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专业申报表.doc_第1页
物联网工程专业申报表.doc_第2页
物联网工程专业申报表.doc_第3页
物联网工程专业申报表.doc_第4页
物联网工程专业申报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学校名称(盖章): 湖北经济学院学校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专业代码: 080905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计算机类学位授予门类:工学修业年限:4年申请时间: 2013年06月专业负责人:鲁晓成联系电话:育部制目 录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填表说明1 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2 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3 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4 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5 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专业代码080905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修业年限4年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校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的年份2002年现有本科专业(个)43学校本年度其他拟增设的专业名称艺术设计学休闲体育本校已设的相近本、专科专业及开设年份200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5年,软件工程本科专业2006年,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008年,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拟首次招生时间及招生数2013年 50人/年五年内计划发展规模300人师范专业标识(师范s、兼有j)所在院系名称信息管理学院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意见同意申报(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校审批意见(校长签字)同意申报(盖章) 年 月 日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形式审核意见(根据是否具备该专业办学条件、申请材料是否真实等给出是否同意备案的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名称湖北经济学院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杨桥湖大道8号邮政编码430205校园网址学校办学基本类型部委院校 r地方院校 r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 r学院 独立学院 在校本科生总数14177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82.4已有专业学科门类哲学 r经济学 r法学 教育学 r文学 历史学r理学 r工学 农学 医学 r管理学 r艺术学专任教师总数(人)791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323,40.8%学校简介和历史沿革(300字以内,无需加页)学校秉持“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改革活校”战略,致力于培养“两有三实”人才(即,有思想、有能力,实践、实用、实干)。学校现有14院3系1部共18个教学单位,开办了5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法学、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目前,学校有普通本科学生14177人。校园占地面积1692亩,校舍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资产19.2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58万元,拥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19个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图书馆建筑面积42587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179.2万册,电子图书42.1万册,中外文现刊1799种;校园网光缆总长100公里,校园网节点37000个,覆盖了教学、办公、生活所有用房,实现无纸化办公。良好的办学条件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师资791人,其中:教授64人、副教授233人;博士占教师比例为15%;拥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4人。近年来,学校招生就业情况良好,一志愿录取率为100%,新生录取分数线居省属高校前列,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简述学校定位、人才需求、专业筹建等情况)(无需加页)一、学校定位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自2002年合并组建以来,就明确了其“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大力发展服务于区域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为地区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人才需求分析物联网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也将物联网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物联网产业的现状及形势、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进行梳理和部署。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大省,大力抢抓机遇,发展物联网示范工程,培育物联网产业,积极抢占物联网发展制高点。2010年4月25日,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武汉成立,力争在10年内将物联网产业打造成武汉中国光谷继光电子产业后又一个千亿元产业。2012年9月19日,光谷发展智慧产业(武汉)研究院在湖北光谷软件园揭牌。2012年10月24日,中国光谷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武汉成立。这些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空间。据测算,物联网技术领域的人才缺口每年达百万人之多。在此背景下,加快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三、专业筹建情况专业的师资教学队伍。从事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的专任教师共计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全部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在读博士5人。拥有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骨干5人。专业的教学保障条件。拥有思科网络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微机组装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工基础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物流管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各类教学设备总价值530余万元。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组织专任教师参加物联网开发高级工程师培训、物联网技术应用高级培训、嵌入式物联网高校师资培训、物联网产业发展实践培训、物联网工程师高级研修班等系列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力的平台保障和应用环境支撑。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11年,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450亿元,已跻身世界级产业集群。光谷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为及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这些物联网相关产业的蓬勃兴起为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开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我校建有省属高校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可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产业化平台,有利于打造产、学、研一条龙的应用服务体系。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年来,我院不断强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与多家保持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不定期将学生送往这些公司进行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另一方面,经常邀请公司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为理论教学指导与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提供有机结合渠道。丰富的图书资料资源。学校图书馆共有藏书180余万册,拥有万方数据库、springer-link电子期刊、ebsco全文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等数十种网络资源数据库。信管学院另建有专业图书资料室,共有藏书3万余册,其中外文千余册。中文期刊80余种,外文期刊10种,以及大量的多媒体音像资料。综上所述,我校已具备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我校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既符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又能满足社会广大人才市场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和目标,有利于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对我校形成合理的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物 联 网 工 程 专 业 本 科 培 养 方 案(专业代码:0809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发展、网络时代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严格的物联网工程训练,具备物联网工程和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能在物联网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类系统设计、开发、实施和服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基本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系统设计、系统控制及集成、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及知识更新能力。学生毕业时应具有如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2. 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 掌握物联网工程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网络技术、网络设计、网络开发、网络管理和物联网应用的专业技术知识。4. 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5.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三、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物联网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感知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与网络等。四、学制及学期安排普通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共分8个学期,全程总计198周,每学期按17周规划教学周数,考试12周,17学期寒暑假安排34周。五、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167学分,其中必修课110学分,通识选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实践与实验课21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方准毕业。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选课指引1.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选课以“附表四:全程教学计划表”为依据,选课时应注意各学期课时数要尽量均衡,以每周不超过25个学时为宜,并注意课程之间互相搭配、衔接,以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同时,标注“”的表示限选课程,共计14学分,要求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8个学分。2. 学生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三个部分,分别应取得55学分、26学分和29学分,同时专业选修课至少需修满22个学分,通识选修课、实践与实验课分别不低于14个学分、21个学分,总共修满167个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3. 实践及实验课:包括学校统一安排的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由专业自行安排的中期设计、rfid系统设计实践、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践、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等,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至少取得2个社会实践学分方可毕业;4. 在正常教学进程结束之前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免修后续大学英语课程,直接取得相应学分;5. 大学体育采取选课形式实施俱乐部教学。学生根据本人体育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体育项目,在不同的教学俱乐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规定的学分;6. 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和通识教育任选课两类。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必须至少修满2个学分,通识教育任选课必须至少修满12个学分方可毕业。七、周数分配表(见附表一) 八、学期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二) 九、学分统计表(见附表三) 十、全程教学计划表(见附表四)附表一:周数分配表周数分配表教学环节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合计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第7学期第8学期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14171717171717116考试222222214实践教学环节学校统一安排41620专业机动安排1222222114假期464646434合计2527252725272517198附表二:学期教学进程表学期教学进程表学期/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符号说明: 课堂教学 军训及入学教育 专业实训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机动 考试 附表三:学分统计表学分统计表课程类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一、通识课程6941.32(一)通识必修课5532.92(二)通识选修课14 8.4二、学科基础课程2615.57三、专业课程5130.54(一)专业必修课2917.37(二)专业选修课2213.17四、实践与实验课程2112.57合 计167100附表四:全程教学计划表全程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5678通识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234/1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4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102/3422大学语文3513应用写作1171大学英语(1-4)12204/683333大学体育(1-4)41202222高等数学(1-2)915345线性代数35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513经济学原理2342管理学原理2342法学通论2342就业指导1171通识必修课小计55987/11414151011223通识选修课人文艺术类限选课234通识教育任选课12204通识选修课小计14238学科基础课计算机导论234/112c语言程序设计468/174大学物理468/174物联网工程导论351/53离散数学351/173电路分析基础351/113物联网通信基础468/174数字电子技术351/113学科基础课小计26442/10661037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5678专业必修课数据结构351/113计算机网络351/173操作系统351/11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351/17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51/173物联网体系结构234/112物联网感知技术351/173rfid原理及应用351/173嵌入式系统原理351/173物联网信息安全351/173专业必修课小计29493/15861193必修课合计1101922/3782025191813116专业选修课限定选修课(8学分)创业基础234/112物联网数据处理234/112网络工程234/112无线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34/112无线传感器网络234/112无线通信与网络234/172物联网控制技术234/172任意选修课(14学分)人工智能234/112信息融合技术234/112下一代internet技术2342网络数据库技术2342物流工程351/173基于.net的开发技术234/112电子设计硬件描述语言2342java程序设计234/112unix/linux操作系统2342交换技术2342多媒体技术2342模式识别2342新型计算技术234/172接入网技术2342专业选修课小计223744666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2345678实验课程rfid系统设计实践1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1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1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践1实践教学环节学校统一规定形势与政策讲座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2毕业实习 4毕业论文(设计)4社会实践2专业自行安排专业实训22w 中期设计2 3w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12w实践与实验课小计21所有课程合计1672653说明:1、学时“/”后数字为实践与实验学时。2、“”表示该类课程(教学环节)没有周学时要求,学生按照学分要求在相应学期完成。 3、w-表示周数,专业实训根据物联网工程发展特点在第6学期安排2周。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姓名鲁晓成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三级教授第一学历学士出生年月1963.10行政职务副校长最后学历博士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1981-1985 湖北大学 应用数学专业 理学学士2007-2011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应用专业 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本人近三年的主要成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7 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 2 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1 项;其中:国家级 项, 省部级 1 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2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项,省部级项目 2 项。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60 万元, 年均 20 万元。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 270 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9 人次。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4项以内)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1基于嵌入式系统数控冲床系统的研发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j-259-3-172-083,2007年第一作者2software watermarking algorithm based on register allocation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to business,engineering and science (ei compendex),2009第一作者3基于身份的同态密钥协商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第一作者4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318275,2010第一作者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4项以内)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1校企校地科技开发应用合作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2009.1-2012.1220万总负责2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2009年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09.1-2012.1230万核心成员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5门以内)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1c语言本科生12068基础课20082网站设计与开发本科生4648选修课20083网络技术发展前沿本科生4634选修课20094信息安全技术本科生4532选修课2010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姓名孙宝林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三级教授第一学历本科出生年月1963.03行政职务最后学历博士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1979-1983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 基础数学 理学学士2002-2006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高性能网络技术,ad hoc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通信协议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20余 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1 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项;其中:国家级 项,省部级 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5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2 项,省部级项目 3 项。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30万元,年均10 万元。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 1350 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34 人次。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1multiple constraints qos multicast ro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manet based on ga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8第一作者2a qos multicast rou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2006第一作者3ad hoc网络qos多播路由协议计算机学报, 2004第一作者4an entropy-based stability qos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in ad hoc network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6第一作者5fuzzy qos controllers in diff-serv scheduler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5第一作者6fuzzy controllers based qos routing algorithm in ad hoc networks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series b-applications & algorithms,2006第一作者7an entropy-based stability qos routing with priority scheduler in manet using fuzzy controller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6第一作者8fuzzy qos controller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第一作者9on the reliability of odmrp in ad hoc network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第一作者10a survey of qos aware mac protocols for ad hoc network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第一作者11long-life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in maodv based on entropy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05第一作者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1多用户航天信息资源动态规划与优化控制的研究(2007041095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1 2008.125万主持人2基于移动预测分布式稳定的ad hoc网络qos路由协议研究(2006aba30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1 2007.126万主持人3无线移动ad hoc网络qos多播路由技术研究(2004aba01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01 2005.126万主持人4基于移动信息熵的ad hoc网络qos多路径路由协议研究(d20081904)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8.01 2009.126万主持人5基于信息熵的ad hoc网络qos多播路由协议研究(d200617001)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6.01 2007.126万主持人6面向任务的*组织机理与应用服务方法研究(61*1)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6.012008.125万参与7移动无线互联网qos多播路由协议的研究(90304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01 2006.123万参与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1计算机网络本科生4768专业课20112网络协议原理与分析本科生4651专业课20103计算机网络安全本科生4651专业选修课2009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姓名桂超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第一学历硕士出生年月1964.12行政职务副院长最后学历硕士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1983-1986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空间物理专业 工学学士1986-1989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空间物理专业 工学硕士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本人近三年的主要成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15篇; 出版专著(译著等)1部。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2项;其中:国家级 项, 省部级 项,地市级2项。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项,省部级项目2项。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10万元, 年均 2万元。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理论教学)共1154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16人次。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4项以内)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1an entropy-based multipath routing algorithm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2008第一2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entropy-based multipath routing protocol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2010第一3移动自组网的多约束qos多播路由最优算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一4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技术研究专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第二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4项以内)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1移动自组网基于服务质量的安全路由协议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10.1-2011.123万安全路由模型、算法2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武汉对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010.1-2011.121.5万研究报告、方案3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网格状分簇路由协议的研究湖北省科技厅2010.1-2011.1215万实验分析与设计4计算机网络技术湖北省教育厅2008.1-2011.125万无线网络路由与安全技术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5门以内)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1数据结构本科生7268专业基础课2011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本科生4451专业基础课20103程序设计基础本科生3651专业基础课20104c+程序设计本科生4051专业基础课2009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6.教师基本情况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第一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现从事专业拟任课程专职/兼职1鲁晓成男49教 授湖北大学基础数学学士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网络通信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体系结构专职2孙宝林男49教 授华中师范大学应用数学学士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无线通信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与网络专职3桂 超男48教 授武汉大学无线电技术学士武汉大学无线电技术硕士计算机应用电路分析基础数据结构专职4汪成义男47教 授华中工学院自动化控制学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专职5余小高男43教 授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网络通信物联网通信基础物联网感知技术专职6黄深泽男47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应用数学学士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专职7曾长军男47副教授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物联网控制技术专职8张淑玲女46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电子工程数字电子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专职9戴志锋男45副教授武汉大学计算数学学士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软件工程离散数学操作系统专职10王金庭男40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电子工程学士中国地质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电子工程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专职11张曙红男38副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专职12曾宇容女36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网络工程信息融合技术无线通信网络物联网控制技术专职13张棋飞男35副教授华工汉口分校机械工程学士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物联网信息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专职14田 浩男35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学士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硕士电子工程信息融合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专职15李红艳女34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华中师范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专职16胡胜红男32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无线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rfid原理及应用专职17胡长坤男45讲 师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计算机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专职18朱 庆女36讲 师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网络工程电路分析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专职19谭生龙男36讲 师武汉化工学院计算机应用学士亚洲理工学院计算机应用硕士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导论物联网数据处理专职20项 慨男35讲 师华工汉口分校计算机应用学士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无线通信物联网通信基础rfid原理及应用专职21李 媛女34讲 师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武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无线通信物联网工程导论物联网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专职22王 桐男33讲 师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网络工程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专职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总学时课程周学时授课教师授课学期1计算机导论342孙宝林 谭生龙12c语言程序设计684汪成义 胡长坤13物联网工程导论513鲁晓成 李 媛24计算机网络513孙宝林 张棋飞35电路分析基础513桂 超 朱 庆36数据结构513桂 超 李红艳37物联网通信基础684余小高 项 慨48数字电子技术513张淑玲 王金庭49离散数学513戴志锋 李红艳410信息融合技术342田 浩 曾宇容411物联网数据处理342胡胜红 谭生龙512操作系统513戴志锋 胡长坤51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513汪成义 曾长军51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13张淑玲 朱 庆515物联网体系结构342鲁晓成 李 媛516物流工程513黄深泽 张曙红517物联网感知技术513余小高 王 桐618rfid原理及应用513胡胜红 项 慨619嵌入式系统原理513王金庭 田 浩620物联网信息安全513张棋飞 王 桐721无线传感器网络342张棋飞 李 媛722无线通信与网络342孙宝林 曾宇容723物联网控制技术342曾长军 曾宇容7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开办经费及来源150万,学校自筹申报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