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文摘要在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基本按单词与短语讲解、语法讲解、课文翻译等步骤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缺陷,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因此,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题,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探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阐述了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实效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在具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从而真正实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根据这一课题,在一所普通高级中学选择了高一年级的两个英语基础相近的班级来做相关的实验研究。一个班为实验班,实行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实行的是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在开始实验前,用了一份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来分析学生已有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共使用了三次成绩测试调查对比和两次问卷调查对比,发现优生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成绩稳步提高且对比问卷中自主学习能力显现出上升趋势,中等生和差生的测试成绩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对比调查问卷中,发现他们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及学习主动性。因此,实验结束后得出应针对中、差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验的期末测试,可以看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高中学生学习英语起着推动作用。最后,作者强调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新课程标准下,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对高中英语教学起着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所改进,自主性得到提高。关键词:高中教学 课堂 新课标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第一章 引 言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背的模式。学生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况,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往往不高,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在平时备课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和时间,课本中的各种知识点讲解详尽且全面。学生在上课时只需认真听讲并仔细做好听课笔记,不需要他们过多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即使教师提问要求学生回答,答案也是固定而毫无争议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近来语言学家所提倡的新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他们认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是语言教学中最值得发现和培养的,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学科教育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因此,高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科教学模式将被淘汰,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会逐渐得到普及。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会成为语言实践活动中情境和话题的创设者、语言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管理与驾驭课堂的组织者以及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过程中提供服务的帮助者。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可见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许多英语课堂仍然以老师为中心,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首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本研究将结合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在回顾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基础上,提出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两个方面集中论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的比较,揭示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得出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1.3 论文的总体框架 本文阐述、论证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本文期望为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在回顾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基础上,提出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综述相关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其次再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集中论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为两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方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阐述。 第四章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的比较,揭示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第五章对研究做出总结,概括研究成果和不足,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2.1 相关理论基础 我国传统文化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需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与他们的学习过程已是教学实践中人们更为关注的一个方面。2.1.1 人本主义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寻求知识、真理和智慧以及探索秘密的欲望,学习过程就是求知或学习的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因此,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和选择学习材料,并亲身体验到学习的结果,这将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罗杰斯还主张,最好的和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学习静止的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学习。要想学会如何学习,必须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学习,而要掌握学习过程,就必须认真地参与学习过程。2.1.2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源于儿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就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要对外部的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体系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以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是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转换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通过反思性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水平,实现学习的自我调控,这样,才能促进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学习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是学习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外对自主学习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维果茨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认知学派、自我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自主性的实质、实践、应用、培养和评价等作过探讨,尽管他们有不同的方式,包括理论观点、研究焦点、研究方法等,但他们都对一些核心问题感兴趣,如:动机、方法、时间、学习结果、环境、社会性。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行为主义学派把自主学习看成是学习与自我强化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依关系。原苏联维列鲁学派把自主学习看成是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并依据言语的内化规律开发了一系列自主学习模式。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方面主张通过学习策略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齐莫曼研究了自主学习的实质、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促进自主学习的方法。国外有些研究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以加拿大心理学家温内位代表的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申克认为教师通过榜样的学习示范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言语说服等多种手段达到增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目的。派利斯和拜尼斯主张采用两种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论:一时直接教学,二是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等方法,丰富自己的学习理论。大量的研究对什么事自主学习或学习的自主性进行了界定(Holec,1981;Allwright 1988;Dickinson 1987;Littlewood 1996),也对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包括学习策略、课程设置等作了阐述与分析(Dickinson 1988; Wenden 2002; Benson 2001;Cotterall 2000)。 我国自主学习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多数建立在国外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各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和实验,其中也涉及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的问题,在一批大的教育实验研究中都涉及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和测评。如中央教科所的“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江苏省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通过对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能够做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福建省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通过把自主学习引进教学过程,把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而使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实现课堂教学革新。湖南省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通过把教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实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主意识和创造性的目标等等。这些研究和实验,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自主性的理论建构、培养那个、测评和发展等作了深入实际的研究,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 在心理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者们侧重于考察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各种因素以及与成绩的关系。李晓东(1999)研究了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生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杨心德等(1993)研究了初中学生的自我效能与目标、成就的关系。雷雳(2001)研究了目标定向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陈永发(1996)做了归因、学科自我概念与成绩关系的研究。国内研究集中于1997年及以后的时间,几乎所有研究者都以某几个维度和学业成绩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的相互作用。从总体上来看,他们都涉及到了自主性的某些层面。有极少的研究是关于自主性发展、调节机制方面的。沃建中(2000)做了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李晓文(2000)做了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项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董奇、周勇、陈红兵对自主学习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结构的理论、影响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并作了实证研究,证实了自主学习的动态结构观点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获得和发展的观点;讨论了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另外,总结了自我监控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活动中自我监控发展的年龄特征,通过研究论证了由他控自控、由不自觉自觉自动化的规律;研究了初、高中生安排学习时间的策略,小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监控能力的发展,中学生学业责任感的发展,个体学习活动中自我监控发展的研究。此外,他们还总结了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与具体模式,并采用情绪自我监控培养的认知模式进行了“满怀兴趣学习”的实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的监控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董奇还编制了“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用于评估学生在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八个方面的学习自我监控水平,也用于评估学生自我监控的整体水平。另外,余文森(1999)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其实质是独立学习,特点是能动性、超前性、独立性和异步性。张文新(1999)认为: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部指导或监视的情况下,个体维持其行为历程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过程。另有学者董奇、周勇认为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有效性等特征。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庞维国(2001)认为:对自主学习的界定应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学习维度,二是学习过程。从学习的维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诸方面来综合地规定自主学习的本质属性。从过程界定是指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以往研究中形成的学习自主性的概念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对自主学习的诸多看法及相关实证研究为我们揭示自主学习的实质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框架。但都建立在相对狭窄的理论基础之上,没有形成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系统的、完整的操作性定义,很少涉及到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论述高中英语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的比较,揭示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第三章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是指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因此,有效的教学必须遵循一些基本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的原则和方法。3.1 培养的原则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正确的培养原则是对新课程标准中教学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都起着指导作用。3.1.1 实效性原则在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下,高一新生入学后不久,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要让他们认识整个高中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不同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不同程度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指导就是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那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把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效性。下面,以听力模块与阅读模块为例说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实效性原则。对于听力模块,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听的目的不在于能听懂多少,而在于听本身。要让他们多渠道、多方位地练习听,养成一种听的良好习惯。既要精听,又要泛听,两者相结合,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加以理解。在练习具体的听力题目时,教师应让学生在听录音之前认真阅读听力题目,从已知的题目和答案选项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可以降低听力的难度,教师应给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从示范中领会自主学习听力的步骤与方法。例如:题目要求选择Mr.Smith 的职业,答案分别是:“A. professor B.writer C.worker D.doctor” 听力材料一般不会直接听出答案,这就需要先分析选项中所含有的信息,professor通常与学校、学院、学术报告或研究有关;writer通常与著作、出版社有关;worker通常与工厂、车间、工业等有关;doctor通常与病人、医院、出诊有关。当分析完了选项中所含的信息后,再回到题目中去就会减低难度。对于阅读模块,像听力模块一样,一方面要精读,搞懂每篇课文的每个篇章、每个语段、每个句子甚至每个词汇。另一方面,还要泛读。在阅读时,既要选择不同的题材,又要选择不同的体裁。只有阅读量上去了,阅读速度上去了,理解层次上去了,才能取得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阅读训练最好的蓝本就是教材中的课文,它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练习,在以往的教学中,英语教材通常用翻译加语法点讲解来处理课文,这样就使课本中的语言篇章成为学习语法的教材,并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学生也没有从中学到篇章的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在课文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以下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一、每学到一篇课文时,首先要对文章划分段落,这需要根据文章大意,将表达相同或相似内容的几段话组合成一个大的段落,这样就能将全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出来。二、对全文大意理解掌握后,再找出每段话中的中心思想,按照英美国家作者的写作习惯,这样的句子有时就是段落的开头句或是结尾句,也有时会是第二句话。将这种规律教给学生,可以加速他们理解段落大意的速度。 三、完成前面两项任务后,学会会对整篇文章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们的理解及思考是建立在语篇之上的,没有对文章中的每句话都细细推敲。这时就要求学生再从头开始欣赏课文,找出他们认为表达方式新颖、有独特性的句子,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些句子摘抄下来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欣赏能力。四、阅读教学不再将语法的讲解作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语法教学。文章的构成是脱离不了语法结构的,有些文章中使用大量的复合句,而一个复合句有时包含了34个从句,会有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文章中语法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较长的复合句,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干,再将其中的从句标出。这样的训练多了,以后学生在面临长句时不再感到困难,也不会出现找不到主句而错误理解句子的现象。3.1.2 直观性原则 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需要以感性知识为基础。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这一原则也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高中生抽象思维还不太成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经常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因此,通过直观,能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容易的领会和接受知识。直观手段的运用可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三类。实物直观通过实物进行,包括观察各种实物、实物标本,进行实习、参观等等。模象直观通过运用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而进行,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录音等等。语言直观通过运用教师的语言进行,如教师用语言进行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可以给学生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起到直观作用。无论采用哪种直观手段,都需要注意它的典型性、代表性,使其符合教学要求,并能有效地形成学生清晰的表象。但直观只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不能为直观而直观,要避免滥用直观,使直观庸俗化。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并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从某些结论出发,先讲解书上的有关知识,再以直观的形式加以验证。通过直观与讲解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方法,促进他们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例如:高中英语教材模块3 Unit 2中,是以Language为话题的,讲述了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官方语言,那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图片和录音的直观手段向学生展示各国的国旗并试听该国的语言,然后猜测这个国家的国名与官方语言。这种直观手段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学生们对一些主要国家的国旗图案、式样是比较熟悉的。3.1.3 启发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主动递学习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他们理解、掌握书本知识,必须通过他们自身进行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才能实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指导下有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过程,实现这一转化,没有学生的积极的能动的作用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必须用各种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及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并了解学生的实际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英语教材模块3Unit 1里提到的senses话题中,可以通过以下问题的创设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Which sense do you think would be the worst to lose?().Have you ever lost your sense of taste or smell when you were ill?How did you feel?()Some people talk about a six sense. They say it helps people know about things before they happen. Do you believe in a six sense? Why or why not?在以上三个问题中,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更能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促使他们可以通过互相讨论、自主探究谈谈对人得“第六感”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复习和考试,引导学生多思、善问,培养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习惯。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如,高中学生对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运会非常感兴趣,高中英语教材模块4 Unit 2里提到的sporting events 话题中,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们讨论,这对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奥运会具有启发性的作用。(1). Do you think the Olympic Games help countries and people live peacefully side by side? Why or why not?(2). Who do you think are the greatest Olympic athletes and why?(3). What kind of example do you think athletes like Liu Xiang and Muhammad Ali have set for you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3.1.4 循序渐进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任何学科知识都具有严密地逻辑系统,高中学生所学的学科是以相应学科的体系为基础的,是有“序”皆。学生认识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以免破坏知识的体系,影响知识的完整性。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注意教材的前后连贯、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照应,还要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以条理精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有具体到抽象,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比如:高中英语教材模块4 Unit 1中Word power 一节中,要求学生学习构词法中的后缀:health y healthyweek ly weeklyhero ic heroicorigin al originaldanger ous dangeroushelp ful helpfulamaze ed amazedexcite ing excitingattract ive attractive教师可以从以上加后缀的例子中归纳出一定的、一般性的规律,并可以让学生找出其他的一些实例。那么,后缀是一种很常见的构词法,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前缀,在教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增添一些前缀知识,由学生从后缀的学习过度到前缀的学习之中: im possible impossible im balance imbalance im moral immoral in active inactive in cautious incautious in direct indirect dis like dislike dis order disorder dis quiet disquiet 通过对两大构词法的学习,课后,教师还应通过有计划、有系统地布置作业、复习,检查学生的构词知识。但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会影响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因此,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话,教师要随时准备修正或进一步跟踪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提问。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它体现了思维过程中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加强自己的“问题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他们钻研知识的深度,更加有利于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循序渐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学生对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收集、分析、处理应该是一个由少到多,从简到繁,从典型到复杂的过程。3.1.5 巩固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技能长久地保持,在需要的时候能很快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学生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这些知识不是他们亲身实践得来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必然出现掌握快、遗忘也快的现象。为使学生所学书本知识能够保持而不遗忘,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所学知识不断进行巩固。知识的巩固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并且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要贯彻好这一原则,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为牢固地掌握知识创造条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整理知识,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以便加深理解。如:在学习名词性从句中,引导词that可以引导多种从句,那么如何正确的判断从句的种类,就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还应配合较多的练习,更应把名词性从句中的that 与定语从句中的that 区别开来。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难以分辨以下从句的类型:Word came that the students would put off the outing until next week, when they wouldnt be busy. (同位语从句) I hope that Polly will be OK. (宾语从句)This is the book that Im looking for. (定语从句) 贯彻这一原则,教师还应组织好学生的各种作业,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中要注意作业的布置、检查、批评和讲评,使学生通过多读、多想、多写、多练等方法,反复思考和练习,掌握技能、技巧,在运用知识中巩固知识。另外,教师还需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把机械记忆和意义、形象、联想记忆结合起来,并以意义、形象、联想记忆为主。例如,学习英语固定短语look for, look after, look into, 就死记硬背为“寻找”、“照看”和“研究”。其实,look实意作“看”讲,for作“为了、追求”讲,我们就可用形象化的动作表示“寻找”这样一个动作。look after a child 正是“站在后面照看小孩”的一幅生动的画面,一般只有紧跟在后面,才能保证小孩不出意外。look 和into 表示“往里面看”正是“研究”、“调查”的形象化表示。又如look up to sb. 指的是抬头仰望某人,这正是“敬仰某人”的动作。look down on sb. 呈现出“眼睛往下瞧某人”的情景,于是不难理解“瞧不起某人”皆含义。look sb. up and down正是“对某人从上看到下”皆表象,理解为“对某人上下打量”十分贴切。3.1.6 趣味性原则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导“趣”。学习兴趣是人对学习的一种认识倾向,总是由需要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对学习具有明显的增效性。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英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在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着意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4 Unit 2 Sports events 的教学为例:首先从学校运动会谈起(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更易引发兴趣)。Our school holds sports meeting every year, and each year, some athletes did so well that they broke school records. Athletes take part in all kinds of sports events. 随后提问:Do you know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events in the world? Do you know any of them? Do you know the Olympic Games? 接着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讨论过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在屏幕上展示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引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课堂教学导“趣”过程中,还应注意情景教学。情景教学使语言内容直观,易被学生吸收,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情景教学使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通过语境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2 具体方法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认识到高中英语的自学能力是由以下及各方面组成的:(1)、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2)、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3)、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4)、能独立完成教师提供预习和复习的作业;(5)、能独立使用工具书和电化教学设备;(6)、能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当的课外读物;(7)、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题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自学能力,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动下,支配自学探索活动,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个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2.1 教师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拼读能力是根据读音规则正确读出生词的能力。在我所从教的学校里,有些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英语的拼读能力,觉得这是初中学习的内容,和高中阶段没有多少联系,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上了高中仍然不能正确流利的拼读单词。不能拼读生词,就不可能顺利地记住生词,当然也不可能取得英语的自学能力。那么,对于不会拼读的高中生来说,不可能完全从头学起,我们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首先,可以让他们熟悉和大致了解国际音标,不一定要背下来,但要能读出来。然后,在学习生词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从而取得拼读生词的能力。这样做的优点在于用英语字母组合代替国际音标,让学生掌握直接拼读的方法。这样,他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读记生词,从而增加了学习英语的兴趣。3.2.2 帮助学生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运用的某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是学习者获取、储存、提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在理论上,学习策略的研究能增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有关的研究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习策略的研究,以学生为出发点讨论学习策略,从学生的角度探索学习成败的原因。同时,还要进行实际调查研究,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有意识的去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发展、调控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挥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习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出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3.2.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中有句谚语“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 意思是幼年定终身。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敢于表达、主动参与、及时预习和复习及独立完成作业等都是有益于学习的良好习惯。高中英语相对初中英语来说,内容更多,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有序化,养成下列好习惯:(1)、上新课前,要有目的的预习。比如,达到正确拼读生词、了解课文大意等具体要求。预习可引导学生发现本堂课的难点、重点、疑点,还可以提高听课效率。(2)、提高听课的效率。首先要集中精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要积极思考、敢于发言,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另外,还要认真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总之,英语课堂应以听为主,记为辅,记重点。(3)、课后要坚持先复习后作业,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4)、每一课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总结。(5)、每一次测试后,学生对于自己的错误和知识漏洞学会分析总结和归纳,并做好改错笔记。3.2.4 创建有利的环境和资源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和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没有现成的英语学习环境,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去营造。不仅要创设课内的学习环境,更要创设课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师生之间极具亲和力,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学生间无拘无束的交流,人人都全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外,要建立课外学习小组或合作伙伴,建立英语学习园地、英语广播,创办英语小报和英语角等,使学生有更多运用英语的空间。3.2.5 学生的态度 由于受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制约,在升学压力下,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缺少参与意识,缺少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动力方面,缺少学习兴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学习内容上,只重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对课外知识的独立获取。第三,学习形式上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课外自学。第四,学习方法上,只重视教师教的方法,不善于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个体把自己的学习成功归因于能力,吧学习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这样就更容易激发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个体把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就会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是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端正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态度,就必须有用于引导行为的参照点,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就充当着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引导下,不断调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策略。为了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设置或者提倡学生自我设置具体的、近期的、能够完成而又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对自主学习产生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3.2.6 学生的角色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丰富、重组与改造通过自主建构是实现,其实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学习以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条件,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就只能是简单灌输,学习也不可能成为学生内在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内在根据,也是充分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的一个着眼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角色转变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机会,以焕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着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努力营造一个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自己练习的环节,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活动和语言应用的能力。3.2.7 学生的学习方式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学方式单一,而且多停留在语义表征阶段,如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很少与情境和动作之间建立联系。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标准针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新课程强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观念上,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关心、鼓励学生,使学生消除紧张的情绪,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第四章 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实验研究4.1 研究的目的本次实验想通过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高中生学习英语中产生的影响及差异性来论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一、实验班中不同层次的差异性(1).因为高一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有的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英语),因此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实验时用两次问卷调查的形式想要得出学生在实验前和实验后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变化及差异,(两次问卷调查均用同一份问卷,来确保调查结果对比的可参照性)。以此来验证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否提高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不同层段的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水平的差异。(2).虽然高一新生已经同样学习了三年的初中英语,但因为诸多因素:初中教师教学水平、个人努力程度、学习的主动性等,他们会分为不同层段。在实验中采取了三次英语测试:入学测、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由入学测试为样本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Dreams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五年级上册-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
- 跨境清洁设备升级背景下2025年新能源电动环卫车辆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11课 关注国际社会 维护国家利益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思想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人教版
- 桥下边坡防护施工方案
- 海南室内植物墙施工方案
- 桥梁跨墩施工方案范本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课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圆木桩围堰施工方案
- 功能室装修项目施工方案
- 跨境办公用品电商仓储自动化升级方案成本控制策略报告
-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作文提纲课件
- 智慧养殖物联网解决方案
- 个人借款协议书范文:免修版模板范本
- 孙燕姿所有歌曲歌词大全(11张专辑)
- 竹简与毛笔背景的国学主题PPT
- 《欧姆定律》 单元作业设计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带秋字的古诗飞花令
- 体育原理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