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药炮制学PPT课件.pptx_第1页
九中药炮制学PPT课件.pptx_第2页
九中药炮制学PPT课件.pptx_第3页
九中药炮制学PPT课件.pptx_第4页
九中药炮制学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炒法 2019 12 27 1 一 基本概念 1 炒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 置预热容器内 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 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2 火力 是指火的大小 强弱 火温度的高低 3 火候 是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2019 12 27 2 二 分类 3 4 三 方法与步骤 1 方法 1 手工炒 多将锅倾斜30 45 置于灶上 灶面的倾斜度与锅的倾斜度相同 便于搅拌和翻动 2 机器炒 平锅式炒药机 滚筒式炒药机及中药微机程控炒制机等 2019 12 27 5 平锅式炒药机 滚筒式炒药机 2019 12 27 6 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 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手动控制柜示意图 2019 12 27 7 2 步骤预热 投药 翻炒 出锅 1 预热目的 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 防止某些种子类药物炒成 僵子 俗称 炒哑 2 投药要根据锅的大小和品种确定投料量 加辅料炒者 一般先处理辅料 后投入药物拌炒 2019 12 27 8 3 翻炒快 勤 规律 亮锅底 4 出锅迅速 摊开晾凉 用辅料炒的药物 出锅后应筛去辅料 再摊开晾凉 2019 12 27 9 四 注意事项 1 炒前除去杂质 药物大小分档 2 根据药物种类和操作要求选择适宜的火力 3 掌握好炮制火候 药物炒制后要迅速出锅 4 勤于翻动 避免受热不均匀 5 炒前应清洁炒制工具 除去杂质及药屑 炭末 以免影响质量 2019 12 27 10 第一节清炒法 一 概述1 含义及分类清炒法 不加辅料的炒法 包括炒黄 微炒 炒焦 炒炭三种不同的火候要求 2019 12 27 11 2 注意事项 1 除去药物中的杂质 药物大小分档 分次炒制 2 炒制容器需事先预热 以免造成种子类药物 僵子 或药物粘锅 3 控制火力 火候及加热时间 以免炒黄的药物焦化 炒焦的药物炭化 炒炭的药物灰化 4 炒药时要有规律 出锅要迅速 及时晾凉 炒炭时要注意防火 一定要待药物冷透后方可入库 2019 12 27 12 3 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利于制剂和贮藏矫臭矫味 2019 12 27 13 炒黄 微炒 炒爆 1 含义炒黄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 置已预热好的炒制容器内 用文火或中火加热 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 或发泡鼓起 或爆裂 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 注意 火力与火候的控制 2019 12 27 14 炒黄程度1 炒响 牵牛子 决明子2 炒香 白芥子 莲子3 炒爆花 王不留行4 炒去刺 苍耳子5 炒变色 薏苡仁 冬瓜子6 炒出汗 花椒 2019 12 27 15 2 目的 1 增强疗效 有效成分溶出增加 增加香气 增强消食健脾之功 2 降低毒副作用 3 缓和或改变药性 4 利于制剂和贮藏 杀酶保苷 2019 12 27 16 操作方法药物 预热炒制容器 文火或中火加热 翻炒 药物表面黄色或颜色加深 发泡鼓起 爆裂 溢出固有气味 出锅 放凉4 火候判断的方法 1 观 呈淡黄色 2 嗅 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 3 听 种子类药物多有爆裂声 4 看 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 2019 12 27 17 5 注意事项1 炒制器具应预热至一定程度 才可投药 避免 僵粒 或 烫焦 2 大小分档 分次进行炒制 3 搅拌要均匀 出锅要迅速 避免生熟不匀或药物焦化 2019 12 27 18 芥子 处方用名 芥子白芥子炒芥子炒白芥子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albaL 或芥Brassicajuncea L Czern etCoss 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唐代有蒸熟 千金 和微熬 外台 宋代有微炒 圣惠方 和 炒熟 勿令焦 证类 明代沿用炒法 清代炒后研末用者广泛 说约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 炒焦等 2019 12 27 19 炮制方法 1 芥子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用时捣碎 2 炒芥子 取净药材 炒制容器 用文火加热 炒至表面深黄色 有爆烈声 内部浅黄色并散发出香辣气时即可 用时捣碎 2019 12 27 20 炮制作用 生品 辛散力猛 易耗气伤阴动火 善于通络止痛 炒芥子 长于温肺利气豁痰 尤适合寒痰咳嗽 炒后易于煎出药效 破酶保苷 便于保存苷类 2019 12 27 21 炮制研究 1 对化学成分的研究对炒白芥子提取分离所得化学成分分析鉴定 结果表明 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 均为首次从炒白芥子中分离得到 2 对药理作用的研究白芥子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镇痛 抗炎作用 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及潜伏期 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 其中 抗炎作用以白芥子水煎液为最强 2019 12 27 22 王不留行 处方用名 王不留行王不留炒王不留行炒王不留炒不留留行子 来源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 Neck Garcke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汉代有烧灰存性的方法 玉函 南北朝刘宋时期有蒸法 雷公 明代有酒蒸 蒙荃 炒制 正宗 水浸焙 必读 清代有浆水浸 焙干用 酒蒸 得配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法等 2019 12 27 23 炮制方法 1 王不留行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2 炒王不留行 取净王不留行 预热炒制容器 中火加热 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 取出放凉 2019 12 27 24 王不留行 生品炒品 2019 12 27 25 炮制作用 生品 长于消痈肿 疗乳痈或其他疮痈肿毒 炒王不留行 长于活血通经 下乳 通淋 多用于产后乳汁不下 经闭 痛经 石淋 小便不利 2019 12 27 26 槐花 处方用名 槐花 炒槐花 槐花炭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 的干燥花及花蕾 前者习称 槐花 后者习称 槐米 历史沿革 微炒 炒焦 地黄汁炒 醋煮等 现行产要有炒黄 炒炭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27 2019 12 27 28 1 槐花 原药材 除去杂质及枝梗 筛去灰屑 2 炒槐花 净槐花 炒制容器 文火 炒至深黄色 取出晾凉 3 槐花炭 净槐花 炒制容器 中火 炒至焦褐色 喷洒少许清水 灭尽火星 炒干 取出凉透 炮制方法 2019 12 27 29 槐花炒槐花 2019 12 27 30 炮制作用 生品 清肝泻火 清热凉血见长 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 头痛眩晕 疮毒肿痛 炒槐花 缓和苦寒之性 杀酶保苷 槐花炭 清热凉血作用极弱 具涩性 以止血力胜 用于咯血 衄血 便血 痔血 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 2019 12 27 31 炮制研究 1 对化学成分的研究炮制时槐米化学成分鞣质和芦丁随炮制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 即150 开始升高直到达200 上升至高点 250 可降至原来1 3或1 5 2 对药理作用的研究通过对槐米炒炭后的成分及大鼠出凝血时间进行研究 测定观察 表明鞣质含量显著减少 止血作用明显增加 3 对炮制工艺的研究炒槐米的炮制条件 温度接近150 烘制20min 槐米炭的炮制条件 温度接近180 190 烘制20min 2019 12 27 32 苍耳子 处方用名 苍耳子 炒苍耳子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 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历史沿革 烧灰 微炒 酥制等 现行 有炒黄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33 炮制方法 1 苍耳子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用时捣碎 2 炒苍耳子 取苍耳子置预热炒制容器 用中火加热 炒制表面焦黄色 刺焦时 碾去刺 筛净 用时捣碎 2019 12 27 34 生品炮制品 2019 12 27 35 炮制作用 生品 以消风止痒力强 常用于皮肤痒疹 疥癣及其他皮肤病 有毒性成分 不宜内服 炒苍耳子 长于通鼻窍 去湿止痛 多用于鼻渊头痛 风湿鼻痛 2019 12 27 36 炮制研究 1 对化学成分的研究苍耳子炒制和烘制后 脂肪油含量较生品有提高 烘品更为显著 适合大规模生产 2 对药理作用的研究苍耳过量容易中毒 认为与所含毒性蛋白有关 毒性物质为苍耳苷和生物碱 毒蛋白常损害肝 心 肾等内脏实质细胞 出现黄疸 心律不齐 蛋白尿 尤以损害肝脏为甚 能引起肝昏迷而迅速死亡 即使治愈 也易留下肝脾肿大的后遗症 通过加热 能破坏其毒性 3 对炮制工艺的研究用砂烫法炮制净苍耳子 可克服清炒法炮制苍耳子时的不足之处 可使药物充分受热去毒 具有容易去刺 炮制后药材色泽美观等特点 2019 12 27 37 决明子 处方用名 决明子 草决明 炒决明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子CassiaobtusifolisL 或小决明Cassiatora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醋渍 微炒 酒煮法等 现行主要炮制方法有炒黄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38 炮制方法 1 决明子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干燥 用时捣碎 2 炒决明子 净决明子 炒制容器 用中火加热 炒至颜色加深 断面浅黄色 爆鸣声减弱并逸出香气时 取出即可 2019 12 27 39 生品炒品 2019 12 27 40 炮制作用 生品 长于清肝热 润肠燥 用于目赤肿痛 大便秘结 炒决明子 平肝养肾 可用于头痛 头晕 青盲内障 高血压头痛 头晕 可用决明子炒黄 水煎代茶饮 炮制作用 缓和寒泻之性 质地酥脆 利于粉碎 2019 12 27 41 炮制研究 1 对化学成分的研究成熟决明子种子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其中硼 锶 锰 铜 钡 铬 镍和钙等元素含量相对较多 铅 锡 锂 钒和镉等元素含量相对较少 这些微量元素可协同决明子中的有机成分促进其功效的充分发挥 2 对药理作用的研究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D 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可抑制D 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质量浓度的升高 亦可提高大鼠血清及肝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降低大鼠血清及肝线粒体中的丙二醛含量 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作用 2019 12 27 42 牵牛子 处方用名 牵牛子 黑丑 白丑 二丑 草金铃 炒牵牛子 炒二丑 来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nil 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 L 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酒蒸法 炒熟 生姜汁酒制 盐制 米炒等 现行主要有炒黄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43 2019 12 27 44 炮制方法 1 牵牛子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用时捣碎 2 炒牵牛子 净牵牛子 炒制容器 用文火加热 炒至有爆裂声 鼓起 颜色加深 断面浅黄色 即可 2019 12 27 45 炮制作用 生品 长于逐水消肿 杀虫 用于水肿胀满 二便闭涩 虫积腹痛 炒品 长于消食导滞 消积之中略寓健脾作用 可用于痰喘咳逆 饮食积滞 小儿 体质较差者均以炒用为宜 炮制作用 1 降低毒性 2 药性缓和 免伤正气 3 利于粉碎和成分溶出 2019 12 27 46 2019 12 27 47 莱菔子 处方用名 莱菔子 萝卜子 炒莱菔子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微炒 炒黄 巴豆同炒 蒸法等 现行主要有炒黄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48 2019 12 27 49 1 莱菔子 取原药材 去净杂质 用时捣碎 2 炒莱菔子 净莱菔子 炒制容器 用文火加热 炒至鼓起 爆鸣声减弱 手捻易碎 断面浅黄色 有香气逸出即可 用时捣碎 炮制方法 2019 12 27 50 炮制作用 1 生品 能升能散 长于涌吐风痰 2 制品 变升为降 长于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 多用于食积腹胀 气顺咳嗽 炮制作用 1 缓和药性 2 消除副作用 3 利于粉碎和成分煎出 2019 12 27 51 经实验测定 莱菔子生品中检出2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 异硫氰酸 4 甲基己酯 异硫氰酸己酯 为十字花科植物由硫代葡萄糖苷酶解产生的次生产物 具有抗癌 抑制微生物生长等药理活性 研究发现 炒莱菔子无此类成分 系炒制过程有杀酶保苷效应 生莱菔子特有的气味是异硫氰酸酯类成分 生莱菔子研末温水调服 使种子中酶类物质发挥作用 促使硫代葡萄糖苷酶解产生异硫氰酸酯 从而产生对胃的刺激或致呕作用 炒制能部分消除这种副作用 炮制研究 2019 12 27 52 处方用名 酸枣仁 炒枣仁 来源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exH F 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微炒 炒得熟 酒浸等 现行主要有炒黄等炮制方法 酸枣仁 2019 12 27 53 炮制方法 1 酸枣仁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用时捣碎 2 炒酸枣仁取净枣仁 置预热炒制容器 用文火加热 炒至鼓起 有爆鸣声 断面浅黄色时取出 用时捣碎 本品不宜久炒 否则油枯失效 2019 12 27 54 炮制作用 生枣仁与炒枣仁作用基本相同 均有安神作用 炒制品易于粉碎和煎出 杀酶保苷 习惯用法 生品性平 宜入清剂中 具有养心安神 益肝肾的作用 用于心阴不足和肝肾亏损的惊悸 健忘 眩晕 耳鸣和胆热不眠 如治阴虚内热 虚烦不眠的酸枣仁汤 炒枣仁性偏温补 宜入温剂 长于养心敛汗 安神作用强于生品 用于心血不足或心气不足的惊悸 健忘 盗汗 自汗及胆虚不眠 如气血不足所致的归脾汤 2019 12 27 55 第二节炒焦 一 含义炒焦 将净选或切制的药物 置炒制容器内 用中火或武火 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 内部颜色变深 并具有焦香气味的炮制方法 二 适用药物主要用于消食健脾 止泻的药物 三 目的1 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 2 减少药物刺激性 2019 12 27 56 山楂 处方用名 山楂 炒山楂 焦山楂 焦楂 山楂炭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Bge var majorN E Br或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 的干燥成熟果实 历史沿革 蒸法 炒炭 姜汁炒 童便浸等 现行 有炒黄 炒焦 炒炭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57 炮制方法 1 山楂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 筛去碎屑 2 炒山楂 净山楂置预热炒制容器 用中火加热 炒至颜色加深 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3 焦山楂 净山楂置预热炒制容器 用中火加热 炒至外表焦褐色 内部焦黄色 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4 山楂炭 净山楂置预热炒制容器 用武火加热 炒至表面焦黑色 内部焦褐色 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2019 12 27 58 2019 12 27 59 焦山楂 2019 12 27 60 炮制作用 生山楂 长于活血化瘀 常用于血瘀经闭 产后瘀阻 心腹刺痛 疝气疼痛 以及高脂血症 高血压病 冠心病 炒山楂 不仅酸味减弱 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 善于消食化积 用于脾虚食滞 食欲不振 神倦乏力 焦山楂 不仅酸味减弱 且增加苦味 长于消食止泻 用于食积兼脾虚和治疗痢疾 山楂炭 其性收涩 具有止血 止泻的功效 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 2019 12 27 61 炮制研究 1 对化学成分的研究山楂各炮制品中共检出21种微量元素 炒制程度对山楂中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 2 对药理作用的研究山楂中含有胃蛋白酶激动剂 能使蛋白酶活性增强 此外还含有淀粉酶 能增强脂肪酶活性促进肠蠕动 从而有助于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 达到消食开胃 增强食欲的目的 山楂不同炮制品在消化系统方面的作用强度不同 实验证明山楂生品和炒制品在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和增强胃肠推进功能方面优于焦品和炭品 通过对山楂不同炮制温度烘制品的胃肠推进作用进行比较 发现除240 高温 烘制品外 其他的烘制品均有胃肠推进作用 且以生山楂的推进程度最大 烘制温度越高 胃肠推进作用越弱 至240 时 推进作用不明显 2019 12 27 62 栀子 处方用名 栀子 山栀 黄栀子 炒栀子 焦栀子 栀子炭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历史沿革 炒炭 烧末 甘草水制 炙法等 现行主要有炒黄 炒焦 炒炭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63 炮制方法 1 栀子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碾碎 2 炒栀子 栀子碎块 置炒制容器内 用文火加热 炒至深黄色 取出晾凉 3 焦栀子 取栀子碎块 置炒制容器内 用中火加热 炒至焦褐色 取出晾凉 4 栀子炭 取栀子碎块 置炒制容器内 用武火加热 炒至黑褐色 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 取出晾凉 2019 12 27 64 栀子焦栀子 2019 12 27 65 炮制作用 生品 苦寒之性甚强 长于泻火利湿 凉血解毒 但易伤中气 且对胃有刺激性 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 常用于温病高热 湿热黄疸 湿热淋症等 炒制 清热除烦 缓和苦寒之性 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 常用于热郁心烦 肝热目赤 栀子炭 善于凉血止血 多用于吐血 咯血 咳血 衄血 尿血 崩漏下血等 2019 12 27 66 炮制研究 栀子清炒 姜炙后 栀子苷的含量变化不大 炒焦后栀子苷含量有所下降 炒炭后栀子苷含量下降明显 证明炒制过程中温度升高 栀子苷 熔点为163 164 受到破坏 2019 12 27 67 槟榔 处方用名 槟榔 大白 焦槟榔 槟榔炭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 炒 炮 烧炭存性 面裹煨 现行主要有炒黄 炒焦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68 炮制方法 1 槟榔 原药材 除去杂质 用水浸泡3 5天 捞出 置容器内 经常淋水 润透 切薄片 干燥 筛去碎屑 2 炒槟榔 取槟榔片 置炒制容器内 用文火加热 炒至微黄色 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3 焦槟榔 取槟榔片 置炒制容器内 用中火加热 炒至焦黄色 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2019 12 27 69 炮制作用 生品 力峻 以杀虫 降气 行水消肿 截疟力胜 常用于治绦虫 姜片虫 蛔虫及水肿 脚气 疟疾 如治虫积腹痛 大便秘结的万应丸 或用于疟疾的截虐七宝饮 炒制 长于消食导滞 用于食积不消 痢疾里急后重 炒槟榔和焦槟榔功用相似 作用强弱不同 如用于饮食停滞 腹肿胀痛的开胸顺气丸 炮制作用 1 缓和药性 免伤正气 2 减少副作用 2019 12 27 70 炮制研究 炮制方法对成分的影响 1 浸泡 生物碱损失大 且换水损失更多 2 加热 加热时间长 槟榔碱含量降低 烘干与阴干含量接近 曝干损失较大 炮制工艺研究 用减压蒸汽焖润法 蒸法炮制槟榔均比传统方法好 2019 12 27 71 第三节炒炭 1 炒炭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 置预热炒制容器内 用武火或中火加热 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 内部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的炮制方法 2 目的 1 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如槐花 大蓟等 2 缓和药性 降低毒副作用 如山楂 乌梅等 2019 12 27 72 3 注意事项 1 炒炭存性 防太过或不及 2 根据药物质地 大小 决定所用火力或火候 3 炒炭过程中及时喷酒清水熄灭火星 防止复燃 2019 12 27 73 中药制炭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 五十二病方 中就有 止血出者 燔 烧 发安其病 的记载 汉朝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方论 中 记载了 枳实 王不留行 桑根皮 烧灰存性 勿令灰过 标志着炒炭存性理论的形成 到金元时期 炭药品已十分丰富 葛可久在 十药神书 中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 影响很大 使金元医家开始总结炭药与止血之间的关系 根据当时盛行的五行生克规律 认为红属火 黑属水 水能克火 从而产生了 红见黑则止 的炭药止血理论 不难看出 炭药止血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因而具有科学性 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古人只能运用五行生克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炭药的作用 因而不可避免的带有片面性 为弄清炭药止血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 使之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应结合现代化学 药理学研究成果 对 红见黑则止 理论作一初步探讨 炒炭存性 2019 12 27 74 炒炭要求存性 存性 是指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 更不能灰化 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 花 叶 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如槐花 菊花 侧柏叶 荆芥之类 2019 12 27 75 十灰散 组成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白茅根 茜草 栀子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 主治 血热妄行之呕血 咯血等 正文 用法 各药烧炭存性 研为细末 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 调服9克 也可外敷治外伤出血 也可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凉血 止血 2019 12 27 76 方解 方中大蓟 小蓟 荷叶 茜草 白茅根 侧柏叶凉血止血 棕榈皮收涩止血 栀子清肝泻火 大黄导热下行以治病因 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 使血止而不留瘀 本方炒炭存性用 可加强收涩止血作用 用藕汁或萝卜汁京墨调服 意在增加清热止血作用 综观全方 以凉血止血为主 兼有清降及祛瘀作用 临床应用 1 本方以治标为主 是临时止血之方 血止之后 当审因图本 虚寒证出血忌用 2 对热邪较盛的出血 药物生用水煎服 此时大黄 栀子当作主药 2019 12 27 77 蒲黄 处方用名 蒲黄 生蒲黄 炒蒲黄 蒲黄炭 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angustifoliaL 东方香蒲Ttpha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历史沿革 蒸 焙法 炒黄 纸包炒等 现行主要有炒炭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78 炮制方法 1 蒲黄 原药材 揉碎结块 除去花丝及杂质 注意本品的质量 2 蒲黄炭 净蒲黄 预热炒制容器 用中火加热 炒至棕褐色 喷淋少许清水 灭尽火星 取出晾干 炮制注意火力与复燃 2019 12 27 79 蒲黄蒲黄炭 2019 12 27 80 炮制作用 生品 性滑 以行血化瘀 利尿通淋力胜 多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 痛经 产后瘀痛 跌扑损伤 血淋涩痛 炒炭 性涩 能增强止血作用 常用于咯血 吐血 衄血 尿血 便血 崩漏及外伤出血 2019 12 27 81 荆芥 处方用名 荆芥 荆芥炭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 的干燥地上部分 历史沿革 焙 烧灰 策炒 炒黑 醋制 童便制等 现行主要有炒炭 炒黄等炮制方法 2019 12 27 82 炮制方法 1 荆芥 原药材 除去杂质 抢水洗净 稍润 切断 干燥 筛去碎屑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