据流程与数据流程分析是今后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设计功能模块处理过程的基础。描述数据流程的工具是数据流程图以及其附带的数据字典、处理逻辑等图表。其中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以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存储和传递12。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分为顶层、一层、二层。现行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图3-2顶层数据流图具体分析第一层数据流图,该层数据流图如图3-3所示。图3-3第一层数据流图(注册用户)图3-4第一层数据流图(专家)3.2.3用户页面需求做为一款面向广大作家用户的网络系统,页面一定要简洁,大方,一目了然,方便用户在使用时快速上手。舒适的页面给人清新的感觉,减少视觉的疲劳,提高工作质量。3.3 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对系统的需求分析进行了总体概述,进而对各个功能进行了需求分析,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用到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第4章 系统设计4.1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设计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成用软件系统表示的过程14。通过对目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做出了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总体规划。经过对期刊在线投稿系统全面分析调查,制定出了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总体规划。从系统需求出发,对系统流程图进行分析,得出层次化的模块结构图。期刊在线投稿系统前台功能模块图如图4-1所示:图4-1 期刊在线投稿系统功能模块图4.2 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本系统的核心和基础15。它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质量。4.2.1 概念结构设计从数据需求分析中得出系统的实体属性图。专家实体属性图如图4-2所示:图4-2专家实体属性图专家评价实体属性图如图4-3所示:图4-3专家评价实体属性图主编实体属性图如图4-4所示:图4-4 主编实体属性图主编评价实体属性图如图4-5所示:图5 主编评价实体属性图注册用户实体属性图如图4-6所示:图4-6 注册用户实体属性图稿件实体属性图如图4-7所示:图4-7 稿件实体属性图E-R模型的组成元素有:实体、属性、联系。E-R模型用E-R图表示。实体是用户工作环境中所涉及的事务,属性是对实体特征的描述16。(1)模型中的实体相当于实体集、一个表,而不是单个实体或表中的一行。实体用矩形框表示,实体名称标注在矩形框内。用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菱形框内写上联系名,用无向边把菱形分别与有关实体相连接,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7。(2)属性是实体的性质。用椭圆框表示,与实体之间用一条线相连表的主码是关键属性,关键属性项加下划线。(3)各子系统模块中主键相同的字段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4)在程序中实现对他们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控制。从数据需求分析中得出系统的实体属性图,遵循三范式原则,对实体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了整合,得出系统E-R图,如图4-8所示:图4-8 系统E-R图说明: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用无向边把菱形与有关实体连接,在边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实体的属性用椭圆表示,并用无向边把实体与属性联系起来。4.2.2概念结构设计表4-1 专家信息表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idInt4专家编号(主键)namevarchar30用户名pwdvarchar20用户密码Xingmingvarchar8姓名Sexvarchar2性别Shenfen-idInt4身份证号DzInt4地址说明:专家信息表用于存放专家的信息。表4-2 专家评价信息表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idInt4编号(主键)TgbhInt4投稿编号(外键)ZjbhInt4专家编号(外键)Zjyjvarchar50专家意见timedatetime8评价时间Beizhuvarchar200备注说明:用于存放专家评阅的基本信息。表4-3 主编信息表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idInt4专家编号(主键)namevarchar30用户名pwdvarchar20用户密码Xingmingvarchar8姓名Sexvarchar2性别说明:主编信息表用于存放主编的信息。表4-4 主编评价信息表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idInt4编号(主键)TgbhInt4投稿编号(外键)ZbbhInt4主编编号(外键)Zbyjvarchar50主编意见timedatetime8评价时间Beizhuvarchar200备注说明:用于存放主编评阅的基本信息。表4-5 注册用户信息表字段名类型长度说明idInt4用户编号(主键)namevarchar30用户名pwdvarchar20用户密码Xingmingvarchar8姓名Sexvarchar2性别Shenfen-idInt4身份证号DzInt4地址说明:用来存放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表4-6 稿件信息表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功能描述idInt4编号(主键)Yh-idInt4用户编号(外键)Biaotivarchar20标题Zhaiyaovarchar200摘要Gjzvarchar50关键字timedatetime8投稿时间Beizhuvarchar200备注说明:稿件信息表用来存放稿件的基本信息。4.3本章小结本章对整个在线投稿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阐述了系统主体功能和总体架构的具体设计,接着对数据库的详细设计进行了分析。第5章 应用系统实现5.1注册和登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注册页面用户打开本系统后,可以进行注册成为本站会员。如下图所示:图5-1用户注册页面(2)程序流程图5-2登录程序流程图(1)登录页面此模块主要功能是核实登录进入本系统的人员身份,这一模块可以有效管理和使各个用户实行其所应该有的权限。不同人员的不同身份可以执行不同权限。并且可以保护个人的资料安全。用户打开本系统后,可以登录进入本站。如下图所示:图5-3首页部分代码:public void yhLogin(HttpServletRequest req,HttpServletResponse res)String loginName = req.getParameter(loginName);String loginPw = req.getParameter(loginPw);String sql = select id,name from t_yonghu where loginName=? and loginPw=? and del=?;Object params=loginName,loginPw,0;DB mydb=new DB();trymydb.doPstm(sql, params);ResultSet rs=mydb.getRs();if(rs.next()Yonghu yonghu=new Yonghu();yonghu.setId(rs.getInt(id);yonghu.setName(rs.getString(name);yonghu.setLoginName(loginName);yonghu.setLoginPw(loginPw);yonghu.setQx(Yhqx.YH);rs.close();mydb.closed();req.getSession().setAttribute(userinfo, yonghu);req.getRequestDispatcher(/index.jsp).forward(req, res);elsereq.setAttribute(message,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req.setAttribute(path, login.jsp); String targetURL = /success.jsp;dispatch(targetURL, req, res);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5.2 用户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用户登录本系统后,浏览发表的稿件信息。如下图所示:图5-4发表稿件浏览页面部分代码:public void dispatch(String targetURI,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RequestDispatcher dispatch = getServletContext().getRequestDispatcher(targetURI);try dispatch.forward(request, response); return; catch (Servlet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用户登录本系统后,可以管理自己发表的稿件信息。如下图所示:图5-5稿件管理页面用户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添加投稿信息。如下图所示:图5-6投稿信息添加页面用户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更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下图所示:图5-7个人信息添加页面5.3 专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专家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浏览待审的稿件信息。如下图所示:图5-8待审稿件浏览页面专家登录本系统后,可以审核稿件信息。如图5-9所示:图5-9稿件审核页面专家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查看已审批的稿件信息。如图5-10所示:图5-10查看已审批的稿件页面专家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查看已发表的稿件信息。如图5-11所示:图5-11查看已发表的稿件页面5.4 主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主编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浏览待审的稿件信息。如下图所示:图5-12待审稿件浏览页面主编登录本系统后,可以审核稿件信息,查阅专家评价意见。如图5-13所示:图5-13稿件审核页面主编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查看主编已审批的所有稿件信息。如图5-14所示:图5-14查看已审批的稿件页面主编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查看已发表的稿件信息。如图5-15所示:图5-15查看已发表的稿件页面主编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和专家的账号信息。如图5-16和5-17所示:图5-16查看用户详细信息页面图5-17查看专家详细信息页面并且可以添加、删除、修改专家账号。图5-18添加专家信息页面5.5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采用Java Web进行网络开发,B/S架构模式的设计思想,详细罗列了,系统中登陆注册页面、用户页面、专家页面、以及流程管理、任务管理等模块的实现情况。第6章 系统测试6.1 测试环境测试是开发时期最后一个阶段,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系统测试目的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相比较,发现所开发的系统与用户需求不符或矛盾的地方,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18。本课题所设计的在线投稿系统是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系统。测试需要检查验证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按照设计中的要求进行的,同是检查是否能在不同的浏览器上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否有保障。PC端运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旗舰版;处理器Inter Core i5-4200M;内存4GB;硬盘512GB。6.2 测试方法本系统的测试综合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两种方法,但主要使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通过本次测试想要达到以下效果:(1) 功能检查:检查功能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或设计的功能没实现。(2) 接口检查:检查能否正确地接受信息或输出信息。(3) 数据检查:检查数据是否存在一致性错误和输出错误。(4) 初始化、终止检查:检查是否能进行正确地初始化或终止。6.3 功能模块测试结果结合第五章的系统实现已经可以从任务流程和系统实际运行实现的截图中得到系统已经可以正常运行。按照系统设计的流程测试一遍,系统可以出色运行并且负担一定的业务量。(1) 用户模块用户登录本系统后,可以添加投稿信息。图6-1、6-2为上传文件和添加投稿成功弹窗图6-1文件上传页面图6-2添加投稿成功页面(2) 专家模块专家登录本系统后,可以审核投稿信息。图6-3为投稿审核通过弹窗图6-3投稿审核通过页面(3) 主编模块主编登录本系统后,可以审核投稿信息。图6-4为投稿审核通过弹窗图6-4投稿审核通过页面第7章 总 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计算机行业带给我们最直观的价值就是合理平衡了物资的投入和开支投资,减轻了员工的负担并且提高了工作质量、效率以及企业的收入,这也正是拉升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目前各大行业都已经合理的运用、开发计算机资源和网络资源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企业凝聚力。而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也为现代化的媒体资产增长贡献一份力量。本文在分析期刊在线投稿系统的基础上,用JSP和SQL2000数据库设计并完成期刊在线投稿系统。通过系统调试结果显示,本系统基本完成了功能需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采用瀑布模型和结构化的设计方法。本系统页面美观友好,操作方便,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缺乏系统开发经验,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1) 有些数据输入时没有及时的进行数据格式校验,不能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性。2) 由于时间关系,系统功能实现不够完善,使用可能存在一些不方便。本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系统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能够调试出真正符合实际情况的期刊在线投稿系统,形成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期刊在线投稿系统。这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上时间紧促,本文一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给予帮助和指正。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