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_第1页
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_第2页
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_第3页
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_第4页
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姓名:邪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导教师:魏文斌20091101Perspective based on soft competitive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earchAbstractPerspective based on soft competitive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earchAbstractSoft the concept of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ries from Joseph Nyes soft power science, is now widely considered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biggest source of motivation Everlasting. With regard to the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long time, and with the rise of the consumer movement flourished, so far the theoretical circles and business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is still a hot spot.Lack of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 serious fact. Although we spare no effort from the business, government, consumers, suppliers, medi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takeholders, enhance the private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way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the actual situation does not a big difference.In this pap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the soft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perspective based on soft competitive assessment of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dicators, combined with lack of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and the reasons for and summarize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 specific measures, respectively, to establish the right coiporate values, foster good corporate managers, stakehold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set up specialized agencies and CSR in charge of CSR, CSR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uilding leaming-oriented corporate culture.Combination of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mere increase of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find ways of improving the situation of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not enough, coi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in the right ideas and a strong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of norms is the top priority.Key words: privat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ft competitivenessWritten by: XingChao Supervised by: WeiWenbin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 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 声明的法律责任。 9jjr乂日期i名研究生签 学位论文使用授;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 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釆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 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_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日期:研究生签名:W/b日期:。口导师签名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第五章案例分析: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约瑟夫奈基于国际形势提出国家软实力的概念之后,软实力这个词开始风靡, 并很快被移植到企业竞争力中,成为与硬竞争力相对存在的软竞争力。软竞争力也被 学者们公认为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基业长青最大源动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由来已久,并随着消费者运动的兴起而兴盛,时至今日 在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仍是一个热点。社会责任成为中外企业不可回避的话题和不 可推卸的承担。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严重。虽然大家不遗余力从企业、政府、消费者、 供应商、媒体、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角度探究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但 是实际状况并未有大的改观。究其原因,是民营企业并未意识到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 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软竞争力,也因此没有从增强软竞争力的视角来提升企业社会责 任。研究意乂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具有了以往相关问题探讨所不 曾涉及到的视野,能够使民营企业从提升软竞争力的髙度来认识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 和意义,从而使民营企业主动和自愿地来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状况。第二节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一、研究方法1、规范分析法。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思考、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自 己的观点,如什么是企业软竞争力、什么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等,并初步构建了本文 的相关指标体系,如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傘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图4一 1)。2、案例分析法。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为案例,进一步探讨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集团如何提升社会责任进行深入分析. 二、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图1 一 1.绪论研究 A社会责任 研究理论综述企业软竞 争力研究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分析问题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民营企业社会责 任缺失及其原因 基于软竞争力视 角的民菅企业社 会责任提升途径案例应用V实施利益相关者战略设置专门的社会责任(CSR)机构和 社会责任(CSR)主管强化社会责任(CSR)教育和培训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图11:研究思路图第三节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一、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一一作了说明。第二章:理论综述。这一部分梳理了关于企业软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民营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关于企业软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以 及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为下文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第三章: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及其原因分析。本文从认识水平滞后等四个方面 概括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并对其原因一一作了分析。第四章: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提升途径。在这一部分,本文首 先建立了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文 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及原因的分析,提出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六个途径。第五章: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案例分析)。基于全文的 分析、判断,这部分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并得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决定民 营企业生存状况等四个方面的认识。第六章:结论及本文不足。这部分概括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交待了本文研究的 不足之处。二、创新之处1、选择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以往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员工 权益、和谐社会以及环境等角度,本文提出的软竞争力视角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2、构建了全新的评价指标。本文建立的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指标(图4一 1)也是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为重新审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提供了可能和依据。3、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从企业内部出发,紧扣软竞争力这一视角,结 合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及其原因分析、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 指标,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比如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实施利益相关者战略等。第二章理论综述第一节关于企业软竞争力的研究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奈在美国实力的悼 论界唯一超级大国为何不能单干(2002)中提出软实力的观点。他认为实力 是影响别人以达到你想达到目的的能力,实现方式有威胁(大棒)、利诱(胡萝卜)、 吸引(自由选择),其中吸引(自由选择)就是软实力。软实力包括价值观念、社会 制度、发展模式、民心指向、思想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与形象等,其核心在于价 值观。1软实力概念原本是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竞争,后来被借用到企业范畴, 被替换成更具针对性的、和企业“硬竞争力”相对的“软竞争力”概念。齐善洪(2005)等认为,企业道德首先是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诸如企业价值观、 企业使命、企业的社会价值认知、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规律等,正是这样的 战略思维决定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策略遴选。战略思维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产生 行为结果,这是思维层面的软实力。其次,企业道德还包含企业品行,合理合法合德 的企业行为产生负责人的良好企业形象,这是企业品行层面的软实力。2在论企业的软资源及其开发构建中,许佩华(2006)提出,在市场竞争中企 业必须拥有硬资源如资金、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才能进行生产,但是企业也 要着力开发“无形资本”,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激活人力资本,提升产品文化含量, 转变经营模式,开发和构建企业的软资源,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丁蕾(2006)等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角度,认为城市旅游竞争力分为硬竞争力和 软竞争力,而其中的软竞争力又由制度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构成。4让企业硬起来,营销策略,2007.7,P60 构想: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9期,P44 其开发构建,企业经济,2006年第丨1期(宗第3丨5期),P26 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经济地理,2006年5月第26巻第3期,P512业业业旅 企企企市 实.论城.鸿华等 慧巷佩蕾 董齐许丁虞红梅(2006)等在房地产企业的“软”竞争力中,把房地产企业的能力划 分为建筑能力和网络整合能力,建筑能力包括具体生产建设和项目管理能力,网络整 合能力包括营造与政府和银行的关系能力、整合由供应商、销售商、设计单位和建立 单位、顾客组成的利益网络的能力,前者属于直接、生产性能力,后者属于间接、辅助性能力,并将后者称为企业的软竞争力。5李振明(2006)认为,影响企业软实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因 此,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家和员工的良性互动,即影响企业成功有三 -“力”,即领导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对于企业软竞争力所包含的要素,以及涉及的方面,学者们的认识都接近一致。 董慧在夯实企业“软实力”,让企业硬起来中认为,企业软竞争力“是相对于企 业设备、厂房、资本、人员、经济规模等以物化形式存在的硬实力而言,而以企业组 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科技实力、管理能力、品牌商誉、企业文化、企业社 会公信度、企业内外部和谐指数所构成的影响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 要素。” 董慧:夯实企业“软实力”让企业硬起来,营销策略,2007.7, P60軍虹也认为,企业的软实力是一种不见形态而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诚信资本和 文化价值的取向与认同,是支配企业目标行为的准则,它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组织模 式、行为规范、信誉、品牌意识、服务理念、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等。8在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上,有学者认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不仅要包含反映企业实力的“硬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等),还要包括企业其他竞争优 势的“软指标”(如企业声誉等),这样才能全面如实地评价企业的竞争力。“王志乐的研究更深一步,他打通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软竞争力这两个概念。他 认为,公司强化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并非在作秀,也没有偏离企业经营和赢利的目标。 它们强化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实际上就是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先进的公司责任理念成 为企业制胜的不可或缺的软竞争力”。综合以上关于企业软竞争力的研究,本文给出关于企业软竞争力的定义:企业软 竞争力,就是由各种指标构成的、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作 用的内在力量。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管理能力、品牌商誉、企业文化、 创新能力是企业软竞争力的必备要素。第二节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一、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社会责任思想的源头是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到了 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大公司的出现,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在美国出现并兴起。“企业社会责任之父”鲍恩(1953)被认为是开创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府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强调“责任铁律”的戴维斯(I960)认为,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考虑或回应超出狭窄的经济、技术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议题,实现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目标和社会利益” 110弗雷德里克认为生产的经济意义在于提髙总体社会经济福利,公众期望社会的经 济、人力资源能通过企业被运用于社会目的,而不是单纯追逐个人和企业狭溢的有限 利益;麦古尼认可企业不仅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还应承担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 任的观点,同时他更强调企业经营对政治、社会福利、教育等的必要关注;沃尔顿在 企业社会责任中提出社会责任能够使人们认识到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企 业行为不仅影响他人,还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系统。他强调当企业在追求经营目标时, 管理者必须考虑到这种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1962)认为,“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 一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 这里,弗里德曼实 际上是拒绝承认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即使有社会责任的话,也只有经济责任。 70年代中期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逐步转向多重视野,涌现出大量衍生 概念和主题。阿克曼以及阿克曼和鲍尔提出社会回应观点。该观点认为,企业作为整 个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不仅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期望,还应针对变化和提升中的社 会期望做出回应。普雷斯顿和波斯特认为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所关注的是企业经营行为 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而与企业管理的内部活动或外部环境缺乏联系。他们建议用公 共责任来代替社会责任以强调特定环境中组织管理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率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清晰地指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管 理的对象及相关责任,突破了股东利益至上的传统观点,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提供 了一个新的分析平台。Carroll (198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 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并且这四者的权数各不相同,依次为4-3-2-1,即“卡罗 尔结构”。卡罗尔实际上是借用利益相关者概念为企业社会责任指明了方向,并将利 益相关者纳入了社会责任框架,从而形成了一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的概念框架。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全球企业的共 同义务、挑战和追求。世界银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 利益相关方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欧盟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 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在其经营活动中或者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对社会与环境因 素给予适当的考虑。“二、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1990)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争取自身 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 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杨瑞龙(1995)等人认为,企业的责任并非为股东负责,而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 负责。刘俊海(199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仅仅以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营利 或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它社会利 益14。刘连煌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为营利性公司之决策机关确认某一事项对于社会公众 利益的重要性之后,该公司应以社会公众之利益为导向而不计较营利之义务I5。卢代 富(2002)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 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第五章案例分折: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高尚全(2004)认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有两类:第一类是基础责任,就是立足于 企业的发展;第二类责任是企业在承担基础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外部性问题, 应通过制度来实现责任的最优分担17刘长喜(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 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责任,这种社会综合性契约责任包括企 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I8.据以上分析,有学者总结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是以外延的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界定。依此界定方法,企业社会责任 这一概念被具体化为企业对社会责任地一系列行为或任务,通过直接罗列一些可视为 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动,以此勾画企业社会责任的语义轮廓,而不可以追求其内 涵的确定性。以外延式方法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著名范例是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对企 业社会责任的表达。它在1971年6月发表的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企业 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列举,共58种行为,涉及10个方面的领域。第二种是在企业责任这一种概念下进行界定,也就是狭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依此种思路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划为四种,即企业经 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道德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第三种是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观点的代表以卡罗尔最为著名。他认为,企 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的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 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 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第三节关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崔利宏、李文杰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中认为,我国民营 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其他企业一样,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价 值链和生态链上去考虑,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最大化,实现企业和社会的 共生共荣、和谐发展。单东在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一由巴菲特捐赠370亿美元 所想到的中的观点也大体如此。他认为,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质是平衡社会 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丨7高尚全企业社会贲任和法人治理结构,新华文摘,2004年第八期, 刘长喜: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9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第五章案例分析: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李海燕、张光宇在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分析中认为,相对于国有企业和三资 企业,民营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相对较差,中小民营企业表现得尤为欠缺, 具体表现在:1、劳动合同不规范,集体合同流于形式。2、在工时与工资方面,加班 加点非常普遍,休息休假没有保证。3、在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方面,劳动安全隐患 多。陈旭东、余逊达也撰文认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不逊于国有企业和外资 企业,但是,现阶段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仍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企业法律责任的认 同要高于对企业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的认同。同时,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并不处 于单纯的利他动机,而是具有一定的战略意识,这种意识使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深 层次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有利于从企业外部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和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崔利宏、李 文杰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中认为,民营企业是社会的“经济 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竞争市场化 以及企业与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的大背景下, 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易刚幵在民 营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机制与对策一基于竞争力的视角中认为,在社会责任和 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的正相关关系,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姜万军在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初探中根据SMART原则试图为民营 企业建立一套规范的企业责任评价标准体系,作为民营企业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这 套体系包括经济关系类指标(E指标)、社会关系类指标(S指标)以及自然关系类指 标(N系列)。赵涛等在基于员工权益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SA8000企並社 会责任标准中建立了一套基于员工权益保障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朱永明则在 基于环境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综合考察企业对资源合理利用的责 任、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对社区发展的责任的基础上建起基于环境视角的企业社会责 任评价体系。综合以上的分析,本文在卡罗尔广义企业社会责任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对民营企 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基于社会期望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 的考虑,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以及慈善责任。结合前面给出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CESS) 给 出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界定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如 图 21。经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f保持企业持续的竟争力责 任依法纳税保障股东利益守法经营不从事贿路、腐敗等行为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法1 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企 业 社 会 责 任不干扰企业所在社区居民的工作环 境在用工、招聘中提供平等机会在同业竟争中遵守公平竟争原则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和 补偿维护员工权益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理 音营造健康和谱的企业文化任为员工进一步的成长和;提供机 会公 益参加社区、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责 任救助社会弱势料捐助慈善亊业图21: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I9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编著,企业家看社会贲任2007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7年版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第五章案例分折: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第三章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及其原因分析第一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一、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认识水平滞后时至今日,不同组织、不同国家出台了不同的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是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但是这些标准的产生,是有着其深刻的国际背 景的。社会责任标准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 对其国内市场造成的巨大冲击所釆取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现在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都 把订单和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联系起来,通过其考察,或者说取得相关社会责任认证, 才能获得订单而这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动力。这种对社会责任的功利迎合,虽然客观上能够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且在长期 的实践中已经部分改变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但是其潜在的隐患必须充分警惕: 第一,如果一旦“订单诱惑”不再存在,那么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就存在退步的可 能;第二,即使“订单诱惑”一直存在,那么民营企业处于成本的考虑,只要做到基 本的、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的社会责任就会浅尝辄止,流于庸俗。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层次较低如果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以及公益责任, 那么,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更高层次要求的社会责任。由于 有据可循、有法可依,民营企业对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执行更加认真和重视。调査数据也显示,企业经营者对四类责任的必要性的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其中对经济责任的认同程度最高(6. 366. 62,平均为6.4),对公益责任的认同程度 相对较低(5.455.95,平均为5. 64)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过度依赖企业家决策应该说,民营企业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还是朝着社会公众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 就以民营企业发力发展光彩事业,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为例。截至2008年,(民营数据来源: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编著,企业家看社会贲任 2007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7年版,P13 企业)兴办有一定规模的光彩项目19188个,到位资金1864亿元,培训人员442万 人,安置就业540万人,帮助带动1012万人脱贫,各类公益捐赠总额达到1383亿元, 为实现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 献。“但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形式却是以企业家主导和偶然性行为居多,体系 性和延续性比较差。”很多时候,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过分单纯依赖于企业家的 冲动,而不是企业本身的包括品牌营销在内的企业战略。这对于谋求企业规模不断发 展壮大以及社会责任更大承担的民营企业来说,之前的社会捐助等行为反而会成为以 后社会责任行为的桎梏,甚至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前一次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的幅度会成为社会公众对你以后社会责任行为的预期标杆;一旦与社会公众的心理预 期有较大距离所产生的落差就会导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负面评价。四、民营企业社会“不责任”事件层出不穷关于民营企业的任何负面新闻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社会责任的缺失。民营企业社 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这些年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必须引起全社会严 重警惕的。如果说以前民营企业的“不责任”行为还仅仅是因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 导致的经营手段的变形,比如对商业伙伴的欺诈、对企业员工不兑现工资、对环境保 护置若罔闻、对社会公益熟视无睹等等,而现在民营企业“不责任”行为则是严重影 响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比如加入三聚氣胺的三鹿奶粉造成了多少的肾结石婴儿,完 达山药厂被细菌感染的刺五加注射液更是致3人死亡,而不时传来的矿难则是动辄几 个几十个工人被深埋井下。第二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一、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认识水平滞后的原因现代社会正经历着价值观多元碰撞和新旧思潮激荡。民营企业也正深刻感受并经 历着这种变化。一方面,原有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收到现实挑战,出现信仰危机、 道德滑坡现象;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正义、诚信和法治等理念尚未 形成。这种情况造成民营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暧昧且进退失据。很多企业是通过认证的形式来全面审视并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状况。如果一个 300人的企业要进行SA8000认证,认证总费用需要几十万元,而聘用验厂员的费用 则按每天750美元计算。这对很多民营企业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对于从社会 底层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来说,资本原始积累的艰难以及做大做 强时融资的不易,使得它们对于承担社会责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异常敏感。逐利性是所有企业的天性。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导致民营企业负担加重。为了应 对成本的增加,民营企业必然会提髙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而这势必影响其价格优势, 从而丧失竞争力,最终给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难题。民营企业缺少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驱动力。以SA8000社会责任认证体系为例。 在我国,几乎所有通过认证的企业都是在“不通过SA8000认证就断单”的情况下, 通过跨国公司的指引和协助申请认证的n。而民营企业因为出口量不大以及国内市场 竞争也没有到非SA8000认证不可的地步,所以就没有改善自身社会责任状况以通过 此类论证的动力。政府“唯GDP”的发展观以及对政府官员“唯GDP”的政绩观也使得民营企业 对经济效益的看重甚于社会效益。虽然现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是政府并没有构建一 整套切实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因此基于此的奖惩措施更无从谈起。政府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管制不力。政府应当通过制度的安排为民营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圈定了一个法律许可的框架,明确民营企业只能在此范围内实施社会 责任,否则将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严格管制和监督。无法可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是 政府管制失范的具体体现。二、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层次较低的原因早在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大公司的出现,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就在美 国出现并兴起。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则是要到20世纪90年代。民营企业社会 责任的“启蒙”远远落后于国外。它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非常狭溢,更加看不“赵领梯,朱丽a: SA8000下我国民营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商场现代化,2007年5月(下月刊)总第504 期 P10515到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到慈善责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民营企业,或者是其他类型的企业,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层次情况和企业的管理层 理念有很大关系。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们大多依靠个人经验来管 理企业;此外,由于家族式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外界高素质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得不到重 用,企业难以引进髙素质的企业管理人员4赖文燕i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及解决途径,北方经济,2008年第丨2期,?45-46。以上情况导致民营企业管理层理念落后, 从而出现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层次不髙的现象。种种原因,全社会对民营企业有着天生的偏见;针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担当而产 生的“赎罪说”是其中一种。包括“赎罪说”在内的社会偏见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的担当有着严重的制约。“赎罪说”的理论基础是“原罪说”。所谓民营企业原罪,指 的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民营企业或企业家利用社会秩序的混乱、法律制度的不 规范,违法或不道德地快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25正是对于民营企业的“有罪推 定”,让民营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责任增添了赎罪感。在这样一种带有深刻社会背景的 舆论氛围下,有些民营企业即使有能力也不愿意去承担那些会“引火烧身”的社会责 任三、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过度依赖企业家决策的原因民营企业大多由个人或家族资本创立,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纺织、缝细等一般 加工工业。大部分民营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企业制度并没 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完善在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存在着“所 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合一”的问题。特别在组织制度方面, 多数民营企业还是处于一种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合一的状态。股东会、董事会和监 事会形同虚设、发展战略完全取决于股东的个人爱好,决策也只是个人的经验决策7孙加秀:民营企业家群体的素质及提升途径,经济与管理(月刊,2009年第2期,P28。 因此,企业的成长主要受到企业家个人经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约束李新春:信任、忠诚于家族困惑,企业家与企业成长200丨.8, P412-420种约 束就体现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往往就是民营企业家行为,而没有成为企业的一种 发展战略和理念。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第三章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及其原因分析四、民营企业社会“不责任”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消费者法律意识单薄、维权意识不够导致民营企业社会“不责任”事件层出不穷 的原因之一,消费者法律意识单薄,主要体现在购买企业产品或者享受企业服务时, 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受到的或者已经受到的损害没有瞀觉意识;即使认识到自己认识 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队自己权益造成的伤害,其主动维权的意识也非常弱化。这在民 营企业身上体现得很明显。长此以往,消费者这一弱点被企业所“挟持”,企业为了 获得更大利益从而放松社会责任的履行。新闻媒体对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担当起着很大的监督、引导以及宣传的作用;但 是,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闻寻租”事件却使得新闻媒体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作 用走向方面。单就在2006年5月,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就通报了包括中国食品质 量报在内的四家报社记者以新闻报道为名,向单位和个人敲诈或者诈骗财物的违法 违规活动。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民营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短期行为。在目 前阶段,一些政策的制订是为了短期需要,而不是出于长远战略的考虑。政府的这种 短期行为,致使企业对发展前景缺乏长期、稳定的预期,自然就会去追求短期、眼前 的利益,抱着能赚就赚一把的心态去经营企业,企业的诚信就不可能髙,也就缺乏社 会责任的建设。”NGO天然有着社会力量的整合功能和公众意见的表达功能,具有上下沟通功能和 监督功能。但是目前我国NGO的成员构成、活动方式、管理机制、责任机制等方面 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以致不能很好地对民营企业“不责任”行为事先监督和预 警。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价格月刊,2008年7月,总第374期19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第五章案例分析: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第四章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提升途径上文已经分析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及其原因。过去,学者更多从利益相关者 角度去探讨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比如政府、消费者、供应商、媒体、非政 府组织等等;但是,利益相关者的诸多努力并不能使社会责任理念内化为责任主体一 一企业的主动、自愿行为。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只看到承担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经 济成本,并没有认识到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长远收益。民营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 义和价值还没有上升到企业软竞争力的角度。“要使企业持续发展,基业长青,必须 把建设软实力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从根本上说,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必须 是企业基于这样的认识一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增强企业软竞争力,然后通过企业 内部自发的、有意识的调整来实现。第一节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建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构建过不同的评价指标或体系。赵涛 等从员工权益的角度、周请M深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朱永明从环境的角度都对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作了探讨,这些探讨都对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提升 企业社会责任有着重大意义。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从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源动 力出发,本文提出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CSR)评价指标。该体系 共分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如图4一 1. 力”让企业硬起来,营销策略,2007.7, P60理念,提升企业软竞争力,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月号上(总第362期),P34 :基于员工权益的企业社会贲任评价体系探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 fl慧红涛月瑰永 董李赵周朱 M M M 年 M M穷实企业“软实 i:强化企业责任 刘保民,朱永明: 第2期,P80 !:基于和谐社会 li基于环境视角建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11月 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探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10月刊,P3h38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第五章案例分折: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如紐嫂有无专门的CSR管理机构有无专门的CSR管理主管采购过程是否符合CSR要求基 于行为规范生产过程是否符舍CSR要求销售过程是否符合CSR要求软是否尊重员工.1 力 视价值观念是否顾客至上 是否注重环保 是否关注社区.用 的 民管理行为是否符合CSR要求管理能力管理动机是否符合CSR要求营 企 业CO !50管理目标是否符合CSR要求管理策略是否符合CSR要求品牌诉求是否符合CSR要求品牌商誉品料播是否符合CSR要求评 价 指商业往来是否符合CSR要求企业文化文化建设的理念是否符合CSR要求标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否符合CSR要求创新设想是否符合CSR要求创新能力创新过程是否符合CSR要求 创新成果是否符合CSR要求图4一1: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CSR评价指标第二节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提升途径结合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以及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 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初步探讨。、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所谓企业价值观,它是指企业全体成员持有的并用以判定某种行为或是事物的好 坏、对错、以及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决定行为的态度, 企业价值观决定员工的态度,而态度又是行为行动的先导。企业价值观不可能将员工 的所有价值观都统一起来,只是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的行为、事务的看法统一。企业价值观总体可分为两种:即企业基本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基本价 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大多数)员工对企业中重大行为与事物的根本看法。它可能是几十条或者上百条;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基本的和长期的宗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所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相对于跨国大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讲,民 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清晰度以及确定性比较差。民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从伦理的角度来构建,应包括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尊重、 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追求企业卓越三方面。IBM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以 上三部分的内容:尊重个人,尊重企业中的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为顾客服务,顾客 必须得到最佳的服务,将服务精神列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追求卓越,追求产品和 服务“无差错、无次品”的永恒目标,“任何事情都能办到,都可以成功”是其“追 求卓越”的原则。如果一家公司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或者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成为一家优秀 的公司因此,包括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尊重、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追求卓越在内 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能使民营企业经营活动不致陷入社会责任 缺失的困境。当然,环保理念、与企业所在社区的和谐相处也应该成为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 应有之义。二、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领导是组织管理活动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一部分,领导行为的质量和效能,关乎 整个管理活动的绩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是影响各种管理活动成功与否的最作 为关键的因素。特别在民营企业中,由于治理结构和制度设计的先天不足,企业领 导一也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于整个企业的影响力更大。民营企业管理者通过管理这一形式掌控企业,而其管理能力的高低既影响企业经 营目标的实现,又影响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动机、目标和策略,在企业内部所推行的价值理念,所倡导的品牌商誉,所建立的企 业文化,甚至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架构和行为规范的树立,都无一不艰巨企业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色彩。当然,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本质上是一种领导角色的扮演,自然离不开领导力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H.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P3023他秀娟:试析领导角色和领导人格,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P24I19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第五章案例分析:基于软竞争力视角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反思这样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何谓领导力?至今普遍认同的定义,但是美国GE公司首 席执行官、被誉为全球第一 CEO的杰克韦尔奇将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准则归结为以下 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可以视为对企业管理者的描述: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 团队,把同员工的每一次邂逅都作为评估、指导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的机会;二是不 但要让员工们抱有梦想,而且还要鼓励员工拥抱它、实践它;三是要深入到员工中间, 向他们传递积极的活力和乐观精神;四是要以坦诚精神、透明度和声望,建立别人对 自己的信赖感;五是要有勇气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说出得罪人的话;六是要以好奇 心甚至怀疑精神来监督和推进业务,要保证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带来员工们的实际行 动;七是要勇于承担风险、勤奋学习,成为表率;八是要懂得欢庆。三、实施利益相关者战略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