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工程经济学概述1.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称为工程经济分析方法2. 核心任务: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经济决策3.特点:(1) 综合性 (2)实践性 (3)系统性 (4)预测性 (5)选择性4.基本原则:工程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原则、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相结合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比性原则(满足需要,满足消耗,价格指标,时间等)、直接经济效果与间接经济效果相结合的原则、定量的经济效果与定性的经济效果相结合的原则、经济效果评价与综合效益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 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一、折旧的计算方法直线法: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法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月(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月(年)折旧率参考例题:P16 【例2.1】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当年工作量参考例题:P16 【例2.2】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 / 预计的折旧年限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 年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例题: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 / 5 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 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 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 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 2980(元)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年初尚可使用年限 /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 2 100参考例题:P17 【例2.4】二、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也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资金在周转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值,使资金在投入、收回的不同时点上价值不同,形成价值差额。 1. 基本概念现值(P)资金“现在”的价值,即资金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时的价值。终值(F)资金在“未来”时点上的价值,即资金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的价值。年金(A)也称为等年值,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息期末(不包括零期)的等额资金序列。贴现或折现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在一定的利率条件下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的过程。2. 资金等值基本计算公式(详见P30 表2.4)资金等值计算公式公式名称欲求项已知项系数符号公式整付终值FP(F/P,i,n)F=P(1+i )n整付现值PF(P/F,i,n)P=F(1+i)-n等额分付终值FA(F/A,i,n)等额分付偿债基金AF(A /F,i,n)等额分付现值PA(P/A,i,n)等额分付资本回收AP(A/P,i,n) 3. 整付型资金等值计算 (1)整付终值公式 P29 【例2.7】 (2)整付现值公式 P30 【例2.8】4. 等额分付型资金等值计算 (1)等额分付终值公式 P30 【例2.9】 (2)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 P31 【例2.10】 (3)等额分付现值公式 P31 【例2.11】 (4)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 P32 【例2.12】5.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相关例题(仅供参考)(1)有一笔投资,打算从第1720年的年末每年收回1000万元。若i=10%,问此投资的现值是多少? 解法一:运用整付现值公式PF(P/F,i,n)将1720年各年收回的1000万元分别折算到第一年年初,再相加即得此投资的现值。P1000(P/F,10%,17)1000(P/F,10%,18)1000(P/F,10%,19)1000(P/F,10%,20)10000.197810000.179910000.163510000.1486689.80(万元)解法二:运用等额分付现值公式PA(P/A,i,n)将1720年各年收回的1000万元折算到第17年年初,再运用一次支付现值公式PF(P/F,i,n)将其折算到第一年年初,即得此投资的现值。P1000(P/A,10%,4)10003.16993169.90(万元)PP(P/F,10%,16)3169.900.2176689.77(万元)解法三:运用等额分付终值公式FA(F/A,i,n)将1720年各年收回的1000万元折算到第20年年末,再运用一次支付现值公式PF(P/F,i,n)将其折算到第一年年初,即得此投资的现值。F1000(F/A,10%,4)10004.64104641.00(万元)PF(P/F,10%,20)4641.000.1486689.65(万元)(2) 某企业5年内每年年末投资1000万元用于某项目,贷款利率8%。若每年计息4次,问此项投资在第5年年末的本利和是多少?其现值又是多少? 解法一:先运用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AF(A/F,i,n)将每年末的1000万元折算到当年的各季末,见上右图。 A1000(A / F,2%,4)10000.2426242.60(万元)然后运用等额支付终值公式FA(F/A,i,n)将其折算到第20季末(即第5年末),即得此项投资在第5年年末的本利和。FA(F/A,2%,20)242.6024.29745894.55(万元)再运用等额分付现值公式PA(P/A,i,n)将其折算到第一年初,即得此项投资现值。PA(P/A,2%,20)242.6016.35143966.85(万元)解法二:将原始现金流量图整理成以季为计息周期,然后运用整付终值公式FP(F/P,i,n)将第4、8、12、16、20各季末的投资1000万分别折算到第20季末(即第5年末),即得此项投资在第5年年末的本利和。F1000(F/P,2%,16)1000(F/P,2%,12)1000(F/P,2%,8)1000(F/P,2%,4)100010001.372810001.268210001.171710001.082410005895.10(万元)再运用整付现值公式PF(P/F,i,n)将第4、8、12、16、20各季末的投资1000万分别折算到第一季初(即第一年初),即得此项投资现值。P1000(P/F,2%,20)1000(P/F,2%,16)1000(P/F,2%,12)1000(P/F,2%,8)1000(P/F,2%,4)10000.673010000.728410000.788510000.853510000.92383967.20(万元)解法三:先求出年实际利率,再运用等额分付终值公式FA(F/A,i,n)将其折算到第5年末,即得此项投资在第5年年末的本利和。i(18%4)418.24%FA(F/A,8.24%,5)1000(18.24%)51 8.24%5894.74(万元) 再运用整付现值公式PF(P/F,i,n)将第5年末的本利和折算到第一年初,即得此项投资现值。PF(P/F,8.24%,5)5894.74 (18.24%)53967.58(万元)(3)年利率为10%,每半年计息一次,从现在起连续3年年末等额支付500元,求与其等值的第3年年末的现值是多少?解法一:先求出年实际利率,再运用等额分付现值公式PA(P/A,i,n)将其折算到第一年初,即得与其等值的现值。i(110%2)2110.25%PA(P/A,10.25%,3)500(110.25%)31 10.25% (110.25%)31237.97(元)解法二:将原始现金流量图整理成以半年为计息周期,然后运用整付现值公式PF(P/F,i,n)将第2、4、6各期末支付的500元分别折算到第一期初(即第一年初),即得与其等值的现值。P500(P/F,5%,2)500(P/F,5%,4)500(P/F,5%,6)5000.90705000.82275000.74621237.95(元)解法三:先运用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AF(A/F,i,n)将每年末的500元折算到当年的各半年末,见左下图。然后运用等额分付现值公式PA(P/A,i,n)将其折算到第一个半年初(即第一年初),即得与其等值的现值,见右下图。A500(A / F,5%,2)5000.4878243.90(元)PA(P/A,5%,6)243.905.07571237.96(元)(4)现金流量图如图所示,年利率为12%,每季度计息一次,求年末终值为多少?解:计息期长于支付期的现金流量调整的原则:计息期内的存款放在本计息期的期末;计息期内的提款放在本计息期的期初,计息期分界点处的支付保持不变。根据以上原则,对原始的现金流量图进行整理,得到等值的现金流量图如下。根据整理后的现金流量图求得其终值为F(300200)(F/P,3%,4)300(F/P,3%,3)100(F/P,3%,2)300(F/P,3%,1)100 1001.12553001.09271001.06093001.0300100112.35(元)(5)某人在第一年初存入10000元,第三年初存入20000元,存款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第五年末一次性取出,问共可取出多少钱?作出现金流量图。解:运用整付终值公式将这两笔存款分别折算到第年末,再相加即得。F10000(15%)512762.82 (元),F20000(15%)323152.50 (元)FFF12762.8223152.5035915.32(元)(6)某人从第一年末开始,每年存款5000元,共存五年,利率为6%,问第五年末共可取出多少钱?取出的这笔钱相当于第一年初多少钱?作出现金流量图。分析:已知A,i,n,运用等额分付终值公式求F,再对已经求得的F用整付现值公式求现值P;或者直接根据已知的A,i,n,运用等额分付现值公式求P。解:F5000(16%)516%28185.46(元)P28185.46(16%)521061.82 (元),或者P5000(16%)516%(16%)521061.82 (元)第4章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1.静态投资回收期(Pt):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来回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期限 (1)净收益相同时,计算公式详见P53 (4.2) (2)净收益不同时,计算公式详见 P53 (4.3) 参考例题:P53 【例4.1 、4.2】 2.动态指标 (1)净现值的计算公详见P56 【例4.6】 (2)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详见P57 (4.11) (4.12) 参考例题:【例4.4】 (3)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详见 P59 (4.14) 参考例题:【例4.5】3.投资多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1)互斥方案的比选 :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1)现值法:单独分析法和增量分析法 参考例题:P61 【例4.6】和【例4.7】2)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参考例题:P 63 【例4.8 】第一步,计算各备选方案的IRR。第二步,将 的方案按投资规模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第三步,计算排在最前面的两个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如果 ,则说明投资大的方案优于投资小的方案,保留投资大的方案,反之则保留投资小的方案。第四步,将保留的较优方案依次与相邻方案两两逐对比较,直至全部方案比较完毕,则最后保留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3)最小费用法: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费用,对各个方案的费用进行比较,根据效益极大化目标的要求,费用较小的项目比费用较大的项目更为可取的原则来选择最佳方案。参考例题:P64 【例6.4】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1) 计算期统一法:最小公倍数法和研究期法 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又称方案重复法,是以各备选方案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方案比选的共同计算期,并假设各个方案均在这样一个共同的计算期内重复进行,对各个方案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进行重复计算,直至与共同的计算期相等。研究期法:所谓研究期法,就是直接选取一个适当的时期作为各个方案共同的计算期,计算各方案在该计算期内的净现值对方案进行比选。参考例题:P65【例4.10】 【例4.11】 2)净年值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考核试题(附含答案)
- 摄影艺术与技法课件
- 摄影基本知识培训心得
-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终止合同通知书
- 2025企业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合同签订方式
- 搭配的学问课件
- 2025年9月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澳门入籍面试题研究报告:不同行业背景下的职业素养考察
- 冠脉造影术后护理查房课件
- 人力资源顾问服务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通用版)
- 电土施表1-6 专业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和实施记录
- 野生植物资源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协议
- 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告知单
-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开发与建设方案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阳性儿管理课件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
- 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2022
- 工程质量管理处罚制度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