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幻觉理论及对我国税收体制的思考 财政 李强 12090711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税收体制改革也逐渐的进入关键时期。本文从中国财政的税收现状出发,试着运用在学界颇具争议的财政幻觉理论对我国财政现状尤其是税收方面做了一些分析,并尝试着思考了一下中国税收体制模式,试图阐述一下个人关于更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税收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关键词 财政幻觉 财政支出 税收制度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一系列制度先后出现了适应不良的现象,这里有行政制度,有经济体制,所谓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而能否建立起推动中国健康发展的制度成了是机遇抑或是挑战的关键点。而建立起适合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则是其中的一环。由于我国的税收主要来源仍然是间接税,所以改革的重点自然是间接税环节。然而,由于间接税不是直接从个人手中征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通过这个环节极易产生一些假象,从而扩大社会的税收负担,让社会为一些不必要的政府行为买单。本文设置三个部分来试图分析这一现象并提出一些见解和对策:第一部分为财政幻觉的理论,主要是介绍财政幻觉的相关原理和基本常识。基于本文的重心将着重介绍财政幻觉的产生和税收体制要素的关系;第二部分为我国的财政中的税收现状,通过引入中国税收收入和支出的大体现状,结合财政幻觉的相关理论进行一些分析;第三部分为对中国税收体制的一些思考,主要结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一些分析展开,提出一些观点,尝试着提出自己关于中国税收发展的方向。正文:一 财政幻觉理论 财政幻觉假说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而财政幻觉一词是最先由意大利学者阿米卡尔普维亚尼(Amilcare Puviani)在1897年和1903年发表的论公共收入的幻觉和论财政幻觉两本书中提出的,是指:政府的财政支出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但人们却因此忽略了自己付出的代价 张铭洪、罗振华,西方财政幻觉假说研究评述,财政研究,2002年第8期。即由于财政支出国政的混沌性产生对税收负担的错觉,纳税人往往低估税收价格,导致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以至于有了较高的公共支出水平。财政幻觉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徐诗举:对西方财政幻觉假说的拓展,财政研究,2009年第1期,从财政幻觉形成的成因角度看,财政幻觉可以分为政府主动创造的财政幻觉和非主动创造的财政幻觉,即财政体制派生的财政幻觉。政府主动创造财政幻觉主要是利用了信息优势,然而这情况并不多见,因为创造财政幻觉需要动用经济政策,因此也会对经济产生副作用。举最简单的例子:政府为扩大公共支出而创造财政幻觉,其结果必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是相关的货币政策,这就可能导致经济过热,严重时可能导致经济失控。更多的时候,财政幻觉是由财政体制派生的,主要有三种情况:税收体系产生的幻觉,政府间转移支付产生的幻觉,债务融资产生的幻觉。政府间转移产生的财政幻觉是指课税权和支出权的分离会模糊甚至降低当地纳税人对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实际税收成本的认识。债务融资幻觉是指由于债券具有资产性,政府通过发行债卷募集收入,会使公民产生资产增加而忽略将来必须缴纳同等价值的税收的错觉。税收体系产生的幻觉是指税收体制内部由于一部分税种和税制本身的因素而导致的税收幻觉存在。它主要由以下几个个原因产生:1 间接税的隐蔽性。相对于直接税,间接税更难以察觉,因为间接税往往隐藏于产品价格当中,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个人可能不了解所支付的税收量,在某些情形下大部分消费者甚至都未曾考虑过会有税收的存在。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当间接税增加时,消费者会在初期感觉到价格在上涨,也许这个时候会有一些对税收的抵触,但是价格一旦上涨结束,纳税人就感觉不到间接税的存在了,这时幻觉就产生了,即间接税一直存在,只要商品价格不发生变化,纳税人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此看来,间接税的变化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2 税制结构的弹性程度 张铭洪、罗振华,西方财政幻觉假说研究评述,财政研究,2002年第8期。弹性的税制结构比非弹性的税制结构更有助于政府税收增长。因为税收弹性程度越高,在不提高税率或增加税种的情况下,政府因经济增长或通货膨胀所获得的税收越多,而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并很难意识到其可支配收入的潜在损失,因为其可支配收入仍在继续增长,从而使纳税人认为政府税收没有增加而自己的收入在增加,这直接导致纳税人对政府支出增加的反抗会较少。3 税制的复杂性。显而易见,税制结构越复杂,税收负担的分摊越混淆,纳税人就越难以觉察到政府财政支出的效率。设想假如政府只有单一税种可以提供税收来源,政府的每一项支出都与此税收挂钩,这样纳税人对政府每一项支出都清清楚楚,因而若要扩大支出就必须要增加税收,纳税人势必能够对政府寻根究底。相反,假如政府税收体制为复杂的税收体制,纳税人就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迷糊税收用途和自己的负担,因此产生幻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然,幻觉的产生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国有资产的存在,也会产生幻觉,因为国有资产上交的是利润而不是税收,纳税人会认为因为上交利润而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其实只是把属于一部分人的利润替换成了税收而已。二 我国财政现状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财政的基本状况大致呈现一下几点:1 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一直快于GDP速度,财政收入超收常态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GDP 的名义增速分别为17.0%、22 9%、18.1%、8.6%、17.7% 包括以下数字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同期的财政收入增速则分别为22.5%、32.4%、19.5%、11.7%、21.3%,各年的财政收入都快于GDP的增长速度。高速的增长速度带来了超收问题,到2004年每年超收税额就达到了5000多亿元,到如今十年间的累积超过5万亿人民币。针对每年的财政超收,有一些理论对此作出解释,比如“三元素论”、“多元素论” 朱啸波:财政收入高增长为何石头难减,中国财经报,2007年8月21日,第005版等,但是这些理论都只是站在经济发展和税收征收效率提高的角度分析的,。假如站在促进税收体制改革的角度看,这些解释显然无法使人信服,因为庞大的收入同时又庞大的支出,而支出去向只要不说明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2 财政收入中税收占绝对规模,而税收收入中间接税又占相当规模规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最近十年的财政收入为16386.04、18903.64、21715.25、26396.47、31649.29、38760.20、51321.78、61330.35、68518.30、83101.51(单位:亿元)。而税收收入为15301.38、17636.45、20017.31、24165.68、28778.54、34804.35、45621.97、54223.79、59521.59、73210.79(单位:亿元)。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占有绝对的多数(每年都在90%左右)。而在税收收入中,间接税(这里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要占一半强,例如2010年税收收入73210.79,而当年间接税达到了38332.94,占总收入的52.35%。3 财政支出规模庞大且不透明。 财政收入的不断扩大势必伴随着支出规模的扩大,但是尽管一直存在财政收入的超收现象,我每年却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财政赤字,截止到2010年只中央债务就达到了67548.11。诚然,支出规模的庞大与中央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无关系,并且也因此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恐怕因此也掩盖了更多的难以让人忍受的现象,换句话说产生了更大了幻觉。三 我国税收体制及思考财政收入的大规模增长及财政支出的大规模的增加,势必引起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此时财政超收虽然会有质疑,但是因为经济的增长难以十分准确的预测,所以很容易找到超收的理论依据。又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手中的名义货币增长也几乎会保持同样的速度,此时人们容易认为自己手中的真实货币也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增长,再加上财政收入中一大半是间接税收入,间接税的隐蔽性更加降低了对财政超收带来负担的警惕性。虽然如此,对于建设法治社会主义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财政幻觉的存在,使得政府在课税、在进行税制改革时,不能等闲视之,特别是和纳税人关系紧密的税种改革,即使做稍微的变动也应该考虑周全。我觉得降低财政幻觉,站在税收体制的角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改变税收收入的比例结构,努力提高直接税的份额,降低间接税比例。 正如第一部分论述,间接税具有隐蔽性,而直接税的负担却很清晰。当政府财政超收时,假如直接税超过预算额,势必让相关人员直接感受到负担增加,也就是说,不会存在税收收入大规模增加而纳税人却不知道增加的税收从何而来,因此会受到相关负担人员的质问甚至据法 指经过全国人大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预算法案。抵制。 第二 简化税收体制 上文已经得到结论,税收体制越复杂,越容易产生财政幻觉,因此在财税改革中应努力简化税收体制,争取做到使普通的文化人能够读懂财税报告。让更多的人知道税收体系的运转,就会对税收超收形成压力,从而压缩幻觉产生的可能。 第三 提高税收透明度,强化税收预决算。 主要是强化税法的地位,真正把税法放在第一位,杜绝执行过程中的乱收多收现象,使每一分钱的来源都有根据,每一分钱的去向都有原因。 结语 总而言之,财政幻觉有相当一部分产生于税收体制,从税收的角度讲,要减轻财政幻觉,就应该捋顺税收收入和支出的条条框框,尽量做到税收收入和支出的明晰化,从而挤出税收体制中的财政幻觉成分,进而减轻、缓解整个财政体制产生的财政幻觉。 参考文献:1 徐诗举:“对西方财政幻觉假说的拓展”,财政研究,2009 年第1 期2 张铭洪、罗振华:“西方财政幻觉假说研究述评”,财政研究,2002年第8期3 孙琳、汤蛟伶,“税制结构、财政幻觉和政府规模膨胀”,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4 朱啸波:“财政收入高增长为何势头难减”,中国财经报,2007 年8 月第005 版5杜金声、夏鹤,“财政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增加财政收入的几点建议”,工会论坛,2006年5月第12卷第3期6 兰丽萍、江庆深,“邹以财政收入信息失真问题(上)”,监督实物,2008年第10期7 兰丽萍、江庆深,“邹以财政收入信息失真问题(下)”,监督实物,2008年第11期8 冯在,“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趋向常态化该怎么看”,中国税务报,2011年12 月第005 版9 付学伟、 潘世景,“完善我国财政收入机制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济南金融2005年第07期10 于长革,“中国式财政分权的主要特征”,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12期11 史龙,“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再思考”,特区经济,2006年 第12期12 刘一欧,“我国财政支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美容AI技术面试题库
- 2025年安全战略填空题库
- 2025年导盲犬训练高级面试实战题库
- 2025年广播电视台后期制作面试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语音合成师职业发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高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地震救援面试重点题解析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设计师专业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控件的使用
- 2025年环保工程技术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平谷区初三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冲刺试题及答案
- 乐器供销合同范本
- 2025年辽宁省中考生物学试卷真题附答案
- 2025-2030牛肉分销渠道冲突与供应链协同优化报告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青岛市崂山旅游集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校长讲话:在挑战中谋突破于坚实处启新篇
- 2025年幼儿园保育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物联网导论》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