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内校规程20180913.doc_第1页
电子秤内校规程20180913.doc_第2页
电子秤内校规程20180913.doc_第3页
电子秤内校规程2018091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秤校准规程1. 目的 通过对电子秤的内部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在用电子秤。3.职责 3.1品控部:负责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及校准工作监督管理,负责按 照相关规定对电子秤进行第三方鉴定并负责鉴定记录的归档、保管,并负责本部门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3.2生产部:负责按规程规定要求对所用电子秤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4.校准程序 4.1角差校准和线性校准 4.1.1校准频率:a)新购回首次使用前b)长时间未用重新使用前c)正常使用时每三个月4.1.2校准前准备: 秤体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台面上,调节电子秤水平气泡至中心位置,四周无物体相碰,秤台上无杂物,观察其显示器是否为零,若不为零,按“置零”键置零,若不能置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4.1.3校准:首先进行角差校准,然后进行线性校准。4.1.3.1角差校准: 选择1/3max砝码(max为电子秤最大称量数),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4角,分别进行称量,4个角的读数偏差均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4.1.3.2线性校准: 选择用20%Max和60%Max的砝码,将标准砝码放在电子秤台面的中央,分别进行称量,读数与标准砝码对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4.1.4允许误差判断: 查下表得允许误差,若超出范围,则该电子秤存在称量误差不能使用。表一: 容量使用中误差 0-500d 1.0e500-2000d(不含500) 2.0e2000d 3.0注:容量:指标准砝码为多少倍的分度值 d:实际分度值(对模拟示值,指相邻两个刻线对应值之差;对数字示值,指相邻两个示值之差) e:检定分度值,用于对秤进行分级和检定时使用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对于级的衡器,e=d n:分度值,最大秤量与检定分度值之商。n=max/d举例:例如一台电子秤的铭牌如下: 则我们很容易得知,最大称量max=15Kg,e=5g,所以:角差校准:1.校准用标准砝码选取1/3的最大称量值15kg/3=5kg; 2.5kg除以分度值5g,得10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2个分度值),即10g。线性校准:1.校准用标准砝码I选取20%的最大称量值15kg*0.2=3kg;2.3kg除以分度值5g,得6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2 个分度值),即10g;3.校准用标准砝码II选取60%的最大称量值15kg*0.6=9kg;4.9kg除以分度值5g,得1800d,查表二,得到允许误差为2e(2 个分度值),即10g。4.2对比校准4.2.1校准频率正常使用时每班前4.2.2校准方法 4.2.2.1检查内校台秤(电子秤) ,台秤外观是否清洁,刻度是否清晰;电子秤开关是否完好,电力是否充足,显示是否明亮完整。4.2.2.2台秤(电子秤)零位是否正确。4.2.2.3取三个适当重物(重量在台秤、电子秤量程范围内),用外校合格台秤(电子秤)测量重物并记录。 4.2.2.4将这三个重物用内校台秤(电子秤)依次测量重量,并记录。 4.2.2.5将三组重量分别对比,重量误差电子秤小于5克,判内校合格,台秤小于10克,判内校合格。4.3校准结果记录 填写“电子秤校准记录表”,需记录每个点的读数记录。角差校准、线性校准和对比校准两种校准方式需同时推行且分别记录。4.4校准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