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PPT课件.pptx_第1页
仁者爱人PPT课件.pptx_第2页
仁者爱人PPT课件.pptx_第3页
仁者爱人PPT课件.pptx_第4页
仁者爱人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2019 12 27 1 倚天照海花无数 高山流水心自知 曾国藩 这是仁的蕴藉与内敛 当仁而不让 论语 这是仁的锋锐与张扬 仁 在我国古典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概念 更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 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命题 2019 12 27 2 别人爱我 我爱别人 这是小爱 我爱别人 别人爱我 才是大爱 广种福田 佛教 施比受有福 基督教 2019 12 27 3 子曰 弟子 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评析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 谨信 爱众 亲仁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 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 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则摆在第二位 事实上 历史上的任何阶级 无论奴隶主阶级 地主阶级 还是资产阶级 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 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 2019 12 27 4 探究 同是主张相爱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 主张在 亲亲 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墨子的兼爱则主张 兼相爱 交相利 说 爱人者 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 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孟子说 墨子兼爱 是无父也 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之爱 根据远近亲疏 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 有先后厚薄之分 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 爱是相互的 利也是相互的 孟子认为墨子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 2019 12 27 5 仁 离我们有多远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 自成一体 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英 约翰 唐思子曰 仁 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齐读2 3章 并思考 贯穿孔子一生的思想是什么 2019 12 27 6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 忠 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 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 恕 是从自己不想做的事 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 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而非两个问题 所以孔子说是 一 以贯之 而非 二 以贯之 总起来说 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自己想这样 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 自己不想这样 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是仁的基本要求 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 2019 12 27 7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 待人忠恕 这是仁的基本要求 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在这章中 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 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 在后面的篇章里 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 赐也 非尔所及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恕 推己及人 人活在世上 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 享受 所谓 幸福 南怀瑾 无论何事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 你们就要怎样待人 耶稣基督 2019 12 27 8 探究 对于 仁 孔子为什么说子贡 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这是子贡很得意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 他说 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 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 譬如有人骂我 我会觉得不高兴 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 换句话说 别人给我的痛苦 烦恼 我不喜欢 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 烦恼 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 多了不起 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 孔子听了便说 子贡呀 这是你做不到的呀 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 但隐约中包含有孔子自谦的意味 等于说 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 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恕 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2019 12 27 9 实践 仁 的途径与方法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评析 孔子认为一个仁爱的人一定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 从正面来说 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从自身的愿望来体察别人的需求 这是实行 仁 的重要原则 推己及人 就做到了 仁 从反面来说 就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 仁 的基本主张 这是孔子 仁 的原则于方法 也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 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2019 12 27 10 子路问君子 子曰 修己以敬 修养自己 使自己为人处世严肃认真 从我做起 先从自己的道德修养入手 对周围的人心存敬意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人 修养自己而使别人安定 不但自己有很好的道德修养 还能推其仁爱之心 安定身边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曰 如斯而已乎 曰 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修养自己而使百姓安定 不但推其仁爱之心于身边的人 还能安定下层大众 仁 圣 2019 12 27 11 仁的境界 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 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所以 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 将心比己 推己及人 说到底 也就是曾子所概括的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里面 忠 的一方面 加上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 恕 的一方面 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 一以贯之 的 道 这个 道 不是别的什么 就是 仁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 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 所谓时势造英雄 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创造出来的 所以也可以说 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个人的境界 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 是从我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 所以 我们所能做到的 也不过是努力实行仁道 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 2019 12 27 12 颜渊 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日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子路的志 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和思想修养 侠义豪放 胸襟开阔 重伦轻利 义颜渊的志 也代表了颜渊的个性和思想修养 道德高 涵养深 重德重功而不夸耀 仁孔子的志 表达了孔子的个性和思想修养 敞开了 仁者爱人 的胸襟 展现了以爱天下为己任 平治天下的抱负 教诚爱深 圣 2019 12 27 13 子路是豪侠之志 讲义气 够哥们 从大处说 则犹如诗圣杜甫所吟唱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颜渊是仁者之志 道德修养非常高 一方面非常谦逊 不愿意表白自己的好处 另一方面要实行孔子所一再倡导 并认为要终生奉行的恕道 一武一文的志向 一个豪爽 一个隐忍 老者安之 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安顿 无论是采取退休制度还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朋友信之 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 互相信任 再没有欺诈 没有仇怨 少者怀之 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永远爱护下一代 让世界充满爱 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 社会安定而美好 圣人之志 岂不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2019 12 27 14 清 刘宝确说 窃谓子路重伦轻利 义者之事也 颜子劳而不伐 有功而不德 仁者之事也 夫子仁覆天下 教诚爱深 圣者之事也 评析 在这一章里 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 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孔子重视培养 仁 的道德情操 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从本段里 可以看出 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 仁德 他立志以德待人育人 以德治国治家 力图让整个社会呈现和谐幸福的理想景象 2019 12 27 15 自读10 17 7 9 15 42 9 10 7 27 从这些事情中你明白了什么 仁者爱人的实践 2019 12 27 16 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问马 提问 家里的马厩失火 为何他只关心问人怎样 答案 表明他重人不重财 十分关心下面的人 是 仁 的具体表现 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 具体表现 人道主义思想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 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 有人说 儒家学说是 人学 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 他只问人 不问马 表明他重人不重财 十分关心下面的人 事实上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2019 12 27 17 2019 12 27 18 一个人的修养如何 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 在士大夫家 负责照管马的一定是下人 而不是主人 在当时情况下 一匹马的价值非常高 马棚失火 如果主人听到之后 首先开口就问马的情况 那是把财物放在第一位 首先开口就是否伤人 那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当然 人与马都是生命 但是 人是同类 所以 在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 理所当然应该先关心人的生命安全 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的意思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 推己及人 的体现 2019 12 27 1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未尝饱也 提问 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 为什么饭都不吃饱 答案 这是孔子对 养生丧死 礼的重视 也是 爱人 的具体表现之一 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 具体表现 恻隐之心 评析 我国古代对于丧礼是非常重视的 它直接体现了孝道 所以制度的规定也非常严密 孔子参加丧礼 与人同哀 心存哀痛侧隐之心 难过得吃不下饭 这是一种礼的表现 可见孔子的慈悲之心 仁者之心 对别人悲伤的感同身受 是一个人崇高人格的组成元素之一 2019 12 27 20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 这是圣人性情纯正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人家在丧事的哀痛中 你在这里大吃大喝 像话吗 另一方面 也是圣人尊崇礼节规范的表现 遇到人家的丧事 自己要表示哀悼 真心哀悼 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 不吃饱饭肯定不是礼的规定 而孔子之所以如此 完全是他的 将心比心 因为体味旁人的心情 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戚之心 所以吃不饱 2019 12 27 21 师冕见 及阶 子曰 阶也 及席 子曰 席也 皆坐 子告之曰 某在斯 某在斯 师冕出 子张问曰 与师言之道与 子曰 然 固相师之道也 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 具体表现 仁厚之心 评析 对待弱势群体 孔子是尊敬 照顾 爱护 这就是 仁 在日常举止中的体现 也是 礼 的体现 2019 12 27 22 提问 有人评论15 42章说 说得极平实极浅显 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 牛运震 论语随笔 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 答案 师冕见 一章的生动 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 从 及阶 到 及席 到 皆坐 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 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 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 如果去掉这些细节 采用原则性的陈述 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019 12 27 23 子见齐衰者 冕衣裳者与瞽者 见之 虽少 必作 过之 必趋 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 具体表现 仁者的做派和气质 评析 仁者内心一片仁慈 行为一派恭敬 同时也说明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 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 对于尊贵者 家有丧事者和盲者 都应礼貌待之 也说明他极其尊崇 礼 并尽量身体力行 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齐衰者冕衣裳者瞽者 孔子对有丧服者 表示同情 哀切 哀 对在上位者 表示恭敬 尊 对有残疾者 表示矜惜 同情 矜 2019 12 27 24 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提问 用 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说明什么 答案 说明孔子的仁德之心 不但爱人 而且也爱物 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 具体表现 以人道推及鸟兽之道 爱人而及物 一 用渔竿钓鱼而不用带有很多钩子的大绳获取 用带有生丝的箭去射鸟 而不用罗网去捕获 有不贪求 不多杀生的意思 二 在射鸟的时候 不射杀正在鸟巢中的鸟 因为白天鸟在巢中 一般是正在孵卵或者哺育幼雏 大鸟被射死则幼雏也难以存活 其中有怜惜生命的含义 2019 12 27 25 评析 所谓 恩及于禽兽 孟子语 人类为自己的生存 不可能不杀生 但杀生要有其道 要有节制 要有规则 尤其不能在滥杀 虐杀中培育恶的种子 这也是对人类灵魂中的 善 的保护 爱万物就是爱人类自身 孔子拥有仁德之心 对于动物的捕猎 有限度 有选择 时时践行 生生而和谐 的人文理想 这一章是记圣人取物有度 和他相对的是 焚林而猎 竭泽而渔 蔡元培先生写过一副对联是 惜竹不锄当路笋 伐薪教护戴巢枝 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君子远庖厨 2019 12 27 26 孔子是怎样来实践仁 问人不问马 关爱 一种人道主义 见丧不吃饱 丧者正悲哀伤心 饱食于其侧 无恻隐之心也 导盲尽其道 非孔子有意而为之 是自然尽其道 合乎道理 切于人情 对待残疾人的仁厚之心 待人必作趋 此圣人之心 内外一也 表示敬意 这是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盼母归 对物亦充满仁爱之心 2019 12 27 27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 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一 子贡认为管仲非仁的理由 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 又相之 本应为君王自杀殉节 以死尽忠 也就是 为君而死 这样才符合道义 符合仁德 二 孔子认为管仲为仁的理由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孔子提倡殉道 而不提倡殉君 管仲不为君死 而能援救天下更多的人 相对于抛弃天下众人而死于君王一人来说 更接近道义 仁德 2019 12 27 28 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 但总的来说 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 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 尊王攘夷 反对使用暴力 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 夷化 的可能 孔子认为 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 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 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俭乎 曰 管氏有三归 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 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 2019 12 27 29 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 仁 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看他能否维护王权 安定百姓 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关心民生疾苦 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 忽略他的小节小信 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钱穆先生 论语新解 中说 子路 子贡所疑 徒见其小 而孔子之言 实树万世之大教 非为管仲一人辩白也 盖子贡专以管仲对子纠言 孔子乃以管仲对天下后世言 故不同 2019 12 27 30 他七岁的时候随父亲搬往新城居住 在新学校里他是个佼佼者 再次搬家后他发现自己有绘画天赋 曾经幻想将来成为一名艺术家 他富于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 常常为世道的不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