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古典音乐欣赏曲目推荐在宝贝很小的时候,就要给他许多的外界刺激,以促进其感官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刺激,若是让宝宝学会聆听古典音乐,不仅能开发他的音乐潜能,更能锻炼其右脑功能,有助于形象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当然更能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养成热情、乐观与开放的良好个性。请记住给宝宝听音乐,不要太随意,但也不要看得太神圣,就让它成为一种习惯,轻松融入孩子的生活当中。总的来说,有效的音乐聆听要做到以下几点:1、持之以恒。每天至少要保证15-30分钟左右,每次时间不得少于5-10分钟,量的积累一定能达到质的飞跃,当然安排宝贝起床与睡前听听音乐也是必须的;2、保持状态。若是宝贝不乐意,一定不要勉强哦,要在宝宝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候放音乐;3、亲子互动。尽可能的情况下要跟宝贝一块欣赏音乐与做互动游戏,这既是享受,也是为了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4、音量控制。聆听音乐可不是越大声越好,婴幼儿的听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耳蜗的毛细胞会非常敏感,如若音量太大、音质太差,会直接损坏宝贝听觉器官的发育,所以请为孩子准备一套专业音响,音量以成人能正常安静倾听为宜,要记住大人的听觉器官比孩子还迟钝些哦;5、反复刺激。小宝贝的记忆特点是延迟记忆与整体记忆,反复在一个时段播放一至两首曲目再做调整比一天换一首曲目效果好。 这里呢,我也只是根据前辈的经验与自己的了解,推荐百余首古典音乐曲目,由简单、活泼、优美始逐步向复杂、多样化与多风格递进:1、 Schumann,Robert 舒曼Album fur die jugend op.68 (Nr.10) Frohlicher Landmann 快乐的农夫钢琴曲。旋律欢快,节奏鲜明,体现了农夫耕种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2、Rimsky,Korssakoff,Nikolai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Zar Saltan Op.57 The Fight of The Bumblebee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选自歌剧 萨旦王的故事第二幕第一场中,是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现在通常用于小提琴、钢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这时明白了王后的无辜的父王,也带了侍从,乘船来到这孤岛,找到久别无恙的王子。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中结束。原曲谱上记有:“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到天鹅的四周,盘旋飞舞。”此曲用小提琴或长笛独奏时,更能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3、Arthur Pryor 普赖克 The whistler and his dog 口哨与小狗又名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用于1905年,是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描述了小主人与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4、Chopin,Frederic 肖邦 Waltzr No.6 op.64,1 in Flat Major (Minutes) 小狗圆舞曲传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喂养着一条小狗,这条小狗有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兴趣。肖邦依照乔治桑的要求,把小狗打转的情景表现在音乐上,写成了这首乐曲。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终了,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5、Chopin,Frederic 肖邦 Wakzr No.4 op.34,3 in F Major 小猫圆舞曲该曲轻松活泼,表现了小猫在钢琴上跳跃发出一串音符的情景。6、Beethoven,Ludwig van 贝多芬 For Elise 致爱丽斯致爱丽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于1810年4月27日,相传是为其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而作。后来特雷泽将这个曲谱转送给居住在慕尼黑的女友布莱托露。德国音乐学家诺尔发现此谱,于1876年公诸于世。诺尔称乐谱手稿题词为“献给爱丽斯作为纪念,4月27号,路冯贝多芬”,将“特雷泽”误为“爱丽斯”,因此就以讹传讹,“致爱丽斯”成为了正式曲名。乐曲旋律清新明快,犹如涓涓山泉在歌唱。7、Debussy,Claude 德彪西 Clair de lune 月光月光是德彪西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一首。贝加摩组曲是作者的早期作品,从1890年开始写作,直到1905年才出版,前后历时十五年,可见这一组曲的写作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推敲。这一组曲旋律优美,组曲的曲名来源于德彪西留学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深刻印象。月光是贝加摩组曲的第三曲,很有表情的行板,9/8拍子。这是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最为大众化的一首,美丽的旋律暗示了对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复更加深了这一印象,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8、Schumann,Robert 舒曼梦幻曲该曲选自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童年情景是作者于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 这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9、Aram llilch Khatchaturian 哈恰图良 Gayane suit No.1 Sabre Dance 马刀舞曲管弦乐曲。为芭蕾舞剧加雅涅的选曲,后被改编为手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和木琴曲等,芭蕾舞剧加雅涅剧情:外高加索山村中勇敢的库尔特族猎人阿尔湎和少女加雅涅相爱,阿尔湎的好友盖奥尔格与少女阿霞相爱。一次,活泼的阿霞抢走了阿尔湎预备送给加雅涅的鲜花,并与阿尔湎共舞。偶然目睹了这一情景的盖奥尔格对阿尔湎产生了误解,当阿尔湎上山打猎,不慎从断涯摔下时,盖奥尔格竟视而不救。阿尔湎受伤后双目失明,他不愿为加雅涅带来不幸,便克制自己的情感,拒绝了加雅涅的爱情。后来,阿尔湎幸运地重见光明,并且原谅了深感悔恨、当众承认错误的盖奥尔格,并与加雅涅结为幸福的伴侣。本曲选自舞剧第三幕第二场,当阿尔湎恢复视力后,加雅涅重投他的怀抱,村民们为他们祝福的群舞音乐。本曲节奏强烈,旋律奔放,充分体现了库尔特人敏捷而骠悍的性格特征。10、Schbbert,Franz舒伯特Berceuse摇篮曲该曲原是声乐曲,后被改编为乐器曲,广为流传。歌词: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摇篮摇你快快安睡,夜已安静,被里多温暖。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臂永远保护你,世上一切幸福愿望,一切温暖,全都属于你。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一束百合一束玫瑰,等你睡醒,妈妈都给你。11、StrauB, Johann 约翰施特劳斯 The Blue Danube op.314 蓝色多瑙河乐曲优美而欢快,描述了多瑙河的美丽风光与人们的欢乐歌舞。12、Franck Meacham 米查姆 Amerman Patrol 巡逻兵进行曲巡逻兵进行曲是一首典型的,用管乐演奏的进行曲,打击乐器尤其是小军鼓的运用加强了战斗气氛,使进行曲的特征更为突出。13、Dukas, Paul 杜卡 The Pupil in Magic小巫师交响诗小巫师,谐谑曲,杜卡拉奇作于1897年。小巫师是埃及故事,哥德把它变为叙事诗,叙述有一个巫师的弟子学到一句咒语,能使扫帚获得生命,并可令其取水。小巫师因此让扫帚取水,因未学到停止取水的咒语,扫帚取水不止,眼看屋里泛滥成灾,这时老巫师赶来,口念解语,才解救了这一场无妄之灾。哥德的作品充满了欢乐的幽默。14、Haydn,Joseph 海顿 String Quartet No.63 op.64.5 in D Major Lark第67弦四重奏云雀海顿对弦乐四重奏情有独钟,这首曲子是由两把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组合演奏,四声部均衡搭配,有如愉快的交谈。这首云雀一开始小提琴轻快的旋律令人想起云雀婉转的啼唱,高歌快乐的旋律,一直到终乐章,都是那么的明朗快活。因为海顿所处的是“古典时期”,交响曲都是没有标题的,有些作品是因为曲中的特色而被赋予了一个外号,有些是他自己取的,有些则是别人附会而成的,云雀正是这样。15、Dvorak, Anton 德沃夏克 Humoreske op.101 幽默曲这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是捷克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当时作者正在他的祖国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作者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小品。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本曲为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后来本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以后逐渐兴起的一种音乐体裁,多采用2/4或4/4拍子,以各个段落的表情极富变化为特征。但本曲似乎更类似一首小夜曲,像民歌一样朴实、亲切,并没有任何“诙谐”的成分在内。16、Kreisler,Fritz 克莱斯勒爱之欢乐依照维也纳地区民谣风格的圆舞曲作成,为a小调,3/4拍子,略带烦恼及伤感。 相当清丽的主旋律首先出现,接着是这一主旋律的变奏形式, 乐曲的中段旋律色彩较为明朗,仿佛是忧郁之中对幸福和欢乐的憧憬,然后经过变奏,再回到主旋律。本曲与爱之悲伤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形式,但两曲又各具特色,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连起来欣赏时趣味更浓。两曲的演奏时间都在三分钟左右,并且都曾被改编成为管弦乐曲及其他器乐曲。17、Kreisler,Fritz 克莱斯勒中国花鼓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克莱斯勒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本曲。 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亦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全曲演奏时间约为三分半钟。克莱斯勒曾在1923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18、Beethoven, Ludwig van贝多芬 Sonata for piano NO.14 op.27,2 in C SharpMinor (Moonlight) 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描写当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这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第一乐章为持续的慢板,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19、StrauB,Johann 约翰.施特劳斯 Thunder and Lightening op.324 电闪雷鸣波尔卡该曲快速迅疾,形象表现了大自然风雨雷电的声响气势,十分形象生动。20、Chopin, Frederic 肖邦 Prelude NO.15 op.28,15 in D flat Major (Raindrop) 雨滴前奏曲肖邦在这首前奏曲中,形象化地使用了一个固定的单音,它伴以单调的节奏型,好象是对有节奏的雨滴声的描绘。这首前奏曲的音乐形象虽然比较单一,但它仍然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曲的开始部分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悠悠自如的“雨滴”声,仿佛是从朦胧的雨中传来的田园牧歌。21、莫扎特摇篮曲声乐曲,现被改编为小提琴曲、钢琴曲等多种器乐曲广为流传。歌词:睡觉吧我的宝贝,小鸟儿早已回巢,花园里多么安静,小羊和蜜蜂休息,天上月亮笑眯眯,银色光辉照耀大地,你睡在月光里,睡觉吧我的宝贝,快睡快睡,一切在沉睡中,一切在安静里,老鼠也在休息,厨房里黑如漆,墙那边有人叹息,不知道他是何意,宝贝你快闭上眼,睡觉吧我的宝贝,快睡快睡。有谁比你更愉快,有谁比你更幸福,糖果多玩具齐备,没烦恼也没忧愁,一切幸福都能得到,只要你不再哭泣,原幸福能长久,睡觉吧我的宝贝,快睡快睡。22、勃拉姆斯升f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升f小调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不但到处被演奏,而且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曲。勃拉姆斯自1852年开始创作这一系列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本曲是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为流行的一首,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给每一位听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3、古诺Ave Maria 圣母颂这首常用小提琴独奏的圣母颂,原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古诺的声乐名曲。一生往返于教堂、修道院与歌剧院的古诺,在宗教音乐与歌剧方面,有着极其伟大的成就。古诺于1855年,以巴赫在一百五十年前所作的C大调前奏曲为伴奏,配上了这首世人熟知的歌曲圣母颂。这里选用的是改编的小提琴曲。这是一首曲意崇高,旋律优美,跟伴奏吻合得天衣无缝的音乐。创作这样充满宗教美感的乐曲,只有像古诺这样的,具有伟大音乐天才与真诚宗教信仰,并且仔细探究过巴赫音乐之灵魂的音乐家方能为之。原作是一首音域宽广的女高音曲,采用天主教的圣母祈祷文做为歌词。本曲被认为是音乐家用跨年代合作的典范之作。24、舒伯特圣母颂舒伯特于一八二五年,二十八岁时写下这首名曲圣母颂。原诗是苏格兰大文豪司各脱的著名长诗湖上美人中的一段诗.小提琴独奏旋律由最弱奏的和缓的前奏开始,有如河水潺潺而流。开头和结束都采用同样的乐句,宛若天上仙乐。曲中表现少女从心底发出的虔诚的祷告心情,充满了对慈悲圣母的信仰与依归。25、Edward Elgar爱德华埃尔加爱的礼赞爱的礼赞亦译作爱的问候及情人的问候,是小提琴独奏曲。本曲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轻松而典雅,是极适用于舞会和沙龙等场合的音乐。26、马斯奈沉思原曲为马斯奈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常被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马斯奈的代表作品。27、舒伯特小夜曲如果有人问我:“小夜曲里哪一首流传最广?”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舒伯特的小夜曲。”的确,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小夜曲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首名曲。在国内外名曲唱片或名曲录音磁带里,很少没有它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支曲子在作曲家生前,并不为人们所知,直到舒伯特逝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它后期写的一些艺术歌曲整理搜集在一起,编成天鹅之歌声乐套曲之后,人们才发现它们的价值。歌词: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飞去,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皎洁月光照耀大地,树梢在耳语,树梢在耳语,没有人来打扰我们,亲爱的,别顾虑,亲爱的,别顾虑。你可听见夜莺在歌唱,她在向你恳请,它要用那甜蜜歌声诉说我的爱情,它能懂得我的期望,爱的苦衷,爱的苦衷,用那银铃般的声音感动温柔的心,感动温柔的心。歌声也会使你感动,来吧,亲爱的,愿你倾听我的歌声,带来幸福爱情,带来幸福爱情,幸福爱情!28、Tekla Badarzewska苔克拉巴达捷夫斯卡少女的祈祷钢琴曲少女的祈祷是苔克拉巴达捷夫斯卡18岁时的作品,风格单纯而清丽,是世界名曲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钢琴小品之一。巴达捷夫斯卡是一位优秀的波兰青年钢琴作曲家,是我们所知道为数不多的女作曲家中的一位,而且这位女作曲家如作品名字一样,是位名副其实的少女。她于1834年生在华沙,1861年就逝世了,才活了二十七岁,她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她留下的这首钢琴曲,却是一支永开不凋零的鲜花,永远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里,时时萦绕在每个后人的耳边,散发着清澈的淡淡的幽香。29、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30、维尼亚夫斯基传奇维尼亚夫斯基是波兰伟大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小提琴作品,小提琴独奏曲传奇就是其中的一首。 传奇,这是梦幻般优美的旋律。一开始就将人带入神秘的境界,让人们从头到尾幻想连篇。31、Bach, Johann Sebastian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32、巴赫小步舞曲小步舞曲这一体裁在十八世纪欧洲的宫廷音乐中十分盛行,因此许多巴洛克时代的作曲家都创作过大量的小步舞曲。巴赫一生写过很多首小步舞曲,下面选录的这首,不仅是巴赫的小步舞曲中比较著名的一首,而且是巴赫全部作品中较为流行的通俗作品,因而被后人改编为各种音乐形式,广受欢迎。33、巴赫谐谑曲本曲的曲名来源于法文“Badinerie”一词,原意为“开玩笑”。从十八世纪起,谐谑曲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体裁,而且经常作为古典组曲的一个乐章。很多古典乐派的作曲家还把这种体裁应用到了交响乐中,一般作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出现。34、巴赫众望吾主本曲原为一首管风琴独奏曲,选自康塔塔第147号,后被改编为钢琴曲、小提琴曲和管弦乐曲等其他形式,是巴赫的宗教音乐中较为通俗的一首。35、巴赫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原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由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改编为钢琴曲。乐曲采用了d小调,4/4拍。本作品曾被现代“情调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引用,使之广为流传。36、Lake莱克 In a bird a store 小鸟店该曲非常生动,描绘了各种小鸟的叫声,极富趣味。37、Schumann,Robert 舒曼 Kinderszenen op.15 童年情景钢琴套曲。德国作曲家舒曼作于1838年。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作者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2)奇怪的传说。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8)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10)过分认真。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11)惊吓。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已逝童年的忧伤和感慨。38、Leon Jessel 耶赛尔 Die Parade der Zinnsoldaten 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进行曲是流行最广的一首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39、Leopold,Mozart 里奥.莫扎特 Children Symphony 玩具交响曲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是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同名交响曲中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一首。其短小、精炼,通俗易懂,除弦乐器外,使用了一些玩具作为乐器,从而增添了不少诱人的童趣。在这首作品中,各种鸟鸣声、玩具发条声和铃声等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稚意盎然的氛围。该曲为3个乐章:快板,简单的奏鸣曲式;小步舞曲;终曲快板;一共演奏约10分钟。这部交响曲虽然篇幅很小,但格调质朴、欢快,意境淡美、绵长。上面这个由菲拉德指挥菲拉德室内管弦乐团演奏的玩具交响曲,相当精彩,颇有味道。40、安德森Kitty-Vaise 小猫圆舞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是美国作家R.安德森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41、Faure,Gabriel 福莱berceuse 摇篮曲该曲隐含着一丝忧郁,几分宁静,就象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42、Faure,Gabriel 福莱西西里舞曲 Op.78福雷勾勒旋律的功力一直是古典作曲界所津津乐道的,其所展现的是种神秘却又清晰的感觉,西西里舞曲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如果提到意大利,大家就会想到水都威尼斯,“西西里舞曲”正是福雷到意大利的时候,坐在摇摇摆摆的船上,听到西西里民歌,于是就写了这首很“水”的舞曲。这首“西西里舞曲”,非常的抒情,有种坐在船上荡漾的感觉,并带点灰灰的优郁,福雷音乐的特色与美妙之处就在这里,几乎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带有一点点灰,一点点无奈。略带哀愁的异国风情有着国民乐派的民族特色,也包含着男女爱恋时心中澎湃的情感。43、Tschaikowsky,Peter Iljitsch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在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最闻名)、交响曲(包括举世闻名的“悲怆”)、歌剧、协奏曲(以第一钢协为最)、组曲、奏鸣曲及室内乐方面享有极高的成就,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在柴可夫斯基弦乐四重奏中,最令人感动、铭骨深刻的莫过于D大调No.1弦乐四重奏(Op.11)的第2乐章了。1876年12月,钢琴家、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鲁宾斯坦为向远道而来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表示敬意,专门举行一个音乐会。当乐队演奏这首乐曲时,托尔斯泰不禁流下热泪并感慨地说:“我接触到了苦难人民的心灵深处。”柴可夫斯基在日记中写道:“当时,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并深深为此而自豪。这样的感受,我这一辈子恐怕不会再有了。”44、柴可夫斯基The Nutcracker Suite op.71a胡桃夹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胡桃夹子剧本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共分两幕,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这里要孩子欣赏的是自然是其中的精典片断:(1)进行曲选自舞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的音乐。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2)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y 糖果仙子舞曲这段舞曲就是描写玛莎和王子来到糖果仙国,糖果仙子们用游戏性的舞蹈来迎接他们的场景音乐。(3)Chinese dance 中国舞曲此曲名为中国,其实并无中国味,但还是将中国陶瓷茶具可爱的舞蹈形象表现了出来。(4)Dance of the reed pipes 芦笛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音乐用长笛代替芦笛,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这是一首著名的体现长笛特色的音乐。(5)Waitz Of the flowers 花之圆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群舞时的音乐,经常单独演出。竖琴的华丽流畅的序奏之后,圆号以重奏形式奏出圆舞曲主题,旋律如歌,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在单簧管相呼应的独奏之后,乐曲的主题抒情而优美。45、Saint Saens,Camille 圣-桑Le Camaval Des Animaux 动物狂欢节(1)Introduction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庄严的行板。由两架钢琴以颤音的序奏开始,用以描写森林的景象。接着钢琴和乐队强有力地奏出狮王进行曲,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地迈着步伐出现。最后的低音部低音半音进行以强有力的和弦模仿万兽之王的咆哮声而结束。(2)Hens and cock 母鸡与公鸡中庸的快板。乐曲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顿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鸣,之后又用钢琴高音区突出雄鸡有力的喔喔啼叫。母鸡和公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织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在吵架。短短的三十小节音乐渲染出一片鸡鸣声,生气盎然,十分有趣。(3)Wild donkeys 驴子急迫的急板。乐曲用两架钢琴跑出八度音阶和琶音的快速流动,表现了驴子在草原上奔跑追逐的形象。(4)Turtles 乌龟庄严的快板。 乐曲采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所作的轻歌剧天堂与地狱中一首康康舞的旋律,原曲速度较快,狂热跳跃,情绪活泼。作者将这种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风靡一时的舞曲加以变形,改为行板,用低音弦乐器演奏,表现了乌龟爬行时缓慢迟钝的形象。(5)The elephant 大象壮丽的快板。 乐曲引用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869)所写的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的风妖之舞圆舞曲的一个乐句做主题,把原来轻盈活泼的音乐,用低音大提琴演奏,曾经的轻盈如仙的风妖成了庞然大物,表现了大象踏着沉重笨拙的步伐,费力地旋转起舞的形象。(6)Cangaroos 袋鼠跳跃的节奏。乐曲以短小的倚音和短促的半拍,用两架钢琴交替演奏,生动地描写了袋鼠活蹦乱跳的动作。(7)The Aquarium 水族馆小行板。两架钢琴奏出轻缓的琶音,宛如清澈的流水。在钢琴上下流动的琶音背景中,长笛与钢琴奏出高音区的旋律,描写鱼群在水中漫游,钢片琴则刻画闪闪发光的银鳞,好象透过玻璃看到水中鱼儿轻巧的游动。(8)Personalities with long ears 长耳朵的家伙自由的速度。乐曲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交替奏出一短一长的乐句,描绘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受人使役的驴头人身怪物的悲鸣。被人用鞭子抽一下,怪物就叫一下。(9)The Cuckoo 林中杜鹃行板。 钢琴优美、丰满的和弦,把听者带到寂静的深山森林,单簧管反复奏出的几声咕咕是密林深处传来的杜鹃啼鸣之声。(10)The Bird house 大鸟笼高雅的中板。在弦乐的背景上,钢琴奏出的灵巧颤音和长笛吹奏出的轻快对应,表现了小鸟飞来飞去和啁啾争鸣的鸟儿音乐会场景。(11)The Pianists 钢琴家中庸的快板。 怎么钢琴家也来参加“动物狂欢节”啦。五小节一组的钢琴法指练习按半音依次向上移位,四次反复后以一段三度练习结束。该曲借钢琴反复奏出的简单音阶式的练习曲,用以嘲笑那些只会弹奏单调乏味的乐曲而缺乏灵性的“钢琴家”。(12)The Fossils 动物化石快板。乐队和木琴奏出圣桑自己创作的死之舞中的骷髅跳舞的旋律,随后出现法国民歌我有一些烟草、啊!母亲你会对我说吗?、月光之歌等片段,最后还选用了以单簧管演奏罗西尼(意大利作曲家,1792-1868)的歌剧塞维勒的理发师中的罗西娜咏叹调片断,并突出了木琴干枯的音色。该曲似乎告诉人们,这些名噪一时的音乐已经成为过去,随着时光的流逝都是音乐中的化石了。(13)The Swan 天鹅高雅的行板。乐曲开始以两架钢琴奏出平静的琶音,如一片碧波荡漾。接着大提琴舒展如歌的旋律,描写了天鹅在湖面上昂首缓缓浮游的高雅身姿和怡然自得地浮游的神态。这是一首深受喜爱的乐曲,常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或合奏乐曲。(14)Finale终曲极快板。乐队再现前面十三首的乐曲,奔跑的骡子、跳跃的袋鼠、鸡啼鸟儿叫各种动物纷纷登场,汇成一个喧闹、狂欢的场面。该段曲子中还使用了进行曲般的旋律,呈现出狂欢节的欢乐气氛,最后达到高潮而结束。46、StrauB,Johann 约翰.施特劳斯Viener Biut op. 354 维也纳气质圆舞曲本曲大约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1873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企业纷纷倒闭,失业者成群。在这种背景之下,维也纳音乐界产生了两类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类以当时的流行作曲家安东法尔巴赫所作的破产波尔卡舞曲为代表,反映出一种颓废和自暴自弃的心态;另一类则以本曲为代表,风格清新、乐观而积极向上,表现出历来热爱生活的维也纳人坚信“困难必将过去”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47、Debussy, Claude 德彪西 Childrens Corner L ll3 儿童乐园德彪西的儿童乐园乃为他的女儿爱玛所作,大概是受穆索尔斯基的歌曲集儿童歌谣的启发,作于1908年,1908年12月由哈洛德保亚首演。这部儿童乐园共包括6首小曲: (1)练习曲“博士” 德彪西将这首单调的练习曲加上“博士”学位,为对克莱门蒂枯燥、死板的指法练习曲的戏谑,乐曲中刻意模仿了克莱门蒂的练习曲,以刻板的分解和弦音型奏出,表现了儿童无可奈何地弹奏练习曲并感到非常厌烦的心理。 (2)小象催眠曲 乐曲中开始时的那种稳重的低音旋律,使人联想到小象的步伐。之后是天真的孩子为小象唱的一首催眠曲。最后的两个未解决的和弦,好像是孩子和小象不知何时都进入了梦乡。 (3)洋娃娃小夜曲 这是一首孩子对着可爱的洋娃娃唱的小夜曲,全曲贯穿着拨弦乐器的音响,在伴奏音型上,一支朴素而优美的旋律在回荡。 (4)雪花飞舞 乐曲最初的4小节单音在描写雪花飞舞。表现孩子在冬天里凝视窗外飞舞的雪花,热切地盼望春天早日来临的心情。 (5)小牧童 钢琴生动地模仿出玩具牧童在吹奏一支小牧笛时的音调。 (6)木偶的步态舞乐曲描写一个滑稽的黑人小木偶在跳舞的形象。这是在欧洲音乐作品中选用黑人舞蹈音乐最早的实例。中段还引用了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主题,这里是德彪西以此表示对当时盛行的瓦格纳歌剧的嘲弄。48、Prokofiev 普罗科夫耶菲 Peter and the Wolf 彼得与狼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曲虽以儿童为对象,但同时也使成人们产生很大兴趣。由作者本人所构思的情节和撰写的朗诵词,具有生动活泼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故事情节大致是: 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划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音乐技巧成熟,形式新颖活泼,旋律通俗易懂。全曲既有贯穿的情节,而又不是干涩地平铺直叙;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不但形象鲜明,而且还含有表达尽致的艺术魅力。当然,最可宝贵的还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地进行斗争,任何貌似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音乐中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弦乐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响,分别代表小鸟、鸭子、猫、爷爷、少先队员彼得和猎人的射击声等。曲中采用长笛的高音区表现小鸟的灵活好动;弦乐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鸭子的形象由双簧管模拟,生动地刻画出那蹒跚的步态; 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描绘了小猫捕捉猎物时的机警神情; 爷爷老态龙钟的神态由大管浑厚、粗犷的声音来表现,节奏和音调模拟了老人的唠叨; 狼阴森可怕的嚎叫用三只圆号来体现。值得一提的是,该曲有俄语版、粤语版及英文版,购买时要问清版本,词曲的巧妙配合,就象是为孩子讲述了一个配乐故事。49、Mussorgsky, Modest 穆索尔斯基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是一位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直接启发了后来的印象派大师德彪西。其为钢琴而作的组曲图画展览会,被称为19世纪俄国最有独创性的钢琴曲,给法国印象主义很大的影响。此曲作于1874年,1873年,与穆索尔斯基交往4年之久的密友、建筑家哈特曼(Victor Hartman,18421873)去世,第二年,在斯塔索夫等人筹划下,在彼得堡美术学校举行哈特曼作品展览会,陈列了他的设计图、素描、水彩画等400幅以上的作品。这一组曲是因对哈特曼遗作的灵感而作,共包括14曲:对10幅遗作的描述,用4次漫步段落连接,呈献给斯塔索夫。图画展览会共包括14段乐曲,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漫步”主题贯串和统一起来。 “漫步”第一次出现时像是组曲的引子,而后来它每次在段落间穿插重现时,却总是在变换着新的面貌,或陪衬、或对置,直到最后完全渗入到乐曲的音流之中。(1)漫步:俄罗斯风格的适度的快板。斯塔索夫曾为这一段作出解释:“这里,作曲家描写自己信步东走走西望望,一会儿闲荡,一会儿走近一幅画;快活的面孔时而因缅怀亡友的哀思而沮丧。”(2)侏儒:斯塔索夫在乐曲第一版乐谱的引言中告诉我们,哈特曼画的是“一个小侏儒迈着畸形的双腿笨拙地走路。”穆索尔斯基使这个畸形的小东西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他那艰难、笨拙的步态和内心的孤独和绝望,在音乐中都有明确的体现。乐曲开始时,像突然发作似地急剧跳跃和长时间的停顿相交替,很容易使人想到这个怪物的蹦跳和拖曳不前的痛苦、颦蹙之态。(3)漫步:悠闲的中板,雅致的。最初的“漫步”主题在这里以变奏的形式展示,表现穆索尔斯基在哈特曼画展中信步。(4)古堡:“漫步”主题把听众带入另一幅明朗而富于诗意的抒情画面,作曲家写在原稿上的标题没有用俄语而使用意大利文,暗示着古堡的地点,在这个中世纪的古堡前,一位游吟诗人在黑夜中吟唱出纯朴、动人而感伤的歌曲。(5)漫步:不过分的中板。再次变奏的“漫步”主题。(6)丢伊勒里宫孩子们游戏后的争吵:不太快的快板,随想曲。当前面 “漫步”主题的陈述逐渐减弱和放慢时,音乐把我们带到了巴黎的一所旧王宫丢伊勒里宫。哈特曼所描绘的是一群欢乐的法国儿童,穆索尔斯基用音乐表现出他们的吵闹、生机勃勃的活动以及离奇的“啜泣”,乐曲开始即传出了孩子们的调皮、任性和固执的喊叫,轻巧而逼真的心理描写也很细致。整个乐曲以木管乐器的音色占优势,只是一度让位于小提琴。(7)牛车:一直很有节制,沉重的。原标题用的是波兰文。表现的画面是在波兰的农村,两头公牛拖着一辆装有大木轮的笨重而简陋的农家大货车蹒跚而过。乐队中低声部以缓慢而沉重的和弦式进行表现出沉重的牛车不胜重负、艰难行进的景象。在这背景下,大号奏出驾车人之歌,悲戚的音调表达了农民对他们苦难生活和艰苦劳作的悲哀感受。(8)漫步:平静的。“漫步”主题以全新的形态第四次出现,采用全然不同的D小调,轻声地在木管乐器的高音区出现,临结束前还显现了下一段乐曲的主题动机,为下一幅颇具效果的图画做好准备。(9)雏鸡在蛋壳里的芭蕾舞:诙谐的,轻快活泼的。穆索尔斯基的的音乐使这些幻想性的雏鸡活了起来,可以听到它们啾啾、跳跃、啄自己的外壳,它们还好像在用小脚尖跳着芭蕾舞。(10)萨缪尔格尔登柏格和施缪伊尔(两个犹太人、一穷一富):作曲家创作这一乐章的灵感来自哈特曼纪念画展上的两幅肖像画,它们也是哈特曼生前赠给穆索尔斯基的礼物。两幅肖像画的主人公萨缪尔格尔登柏格和施缪伊尔都是哈特曼旅行写生时的模特儿。这两个犹太人,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赢弱、消瘦、诉怨、哭丧着脸;他们本是互不相干的两个人物,但穆索尔斯基却把他们在乐曲中聚在一起,相互交谈,相互对照。两个人物各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对他们深刻的心理刻画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代表两个人的主题都有犹太歌曲的一些特点,它们在各自的陈述之后便交织在一起,富人的主题终于占据优势,最后穷人的主题动机屡次被粗暴地打断,并抛弃在一旁。(11)利莫日集市:充满生机的诙谐的快板。这是法国南部阳光明媚的利莫日的一个集市写照,家庭主妇与小商贩讨价还价,闲聊、喧哗、争吵和喊叫混在一起。(12)罗马墓窖:广板;用冥界的语言与死者对话:悲哀的不太慢的行板。在哈特曼的水彩画上画的是他本人同一位建筑家在暗淡的灯光下参观地下陵墓的景象,这墓穴是殉教的神父安葬之地,据说也是举行早期基督教神秘仪式的场所,幽暗的石头门和阴森的气氛给穆索尔斯基留下深刻印象,更使他痛感到失去至交的悲痛。作曲家把这段乐曲划分为各自独立但又相衔接的两小段,第一段主题要用深沉的低音和威严的和弦来表达,其力度色调频繁而急剧变化,有时宏伟响亮,有时咄咄逼人;后一段的标题用冥界的语言与死者对话,在这死寂和茫然的气氛中竟然出现了“漫步”主题,不过现在它几乎已经变得不可辨认,小调的调性,古老的调式和深奥的复调,使它酷似一支在不同乐器组上呼应着的严肃而神圣的悼歌。(13)鸡脚上的茅屋:有活力的快板,粗暴的。哈特曼设计过一只钟的图案,那是用鸡脚撑起的茅屋,屋子的一面窗户便是钟的盘面。但穆索尔斯基感兴趣的是茅屋的女主人,俄罗斯童话中的女巫。作者在乐曲中着重描绘了女巫骑着扫帚在树林子里飞行的景象:女巫的主题由圆号和三只小号奏出,表现她横冲直撞的场景,女巫飞行发出的呼啸声和折断树枝的噼啪声混在一起,极富效果。(14)基辅大门:快板,庄严的,雄伟的。这是哈特曼的一幅设计图,为基辅修建雄伟的城门而作,古俄罗斯风格,有很多民族色彩的装饰,城门同教堂毗连。穆索尔斯基的这首乐曲很好地表达出画面的基本内容,它包含三个互为对比的形象,第一个是庄严的颂歌,它像巨人一样宏伟有气魄,管乐的合奏强调出它所特有的这一气质。辉煌的“城门主题”是这个乐章的核心,同时也为整部作品做出总结。至于第二主题,则是全新的景象,好像一群僧侣或教徒站在城门前面,虔诚、刻板、毫无表情,这形象同赫罗斯教会的禁欲主义精神相联系,单簧管和大管的重奏很好地表达出他们的这种神情。随后,传出响亮的钟声,这时出现第三个形象基辅古城全民欢腾。“漫步”主题又在乐队中出现,它格外昂扬、庄严。在尾声中,城门的主题越来越辉煌,整部作品在气势磅礴的乐声中结束。50、Vivaldi,Antonio 维瓦尔第 The Four Seasons 四季-春、夏、秋、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出版的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投资项目造价控制与咨询服务合同
- 混凝土泵送服务与施工合同
- 社会保障专业试题及答案
- 机械专业精彩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字教学课件图片高清无水印
- 2025至2030中国氯氯化铜杀菌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蛋糕裱花教学课件图片
- 2025至2030氧化铝翻板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药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临床化验单解读
- YY/T 1437-2023医疗器械GB/T 42062应用指南
- (完整版)PE管焊接工艺
- 处置废旧物资投标方案
- 电动起子使用教程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历史虚无主义课件
- 微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 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精选十六篇)
- 2022年阜阳市工会系统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教学课件(共48张)
- 发动机构造第7章 发动机总体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