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i: 10 3969 / j 1672 7991 2013 02 007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杨应杰(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南 郑州 451450)摘 要: 通过对河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swot 分析,指出河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及应注 意的问题,旨在为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河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应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政府要做好各项配套工作,不仅依资源合理开发规划、合理进行市场营销策划,而且要丰富开发乡 村旅游产品、增加农民的参与性。关键词: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swot 分析; 河南省中图分类号: f590 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 7991( 2013) 02 0040 08study on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yang yingji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zhengzhou henan 451450,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swot analysis of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in henan,the advantages and some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wi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promote the henan economic the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in henan should take the sustainable way,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make the rational resources planning and reasonable marketing plan- ning,but also enrich the rural tourism products and increase farmersparticipationkey words: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swot analysis; henan province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业比较效益的 提 高1。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旅游、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加 之河南省推进“旅游立省”,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 特色,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契机。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含义和特点( 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含义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依托农业生产,融合自然与农业、当地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的一 种高效产业; 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自然资源、农 村空间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旅游 者广泛参与农业生产、农业科学管理、农业产品加 工等活动,充分体验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 的新型旅游产业。且其发展能够使当地的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提高,具有广阔的发农业和旅游业都是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促进两个产业共同发展,是提升农 业现代化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抓手; 坚持以农民为本,使农民成为发展成果的最 大受益者,让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提高自己,成为有 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休闲农业与乡 村旅游通过农业生产活动与旅游活动结合的模 式,将旅游度假、观光、参与、娱乐等旅游活动成功 移植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较为完美地实 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不仅拓展了旅游业,也拓 宽了农业的发展空间。城镇居民到农村旅游,不 仅能够了解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有效促进城乡 和谐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成为 经济新的增长极。休闲农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改 善和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有利于生*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 11yjc790249) ;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人力资源开发与“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132400410684)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 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特色及发展战略研究”( 2012sjglx048) ; 河南省 软科学计划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院校发挥“科教兴农”作用研究”( 132400410680) 阶段性成果。获得郑州市技 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基于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 121pptgg464) 。 收稿日期: 2013 04 25作者简介: 杨应杰( 1967 ) ,男,河南省临颍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第 2 期杨应杰 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41展前景2。根据荷兰、日、美、德等国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 5 种: 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3。 ( 二) 休闲农业的特点 一是产业融合,双重效益。休闲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二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 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 产减产时,为减小农业风险,常可通过旅游来提高 农产品附加值; 而旅游业生意惨淡时,可以休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来弥补旅游损失; 在农作物播种、田 间管理、收获等环节均可吸引游客参与,既降低劳 动力投入,提高旅游业收入,农业和旅游业相互促 进、相互补充,相对于单纯的农业或单纯的旅游业 而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风险低、综合效益 高的优势。二是农业基础,旅游经营。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要有规划,切记不要盲目开发发展; 要以当地 农业生产资源条件与地理区位条件为先导,以自 然生态,文化内涵为重点,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 一,认真分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优势和 劣势,才能避免走弯路。只有充分遵循农业生产 规律,才能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休闲、观光、体验、 娱乐等旅游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休闲农业应当以 生态学观点为指导,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的项目和产品的可行性和预期的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避 免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时急功近利的现象, 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 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 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实 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 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四是产业经营,层次多样。休闲农业是利用 城乡间的差异来规划、组合、设计各种旅游项目,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找准卖点,除满足旅游基 本要素( 游、购、娱、吃、住、行等) 外,游客可参与 农村日常农业生产活动; 各旅游景点的旅游项目 和产品要避免边际替代效应,充分把握好市场供 求规律,要有生态化”、“个性化”、“差异化”等特 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丰富多彩、多种多 样,才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要。五是地域限制小,形式多样。传统的旅游业资源分布的限制,而农业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城市郊区、周边农村等地,只要稍加发展休闲农业, 就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 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旅游农业的开发可侧重不 同的方向,采取多样的形式。二、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现状( 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国际旅游业中成为热 门项目,越来越走俏。我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除台湾省发展较快外,尚处于初期的自发发展 阶段4。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有较好 的发展,河南省鄢陵县、新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 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南 省固始华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郑州 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各地根据地 现区位优势、自然生态、农业生产特色、当地人文 景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创新 发展模式,体现乡土风情,挖掘文化精髓,注重文 化创意,已经形成了以城市周围分布为主,广泛分 布全省,四季皆可游娱,具观赏、垂钓、娱乐、休闲、 品尝、一体化的格局。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南省休 闲农业分布全省各地。从时间上看,河南的休闲 农业与乡村旅游以春秋季最旺。从形式上看,河 南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的接待形式为农 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科技示 范园和民俗村等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 模式和类型。典型示范如: 卧龙区七里园乡五星 农家、蒲山镇紫东山庄、龙王沟风景区,镇平县石 佛寺镇国际玉城,西峡县双龙镇化山村、龙潭沟等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了极 大的拓展,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提 供了新途径。2009 年河南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 2 3 亿人 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985 亿元,居中国中西部地区 首位。2010 年河南旅游总收入达到 2294 8 亿元。 河南省旅游业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跃为新的经济增 长点,真正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公路。在旅游 业快速崛起的同时,我们看到了许多随之而来的联 动效应。在旅游业基本形成“行、游、住、食、购、娱” 六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格局后,全省三产比例也 悄然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可 喜局面。截止 2009 年底,河南省的旅游饭店、旅发展受优美的自然景观、名胜古园林建筑等旅游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 12 卷42行社从业人员已达 12 6 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 120 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 750 万人5。据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在“2011 年河 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讲话显 示: 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57 93 亿 元,带 动 101 6 万 户 农 民 受 益。 截 止2010 年底,全省农家乐已超过 1 01 万家,规模以 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 132 家,全省年接待人数超 过 4 890 45 万人次。根据河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调查资料,截止2011 年 8 月 15 日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如下: 农 家乐 3 819 个、休闲农庄 933 个、休闲农业园区 514 个和民俗村 107 个; 经营面积别为 38 903 3 hm2 、3 753 046 6 hm2 、47 576 52 hm2 和 2 714 68 hm2 ; 从业 人数分别为 49 904 人、24 550 人、99 960 人和 12 359 人( 其中农民就业人数分别为 47 184 人、123 384 人、92 231 人和 12 139 人) ; 带动农户数分别为 57 975 户、36 305 户、147 537 户和 6 795 户; 年接待人次分别为19 387 694 人次、7 004 700 人次、23 710 804 人次和3 884 600人次;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64 106 2 万元、65 216 7 万元、272 889 6 万元和 14 751 万元( 其中农 副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64 120 3 万元、25 127 1 万元、229 097 1 万元和 7 803 万元) ; 河南省休闲农业资 产总额达到 333 722 122 2 万元,年利润总额及上 交税金分别为 137 232 52 万元和 13 657 27 万元。( 二)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从产业内部看: 布局简单雷同、同质同构、功能单一、缺乏创意和特色,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从 业人员素质较低; 管理水平不高; 基础设施建设滞 后。从外部环境看: 一些部门和地方思想认识不 到位,没能充分认识到发展休闲农业是解决“三 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没有与促进农民增收,支持 农民创业就业,扩大国内消费,建设现代农业和新 农村、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 规划引 导不到位; 规范管理不到位; 政策扶持不到位。三、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的 swot 分析swot 分析矩阵中的 s 代表企业的“长处”或 “优势”( strengths) ; w 是企业的“弱点”或“劣势” ( weaknesses) ; o 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 opportunities) ; t 为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 threats) 。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较,swot 分简单的的特点将各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 析,使得发展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 面6。这里运用 swot 分析矩阵模型来分析河 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战略可以简单明 了地对资料做系统的分析。( 一) 优势1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自然资源条件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相对较好的省份,可恢复性较好。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 河中下游,国土面积 16 7 万 km2 ,地势基本上是 西高东低。南、西、北三面大别山、桐柏山、伏牛 山、太行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 东、中部是黄淮 海冲积平原; 南阳盆地在西南部。河南横跨长江、 海河、淮河、黄河四大水系,1 500 多条河流在河南 境内纵横交织。河南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有鲜明 的特点: 春季干旱风沙多、秋季晴和日照足、冬季 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水丰沛。所以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四季的节令特 点,一年四季都应做出规划,确保一年的收入。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不 仅是休闲消费的重要阵地和绝好的旅游资源,为 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 农村恬淡 的生活环境对整日生活在喧嚣中都市人有非常大 的吸引力。同时,许多农业生产基地正在积极拓 展农业功能,也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 了载体。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交通条件 河南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全国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以高速公路与 铁路为骨干、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内 河航道为补充的衔接高效、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 输网络。9 条铁路干线( 京九、焦柳、京广、太焦、宁 西、新菏、新月、侯月、陇海等) 经过河南,形成了纵 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2010 年底全省公路 通车总里程达到 24 5 万 km; 河南高速公路连续 七年位居全国首位,目前通车总里程5 800km7, 实现了全省所有县( 市) 20 分钟上高速; 全省高速 公路共有 27 条,按纵横区间分,俗称 9 纵 10 横, 区间 8 条。石家庄至武汉高速铁路正在建设,郑 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大大缩短了各地之间 的旅行时间。建设成从郑州新客站等站点至景区 的旅游快速交通网络。旅游服务及旅游管理正逐 渐向完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全省干线公路总 里程达 1 8 万 km( 2015 年将达到2 7 万 km9,农析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它以直观第 2 期杨应杰 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43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22 万 km,全省城际公交线路达 10 条,农村客运实现了“乡乡有客运场 站”的目标。河南省现有 1050 家国际、国内旅行 社,529 家旅游星级饭店。同时,经济较发达地区 的城郊农村,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卫生、环境较佳,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这一切都为河南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河南省各地 都非常注重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村设施已明显改 善,还将继续得以改善,如 2015 年农村公路通车 总里程将达到 25 万 km8;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 出财政新增设施投资主要用于农村水、路、通讯、 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 政策扶持以及各地方的积极配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河 南省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河南省旅游条例、关于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 见,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我省旅游产 业未来三年行动纲要的颁布,以及编制河南省 “旅游立省”规划,这些政策意见的颁布为河南 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10 年河南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百村万户农业旅游富民 工程”活动的意见,强调了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的重要性,并在组织协调、发展规划、政策措 施、资金扶持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河南省农 业厅会同省旅游局、扶贫办、农开办等单位制定下 发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意见等相关政 策和扶持; 各级政府在充分领会各项政策的同时, 应该依照各地区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符 合自身发展的各项措施。如信阳市制定了信阳 市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方案、2011 年信阳市 “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培训方案和农家乐 集聚区、特色旅游示范村、示范点创建标准,在投 资、土地、税费等方面为“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营造 更为优越的发展环境; 为了培育乡村旅游市场和提 高知名度,信阳市旅游局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专门宣 传,并指导新县、潢川县、固始县将成熟品牌进行策 划和包装,统一注册农家乐商标,统一品牌形象,统 一对外宣传,着力打造特色农家乐品牌。4 充足的游客来源 旅游业能否高度发展,关键在于“客源”。河鉴,2010 年底常住人口9 405 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 3 651 万人,占总人口的 38 8% ; 居住 在乡村的人口 5 754 万人,占总人口的 61 2%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多为城市市民周末一日或两 日游。人口稠密的城市附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需求发展快、效益高。城乡居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随着法定 假日的调整与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不仅为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时间保障,为发展休 闲农业提供了机遇,也成为了现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 超过 1 000 美元之后,居民的需求结构开 始转变。目前,河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 000 美元,接近 4 000 美元,河南省居民的消费 结构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重要改变,休闲消费正 在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 二) 劣势1 旅游产业规模小,旅游经济总量不足 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视程度较强,资金支持较弱。即先期投入量够,后续资金不足,且融 资渠道有限,所以没有形成农业生态游产业的规 模效应。另外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化结合程度较 低,没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偏重于旅游业的发 展,而轻视了农业在农业生态游中的决定性作用。 有些景区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收入在维持园区发 展的状况,导致经济总量整体效益不高9。2 农民的参与性不强 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虽然多数地处城郊或农村,但是当地农民的参与程度较低,管 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基本由城市输入,所以没有对 当地农民个人增收做出太大的贡献10。目前相 当多的地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由都市人通过 购买、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经营,当地农民参与 性弱。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 收益高,只有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利益,提高旅游 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为农民创造更 多的参与机会,做到农民的自主经营与外来经营 者的共同经营,形成共生经济关系,才能实现农民 增收,保障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集合化程度低 目前,河南省各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大都较分散,没有发挥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据2011 年河南统计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 12 卷44势,没有做到跨地区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市场共建、利益共谋。集合化即区域内实现基础设施建 设一体化,资源环境一体化,生态旅游一体化,市 场一体化,财税金融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做强区 域经济,加强河南省内各市的产业联系,物流联系 和旅游业的联系,推进一体化,实现共生、互动、合 作、共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集合化既能改 变竞争中弱势地位,又可克服分散难以适应市场 弊端11。如南阳地区的农业生态游集合各县自 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间文化于一体,基本做到了 资源整合,整体效益较好。( 三) 机遇1 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首先是国家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 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01 号) 和国务院关于 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 41 号) 文 件,都对农村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 “全国休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 建活动于 2010 年 8 月开始启动,由农业部、国家 旅游局决定发起。其次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 游意义重大。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 功能拓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互动与 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使得各地休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篷勃发展。最后,人们游览、观 光、休闲、度假集中在以中心城市或城市的周边地 区,城市郊区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城市游客 近距离的农业休闲型的游憩活动,日常游憩与近 程旅游的规模和潜力十分可观12。2“假日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新休假制度的实施,使旅游消费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每逢节假日出游人群增多,为 避免大名胜景区人流拥挤的现象和旅途的疲劳, 大多省内城市人乐于选择到离城市不远的农村去 放松心情。同时,由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住 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乡村民俗参与型,使 得城镇独生子女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到农家生 活、体验到农业生产、了解到农耕知识,这是其他旅 游和娱乐难以达到的。因此,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 村旅游的发展将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13。( 四) 挑战1 同类旅游资源的激烈竞争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力。如山东是全国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 知名度较高。同时河南省内各地区之间的休闲农 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也存在竞争。某一地区的休闲 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的越出色,对其他地区的休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造成的替代性竞争力就越强。 所以要充分挖掘河南各地乡村旅游特色,不断创 新休闲农业,增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新 颖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2 基础设施的薄弱、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差。由于河南省城乡生活环境差异较大,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现有的配套基础设备不是很完备,不能 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如没有合适的停车场、洗 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且不足,水电供应 不正常,internet 网络不通,客房、餐厅、茶楼等主 要设施卫生状况差,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等。河南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目前,河南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和间接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 低,导游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 30% 左右,而 中专与高中学历占到 60% 。旅游涉外饭店中的 服务人员绝大多数只是拥有中专、职高、高中和初 中学历者,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较少。从业人员的 低素质,必然影响服务质量,从而难以树立河南旅 游业的良好形象14。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更 低。当前河南省休闲农业从业人员整体上来看素 质更加偏低,文化知识水平较差,服务意识缺乏, 也缺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应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管理和服务难以满足市场对休闲高档次的 服务要求,难以慰籍人们对休闲农业深层次的文 化和生态内涵的心理渴求。3 游客需求日益提高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旅游消费也不断变化,有了新的欲望,产生了新的 需求,旅游市场发生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多样化不同的游客有着不一样的需求, 呈现多层次、多样化; 个性化这是一个个性的 时代,旅游者的需求也富有个性,越来越多的个人 兴趣爱好体现于旅游需求; 时代化旅游市场 是最富有时代气息,而当今更是越来越浓; 人性 化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求旅游市场要游 客为中心,以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为主线,旅游服河南省邻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与河南第 2 期杨应杰 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45务要求时刻关注旅客的心理需求,更富于人情味。河南省在多样化个性化方面稍有欠缺,比如农村 生态游形式较单一,趣味性不强。四、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的对策( 一) 增加农民的参与性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休闲农业与乡 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农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的发展应以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各种 旅游项目服务城市游客为手段,在城市游客更多 地亲身参与体验农村的生活情趣增强和农民的情 感过程中,使农民主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才能 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最终富裕农民。现在部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观城市化,经营也非本地 化,这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被边缘化,并不能真 正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二) 依资源合理开发规划1 在资源条件好的地方发展农业观光游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体验型农业旅游。游客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目前 河南部分地区就推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城市居 民可租赁一年,一年内吃到有机蔬菜。鄢陵县提 出打造“北方花都”的发展理念,在“以花木改善 生态,以生态优化环境,以环境带动旅游,以旅游促 进三产,以三产富裕农民”上闯出了一条发展平原 特色休闲农业的路子; 全县现有花木基地 58 万亩, 约占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农民人均收 入 8 000 多元,是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 1 5 倍。 宁陵县的“梨花节”,新乡等地的“桃花节”,卢氏 等地的“樱桃节”,安阳的“腊梅花会”,洛宁等地 的“赏竹节”,栾川、西峡的山区度假等一大批知 名品牌的涌现,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 在近郊发展休闲农业在近郊农村设置鱼塘垂钓等健身康体类、农 产品的采摘等农园采摘参与类及农副产品品尝等 农宴品尝类旅游项目,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郑州市惠济区依托大城市近郊的地理位置,按照 “围绕城市需求来发展农业、利用城市资源来保 障农业”的都市生态农业的思路,规划并启动休 闲农业和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都市农 业”、“休闲农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了 “古汉文化看惠济,黄河风情游惠济,休闲度假到惠林地 10 万亩,建成了万亩葵园、万亩牧场、万亩湖面、万亩芦笋、万亩湿地、万亩花卉的美好景观,并 开通了 10 条公交旅游线路,吸引了大批游客。( 三) 合理进行市场营销策划 一是开展主题游,缩小旅游淡旺季差距。争取与大型农业会议合作是一个特殊宣传机遇,与 会者大都是各领域的名人,具有无形的宣传力度; 开展特殊时令节庆活动,如采摘节、品尝节等; 策 划大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如“知青 返乡农场游”等。二是优势互补,联动开发。增 强景区互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如三国演义、汉武大帝、少年包青天等影视剧传播了中原 古都文化。三是开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 路,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如“石板岩村: 太行深山 古村落,石板民居大世界”、“樱桃沟: 惆怅墙东, 一树樱桃 带 雨 红”、“竹 林 镇: 竹林潇潇胸无俗 事”、“化山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等。 四是借宣传力度,开拓市场。少林寺、少林小 子、少林俗家弟子等影视剧成就“少林”品牌;新喜盈门、兵法乡村、野天鹅等影视剧的 拍摄都选择了河南农村,也促进了河南农村旅游 的发展; 每年的“农交会”也为农业生态产业起到 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可借鉴市场营销学的原理进 行节假日策划,针对特定的人群,销售特定的产 品,如母亲节陪妈妈参观最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旅 游区山里人家品农家饭,体验田园风光。( 四) 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如果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条可以促进消费、需求,同时可以增加 地方财政收入。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大力扶持农业 龙头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积极拓展旅游产业 链,有效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购物需求,增强旅 游市场吸引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不仅包 括自然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瓜果采摘等,也 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其中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 食品是市场需求的重点。旅游纪念品作为一个景 区特色的缩影,要争取做到独一无二。( 五) 政府做好各项配套工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做好各项配套工作。第一,注重规划引 导。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资源为基础,以 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要不断转变政府职 能,按照“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化服济,美食餐饮到惠济”的发展定位,近年来营造特色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 12 卷46务、规范管理”的原则,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各地市要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长期规划。第 二,注重政策驱动。各地应不断加大对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积极 引导广大经营者和基层管理者注重服务品质,注 重项目规划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 拨千斤的作用。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应 在资金、能源、援助材料、税收和外汇政策等方面 予以倾斜和扶持,促使其产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拓 展旅游项目,开发并经营旅游产品。第三,注重公 共服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人 才培训、信息服务、宣传推介、标准制定等公共服 务,保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范、健康、持续 发展。第四,应做好乡村旅游各种设施配套和衔 接好各个环节。要满足“游、购、娱、吃、住、行”的 配套设施: 车辆、道路、饭店、宾馆、水电、通讯等设 施要齐全; 旅游地的宣传、接待、导游、食宿安排、 运送等各个环节要密切配合。第五,要安排好休 闲农业生产,做好旅游区农业生产活动,不应当为 乡村旅游、农业观光而误了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生 产较好的发展。第六,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制定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 规,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七,农业部门和 旅游部门等应相互配合,整合农业资源和旅游资 源15; 为吸引更多游客进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应当合理安排旅游项目,提高服务水平,以市 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统筹规 划为原则,大力提高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的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产业化水平16。( 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共十八大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做事 应当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南省作为 农业大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应当按照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转变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对农业耕作进行技术化、科 学化管理,既要保护耕作及自然环境,又要进行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特别是有机食品的需求;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进而提高河南省农业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以人为本,综合利用河南自然、 生态等农业资源,在综合评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考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社会经济效益, 只有这样这才能获得农业、旅游的双丰收。要生 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确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 游的发展方向,注意保持河南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和各地地理人文环境。从总体设计上,因地制宜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议观光农业示范带 的建设在丘陵山区,宜推广种植耐旱作物,且加大 退耕还林力度17; 在平原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要科 学,发展花卉、林木、畜牧复合种养模式,宜推广种 草养殖技术; 同时培育推广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推 广新技术,利用微灌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休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要以有机农业示范为突破 口,加大有机农业技术研究,规范有机农业的管 理,做好有机产品认定工作,统一有机产品品牌, 实现有机农产品优质优价,切实保护休闲农业经 营者的利益,引导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 区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注重整体环境,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符合经济 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蕴藏巨大潜力,有助于 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推进工业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重要载体,是一 项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能够使农业变 成快乐产业、农民变成富裕群体、农村变成美丽家 园。温家宝曾经指出“要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现 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无论 是对环境保护还是对经济发展都有较好的作用。 河南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朝着高起点、规 范化和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它为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 的增长点。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以开发休闲农业与 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明智的选择。参考文献:1谭豹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新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品储运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轧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穿经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Lesson 14:Happy Memorie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冀教版2012八年级上册-冀教版2012
- 工厂能源消耗监测与分析报告
- 环保尾矿处理技术效果评估报告
- 塑料家具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线电缆挤橡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管涵顶进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节日市场促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变压器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
- 工程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盒饭采购合同协议
- 钟祥旅游景点
- YY频道模板文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每日默写知识点(背诵版)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DBT29-179-2014 天津市玻纤水泥平板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
- 取保候审后外出申请书
- 世界无声爱有声国际聋人节月最后个星期日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