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冷静 与特殊家长沟通.doc_第1页
沉着冷静 与特殊家长沟通.doc_第2页
沉着冷静 与特殊家长沟通.doc_第3页
沉着冷静 与特殊家长沟通.doc_第4页
沉着冷静 与特殊家长沟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沉着冷静 有理有节谈如何与特殊的学生家长沟通深圳宝安中学是一所已经拥有5000多名学生的大校,这就意味着有五千多个家庭和过万名学生家长。即便在一个50名学生的班级中,也存在家长群体各个方面较大的差异,特别表现在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方面,有的身家过亿,有的基本温饱;有的家庭地位显赫,有一定的势力,而比较多的家庭比较普通,处于比较弱势的群体中,更何况如此庞大的家长队伍,差异更是巨大。对于我们学校来说,不管学生家庭如何,我们宝中对社会和家长庄严作出过承诺:“无论是干部子弟还是百姓子弟,只要跨进宝中校门,我们就会让他们享受到最好的、最优质的教育。”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因为在众多家长中,确实有少数家长有一种恃强凌弱的行为,甚至想以黑社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学生中的矛盾。如何对待这种性格刚烈、以势压人的特殊家长?如何应对这类家长给学校带来的麻烦?下面就以近期发生在我校初中部与宝民小学学生之间矛盾的案例以及对案例进行的思考,供同仁借鉴。一、学生之间矛盾的案例 2012年5月16日上午8:40分,我校邻近的宝民小学陈老师和赖老师带着该校两名学生,以及本案例主角的该校六年级刘姓学生家长(夫妇),到我校初中部行政楼四楼德育处。来访者刘先生穿着入时,手带高品质手表;其夫人戴着钻石项链。来到德育处后,由陈恒周和曾祥园同志接待,将来访者安排在德育处旁边的办公室休息,刘先生用高调的、激动的声音向德育处两主任发飚,讲我们学校这不是那不是,述他儿子小伟在校外被我校学生小李和小陈欺负之事,打开其带来手机,展示他小孩受到威胁的言语,要求学校将小李和小陈交出来。陈主任在还未调查清楚为由,不同意将学生交给他们(陈主任这样做是正确的,在学生家长不在的情况下,不允许将未成年人交出给第三方,因为我们学校是有责任保护在校学生不受侵害的),并与之理论。刘先生见没有满足其要求,且觉得陈主任不是那么好讲话,因而怒气从心升起,拍桌子指责学校,交流变味了,陈恒周主任见状提出报警,后在宝民小学陈老师劝阻后没有实施。 当时正第二节上课,陈主任因要上课,离开接待室,到我办公室报告这一事。过了一阵,曾主任也向我报告这一情况,时已经是第二节课,正好我也安排了教学处、综合处等人员在图书馆召开会议。为了解这事情,我到了四楼办公室,见了家长和小学两位老师。只见这位刘先生满身怒气,目露凶光,口气很重地问道:“你是什么人?”我平静地表明了身份,要求他坐下来。他仍激动地说“我与你们彭校长很熟”等。我用平和的语气与他说:“大家来到学校主要是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是来找什么人负气。”我让其讲述来校意图及对我们的要求,经过近十多分钟的交流,双方增加了解和信任,我表态要配合宝民小学和这位家长查清楚这一事件,明天上午给他们一个答复,得到两家长和小学老师的认同后,我去图书馆参加会议,后由曾祥园主任继续与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反映的情况。 当天的第三节课,家长离开学校后,我立即召开相关人员会议,要求尽快了解相关学生犯事情况,并通知与事件有关的学生家长到学校配合工作,要求陈恒周主任向主管德育的刘斌副校长报告。经过德育处和初一、初二年级级主任和有关班主任共同努力终于查明:我们学校两位学生小李和小陈确实在校外犯事了,对宝民小学刘某等三位学生进行威胁和殴打,造成刘先生小孩不敢上学的心理阴影。受影响的学生家长和宝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意见十分大。经过协调和教育,我校犯事学生及其家长认识到事件的错误和严重性,表示改正,接受学校处分,并向对方家长道歉。 5月17日上午,9:00,初中部德育处将学生处分决定报我审阅,并要求转报一份给刘斌副校长。9:30我召开会议,与会人员有德育处两位主任、初二年级主任、两位有关的班主任,共同审定对两名犯事学生的处分决定。会后通知学生家长。 10:30,刘先生夫妇及宝民小学的陈老师、廖老师到我办公室先进行沟通。经过沟通,达成了对这一件事处理的共识。 11:00,双方家长在三楼会议室见面,由学校德育处陈主任通报这件事的经过和处分决定,请犯事的一方家长向受影响的学生家长道歉,请有关班主任谈教育学生意见,请受影响的家长和宝民小学两位老师谈对事件处理意见。 11:40分,双方家长满意而去,特别是刘先生离别时向我们讲了两句话:一是他想不到学校这么快作出了调查和处分学生决定,说明学校是很重视这一件事,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不是敷衍了事;二是认同学校的处理意见,他直接向我们讲:如果学校这事处理不妥,他是不会罢休的。同时,建议学校加强学生的法纪教育,对学生的处分不要停留在纸上,重要的是行动改变,希望受处分学生和其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1:50,两位受处分的学生在我办公室,我严肃地向他们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反省这件事,写出深刻检讨,向班里同学作检讨;二是增强法规意识,做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和他人的学生,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三是决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更不要去干扰受影响的学生!不能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混在一起。 这件事终于圆满解决了,下面是我对这一件事的思考,以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二、事件给我们的启示1教育学生必须抓住时机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我们不必过多指责和自责,这是成长中的代价!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错,就没有教育意义。帮助学生成长,纠正学生的错误是我们当老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学生犯错误,关键是看他所犯错误的性质,以及处理结果。如果我们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错失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可能影响学校形象和声誉。同时,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防止学生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犯法、犯罪,这是我们工作底线!2要善待学生家长 在我们的学生家长中,包括其他学校来访的学生家长,有着不同性格和要求,特点各异。比较典型的有如下三种:一是显摆型,这种家长行为和言语比较嚣张,穿着比较时尚,甚至穿金带银地显摆;二是霸道型,这种家长来势汹汹,不可一世,往往不是单独来学校的,他首先告诉你:我的亲戚是什么领导,或当什么大公司老总,或者是认识什么领导,或者是我与你某校长很熟等,自己也发一张印满职衔的卡片,这种人是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第三种胡搅蛮缠型,这种家长来到学校,往往是抓住学校学生犯事理亏,或我们老师工作中的失误不放,不断地纠缠,直到达到他心中的目的为止。 这几类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如果学校不妥善处理好问题,他们会请媒体来报道,或向上级投诉,将事情扩大,以逼迫学校老师或行政人员就犯。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或怕事情扩大,就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工作就会很被动。 不同类型的学生家长,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一类显摆型的学生家长,我们可尽量满足其虚荣心,在交谈时适当多加赞美几句。当他(她)嚣张时,只要不做出伤害我们师生人格,或者是不影响学校秩序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发表“阔论”,让他们多说几句,让他们心中的“怨气”、“恶气”吐出来,消一消火气,然后与之交谈。 第二类霸道型的家长,我们要学会聆听,应尽量让他发表“讲话”,并为其递上茶水(不论什么家长,他们来校了,我们应以礼待之,这是学校与家庭待人之道!)。如果听到他们说出什么人是什么关系的,或者他说出一些不妥的话时,我们可以用心记住,为下来交流找出切入口和提供依据。因为爱讲话的人,往往得意忘形,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可能滴水不漏的,因为言多必有失,我们要善于抓住其话语中的漏洞和证据。 第三类胡搅蛮缠型的家长,我们要用足够的耐心,尽量做好调查工作,做足材料(要依法依规、要清楚事件来龙去脉),用材料说话,做到有理、有节与之交谈。 不管什么类型的家长,他们来学校,主要是想争取自己孩子的利益,同时也想证明自己!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或家人受伤害,肯定会心理不平衡的,是会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提出补偿等要求,这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因为人都是利已的。我们要抓住学生家长的心理:希望小孩能在学校平安、健康、进步。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立场就容易明确了,我们要与学生家长建立利益共同体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这一下就能与学生家长拉近距离。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不卑躬屈膝,不降低人格,不与之冲撞,尽量创造一个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如果真遇上了不讲理的学生家长,我们先讲礼,客气一点,再沉默;第三报告学校领导,一同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可启用应急预案(德育处要制订这方面预案),最后我们报警!用法律和国家机关维护学校秩序,维护师生人身安全。实践证明,一般家长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因为自己的小孩还在学校读书,他也应有所考虑的。三、应对特殊家长要注意四个问题 1要镇定,不要慌乱。不管什么类型的学生家长,他们来学校是想反映问题,争取解决问题的。如果觉得自己力量不够的,或拿不定的主意的,可约多几个老师,或者叫上行政人员一同与其交流,千万不要慌乱而自乱阵脚。 2要忍住气,不要生气。我们要多听家长讲话,让他们发泄一下不满,批评几句(汪洋书记讲过,让群众批评几句,可使我们工作更清醒),决不要家长讲一句,我们驳一句,这样会激化矛盾的,也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困难。更不要冲动,我们当老师的要大度一点。曾国藩传有记载:父子能忍慈孝;夫妇能忍和睦;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同事能忍和谐。因此,在对待家长方面我们也应学习曾先生的做人道理,以提高我们的修养。 3要合力支持,不要冷眼旁观。学生出现问题,一般是找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基本上都是德育处这条线,如果对待特殊学生家长的,我们应齐心协力,出谋献策。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全员育人”的要求!遇到了学生出现问题的班级,我们有关科任教师必须关心支持班主任工作,更要关心有关学生学习,让他们感觉到宝中老师是大度的大气的,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利环境。不允许对有关学生有另眼对待,更不允许存在报复心理。因为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学生之间有矛盾,乃至与学生家长的矛盾,都是一般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4要做好反思工作。做好反思工作是为了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也是我们工作进步的阶梯。反思什么?反思学生教育问题,反思这类问题起因及其危害,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反思我们对待不同学生家长的艺术,从而提高我们工作水平,做到防微杜渐。 问题情境 一位初中班主任说,由于平时教学任务很重,根本没有发现班里的一个女生和男生有什么异常表现。直到家长找上门来,她才知道两个人好上了,而且女生已经怀孕两个月了。女生家长先找到了男生家长,对方歉意的同时,明确态度:“双方都有责任,各打五十大板。”碰了软钉子的女生家长随即找到了学校,指责班主任没有尽到看护责任,导致女儿小小年纪就要遭受身体、精神和名誉上的伤害。最终,女生家长狮子大开口:“学校和老师要赔偿20万元青春损失费、精神损失费、医疗费、交通费、家长的误工费 否则,这事没完!”她一下子蒙了,她不愿意看到班上的女生因为早恋而受到半点伤害;更不知道自己是否真像家长所说的那样“玩忽职守”,需要为“失职”来负责。 问题分析 学生出了问题,家长难受,老师也很难受。但老师不是万能的,对学生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明察秋毫,更不可能对任何问题防微杜渐。对许多老师来说,如何面对态度不冷静的家长,的确是一大难题,弄不好会被家长激怒,有失教师的身份。既然家长气势汹汹地找到学校,我们就要学会和这些态度不冷静的家长打交道,既要圆满地处理问题,还要让家长怒气而来,满意而去。 其实,家长态度不冷静那是暂时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来处理和家长的关系。 解决策略怎样与态度不冷静的家长打交道呢?我们可以学着优秀教师,做到如下几点: 1当家长怒气冲冲而来时,请你为他送上一杯降火的茶。这样,先让家长感到老师的诚意,他心中的火气自然就降下来,为后面的沟通创造良好的前提。 2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很难发现别人痛苦。当家长态度不冷静时,我们是否想一想:假如我是家长,会怎么办?换位思考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及时不能有效地说服对方,至少也能发现自己的思维局限之处,从而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克制自己的情绪,既不能和家长大声争吵,更不能嘲讽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首先要耐心倾听,将家长要表达的意思弄明白。即便家长说了些不妥当的话,我们也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对待。 4处理问题时,既要坚持原则,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策略。老师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则,会使态度不冷静的家长得寸进尺,让自己更加难堪。同时,老师还要学会微笑面对难缠家长,向家长解释清楚教育目的,想办法让他知道你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孩子好。让家长在沟通中明白,千万不能袒护自己的孩子,更不能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一味地责怪学校和老师。 5.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要征服家长先征服自己。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在自己言行上存在诸多问题从而招致家长的不满,所以在同这类家长打交道时,要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只有当你所努力完成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发展、为了赢得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支持时,你的神情中,你的语言中,你的每一个动作中,才会流露出最真诚的元素,才会帮助你征服态度不冷静的家长。 理论链接 为了更好地和态度不冷静的家长沟通,避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出现更过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1.经常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教育目的以及教育方法。真诚沟通是协调家校关系的法宝。 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真诚地关心每一个孩子。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家长。 3.面对态度不冷静的家长,要及时把处理问题的理由向家长讲清楚。让家长始终明白一点,老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和家长好,没有其他目的。 4不要当着学生的面和家长争辩。要心平气和地和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同时表明立场,讲清利害关系,尽一切可能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案例参考 亮亮是我新接的初一某班的学生,性格自由散漫,身体早熟,内心充满了悸动。她父母生意繁忙,对女儿的变化并不了解。那天上午,亮亮突然不来上课了。我要同学去请她上课,当时我们这里电话尚未普及,我又走不开,只好先请他的好朋友出面,但她置之不理。吃中午饭时,我再次请和她关系较好的同学来去叫她来上课,她仍然没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