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素安全应知应会手册.doc_第1页
溴素安全应知应会手册.doc_第2页
溴素安全应知应会手册.doc_第3页
溴素安全应知应会手册.doc_第4页
溴素安全应知应会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溴素岗位一线员工应知应会基本知识手册一、 溴素危险性分析1、溴素理化性质暗红褐色发烟液体,有刺鼻气味。分子量为159.82,熔点(C)-7.2,沸点()59.5,相对密度(水=1) 3.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7.14。饱和蒸气压(kPa)23.3320。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烯烃吸收剂、溴化剂。禁忌物:强还原剂、碱金属、铝、铜、易燃或可燃物。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2、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强烈反应。腐蚀性极强。3、溴素毒性分析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轻度中毒时,有全身无力、胸部发紧、干咳、恶心或呕吐;吸入较多时,有头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流泪、眼睑水肿及痉挛。有的出现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或肺炎。少数人出现过敏性皮炎,高浓度溴可造成皮肤灼伤,甚至溃疡。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6mg/m3;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mg/m3。二、 溴素事故类型化学灼伤、泄漏事故等。三、 溴素应急物资装备及使用方法1、作业场所常备应急救援物资作业场所应急救援物资存放在应急救援器材专用柜。序号物资名称配备备注1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2化学防护服2套3过滤式防毒面具1个/人根据当班人数确定4防爆手电筒2台5对讲机6隔离警示带1个7急救箱1个8四氟垫片若干2、常备防护用品及使用方法1)过滤式防毒面具(技术性能符合GB/T18664要求)涉溴企业使用、生产、储存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为:溴泄漏事故、化学灼伤事故。使用前需检查防毒面具是否有裂痕、坡口、确保面具与连不贴合密封性;检查防毒面具呼气阀片无变形,破裂及裂缝;检查防毒面具头带是否有弹性;检查防毒面具滤毒盒座密封圈是否完好;检查防毒面具滤毒盒是否在使用期内。将面具盖住口鼻,然后将头带框套拉至头顶;用双手将下面的头带拉向颈后,然后扣住;风干的的面具仔细检查连接部位及呼气阀、吸气阀的密合性,并将面具放于洁净的地方以便下次使用。2)空气呼吸器(技术性能符合GB/T18664要求)佩戴时,先将快速接头断开(以防在佩戴时损坏全面罩),然后将背托在人体背部(空气瓶开关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并系紧,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把全面罩上的长系带套在脖子上,使用前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然后将快速接头接好;将供给阀的转换开关置于关闭位置,打开空气瓶开关;戴好全面罩(可不用系带)进行23次深呼吸,应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用手按压供给阀的杠杆,检查其开启或关闭是否灵活;一切正常时,将全面罩系带收紧,收紧程度以既要保证气密又感觉舒适、无明显的压痛为宜;撤离现场到达安全处所后,将全面罩系带卡子松开,摘下全面罩。空气呼吸器以及其零件都必须避免日光直照,以免橡胶部件老化;保持清洁,严谨沾污油脂;正确佩戴面具,检查合格方可使用,面罩必须保证密封, 面罩与皮肤之间无头发或胡须等,确保面罩密封;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听到报警信号后应立即撤离现场。 四、溴化岗位应急处置措施1、泄漏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向、上风向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区,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轻型防化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苏打水中和。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中毒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3、灭火处置措施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纸质灭火结束。用雾状水赶走泄露的液体。用氨水从远处喷射,驱散蒸汽,并使之中和。但对泄漏出来的溴液不可用氨水喷射,以免引起强烈反应,放热而产生大量剧毒的溴蒸汽。五、 典型事故管理及分析1 . 溴素坛摔碎,仨职工灼伤某厂化工生产车间使用溴素作化工原料,该厂进的溴素为瓷坛包装,溴素坛外面套一简易五面方木框(最上面的一面为敞口)。溴素常温下为暗棕色发烟的重质液体,属酸性腐蚀品,皮肤接触液溴会产生灼伤。1)事故发生经过某日,三名职工推着人力二轮小车到化工原料仓库领取溴素。其中一人扶车把,另外两名职工负责抬溴素到小车上。在抬溴素过程中,二人手握方木框将溴素坛运送至车上,抬起溴素坛时,因方木框底部不结实时,使溴素坛从底部滑出落至地面,溴素坛瞬间摔碎,从溴素坛中飞溅出来的液溴使三人足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灼伤,当即送往医院救治。2)事故原因其发生灼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溴素供应厂家提供的溴素坛外包装方木框因重复使用,木板腐烂承重力下降,木框架上的板与板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等原因 使方木框底部承重力不足以托起溴素坛的重量,装有溴素坛的方木框抬离地面时,导致溴素坛从方木框底部滑出。因溴素坛抬离 地面具有势能,落至地面立即摔碎,液溴飞溅。2、二人抬溴素时,安全意识不强。没有用一手托起溴素瓶口,另一手扶着方木框运送,使方木框底部减少或没有承重力的安全操作方式来操作,而是只用一手扶着方木框使方木框底部完全承重的非安全操作方式运送。 2 . 溴素泄漏灼伤事故2011年4月15日上午10点,AMK车间员工刘文钊发现三楼A线溴泄漏,咋偶倒导料管旁边时,垫片突然崩裂,有溴液喷出,导致刘文钊眼皮及手臂灼伤。事故发生后刘文钊及时清洗了眼及身体各部,更换衣物并滴眼药水后送医院诊治,均为轻伤,一周后完全康复。事故原因:溴素管道垫片老化。 3、三名操作人员均未穿戴防酸工作服和防酸工作鞋,只是穿戴 的普通非防酸工作服和非防酸工作鞋, 液溴溅出后透过工作服和 工作鞋渗入足部皮肤引起灼伤。 为避免溴素灼烧事故的再次发生,该厂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责成采购部门将溴素坛外包装质量问题反馈给溴素生产厂家, 让其完善溴素坛外包装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