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国标】 .pdf_第1页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国标】 .pdf_第2页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国标】 .pdf_第3页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国标】 .pdf_第4页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国标】 .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7 7 0 4 0 0 1 h 21 召ii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t 6 1 4 8 2 0 0 5 代替 gb t 6 1 4 8 1 9 8 5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t e s t m e t h o d f o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p r e c i s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l l o y s 2 0 0 5 0 9 0 9 发布 2 0 0 6 0 4 0 1 实施 中 华人民 共和国 国 家质量 监督 检验 检疫总 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t 61 4 8 2 0 0 5 o 9吕 本标准制定时参照采用了as t m b 8 4 2 0 0 1 精密电阻合金丝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本标准代替 g b t 6 1 4 8 1 9 8 5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 b t 6 1 4 8 1 9 8 5 相比 除了 编辑 文字 格式上的 修订外 其主要差异为 本标准将使用温度范围从一6 0 0c 1 5 0 修改为一6 5 0c 2 5 0 0 c 与as t m b 8 4 2 0 0 1 一致 一 本标准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 b t 8 1 7 0 1 9 8 7 数值修约规则 本标准对试样制备及预处理章节中条文内容进行了修改 一 一 本标准对恒温槽的部分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 一 一本标准对试验数值的修约采用g b t 8 1 7 0 1 9 8 7 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绍兴春晖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合金有限公司 江苏华鑫合金厂 常州市 潞城伟业合金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承汕 湛立新 邹华 王幼德 袁勤华 王伯伟 何伦英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i s 1 7 7 8 1 9 7 6 gb t 6 1 4 8 1 9 8 5 g b t 6 1 4 8 2 0 0 5 精密 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试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一6 5 0c 2 5 0 0c 温度范围内 对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也适用于其他 合金在此温度范围内的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t 8 1 7 0 1 9 8 7 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电阻温度系数t e m p e r a t u r e 一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合金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通常用以 2 0 为参考温度的二次方程式表示 r r a o 1 a t 一2 0 p t 一2 0 2 1 式 中 r t 时的电阻值 f 1 r 2 o2 0 0 c 时的电阻 值 t 试验温度 a 一次电阻温度系数 1 0 c p 一 二次电阻温度系数 1 c z 3 2 平均电阻 温度系 数 m e a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r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在两给定的温度范围内 电阻的相对变化除以引起这种变化的温度差 即 a ll 一 r一 r o c r o t 一 t o 2 式 中 r t 时的电阻值 t z r o t o 时的电阻值 t 试验温度 参考温度 通常取 2 0 0 c 气 t 到t 区 间 的 平 均电 阻 温 度系 数 l c o 3 3 峰值温度t e mp e r a t u re o f m a x i mu m o r m i n i mu n res is t a n c e 在合金的使用温度范围内 当电阻值为最大或最小时的温度 即 t 一 0 一 a 2 p 3 gs t 6 1 4 8 2 0 0 5 式中 峰值温度 口 一次电阻温度系数 1 c 卢二次电阻温度系数 1 0c 0 4试样制备及预处理 4 1 试样制备 4 1 1 试样从被检合金的连续长度中截取 试样的电阻值应满足测量要求的准确度 试样电阻最小不 得低于 1 一 s 1 各种规格试样的电阻值可参照附录 a 4 1 2 对于不需绕制的试样或难于绕制的高电阻率微细丝 当其电阻值满足测量要求的准确度时 可 采用直线式试样 在制备试样时应当小心 以免使试样产生应力 4 1 3 对于需要绕制才能使电阻值满足测量要求的准确度的试样 在制备试样时应当小心 以免使试 样产生无法消除的应力 对于难以保持其形状的试样 可用绝缘框架支撑 以保持其形状 4 1 4 绕制有绝缘层的线材时 依线径大小绕成直径为2 0 m m 5 0 mm的线圈 4 1 5 对于需绕制的裸线试样 其表面应光滑 平直 无氧化 绕制后 应使裸线不相碰 对于可保持 形状的粗裸线可制成直径不小于 5 0 mm的螺旋形试样 对于难以保持其形状的细裸线可绕在直径为 2 0 m m以上的包有三层黄蜡绸的瓷管上 4 1 6 裸片 带材试样可弯成 u 字形或螺旋形 弯曲部分的直径应在 5 0 m 以上 可在试样的电位 端处冲截出长约 1 2 mm 宽约 3 mm的接线耳片 4 2 试样预处理 4 2 1 试样在测量前应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以便消除制样时产生的应力 稳定阻值 对于锰铜及镍铬基合 金试样需进行 1 4 0 士1 0 0c 至少保温4 8 h 热处理 对于其他合金试样 则由生产厂规定热处理制度 注 锰铜粗裸线 片 带材试样 亦可在 5 5 0 进行 1h的真空或保护气氛热处理 4 2 2 裸线试样热处理后 若表面氧化 应进行酸洗 除去氧化膜锰铜合金试样可浸泡在 5 0 硝酸 溶液中 除去 氧化膜后用水冲洗干 净 试验装置 根据试样阻值 测量精度及使用温度范围 选择并组装试验装置 通常由几只不同温度的恒温槽 温度计及电阻测量仪器组成 5 1 恒温槽 恒温槽应具有搅拌和 自动控温装置 能将槽温控制在所需测量的温度点上 槽内注人一定量的介质 并进行充分搅拌 使试样和温度计所处的温场均匀一致 试验温度 温度均匀度 温度波动度应符合 表 1 的要求 对于介质 也可选用满足要求的其他介质 表 1试验温度 介质 温度均匀度和温度波动度单位为摄氏度 试 验 温 度介质温度均匀度温 度 波 动 度 一 6 50 酒 精镇 0 2 士0 2 0 1 0 0中性变压器油或硅油g 0 2簇 士 0 2 1 0 0 2 5 0 植 物 油 或 硅 油 0 5簇 士 0 5 5 2 温度测f仪 用二等标准温度计或同等精度的其他温度计 5 3 电阻测f装置 能保证准确测量试样电阻的 0 0 1 变化的电测设备及其配套装置 gb t 6 1 4 8 2 0 0 5 5 4 接线端和导线 5 4 1 接线端 试样电阻小于或等于1 0 0 1 时 在试样两端分别焊上电流和电位端子 要求电位端到相应电流端之 间距离不小于试样截面周长的 1 5 倍 片 带材试样应将电位引线用银焊或锡焊方式焊在耳片上 试样 电阻大于 1 0 00时 可采用单臂电桥法 在试样两端各焊一根铜导线作为接线端 5 4 2导线 试样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连接导线电阻应尽量小 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采用单臂电桥法时 导线电阻 应小于试样电阻的 0 0 2 采用双臂电桥法时 连接被测电阻与标准电阻之间的导线电阻应不大于 0 0 1n 6 试验环境条件 6 1 试验时 测量仪器的环境温度为 2 0 士2 0c 环境温度变化应在 1 以内 环境相对湿度不大 于 8 0 6 2 试验电流不应太大 应尽量减小试样电流热效应 以保证测量精度 为此测量时试样负载功率应 不超过 1 w 试样尺寸应该是其表面积的耗散功率不超过 0 0 3 w c m 通过试样的电流可参照附录 a 也可用试验方法确定合适的试验电流值 将试样浸人使试样电阻值变化最敏感的温度恒温槽中 通适当电流 测量试样电阻值 然后增加 4 0 的电流 再测试样电阻值 直到由于电流增加4 0 引起的 电阻变化不超过 1 x1 一 为合适 7测f方法 电阻测量常用电桥法及电位差计法 仲裁时用电桥替代法 7 1 测f程序 7 1 1 按选用的方法接通电路 通电预热 使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 1 2 将试样全部浸没在槽液中 首先在 2 0 0c测定初始电阻值 然后从高温到低温逐点测量 试样从 一个温度转变到另一个温度时 须待试样阻值稳定后保温 1 0 min方可测量 并记录温度及相应电阻值 7 1 3 为检验试样电阻的稳定性 再次在 2 0 测定电阻值 其相对变化应不大于 1 x 1 0 s 考虑到室温 变化的影响 否则应重测 7 2测温点 按电阻合金技术条件或协议要求而定 若测定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时 测温间隔一般为温度范围 的 1 0 7 3 读数方法 应采取一种能避免热电势及寄生电流影响的方法读取数据 常用的有虚零位法 对称观测法和内 插法 数据处理 电阻温度系数 电阻随温度变化近似呈抛物线关系的合金 如锰铜合金 其电阻一 温度方程可用公式 1 表示 1 通过一定温度下电阻值的测量 求 a 尹值 按电阻合金技术条件要求的测温点 或选用包括 2 0 在内的三个适当温度点 测量 r 值分别代人 4 公式 1 中 解方程组求出a和月 值 见公式 4 和公式 5 0 r 一r t一t z t q t一4 0 r 一 r 一 t 4 0一t一 t rz o t 3 一t z t 一t t一 t r 一r 一t 一 r 一rj 一t r t一t 一t 一t 5 gb t 6 1 4 8 2 0 0 5 式 中 r r r 分别为 t t z t 温度的电阻值 t gt i 2 0 t 6 又以r r 分别表示温度为 t 和t 时的电阻值 则公式 1 公式 2 可简化为公式 7 和公式 8 a 一 r 一r zo 一k 2 r 一r z o 仁 r n k k 1 p t 7 r二 r 一r z o k r 一rzo r n k k 1 a t i 8 若 k 2 如普通锰铜测温点为 1 0 c 2 0 c 4 0 c 则公式 7 8 化简为公式 9 和公式 1 0 a 仁 r 一r 2 o 一4 r 一r z o 6 r z o a t 口 r 一 r 一r z o 2 r 一r n 仁 6 r 2 0 a t z 几 9 0 8 1 2 通过测量相对于 2 0 电阻值的相对变化量 r i r z 见公式 1 1 公式 1 2 求a 渭值 令 r r 一r z o r z o a r 一 r 一r z o r z o 一 则公式 7 8 化简为公式 1 3 和公式 1 4 a a r 一矿a r k k 1 a 司 月 a r c k a r k k i a t 2 j 若k 2 则可进一步简化为公式 1 5 和公式 1 6 a a r 一4 a r 6 a t r o rr z 十2 a r 6 o t 8 2 平均电阻温度系数 电阻随温度变化近似直线关系的合金 其平均电阻温度系数按公式 2 计算 8 3 峰值温度 电阻一 温度关系呈抛物线时 峰值温度 t 按公式 3 计算 数值修约 计算得出的a 渭值以科学标记法表示 试验数据按 g b t 8 1 7 0 1 9 8 7的规定进行修约 a 值修约 至 0 1 x1 0 s 0 c 月值修约至 0 1 x1 0 0cl 1 0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a 合金名称 牌号和来源 b 试样编号及标称阻值 c 合金规格及绝缘方式 d 求出的电阻温度系数 r 渭及 t o 或q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