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闭气实验.doc_第1页
污水闭气实验.doc_第2页
污水闭气实验.doc_第3页
污水闭气实验.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闭气试验8.1检验原理本检验方法通过测定塑料排水管道在规定闭气时间下的管内气体压降值来检验管道的密闭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8.2管道闭气检验设备8.2.1 闭气检验使用的设备按表1配置,检验装置连接如图1所示。管道闭气检验设备表 表1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管道密封管堵DN200DN1200mm各2个2空气压缩机1台3打气筒1个4膜盒压力表04000Pa 2.0级1个5普通压力表00.4MPa 1.5级2个6喷雾器1个7计时器1块8温度传感器0100 精度:0.11套注: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修正,在DN1100mm及以上管径使用。1、膜盒压力表; 2、气阀; 3、管堵塑料封板; 4、压力表; 5、充气嘴; 6、排水管道; 7、空气压缩机; 8、温度传感器;9、密封胶圈; 10、管堵支撑脚图1 排水管道闭气检验装备8.2.2检验中针对不同管径的管道密封管堵结构及配置见图2。1、密封胶圈; 2、管堵塑料封板; 3、支撑脚; 4、加强筋; 5、支撑脚脚座;6、密封胶圈气嘴; 7、膜盒表接口; 8、进气组件; 9、温度传感器图2 管道密封管堵示意图8.3检验步骤8.3.1对闭气检验的排水管道两端管口与管堵接触部分的内壁进行处理,使其平整光洁,表面不得有毛刺及污物,管口内壁处理方法:(1)用砂轮将管口内壁沿圆弧面磨光。(2)用坚硬器具刮去管口内壁毛刺,在用砂纸磨光。8.3.2调整管堵支撑脚,分别将管堵安装在管道内部两端,每端接上压力表和充气嘴,如图1所示。安装管堵应调整好支撑脚使之处于管道正中,压力表用以监视管堵密封胶圈内的压力,以便在漏气时做必要的处理。充气嘴用以给密封胶圈充气,同时起到单向阀的作用。8.3.3用打气筒向管堵密封胶圈内充气加压,观察压力表显示至0.15至0.20MPa,且不宜超过0.20MPa,将管道密封,锁紧管道支撑脚,将其固定。管堵密封胶圈与管壁间涂抹密封材料(密封膏、玻璃胶、腻子膏等)密封。8.3.4用空气压缩机向管道内充气,膜盒表显示管内气体压力至3000Pa,关闭气阀,使气压趋于稳定,膜盒表读数从3000Pa降至2000Pa历时不应少于10min。气压下降较快,可适当补气;下降太慢,可适当放气。8.3.5当膜盒表显示管内气体压力达到2000Pa时开始计时,在满足该管径在表2中规定标准闭气时间时,计时结束,记录此时管内实测气体压力P,如P1500Pa则管道闭气检验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闭气检验标准 表2管径DN(mm)管内气体压力P(Pa)规定标准闭气时间t(min)起点压力终点压力2002000150011300164002250028600337003980044900501000561100611200678.3.6当被检测管径大于等于DN1100时,应考虑温度补偿,用下列公式加以修正,计算得到P:P =103300-(P+101300)式中:P考虑了温度与大气压强影响的实际压降值(Pa) P达到该管径规定标准闭气时间值时,膜盒表显示压力值(Pa) T1膜盒表达到2000Pa时,对应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值() T2达到该管径规定标准闭气时间值时,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值()P值如果小于等于500Pa,管道闭气检验合格;如果大于500Pa,管道闭气检验不合格。8.3.7闭气检验不合格时,应进行漏气检验、修补,再重新复检。(1)管堵密封胶圈漏气检查检查方法:管堵密封胶圈充气达到规定压力值2min后,应无压降。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和进行必要的补气。(2)管道漏气检查检查方法:管道内气压趋于稳定过程中,用喷雾器向管壁及接口喷洒发泡液。检查管堵对管口的密封,不得出现气泡;检查管接口及管壁漏气,发现漏气应及时用密封修补材料封堵或做相应处理。漏气部位较多时,管内压力下降较快,要及时进行补气,以便做详细检查。8.3.8管道闭气检验完毕,必须首先排除管道内气体,再排除管堵密封胶圈内气体,最后卸下管堵。8.3.9闭气检验流程不合格时修复排放管道气体闭气检验测定管道充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