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1第一章 引言2一、研究背景2二、研究意义2三、 问题的提出3四、研究思路与方法3五、研究贡献4第二章 文献综述5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5二、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研究7三、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8四、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研究10第三章 理论模型的设计12一、研究假设12二、理论模型的提出13第四章 实证研究15一、 问卷设计15二、样本选取16三、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17四、 数据分析处理17五、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与讨论22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25一、研究结论与建议25二、局限性与展望29【注释】30【参考文献】31【致谢】32【附录】33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研究【摘要】互联网创业是一种门槛低、信息覆盖面广、低成本、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创业模式,在就业难的环境下,互联网创业成为不少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首选,而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是研究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研究基于前人对于创业和创业动机的研究,找出影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所找出来的动机因素是否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有影响,又有多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少原本对大学生创业有影响的因素对互联网创业的影响相对没有那么显著,而根据互联网创业特征提出的“互联网创业知识、技术学习兴趣”这一因素得到了检验,可以很好的检测一个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创业认知而产生的创业动机。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本研究针对高校和政府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和提出了研究进一步分析的方向。【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实证研究 第一章 引言一、研究背景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发展十分迅速。根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2013全年共计新增网民多达5358万人。互联网普的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1。”目前,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不断普及,人们对互联网的探索不断加深,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互联网的商业化,更是使不少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互联网创业作为互联网商业化的一种方式,渐渐流行。根据2012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显示:“在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创业排名已从2002年的11名提升到第2名,成为全球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该报告总结了过去十年间中国创业活动的四项变化:“十年间中国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在趋势上表现为日益活跃;中国的创业转型基本完成,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从生存型为主导转变为以机会型为主导;中国的区域创业活动的绝对差距在加大;中国的创业环境在缓慢改善,创业机会变多2。”从这四项变化中我们发现,在中国,整个创业活动呈现一种段上升的发展趋势,创业气氛活跃,前景是不可估量的。2013年1月, “中国创业十年变迁”主题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会上,张小建部长发表了题为“网络创业中国创业新推动力量”的讲话。张部长在讲话中谈到:“网络创业已经成为创业带动就业新的发动机。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之一3。”由此可见,在中国高速增长的创业环境下,选择进行互联网创业的人无疑是看到了互联网创业其背后巨大的商机和潜力,也发现了互联网创业能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文件指出:“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支持通过网络创业带动就业。”说明了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领域。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是有一定的主客观优势的,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氛围浓厚,社会广泛认可;大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极强的创新思维;互联网创业门槛低,风险小。互联网创业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前期投入较少;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大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创业机会多4。”而且,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类型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主要类型有:“网络营销类、智力服务类、高科技项目类等等;而互联网创业的主要领域也集中在网络音乐与视频、网络即时通信、网络游戏、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总的来说,互联网创业的类型和领域是多种多样、分类繁多的,既有服务类项目,也有技术类项目4。”相信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互联网创业的不断地探索,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创业趋势这种相辅相成的发展下,必将带来巨大的产业链,进而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新的高峰。二、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大招生,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大。我国高校大学生入学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大幅增加,从不少报道中,不难发现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但由于近年来,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加上我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相关报道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从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3年的680万,2014年预计达到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有些大学生选择了考研和出国留学,而剩下的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了就业。大学生们对于就业的选择,各有不同,面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大学生们对于就业的选择可以说是多元化的。而且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方针政策,其中对创业的条件的不断放宽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纷纷选择了创业。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使得不少研究者开始集中研究大学生创业行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现代大学生基本都掌握了互联网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这为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的方式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互联网创业更因其进入门槛低、风险小,前期投资小、发展前景好等优势而备受大学生创业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互联网作为他们创业的方向和载体。然而,学术界目前对互联网创业,尤其是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和意向的研究还非常少。通过进一步分析在互联网创业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既可以弥补创业研究在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这方面的缺陷,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权衡和考虑互联网创业的利弊,提高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成功率,还可以让学校、社会预测并正确引导学生的互联网创业行为,使互联网创业这一行为更具有可行性。3、 问题的提出就业是生存之本,在就业难的环境下,创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纵观所有创业模式,互联网创业这一行为模式克服了很多创业模式的壁垒和困难,是一种门槛低、信息覆盖面广、低成本、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模式,因此,互联网创业势必成为不少大学生创业的首选。创业动机作为创业行为的基本驱动力,它促使个体进行创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由哪些动机驱动,哪些动机对大学生选择互联网创业的影响更大,以及如何更好的引导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四、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针对大学生选择互联网创业的动机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然后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和建议。如图1-1所示,首先,根据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分析,提出研究问题,以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并查阅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看一下之前的学者对于互联网创业以及创业动机研究都有哪些研究结果,他们又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进行文献综述,在界定基本概念后,通过对之前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借鉴之前的学者是如何进行创业动机研究的,并通过采访有互联网创业经历的大学生,深度挖掘可能遗漏的动机因素;根据文献资料和访谈结果,明确研究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的理论模型;对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收集整理数据,运用统计软件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和展望。图1-1 论文框架图五、研究贡献对于创业的研究,国内外目前已有众多的研究发现,其中对于创业动机和模式的研究也有不少。但总的来说,创业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课题,而且从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结论。本文在之前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把范围缩小到大学生创业,而且重点研究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这一模式,在对于互联网创业动机的研究上,根据“推力”和“拉力”这一理论,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旨在探索那些影响一般创业的动机在互联网创业这一特定模式下,是否发生了变化,其中特别加入了“互联网认知和经验”对于互联网创业动机的影响这一因素,使研究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希望本研究能够让大学生更了解当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动机,同时给予有意向进行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和相关部门一定的启示,使互联网创业这一行为更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第二章 文献综述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一) 概念的界定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下将对创业、互联网创业、创业动机这些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做个界定。1. 创业(entrepreneurship)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郁义鸿等,2000)。对于创业概念准确的界定,学术界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早在1985年,gartner对创业的定义是新组织创造的过程;百度百科上,创业的定义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5。综上所述,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2. 网络创业(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也可以称为互联网创业,是指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电子网络通信设备,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张青和曹尉,2010)。根据我国互联网创业的实践,互联网创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广义层面上看,凡是以互联网及其他电子网络通信设备为基础,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通过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互联网创业,如建立网站等;而从狭义层面看,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通过资源整合而向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就是互联网创业,如在淘宝网上开店。现在我国比较普遍的互联网创业形式是狭义上的互联网创业6。为使研究结论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中的互联网创业具体指的是指狭义上的互联网创业,即利用互联网来进行的网上创业。3. 创业动机(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对于创业动机的定义,学术界也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说法。shanea(2003)认为创业动机是个体的一种意愿,一种自发性,人们在这动机(意愿)上的差别影响了人们如何发现机会,如何获取资源,如何执行整个创业过程;李娟(2007)在研究中对创业动机定义为大学生创业者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在创业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它驱动着个体的创业行为,并影响着创业行为;段锦云、王朋、朱月龙(2012)定义创业动机是为驱动个体创业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将自己的创业意向付诸于具体行动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本文对创业动机的定义采用李娟(2007)研究中的定义“大学生创业者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在创业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二) 理论基础1. 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推拉理论来源于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hull提出了驱力理论,认为人体生理技能的需要会产生驱力,强调个体的行为来自内在的动力。lewin(1942)提出了期待价值理论,认为对达到目标的期待决定着行为,行为由对未来回报的信念所激发。20世纪50年代,tolman将上述两个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行为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情感(推的)因素,外在动机包含对外刺激目标的认知(拉的)因素7。gilad & levine (1986)提出了创业动机的“推动理论(push theory)”和“拉动理论(pull theory)”。“推动理论”指出个体是被外在的消极因素“推着”去创业的,例如对当前工作的不满意、寻找工作困难、工资低、非弹性工作制等,这些消极因素激活了潜在创业者的才能。而“拉动理论”认为个体在创业活动中被寻求独立、自我实现、财富及其它合理的结果所吸引。本研究根据创业动机的推拉理论,提出影响互联网创业动机的“拉动因素”有人格特征、需求动力、互联网创业认知,“推动因素”有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2. 大五人格理论(big five theory)学术界对于大五人格理论的研究可以说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allport & odbert(1936)通过对人格特质词汇进行收集和分类,为系统地研究人格结构所需构建的各种量表和问卷奠定了基础;cattell(1943)最早对allport & odbert的词表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因素分析技术对人格进行描述,并建立了人格的16个维度的测量工具(16pf);在此基础上,tupes & christal(1961)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最早发现了五个相对显著而且稳定的因素:精力充沛、愉快、可以信赖、情绪稳定、文雅,这五个因素后来被goldberg(1981)称为“大五”(big five)人格结构模型,该模型被称为“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8。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通过采用词汇学的分析方法对“大五”人格模型进行验证,norman根据tupes & christal的五因素结构,重复了以前的研究步骤,对“大五”人格模型进行验证,后期goldberg(1989)根据norman的词表进行验证,也得到了相似的五个因素。除了根据词汇学假设建立的人格“大五”模型以外,还有另外一种以理论家的个人构想为基础的模型,最有代表性的是costa & mccrae的人格结果的五因素模型(five factor model,ffm,1985年),其中模型中五个维度因素是“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外倾性(extraversion)、经验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五种因素可以涵盖人格描述的所有方面,随着人格结构的五因素模型被广泛认可,costa & mccrae还编制了测量ffm的人格问卷neo-pi-r(1989年),该问卷是由5个维度、30个层面、240个项目组成的综合性人格问卷9。随着学者们和许多心理学家对大五人格理论的不断的应用和研究,人格问卷neo-pi-r在许多里领域都得到应用和检验,研究者根据不同的需要,不断对问卷进行简化、对使用地区进行适用性研究,近年来,不断地有新的大五人格量表出现,目前国内使用的人格量表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修订国外成熟的量表,如epq、16pf、mmpi、cpi等;另一类是结合中国人的特点编制的量表,如:cpai、tipi-c、cbf-pi-b等,这类量表从中国人的实际生存特点入手确定构想并编写测验的项目,更具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10。对于大五人格在创业中的应用和研究表明,个性特质在创业过程中影响创业者决策的制定(shane.et.al.,2003)。whetton & cameron(1998)研究发现外向性特质(extraversion)、开放性特质(openness)影响创新能力与创业倾向。国内研究发现大多数的个性特质都和创业倾向有着显著的影响,如开放性和外向性都与个体创业倾向存在显著相关,开放性、外向性都是个体创业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此外尽责性与对个体创业倾向也存在显著影响(范巍、王重鸣,2004)。本研究中的大五人格量表,是直接修订国外成熟量表获得的,修订的国外量表goldberg(1999)开发的大五人格特征测试量表,该量表分别由50个问题和100个问题组成,本文中采用的是50个问题的版本再加以删减11。二、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研究通过参考已有的文献,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国外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通过研究个体特征和背景、创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来研究。关于个体特征的研究,mcclell & and删除,前面已经用了&buum(1976)通过实证表明,个人成就动机是个人创业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个体对自己的人生成就具有较高水平的期望时,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是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的。关于个体背景的研究主要包括家庭背景和工作背景,stuart(1990)的研究表明,更容易发现商机的创业者往往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而是否发现商机对一个人决定是否创业有巨大的影响;bulter & herring(1991)的研究表明,一个创业者的父母本身就是创业者的话,会加大创业者进行创业的意愿。关于创业资源的影响的研究,众多研究如bygrave(1998)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grebel(1980)对于创业资金的研究,都表明资源越多的创业者,越愿意进行创业而且成功的机率也比较大。关于创业环境因素的影响,众多研究如bird(1999)以及shapero & sokolmartin(1999)等,都认为环境因素对创业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相比国外,国内对于创业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自90年代开始,目前国内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各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来进行分析。赵恒平和文亮(2010)在研究中把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如图2-1所示),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行业技术环境、政策资金环境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性别、年龄和创业精神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因素中,性别、工作经历、技术培训、政府政策、金融支持等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图2-1 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及过程也有学者基于创业行为选择过程模型(如图2-2所示)进行的研究,研究学者把对创业认识、机会识别、障碍分析、创业动机的研究都看做是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其中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程度是创业行为的前提;张玉利(2003)研究发现创业机会与创业行为呈正比关系;障碍是阻碍创业行为的不利因素,它与创业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创业动机是一种内在驱动力,大学生对于创业认识、机会识别、障碍分析等进行权衡后加上驱动力,才决定是否选择创业行为。孔伟、曹秀丽、牟岚(2008)的研究发展了这一模型,进一步发现社会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如何选择创业行为,主要原因是创业机会与社会提供创业软硬环境的关系密切,所以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除了基于创业行为选择过程模型的社会因素,校园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也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个性特征因素对创业行为选择表现较强;家庭与学校应重视情商、教育和能力培养,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社会环境对创业行为的选择影响较为密切。图2-2 创业行为选择过程模型除了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赵恒平和文亮(2010)的研究还对创业行为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创业行为的过程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机会开发、创业结果。学者邓建平和李巧芬(2009)对创业行为的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环节包括创业筹备、创业决策、创业合作、创业拓展等等。学者李鹏(2013)针对女大学生,对其的创业行为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女大学生的创业领域、创业动机、创业模式、融资渠道等,研究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已成为女性创业的主体,但创业过程中的阻碍因素较多、创业质量有待提升,而且创业支持体系有待完善。三、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通过参考已有的文献,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主要是探索什么因素会对创业动机有影响,或是具体的某一方面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国外对于创业动机的研究会比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要更多,而且他们对于创业动机的研究都是比较系统性的。在他们的研究中,比较集中是对创业动机的概念、创业动机测量量表、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而且都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关于创业动机的概念研究,ryan & deci(2000)认为创业动机是生物、认知和社会规范的核心,它与创业意向一样也包含着能量、方向和持久的激励。shane、 locke & collins(2003)认为创业动机是个体的一种意愿和一种自发性,这种意愿会影响人们去发现机会、获取资源以及开展创业的活动。关于创业动机测量量表的研究,kuratko,hornsby & naffziger(1997)提出了创业动机的四因素结构模型(如图2-3所示),模型包括:外部报酬(extrinsic rewards)、独立/自主(independence/autonomy)、内部报酬(intrinsic rewards)、家庭保障(family security);图2-3 创业动机四因素指标图morales-gualdrn, gutirrez-gracia & dobon (2009)针对学术型创业家的创业动机测量编制出了五因素量表,包括“个人动机(personal motivations)”,“科学知识(scientific knowledge)”,“资源的可获得性(the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孵化器组织(the incubator organization)”和“社会环境(the social environment)”。关于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的研究,主要可以从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进行分类,对于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whetton & cameron (1998)研究了大五人格特征对创业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了外向性特质(extraversion)、开放性特质(openness)影响创新能力与创业倾向;luthans & ibrayeva (2006)通过对创业者的自我能效感这一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者的一种信念和自信,具体是指创业者对其能力能够影响所处环境并通过相应行为获得成功的自信”;而对于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liao & welsch(2003)研究认为社会网络技能和策略会给创业者以新的见解,同时也提供促进创业成功的其他因素;shane et al.(2003)的研究发现创业不单是个体行动的结果,经济情形,政府法规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对于创业动机模型的研究,是有一定成果的,曾照英和王重鸣(2009)基于drnovsek & glas(2002)的研究,提出了中国情境下创业者动机的二维模型(如图2-4所示):事业成就型和生存需求型。其中, 事业成就型包括获得成就认可、实现创业想法、扩大圈子影响、成为成功人士、控制自己人生五个维度, 生存需求型包括不满薪酬收入、提供经济保障、希望不再失业三个维度。图2-4 创业动机的二因素模型国内对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更多是倾向于针对具体某一方面因素对创业动机影响的研究。李洪波和牛昕(2013)研究了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结论为:“影响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关键因素为资金支持条件、政府政策法规、学校创业支持条件、当地宏观经济文化条件、创业能力五个方面。各因素之间均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其中资金支持条件对创业动机的影响最大,政府政策法规次之;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最小。”张凯竣和雷家骕(2012)对基于成就目标理论的大学生创业动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动机由三个维度的因素构成,即精神动机、责任动机和名利动机,其中精神动机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它反映了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我理想的愿望;名利动机是大学生创业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获取权利、财富、地位等外在认可的动机;责任动机是的新发现,它是一类更高层次的成就目标,是成就目标理论在创业动机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和扩展。”高日光、孙健敏、周备(2009)进行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模型建构与测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由4个维度构成(如图2-5所示):自我实现(例如,我想通过创业来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想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追名求富(例如,我羡慕当老板的权力和地位;我想通过创业来发财致富),家庭影响(例如,家人朋友鼓励我去创业;家人能为我的创业提供帮助)和社会支持(例如,我想创业是由于有创业基金的支持;我想创业是由于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图2-5大学生创业动机项目归类高日光(2011)基于2009年的研究,设计了中国文化背景开发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测量问卷,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个人、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动机由追名求富、自我实现、家庭影响和社会支持4个维度构成。而创业动机的形成,既需要有内在的心理需求,更要有外在的环境吸引。研究从个人、家庭到社会三方面,探讨了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性别、专业、父母是否是创业者、家庭收入、籍贯和政策环境等都对大学生创业动机有显著的影响。”4、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研究通过参考已有的文献,国外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了,其研究方向有互联网创业现状的研究,也有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的研究。martin & matlay(2003)的研究表明,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显著发展,使得互联网创业进入壁垒低,加上相关硬件和软件成本的降低,更是使大学生在对创业的选择上更容易选择互联网创业。cindy millman等(2010)研究了中国学生的创业教育和互联网创业动机,目的是探究什么因素会激励中国学生的态度和观念,使其更加具有互联网创业的动机,通过调查中国三所大学的学生他们的性别、家庭收入、研究学科、在线活动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因素如性别、家庭收入和学生地位对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向影响;学生研究的学科、信息和通信技术课程和在线购物体验对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国内对于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发现也相对较少,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现状和模式或是创业风险的研究,而对于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动机的研究,则寥寥无几。肖军和陈柳(2013)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主要类型、主要领域和优势,提出目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存在问题有:“创业扶持政策逐渐启动,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有待提高;创业目标定位模糊,创业成功率较低;高校创业教育滞后,人才培养理念有待改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法与手段有待加强。”,研究结论认为让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成为普遍共识,有利于鼓励和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参与互联网创业。王勇(2013)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模式进行了研究后,发现目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主要采用的是电子商务创业模式和技术创业模式两种。而提高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率,需要来自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相关方面的关注、支持和培养。吴斌叶、马小龙、方佳威、陶旭烽、朱英、许曼梅(2013)通过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风险评估,得出了互联网创业风险评估指标结构(如图2-6所示),研究发现,大学生网上创业风险存在高风险的是管理类、财务类,较高的是技术类,一般风险是外部类。图2-6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风险评估结构图刘洁(2010)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以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模型为基础,并涉入创业资金门槛、成功示范、就业压力、社会环境、价值体现等外部变量,得出了理论模型(如图2-7所示),研究结论表明虽然创业资金门槛对感知有用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成功示范对感知有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有用、社会环境、人际影响、自我能效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压力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创业风险对使用意愿有显著负向的影响;使用意愿对价值体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图2-7 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愿理论模型第三章 理论模型的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根据互联网创业动机的推拉理论,提出影响互联网创业动机的“拉动因素”有人格特征、需求动力、互联网创业认知因素,“推动因素”有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因素,并基于文献综述部分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假设,如表3-1所示:表3-1 研究假设内容表假设编号假设内容假设方向h1外向性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这个表里所有的假设都加上“显著”二字,如:外向性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显著正相关性。h2宜人性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3尽责性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4情绪稳定性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5开放性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6生存型创业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7发展型创业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8专业相关性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9互联网使用经验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10互联网创业风险评估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负相关性h11互联网创业知识、技术学习兴趣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12相关形势政策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13社会就业压力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14社会成功示范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15学校创业支持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16家庭支持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h17家人职业和背景与互联网创业动机有正相关性二、理论模型的提出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部分,建立了理论模型。“人格特征”因素根据大五人格理论,引用了情绪稳定性、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5个变量;“需求动力”因素基于曾照英和王重鸣(2009)的研究引用了生存型创业和发展型创业2个变量;“互联网创业认知”因素是本文根据互联网创业这一特殊模式新提出的因素,主要包括专业相关性、互联网使用经验、互联网创业技术删除风险评估、互联网创业知识、技术学习兴趣4个变量;“社会环境”因素基于高日光、孙健敏、周备(2009)和刘洁(2010)的研究,综合引用了相关形势政策、社会就业压力、社会成功示范、学校创业支持4个变量;“家庭影响”因素基于高日光、孙健敏、周备(2009)和刘洁(2010)的研究,综合引用了家庭支持、家人职业和背景2个变量。综合以上各因素,得到本文的总体研究理论模型,如图3-1所示:图3-1 研究理论模型模型中各变量定义如下:1. 外向性(extraversion):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2. 宜人性(agreeableness):指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是否亲近和对合作的人际和谐是否看重的人格特质。3.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指个体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人格特质。4.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是一种不因情境的变化而表现过分情绪反应的人格特质。5. 开放性(openness):指一个人的认知风格,个人为了自身的缘故对经验的前摄寻求和对的理解,以及对陌生情境的容忍和探索。6. 生存型(necessity):即生存需要型,强调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失业的防备与回避。7. 发展型(developmental):即事业成就型,强调个人对商业机会和人生成就的追求。8. 专业相关性(professional correlation):指一个人在校期间学习和接触的专业和对进入互联网创业的相关性。9. 互联网使用经验(internet experience):主要指互联网使用年限,互联网使用年限越长,互联网使用经验越丰富。10. 互联网创业风险评估(entrepreneurship technology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risk assessment):指个人若要进行互联网创业,对自身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创业的风险估计,包括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站运营技术风险、数据挖掘与整合风险、系统软件的兼容性等风险。11. 互联网创业知识、技术学习兴趣(internet knowledge learning interest):指个人对于主动学习互联网创业的相关知识、技术的兴趣。12. 相关形势政策(situation and policy):指国家、社会和政府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的态度及相应的政策。13. 社会就业压力(employment pressure):指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感知就业难易状况后对互联网创业选择可能性。14. 社会成功示范(social models):指在互联网行业中创业的人或者网站的成功事例。15. 学校创业支持(school support):指学校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创业的态度及相应的政策。16. 家庭支持(family support):指家人对孩子进行互联网创业的态度及相应的帮助。17. 家人职业和背景(family professional):指家人是否有从事过与创业相关的职业和家庭的经济背景。第四章 实证研究1、 问卷设计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并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借鉴理论界已有的成熟量表,基于前面提出的理论研究框架,每个变量用3个测度项对变量进行描述,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五标度进行打分,每一题均设置了5个选项,分别是“很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不确定”“基本同意”“很同意”。本文问卷的设计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共12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测量因变量(互联网创业倾向)的问题,接下来关于性别、年龄、年级、来自、过往互联网工作(实习)经验这5个问题为控制变量题;使用互联网年限、专业、家庭背景和家人有无创业情况4个问题为具体客观自变量的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量表题,包括本文所研究的互联网创业认知、人格特征、情绪稳定性、家庭影响、社会环境5个变量共52个测度项,其中12个问题采用反向记分。对应的因变量测度项,如表4-1所示:表4-1问卷参考测度项及参考来源这个表可以用横向的排版,具体操作过程:选中整个表(包括标题),然后在word的“页面布局”栏找“页面设置”,点进去,纸张方向选择“横向”,下面的“应用于”里面选择“所选文字”,就可以了。下面效度分析的几个表也是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处理。另外,这个表格里各个变量的英文翻译可以不用放进去,看看能不能把表格缩到一页。变量测度项参考来源互联网创业认知(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cognition and experience)专业相关性(professional correlation)pc请问你的专业是互联网使用经验(internet experience)ie请问你使用互联网有多少年了互联网创业风险评估(entrepreneurship technology risk assessment)tr1网络设计制作的问题会影响我对互联网创业的选择(-)吴斌叶、马小龙、方佳威、陶旭烽、朱英、许曼梅(2013)tr2网络运营技术的问题会影响我对互联网创业的选择(-)tr3网络上数据挖掘和整合的问题会影响我对互联网创业的选择(-)互联网创业知识、技术学习兴趣(internet knowledge learning interest)li1我对学习互联网创业相关知识和技术有很浓厚的兴趣li2如果有条件,我会主动学习互联网创业相关知识和技术li3我对于有机会学到互联网创业相关知识和技术感到很满足人格特征(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外向性(extraversion)e1能自如的开始一个话题goldberg(1999)e2在聚会中能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e3不介意成为被大家关注的中心宜人性(agreeableness)a1说话容易伤人(-)a2对别人的问题不予关心(-)a3很少替别人着想(-)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c1经常做事有准备c2关注细节c3零散的工作也能马上完成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es1很容易沮丧(-)es2情绪波动很频繁(-)es3很容易生气(-)开放性(openness)o1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o2对抽象的想法不感兴趣(-)o3没有好的想象力(-)需求动力(demand motivated)生存型(necessity)n1互联网创业可以使我获得比普通就业更满意的薪酬收入mateja drnovsek & miroslav glas(2002);曾照英&王重鸣(2009)n2互联网创业可以减轻我的家庭负担,给我的家人经济保障n3互联网创业可以让我不必担心毕业后待业的问题发展型(developmental)d1互联网创业可以使我成就自己并获得他人的认可d2互联网创业可以增加我在圈子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d3互联网创业可以让我实现成为成功人士的想法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相关形势政策(situation and policy)sp1我认为互联网创业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高日光、孙健敏、周备(2009);刘洁(2010)sp2我认为互联网创业得到社会大环境的支持sp3我认为互联网创业得到政府的扶植社会就业压力(employment pressure)ep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促使我进行互联网创业ep2我认为互联网创业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ep3社会对大学生需求量减少促使我进行互联网创业社会成功示范(social models)sc1亲朋好友互联网创业成功案例促使我对互联网创业有信心sc2马云、马化腾等企业家互联网创业事迹激励我进行互联网创业sc3b2b、b2c、c2c和门户网站的成功运营激励我进行互联网创业学校创业支持(school support)ss1我认为我们学校互联网创业氛围浓厚ss2我认为我们学校提供了互联网创业的基金和条件ss3我认为我们学校有比较完善的互联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家庭影响(family influence)家庭支持(family support)fh1如果我进行互联网创业,家人可以提供创业经济或资源的帮助高日光、孙健敏、周备(2009);刘洁(2010)fh2如果我进行互联网创业,家人可以为我引荐帮助我创业的人fh3如果我进行互联网创业,家人会给予鼓励和理解家人职业背景(family professional)fp1家人有没有创业的经历fp2家庭背景如何二、样本选取本次问卷调查把大学生作为抽样对象,主要面向深圳大学的本科生,不分性别、专业、年级,因此问卷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于2014年4月份进行,采用纸质问卷与网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形式,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2份;共回收问卷189份,回收率为93.56%;有效问卷170份,有效回收率为89.95%。3、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本小节通过对170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统计调查对象基本个人资料的情况,描述如表4-2所示:表4-2 描述性统计数据表题目变量频数百分百题目变量频数百分百性别男7745.29%来自村镇6337.06%女9354.71%县城2615.29%年龄16-207242.35%大中城市8147.65%21-259857.65%家庭背景富裕10.59%年级大一3822.35%良好5532.35%大二5632.94%一般10360.59%大三3017.65%贫穷116.47%大四4627.06%家人创业经历没有8348.82%专业文科9555.88%有8751.18%理科7544.12%互联网使用年限5年以下3922.94%互联网实习兼职经历没有11869.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部门安全检查标准化模板手册
- 按时完成工作目标的承诺书4篇
- 与同桌的一次争吵生活中的记事作文13篇范文
-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和员工手册标准化模版
- 汽车销售合同及交付协议
- 跨部门协作项目计划执行进度跟进表
- 数据分析基础模板数据处理与结果呈现指南
- 产品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案快速响应指南
- 安全员工程师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师考试题库往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洛阳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岗位人员考试真题
- 场平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中国非遗文化傩戏文化
- 航天梦课件展示
- 【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课堂(湘教版2024)
-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第一课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课件(北师大版2024)
- 加油站季节性安全检查台账(每季度)
- 上海市青浦区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无答案)
- 教师培训课件:《班会的设计与实施(小学)》
-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模拟审计报告
- 小红书盈利模式及发展策略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