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人口规模预测1 时间序列预测时间序列外推预测基本思想是将预测目标的历史数据按时间的顺序排列成为时间序列,然后分析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外推预测目标的未来值。因为人口内部机制和经济要素的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采用这些可反映事物基本规律的数学统计模型可以相应的简化问题,提供综合预测所需的参考数据。这里主要采用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两种预测方法进行分别计算。从江宁区的人口数据资料来看,其总人口并无简单的增长或减少趋势,但如将其总人口分为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与暂住人口,则可发现前者存在着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后二者则存在着明显的增加趋势,可以通过趋势外推方法分别进行各项人口的预测,然后加和获得总人口数。1.1 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时间序列资料、逐项移推,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时序平均数,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因此,当时间序列的数值由于受周期变动和随机波动的影响,起伏较大,不易显示出事件的发展趋势时,使用移动平均法可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显示出事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即趋势线),然后依趋势线分析预测序列的长期趋势。考虑到各项人口数都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趋势,这里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其中移动平均项数N取3。其预测结果如下表。移动平均法预测结果年份暂住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总人口200413.2485 23.3500 53.3138 89.9124 200515.7742 25.2954 51.9914 93.0610 200618.2998 27.2408 50.6690 96.2097 200720.8255 29.1862 49.3466 99.3583 200823.3511 31.1316 48.0242 102.5069 200925.8768 33.0770 46.7018 105.6556 201028.4024 35.0224 45.3794 108.8042 201130.9281 36.9678 44.0570 111.9528 201233.4538 38.9132 42.7346 115.1015 201335.9794 40.8585 41.4121 118.2501 201438.5051 42.8039 40.0897 121.3987 201541.0307 44.7493 38.7673 124.5474 1.2 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的基本思路与移动平均法相似,但其具体方法是:预测值是以前观测值的加权和,且对不同的数据给予不同的权,新数据给较大的权,旧数据给较小的权。这里,根据一般情况,将权重系数取值为0.7。其预测结果如下表。指数平滑法预测人口数年份暂住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总人口200415.7796 22.5875 54.5707 92.9378 200519.3196 24.2051 53.7748 97.2994 200622.8597 25.8226 52.9788 101.6611 200726.3997 27.4401 52.1829 106.0227 200829.9397 29.0577 51.3869 110.3843 200933.4798 30.6752 50.5910 114.7460 201037.0198 32.2927 49.7951 119.1076 201140.5599 33.9103 48.9991 123.4692 201244.0999 35.5278 48.2032 127.8309 201347.6399 37.1453 47.4072 132.1925 201451.1800 38.7629 46.6113 136.5541 201554.7200 40.3804 45.8153 140.9158 2 人口经济相关分析法2.1 总体人口GDP相关分析法考虑到暂住人口对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贡献,此处在分析人口GDP相关关系时,将暂住人口也包括在内,因此这里的人口数为户籍人口(包括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加暂住人口,即上文概念中的总人口数。根据1992年以来的人口和GDP资料,建立两者之间关系如下图,发现人口与GDP之间的关系较为混乱,无法用简单模型拟合。19922003年人口GDP散点图经考察背景资料发现,1990年代中期江宁区行政区划调整造成了该区人口总数下降,因此,在人口GDP相关分析中去除1996年以前部分,考察两者关系,并用对数模型进行拟合,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数相关关系,如下图。19972003年人口GDP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以下方程描述:其相关系数r2高达0.9939,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方程描述人口与GDP关系较为准确。根据江宁区“步入苏南地区第一方阵”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想与预测,可确定当时适宜的人口规模。如下表。总体人口GDP相关分析预测结果年份设定GDP(亿元)相应人口(万人)人均GDP(元/人)2005270107.7877250492007440149.7839293752010555187.124229659从这一分析结果来看,预测人口数要高于原来的趋势外推法,这是因为近年来暂住人口的剧烈增加干扰了整个拟合曲线趋势的变化。这里,借鉴深圳的人口当量系数方法,借用深圳特区内的人口毛当量系数0.79进行折算,可得2005年、2007年、2010年当量人口规模分别为81.15、118.33、147.83万人。2.2 人均GDP增长率法根据人口与GDP数据,计算获得1992年以来的江宁区人均GDP变化情况如下图。其中,19922003年江宁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21。19922003年人均GDP变化1992年2003年人均GDP变化与年份的关系可用以下对数曲线拟合:其相关系数为0.9719,总体拟合程度较好。从上图曲线中可以发现,进入2000年以后,人均GDP增长速度很快,与拟合曲线有所偏离,这是由于2000年以来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快所导致的。考虑到人口统计数据无法完全反映区域人口的真实情况,尤其是暂住人口数目偏少,加之中央宏观政策关于协调发展的要求,真实人均GDP增长速度不会象上图末端般呈现指数增长,因此决定可采用上述对数方程进行预测。人均GDP增长率法计算结果年份设定GDP(亿元)人均GDP(元/人)人口规模200527023077117.00200744026185168.04201055530841179.96同样,分析结果按人口当量系数0.79进行折算,可得2005年、2007年、2010年当量人口规模分别为92.43、132.75、142.17万人。2.3 经济弹性系数法根据城市历年人口数目变迁和GDP总量计算两者增长率,经济弹性系数即GDP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商。1993年以来各年经济弹性系数计算结果年份总人口数(万人)GDP(亿元)总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经济弹性系数199376.602334.110.18%78.03%432.65199477.415844.051.06%29.14%27.44199575.500454.79-2.47%24.38%-9.85199675.891766.040.52%20.53%39.62199774.529875.84-1.79%14.84%-8.27199875.289586.11.02%13.53%13.27199976.839193.692.06%8.82%4.28200077.7155101.341.14%8.17%7.16200179.1796113.621.88%12.12%6.43200282.7238135.654.48%19.39%4.33200388.942168.37.52%24.07%3.20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等一系列原因,原始人口和GDP数据存在着不合理的变化,从而导致某些数据小于零。因此,决定采用1999年起的经济弹性系数作为计算的基础,这5年来经济弹性系数的平均数为5.08。根据2007年GDP总量达到440亿元的目标,可推算得年均GDP增长率为27.16,由此推算人口增长率为5.35,因此,至2007年,总人口数为109.56万人。经济弹性系数法预测结果年份设定GDP(亿元)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口规模(万人)200527026.665.2498.51200744027.165.35109.56201055518.583.66114.393 建设用地规模法建设用地规模法是利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数据和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来推算规划人口规模。根据现有资料,江宁区平均人口密度为594.8人/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密度为7255人/平方公里,折合建成区人均建设用的指标为138m2/人。此外,建设部关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有60120m2/人的标准,考虑到江宁区属于新兴发展地区,这里取其上限值120m2/人进行核算。根据本次规划的估算,2007年全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0平方公里,由此不难获得下表中的预测人口规模数据。建设用地规模法预测结果标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2/人2007年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万人)江宁区现状标准138220159.42建设部上限标准120220183.33考虑到江宁区属于新兴发展地区,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建设用地规划规模会适当超前,因此人口规模数据采用按现状标准的预测结果,即159.42万人。4 生态环境容量对人口规模的限制生态环境对人口规模的限制可通过生态用地总量是否能满足当地碳氧平衡来考虑,根据江宁区土地利用情况统计结果结合折算系数,可估算江宁区总生态用地(以标准阔叶林面积表示)。总生态用地可用各种人均生态用地需求量指标换算到人口规模,这里采用三种方案进行核算,一种是低工业化水平人均标准阔叶林面积需求30 m2,一种是高工业化水平人均标准阔叶林面积需求40 m2,第三种则按深圳社会经济水平进行等比换算。计算结果如下表。碳氧平衡法计算而得的人口规模上限方案总生态用地(公顷标准阔叶林)人口规模(万人)低工业化水平46859.69 1561.99高工业化水平46859.69 1171.49深圳平均水平46859.69 615.54由分析可见,即便以深圳平均水平进行核算(深圳森林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供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超出实际需求量40,整体生态平衡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也能容纳超过600万人口,远远大于上文按社会经济预测的100多万人口的水平。因此可以认为,生态用地的容量目前并不会对总体人口规模产生限制作用,生态环境对人口的限制作用在此处可以忽略不计。5 各方案人口的综合从以上各个方案的预测结果可见,时间序列方法预测的结果要普遍低于结合经济数据分析的结果,这是因为江宁区为加速发展,设定的GDP增长总量较大的缘故,为综合各方面因素推算出合理的人口规模,将以上各方案预测结果综合如下表。各方案人口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预测方法预测人口(万人)移动平均法99.36指数平滑法106.02总体人口GDP相关分析法118.33GDP增长率法132.75经济弹性系数法109.56建设用地规模法159.42平均值120.1中值109.56数据变动范围60.06标准误差范围9.03考虑到经济预测方法结果偏大,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结果片小,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参考各个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可将2007年预测人口规模设定在120万,其变化范围大概在正负10万人左右,即110130万人。人口演变特征【户籍人口总数变化平缓】1992年至2003年间,虽然期间经历了行政区域调整,但江宁区总户籍人口数变化稳中有升,变化不是很剧烈,每年人口变化率不超过2,然而进入2002年以来,户籍人口开始处于增长基期,预计在将来会有较大程度的增长。【非农人口逐渐增加,农业人口比例下降】在人口缓慢增长的同时,非农人口比例增长很快,从1992年的11增加到2003年的27.3,以每年总数超过6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业人口总数呈现平缓下降。【外来暂住人口近年开始激增】自199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一轮开发建设高潮的到来,外来人口规模迅速增大,而在此之前暂住人口总量较低(不超过20000人),变化不明显。2002、2003年,暂住人口增幅超过60,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已增加到0.16:1,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1992年的1.8增加到2003年的14。人口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农转非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并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加快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充分的社会保障前提下,对达到某些标准、基本实现城镇化的农村地区农业人口,通过村改居的形式强制实现农业户口非农化,并促使居民提高素质,解决农转非人口的就业问题。【降低外来人口入户门槛,吸纳高素质人才】对在本地有固定工作、固定住所、稳定收入且无违法犯罪记录的外来人员可放开控制、审批入户,促进劳动力的自由健康流动。充分利用江宁区大学城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就业、生活环境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并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总体提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与服务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在地区间的有序流动。把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工作向乡镇延伸,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制,为其提供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促进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农场市场准入与竞争力提升路径
-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与情感教育能力的提升途径
- 促进钢铁产品多元化与高附加值发展
-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工程力学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 石油化工企业创新资源配置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机制
- 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管控与效益提升策略
- 促进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协同机制
- 优化固定资产盘点数据采集与记录的准确性
- 工程力学教学中消防救援技能培养的实践路径
- 钢铁产业生产与管理信息化升级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5)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械设计创新项目毕业报告模板
- 2025年辅警面试考试试题库目(答案+解析)
- 校长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 中小学校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采矿技术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4课 记录数据讲诀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人教版信息技术
- 中国建设银行校园招聘全国统一考试笔试题试卷历年真题内部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