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现存三大问题浅析.doc_第1页
保险行业现存三大问题浅析.doc_第2页
保险行业现存三大问题浅析.doc_第3页
保险行业现存三大问题浅析.doc_第4页
保险行业现存三大问题浅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行业现存三大问题浅析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熊海帆 发布时间:2010-12-07中国保险行业的高速成长举世瞩目,但仍然存在许多明显制约其未来发展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有些是引起其他问题的原因,有些是其他问题所引起的后果;有些相对表面化,有些相对深层次。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其中更为根源性的部分并分析其成因与对策。就目前来讲,业内现有的以下三个问题十分突出,是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以及竭泽而渔。一、三大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一)内部竞争中的拉帮结派当前的保险行业内,许多保险企业中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员工,常常结成一个个利益统一、进退同步的小集团,各自控制着不同的岗位、部门或势力范围,使表面上统一运作的企业实质上掌控在少数关键人物的手里。这其中,相对更容易结成小集团的是除精算、财务、计算机等偏向纯技术性工种以外的职位,例如营销、组训、文秘、后勤等部门。拉帮结派,首先必然导致特权的出现。小集团的成员在派系庇护下,超脱于企业管理制度之外,使得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内部管理法不责众。第二,帮派的形成必然导致内耗。因为利益分割的各个小团体必定相互牵制、彼此掣肘乃至攻讦不断,使得企业的发展受阻于帮派的内斗。这样的局面,正是严重危及保险企业经营绩效的典型原因。第三,帮派的形成,对其成员自身来讲也未必有利无害。因为一旦加入其中,所有成员只能共进共退、“共荣共辱”,个人才能的发挥连同企业价值的实现,都可能被帮派小集体的私利所吞噬。(二)员工选聘中的任人唯亲众所周知,新兴的保险行业吸引了大批应聘求职者。可是,员工选聘中的任人唯亲现象随之而来。一种做法是保险企业的部分岗位被直接安排给相关负责人的亲属,另一种隐晦点的做法是将招聘测评的题目及答案透露给应聘的亲属,助其高分通过测评并就业。就具体的岗位分布而言,保险企业内往往是所谓“旱涝保收”的内勤岗位更易出现任人唯亲,例如普通文秘、营业厅工作人员和收展部门的职员等最受亲属们青睐,而存在业绩压力的营销人员等外勤岗位则反之。任人唯亲首先破坏的是公开、公平与公正,使得保险行业这片金融领域中的热土沦为腐败的温床之一。第二,任人唯亲导致保险企业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失去效力。第三,任人唯亲选聘出来的企业员工不免德低能差,往往造成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绩效的大幅下降。(三)市场拓展中的竭泽而渔市场拓展中的竭泽而渔,指的就是保险企业从事市场开拓活动中的一系列短视行为。第一,是市场上的客户资源被掠夺性开发,表现在:保险企业不遗余力地推广能迅速增加保费收入的投资分红类寿险和机动车辆保险,却忽视长远意义上拥有更大市场需求的保障性寿险与家财险、企财险以及责任险等产品;保险企业只重经营、不重宣教,只把短期内的业绩提升作为市场目标,而把对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的宣传教育抛诸脑后;保险企业只重售前、不重售后,只对展业环节投入更多精力,却不重视理赔环节的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第二,市场上的人力资源被掠夺性开发,集中体现在经营管理者对待人才往往“重用轻养”,偏好于上手就能用却不愿意提供新人培训以储备人才,“挖墙脚”和频繁“跳槽”成为保险行业的时髦关键词。市场拓展中的竭泽而渔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后果。第一,保险的损失补偿职能无法全面体现,因为在片面追求保费规模的指导思想下,市场份额中非保障性的险种所占比例明显过大。第二,保险的防灾防损职能无法体现。因为保险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所做的工作微乎其微,导致社会公众风险意识与保险意识的持续低下。第三,保险的促进投融资的职能也无法有效体现。因为醉心于短期的逐利目标,保险基金的投资绩效并不尽如意人。近几年,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的助涨助跌即为明证。第四,保险市场资源有面临枯竭的危险。一方面是社会公众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能真正提高,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不能有效激发;另一方面,市场的人力资源增长缓慢,优质资源的形成更是难上加难。总体上看,我国保险行业的长期发展缺乏动力,可持续性没有良好的保证。二、引起三大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一般性原因1.关于拉帮结派保险企业内部拉帮结派现象的出现及其后果产生,根源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不易调和。现实中,处于某一集体的人们为达其私利往往不择手段,难免与集体的正确行动相冲突,常常是以集体利益受损换来个体利益的一时满足。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的专用性也在起着作用。所谓人力资源的专用性,通俗地讲就是指一项人力资源或职业技术的专有性、特殊性和排他性。这种属性越突出,在岗者就越不容易被他人所替代。保险行业中,精算、财务、网络和数据库维护等人员的人力资源专用性就相对较高。这些职位的取得需付出较高成本,甚至需得到相关部门的依法认证(例如精算师),所以失去职位或者薪酬下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通过拉帮结派来实现其个体理性目标的必要性不大。但是反过来,保险企业内属于后勤、文秘、组训等职位的员工,由于其人力资源的专用性相对较弱,也就面临更为显著的同行竞争,故借助拉帮结派以自保的必要性相对更高。而这类职员在保险业内数量更多,使得全行业的拉帮结派现象总体上变得突出。2.关于任人唯亲对于任人唯亲现象的原因分析,首先可以同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稀缺性”联系起来。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性决定价值大小,世上越稀缺的物品其价值越大。以此来审视对求职者的选拔过程,显然是谁拥有更为稀缺的人力资源谁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在过去,拥有高学历文凭或者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即被认为是满足该条件,因为要想获得这些东西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而真正能够付出如此代价的人少之又少。目前的保险行业,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求职者都不缺“本本”,文凭、证书总有一大堆。在这一背景下,恰恰亲缘关系成为难以复制、不易假冒的稀缺品,招聘者与其在成堆文凭中费尽心思地去鉴别求职者的真实能力,不如就凭借亲缘关系以决定录用与否来得简单。另一方面,保险行业中的任人唯亲还与前述的拉帮结派现象紧密相连。因为与自己具有亲缘关系的员工肯定更容易彼此结成小集团,个人的利益、小集团的利益与家族亲属的利益混为一体,这样的利益实现更有保证,也更为稳固。只要拉帮结派一日不除,保险业内的任人唯亲也很难去其根基。3.关于竭泽而渔第一,人通常具有功利主义倾向,往往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多、效用最优或幸福最大而不顾其他。就现阶段来看,我国保险行业的各种现象恰恰明显带有功利主义的印迹,突出表现在保费规模的增长是衡量业绩高低的核心指标,一切名誉、实利的获得均与此挂钩。所以,为了迅速提高业绩、实现名利,从业者们常常竭泽而渔,却忽视对市场资源培育的长远打算。第二,人通常具有厌恶风险的心理偏好,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敢承受更多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预期效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更清晰地指出,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尤为厌恶风险,舍远求近。意思是说,人如果现在能够确定获得哪怕是较小的一点收益,则不会弃之不顾而去期待相对不太确定的、可能更大的未来收益。第三,人在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选择当中,通常处于两难的“囚徒困境”。结合保险行业来考虑,最利于行业整体发展的做法是从业者们都着眼于长远,在合理利用市场资源的同时不忘有效培育资源,不纠结于追逐短期蝇头小利的恶性竞争。可惜,问题在于,如果自己埋头于培育资源,别人却在加紧利用资源。其中,最典型的是人才培养。自己耗时费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被别人轻易挖走,自己的行为无异于为他人做嫁衣裳。这样的傻事谁会去做?所以,最终的情况就是大家都选择了竭泽而渔的市场拓展方式。(二)制度性原因应当指出,上述的一般分析适用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保险行业,尚不足以有力解释为何中国保险业的三大问题尤其显著。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制度分析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探讨。1.正式制度层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的监管制度不完善,不能够较好地对保险从业者面临的矛盾加以调节,也没有对过于功利主义的举动加以有效约束,同时缺乏对“囚徒困境”中的市场主体的合理引导,使其难以摆脱或缓解困境。目前,监管部门没有完全超然于保险市场之外,监管者自身的利益与被监管者的利益高度统一于市场的规模增长,其引导市场的权责嬗变为顺应市场的无奈。导致监管部门被受监管者所“俘获”,掉进监管失灵的泥潭。第二,中国的反腐败制度不完善,相关措施主要针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和滥用职权等行为,却忽略非公职人员的类似行为。第三,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完善,集中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学历与能力脱钩。表面看,这是执行多年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出了问题。更深入一点地看,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定位偏差应是根源。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迪与创造,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启开心智、认识自我、发展个体。而定位一旦出现失误,教育就立刻倒向功利的怀抱,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被强调为谋生的手段,甚至被视作炫耀身份、获取官阶的资本。这种功利思维指导下的教育制度运行必然唯学历至上,难逃教育水平下降、文凭贬值的后果。现在的情况是,学历文凭无法证明求职者的相应资质,而其他可以提供辅助证明的制度又远未建立,所以,与其说是招聘者主动选择任人唯亲,不如说是人员选聘中的宗亲制度客观上弥补了教育制度的不足以及相关制度的缺位。2.非正式制度层面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显著的制度依赖,其中一些不良文化或传统的延续导致了三大问题的产生。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朋奸党争等行为常见于史书,帮派主义似乎是国人根深蒂固的一个传统。再如,任人唯亲,对于中国这个氏族宗亲制度延续几千年的古老社会而言,那是常有的现象。直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凭借亲缘优势获取职位乃是天经地义,拉关系走后门的“群众基础”极为深厚。竭泽而渔,其实质是发展中的急功近利的表现。三、处理三大问题的基本对策有效应对保险行业的三大问题,根本还在于从制度层面上来考虑相关对策。(一)正式制度层面首先,应当不断完善我国的保险市场监管制度。其核心是保障监管部门具有独立于保险企业之外的超然地位,务必使其立足于全体社会公众的利益,依法行政,不可将其政绩考核与行业的绩效考核统一于相同或相似的指标体系(如保费指标)。在此基础上,监管制度应当尽量做到对保险行业的三大问题及时发现、有效处理。特别是要建立起赏及其功、罚当其过的奖惩机制,对于行业内极端自私、极端功利、极端短视的行为适度处罚,而对利于他人、惠及集体、功在长远的行为加以积极奖励。奖励的方式,除了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外,通报表扬和授予荣誉称号也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应当不断完善我国的反腐败制度。严格依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充分认识非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特征及其危害,建立健全处罚与防范机制。同时,保险企业自身也应强化反腐倡廉的内控机制,合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防治腐败的相关职责。为有效实现以上监管制度与反腐败制度的相关功能,保险行业协会应当起到应有的作用。行业协会是相对最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行为的组织,在信息搜寻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为监管部门及反腐部门提供所需资讯,并充当必要的协调机构,缓解矛盾。第三,应当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努力消除教育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功利性因素,严格依照其自身规律从事教育活动,重新起到培养劳动技能的作用。第四,我们应建立健全其他那些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