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全市“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福建省去年高考作文给了两幅图,左边是一个圆,旁边写着“我规范,我稳定,周长短,面积大”。右边画着一个不规则多边形,旁边写着“我新颖,我多变,周长长,面积小”。有一位考生作文得了满分,题目是8,18,28。大体意思是这样:8岁那年,我图画不及格,老师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绿的呢?我心里不服气,因为我戴着爸爸的绿色眼镜呢。但是我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一定都是真理。18岁那年,我经过高考的打磨,已经没有任何棱角,我变成了一个规范的圆。现在我28岁,我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女儿哭着跑过来说:“老师说我画的不好,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黄的了,可我戴着爸爸的黄色眼镜呀。”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我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读过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不正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吗?当我们批评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感叹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意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造成这种局面,给学生思维上锁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我们究竟该怎样教作文?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一定有多种途径。体验式作文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不管采取哪种思路和方法,都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其中所蕴含的作文教学的规律应是相通的。一、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当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觉得有点尴尬,试看当今世面上流行的各种中考满分作文集,有多少是真正来自生活的呢?不是屈原投江,就是荆轲刺秦王,要么就是堆砌上一些华丽的词藻,大段地引用古诗词,空发感慨和议论。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写生活?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的审美标准出现了偏差。很多老师都认为写历史人物和引用古诗词的学生,一定读了不少书,有所谓的文化底蕴,作文中显示出一定的文化色彩,应当得高分。而写生活的作文,取材往往千篇一律,要么是与同学闹别扭,要么是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往往缺少新意,不容易拿高分。而初中生是最善于模仿的,于是就出现了对这种所谓的“文化作文”趋之若骛的现象。殊不知,任何一种作文一旦形成模式之后,就缺少生机与活力了。评委如果接连看上几百篇风格雷同的文章,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给高分了。作文原本是个性化的思维产物,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将学生的写作置于模式化的桎棝之中,势必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就走进了死胡同。中国文学传统里向来主张书写生活,杜甫、白居易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表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体验式作文教学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为写作的起点。生活是无限广阔的,外出旅游、上网浏览、看电视、参加各种活动、逛公园、爬山郊游等都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生活又是琐碎的,妈妈的一句唠叨、邻居的一声问候、朋友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也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丝心灵的颤动。但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无话可说呢?语文教学通讯上曾发表过黄本荣老师的一篇文章-作文,魂系何方,他在文中说:“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他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这是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正如他在想北平中写道:“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头上看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情,一种语文的本色,是我们同学写作文的一种正常心态,考场作文也不例外。下面这篇作文中的情节可能大多数人都遇到过:我到学校的浴室洗澡,里面黑漆漆的,“停电了,不是灯坏啦?”没人回答,人们在脱在穿,在整理衣物,全摸着黑,我不吱声了,也摸黑脱衣服,解鞋带。“哟,怎么不开灯呀?”再后面进来一位问。没人吭声,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黑着灯,得倍加小心。突然,“啪”的一声,灯亮了,晃得人眼有点儿晕眩。“你们这些人,摸着黑怎么不开灯?”刚进来的那个初二的小丫头尖着嗓子喊,原来灯并没有坏,只是一茌茬的人来人去,纳闷、询问,就是没人去试一下。我想着,不禁哑然失笑。生活中不是常有类似的事吗?一次见到人们都推左边一扇门进出,便以为右边一扇锁着;不经意触到右边一扇:哟,原来它只是虚掩。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释了一个哲理-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往往使我们只能打开一扇门,而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用各种自以为有效的作文教程去指导学生的时候,是不是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二、感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在写作的三个要义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形式中,认识水平是同学最弱的环节。现在很多老师都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也阅读了许多的时文佳作,这是非常好的。但有了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有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读过之后,从中汲取了作者的观点,提升了认识,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上去了。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脑子里堆积了一些素材而已,只要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些素材只是一些死的知识。如许多学生在读了小故事,大智慧这套丛书之后,将里面的故事整个搬到自己的作文中,唯独没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要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习惯,探索深化感悟的途径,开浚思维能力的通道。也就是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味。这是我们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例如写感恩,可以感恩自己喜欢的一部经典、感恩熟悉的大自然,感恩母亲做的布鞋,感恩父亲灯下无言的陪伴,感恩祖父那没有兑现的承诺,感恩生活给予的那根鱼刺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是你熟悉的,只有熟悉才能写的深刻。对话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对生活也往往缺少深刻的感悟,老师的点拨至关重要。体验式作文教学中的交流环节就是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来提升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感悟。当学生对父母的呵护视而不见的时候,你是否能拨动他们感动的心弦;当落叶飘零、秋虫呢喃的时候,你是否让他们意识到时光悄悄流逝,秋来春已归去;当他们吟经诵典、赏读名著时,你是否引导他们把经典当作镜子,从中照到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的对话才是有启迪意义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也就在于此。具体地说,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换一种角度认识事物,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有位同学从吃鱼这件小事中选取一个细节:我喜欢吃鱼,唯独不喜欢鱼刺。热腾腾的水煮鱼用烫了金边儿的盘子盛着,悠悠地透着红辣椒的几分香甜,喷香喷香的气味扑鼻而来,早已悬在半空的筷子对准了鱼腹上白白嫩嫩的那块肉,插下去,轻轻一旋,夹起一大块儿,便往嘴里送。鱼肉刚刚碰到嘴唇-哎呀,有刺!我不得不恼怒地把鱼刺儿挑出,再一点儿一点儿吃下去,生怕被鱼刺扎疼。从这个细节中,他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想吃鱼,就不要怕潜藏的鱼刺;爱生命,就不要怕暗藏的挫折。如果怕鱼刺,吃到的只能是鱼尾那平淡的一口;如果怕挫折,生命只能像一潭寂静的死水二是善于“以小见大”、“小题大做”。这次作文比赛有不少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有的通过“一杯茶的回报“表达了对外公的感激;有的借用童年的一句童谣“金钩钩,银钩钩,谁骗人,是小狗”抒发了对祖父的深切怀念;有的用书信的形式描绘了“大山妈妈”的宽容和美丽但也有一些同学的作文内容空洞,满纸都是这样的排比句:感恩你的父母,是他们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你感受到阳光;感恩你的老师,是他们把你带进知识的殿堂,让你品尝学习的奥妙;感恩你的朋友,是他们让你的世界充满欢乐,让你感受到友情的美好;感恩你的对手,是他们激发你不懈的斗志,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在生活中感恩,感恩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受益终生。的确,世界上值得感恩的人太多了,如果选择一个对象具体地写岂不更好。三是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化认识。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组的组长王大绩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枝一叶一盆土”。这盆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积累,但是只有土没有水和肥,照样长不出枝叶开不出花。水和肥就是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北师大附中有一个学生叫周婉琪。他痴迷海子,不仅读了海子的所有作品,了解海子的生平,连关于海子作品的赏析文章他也尽数浏览,走在路上与同学谈的是海子,晚饭桌上与父母交流的也是海子,高考前写了十几篇作文无论什么题目无一例外他写的也都是海子,海子就是他的那一盆土,就是靠的这一盆土,他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满分。当然,一个学生如果能有一百盆土,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水和肥,也就是没有对生活的感悟,那即便是拥有再多的土,也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三、锤炼语言是彰显文采的最佳途径如果说认识和感悟是作文的思想和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其载体。没有细腻的动作描写,朱自清就不可能将父亲的背影烙在每一位读者的心里;没有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刻画,文学画廊中也不可能留下“孔乙已”“阿Q”“奥楚蔑洛夫”等一系列典型形象。评价作文语言的标准之一是准确,先把话说明白,把事说清楚,没有错字、病句等硬伤;之二是恰当,语言是为主题服务的,如果游离于主题之外,即使语言再华丽,也是空洞的;之三是具体,要“言为心声”,切忌套话连篇,无病呻吟。如许多学生在写父母时都有类似这样的话:“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感谢他们对我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的一路陪伴,感谢他们的细心呵护,使得我能够顺利成长。”一看就是空话。之四是生动,善于借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修辞一定不要滥用,有的同学一篇作文中有三四个段落都是排比句,却没有一点具体的内容。除了让学生多写多炼外,自评自改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总是把老师拖得精疲力尽,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不是人,这辈教语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批作文。”就连朱自清先生在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如果我们每次作文后,都让学生从标点、错别字、病句入手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不但能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养成学生对自己文章负责的习惯。四、有创意的表达是写作的理想境界创意就是与众不同,就是超越常规。目前的各种写作套路,或多或少地桎棝着学生的思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要做到有创意最关键的就是突破思维定势,打开右边那扇虚掩的门。一是,改变传统的就题选材的被动做法,将命题放在熟悉的生活中去表现。备考的重点不是去搜罗百科材料,而是感悟熟悉的生活。作文从命题时代到话题时代,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说无论什么样的话题均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生活去表现,关键是你要表现什么。真正的限制不在题目本身,而在写作人的头脑中。一根定海神针,在东海龙王殿前是权杖,在齐天大圣手中是玩具,可以做紫禁城的门闩,可以做祈年殿的梁柱,可以做电视塔的避雷针,可以做乐山大佛的挖耳勺,可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金华市浦江县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监理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家政保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广东惠来县县纪委监委等部门属下事业单位招聘61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农发行潍坊市昌乐县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烟草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河北省2025年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聘工作人员3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定海区2025浙江舟山市定海区部分事业单位招聘3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计算机四级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Q-SY 06526-2021 成品油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
-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14张表
- GB/T 14667.1-1993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第一部分烧结铁、烧结碳钢、烧结铜钢、烧结铜钼钢
- GA/T 1788.1-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FZ/T 60029-2021毛毯脱毛测试方法
- 质量月知识竞赛题库
-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 hsp运营高感训练家长手册
-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全
- 罐车司机培训试题含答案
- 110KV线路断路器控制回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