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1-第1-2课《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1-第1-2课《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1-第1-2课《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1-第1-2课《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二:专题1-第1-2课《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专题五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历史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骑士 农民等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助祭副助祭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国王 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第一课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 社会现象 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知 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 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 专制 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的统治制度 一 万王之王 教权至上论 1 教皇鼓吹 2 神学家的诠释 最早提出 尼古拉一世 教会独立 进一步鼓吹 格里高利七世 教皇地位高于皇帝 推崇到极点 英诺森三世 万王之王 万主之主 正式规定 卜尼法斯八世 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托马斯 阿奎纳ThomasAquinas 托马斯 阿奎纳 君权神授 托马斯 阿奎纳ThomasAquinas 神学高于哲学 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 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 基督教的权力在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上都是至高无上的 基督永远是 万王之王 万主之主 他的权力必然不会丧失 他的统治权将永不消失 神学界之王 圣徒 托马斯主义 一 万王之王 教权至上论 1 教皇鼓吹 2 神学家的诠释 最早提出 尼古拉一世 教会独立 进一步鼓吹 格里高利七世 教皇地位高于皇帝 推崇到极点 英诺森三世 万王之王 万主之主 正式规定 卜尼法斯八世 教会权力高于一切世俗权力 托马斯 阿奎纳 君权神授 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分裂割据的政治 王权削弱 基督教势力的强大 精神 经济 政治 文化等 后期随城市 商品经济 市民 民族意识 封建王权增长 威胁教权 3 教权至上 论出现并强化的原因 二 君主专制的加强 英国宗教改革 至尊法案 1534年 亨利八世 三 詹姆士一世的 君权神授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I 1533 1603 詹姆士一世 JamesVIandI 1566 1625 1603年出版 神权 主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假如人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 他们只能选择祈求上帝开导国王 把他们引导正确的道路上去 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 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 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 也是僭越和高度耻辱 概括为 君权神授 詹姆士一世 JamesVIandI 1566 1625 基督教王国中最聪明的笨伯 追溯英国议会历史 早在13世纪时 势力强大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 限制王权 迫使国王成立议会 参加者还有贵族 教士 骑士和市民的代表 1258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 德 孟福尔男爵武装闯宫 迫使亨利同意召开会议签订限制王权的 牛津条例 根据牛津条例 国家权力由贵族操控的十五人委员会掌握 为此引进了新名称 Parliament 词出自法语 意为 商议 后在英语中 表示议会 1265年召开第一次议会 这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议会有决定征税 颁布法律等权利 14世纪上半叶 议会分为上 下两院 上院又称贵族院 下院又称平民院 17世纪 许多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成为下议院的议员 詹姆士一世 议会 增加税收 解决财政危机 NO NO 詹姆士一世 议会 增加税收 解决财政危机 三 詹姆士一世的 君权神授 课堂探究 詹姆士一世的 君权神授 思想与中国董仲舒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 但社会影响却有很大不同 请指出其社会影响有何不同 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社会影响 詹 加剧与议会 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盾 加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董 为封建统治者采用 有利于巩固封建大一统国家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 詹 处于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董 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 西方民主思想溯源 古希腊的民主思想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 古罗马的法律 习惯法 成文法公民法 万民法自然法 第二课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17 18C的启蒙运动 14C以来 西欧从中世纪迈向近代社会 教会势力受打击封建王权加强资产阶级力量增长民族国家兴起 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手工工场时期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民族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为真理而死难 为真理而生更难 德国著名哲学史家文德尔班在纪念斯宾诺莎逝世200周年时说 斯宾诺莎BaruchSpinoza1632年 1677年 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 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黑格尔 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亡 他的智慧 不是死的默念 而是生的沉思 斯宾诺莎 一 斯宾诺莎 荷兰 一 斯宾诺莎 荷兰 斯宾诺莎BaruchSpinoza1632年 1677年 没有理智 万物都是梦幻 理智是真理整个领域中的支配者 人的最高快乐或幸福就是理性的完善 一 斯宾诺莎 荷兰 斯宾诺莎 1 代表作 神学政治论 2 主要主张 批判封建专制和神学提出 天赋人权 自然权利 即天赋人权 保留部分 天赋人权 一 斯宾诺莎 荷兰 斯宾诺莎 1 代表作 神学政治论 2 主要主张 批判封建专制和神学提出 天赋人权 3 原因 荷兰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仍受西班牙威胁神学束缚思想出生犹太商人家庭 斯宾诺莎为了坚持真理 甘愿过着简朴而孤独的生活 有人愿意每年给他1000弗罗林 佛罗伦萨共和国金币 要求他放弃对神的怀疑 他断然拒绝 他45岁时死于肺痨 斯宾诺莎的墓地 二 洛克 英国 1 代表作 政府论 2 主张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回忆霍布斯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每一个个人和其他最微贱的人都平等地受制于那些他自己作为立法机关一部分所制定的法律 法律一经制定 任何人都不能凭借他自己的权威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也不能以地位优越为借口 放任自己或任何下属胡作非为 而要求免受法律的制裁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 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 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 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人民主权 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 其他权利都以财产权为基础 生命的权利 即安全 不过是保障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 而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之权 如果窃贼想用强力夺取我的财产 尽管他不想伤害我的生命 根据人类的理性 我也有权利把他处死 保护私有财产 二 洛克 英国 1 代表作 政府论 2 主张 法律至上 法治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3 背景 出生于英国新教徒家庭 保护私有财产 分权学说 人民主权 三 卢梭 法国 回忆伏尔泰 孟德斯鸠 1 代表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 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 旧秩序不可避免地要被革命所推翻 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 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 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 那么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权力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 国家的主权源于人民 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 三 卢梭 法国 回忆伏尔泰 孟德斯鸠 1 代表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2 主张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 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革命论 主张民主共和制 强调公共意志 3 卢梭思想出现的背景 法国危机四伏 封建专制 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民深受压迫 继承 发展前人的思想 出生低微和坎坷人生经历的影响 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法国大革命的导师 小结 提出 天赋人权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人民主权 近代民主理论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完善 近代民主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1 反对封建专制 提倡民主 平等 自由 解放思想 2 为法 美等国资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4 激励亚非等国的先进人士改造社会 3 为近代资级民主政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政治蓝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第三课 中国封建专制 秦汉 确立 初步发展 隋唐 完善 宋元 强化 明清 强化达顶峰 辛亥革命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封建专制仍继续 袁世凯 蒋介石 不断强化 中国古代 民本 思想 儒家 仁 仁政 民贵君轻 墨家 兼爱 一 明末清初对民主的朦胧渴望 批判君主专制 一 思想家及主张 其 君主 既得之 天下 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黄宗羲 一 明末清初对民主的朦胧渴望 批判君主专制 一 思想家及主张 黄宗羲 1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有亡国 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 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2 顾炎武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3 王夫之 循天下之公气一理二 发展观 运动观 4 唐甑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材料1 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 经过历朝的完善 加强 明清时期极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国内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大大阻碍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阻碍了社会进步 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表现和原因之一 材料2 明清两朝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 统治者采取文化高压政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不断缓慢发展 这些变化首先反映在了思想界里 于是 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 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 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 形成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材料3 明朝中后期 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 西方进步的科技知识开始传入我国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经学转向科学 高举起 求实 明理 的旗帜 掀起了振兴科学的启蒙运动 二 背景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达顶峰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文化专制政策西学东渐的影响明清之交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个人的经历 三 认识 封建地主阶级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未提出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 未推动社会变革反映出对民主的朦胧渴望 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先声 二 近代民权思想的启蒙 维新思想 1 背景 封建统治腐朽 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资经济的初步发展对洋务运动的质疑 2 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 人人有权 平等 天赋人权 有基本主张 梁启超 民权要实行 要实现 强调实践 变法 谭嗣同 猛烈批判君主专制 人民主权 废君权倡民权 激烈 严复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 理论性更强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010年 台湾高考 戊戌维新之前 主张维新的人 发表各自意见 严复在 上皇帝万言书 中请皇帝 结百姓之心 方法是 亲至沿海各地 巡守省方 纵民嵩呼 瞻识共主 谭嗣同在 仁学 中说 君者也 为民办事者也 事不办而易其人 亦天下之通义也 依据这些资料 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 两位维新者 都抱有新思想 都反对旧观念B 认同维新者 重点各有不同 但都主张民主C 严复思想激进 谭嗣同思想保守D 严复思想保守 谭嗣同思想激进 D 3 影响 反映资产阶级对民主 平等 自由的向往思想启蒙 影响有限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 三 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1 背景 封建统治腐朽 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民资经济的发展维新变法的失败孙中山的探索 2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三民主义的核心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五权宪法 原则 革命方式反封建专制 民主共和国政体 借鉴欧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