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楼建筑构件隔声设计报告书_第1页
3#楼建筑构件隔声设计报告书_第2页
3#楼建筑构件隔声设计报告书_第3页
3#楼建筑构件隔声设计报告书_第4页
3#楼建筑构件隔声设计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报告书建筑构件隔声性能报告书住宅建筑工程名称南京NO.2018G50项目3#楼设计编号2019E-14002建设单位葛城(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 计 人审 核 人审 定 人设计日期2019年07月01日采用软件建筑声环境SEDU2018软件版本20180303研发单位北京绿建软件有限公司正版授权码SP50E8FE9B目 录1建筑概况32标准依据33评价要求34隔声理论概述44.1空气声隔声44.1.1质量定律44.1.2单层匀质密实墙体的空气声隔声54.1.3多层复合板的隔声性能64.2撞击声隔声75构件空气声隔声量计算过程85.1计算条件85.2构件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隔声量95.2.1墙板各频程下空气声隔声量95.2.2门窗各频程下空气声隔声量105.3构件计权隔声量105.3.1墙板计权隔声量105.3.2门窗计权隔声量125.4构件空气声隔声频谱修正量125.5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126相邻房间之间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性能156.1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隔声量166.2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的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176.3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空气声隔声频谱修正量206.4相邻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性能207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218结论23/24/24SEDU20181 建筑概况表1.1 项目概况工程名称南京NO.2018G50项目3#楼建筑面积(m2)地上 12977.29 地下 721.66建筑层数地上 17 地下 1建筑高度(m)地上 52.85 m 地下 5.45m北向角度()902 标准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2.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4.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5. 建筑声学设计手册6. 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7. 声学手册8.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 9. 建筑声学设计原理10.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2集3 评价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 50378-2014第8.1.2条、第8.2.2条对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控制项要求: 8.1.2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低限要求。 评分项要求:8.2.2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 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2 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4分。4 隔声理论概述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由此可将声音分为:1)空气声:声源经过空气向四周传播的噪声,如室外交通噪声。2)撞击声:两物体相互撞击产生的噪声,通过固体来传播,如楼板上行走的脚步声。 图4-1 空气声和撞击声通常将隔声分为两类: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墙、板、门、窗和屏障等构件及其组成材料常称为建筑隔声材料,对于入射声波具有较强的反射,使透射声波大大减小,从而起到隔声作用。4.1 空气声隔声为了表示材料及构件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常采用隔声量R这一指标来体现。 (4.1.1-1)式中:为构件的透射系数,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构件的透射系数越大,则隔声量越小,隔声性能越差;反之,透射系数越小,则隔声量越大,隔声性能越好。对于高声阻、刚性、匀质密实的围护结构,通常越密实的材料对应结构的隔声性能越好。4.1.1 质量定律1)理论公式如果把墙看成是无劲度、无阻尼的柔顺质量、且忽略墙的边界条件,则在声波垂直入射时,可从理论上得到墙的隔声量的计算式: (4.1.1-2)式中:墙单位面积的质量,或称面密度,kg/m2空气密度,kg/m3空气中的声速,一般取344 m/s入射声波的频率,Hz一般情况下,mf0c,即mf/0c1,上式便可简化为: (4.1.1-3) 如果声波并非垂直入射,而是无规入射时,则墙的隔声量为: (4.1.1-4)上述公式证明,墙的单位面积质量越大,则隔声效果越好,这一规律称为“质量定律”,单位面积质量每增加一倍,隔声量可增加6 dB。从上式还可以看出,入射声波的频率每增加一倍,隔声量也可以增加6 dB。下图表示了质量定律直线:图4.1.1-1 由质量控制的柔性板的隔声量由于本式是建立在理论上的许多假定条件下导出的,计算值普遍比实测大,并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所以一般隔声设计中采用经验公式进行隔声量计算。2)经验公式所有经验公式隔声量计算值,普遍小于理论公式计算值,并不同程度地接近现场实际情况,接近实测,所以经验公式比理论公式有实用价值。经验公式都是加进了实践的因素,即包括实验室测定、现场测定、主观评估、判断等研究成果,它比理论公式接近实际,已不再是完全符合质量定律中的假定条件。但这些经验公式的基本变量还是质量m,质量大小控制隔声量,所以这类公式还是以质量定律为基本理论的隔声量经验计算式,是理论上的质量定律向实践的延伸。4.1.2 单层匀质密实墙体的空气声隔声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性能和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关,并取决于墙本身的面密度、劲度、材料的内阻尼,以及墙的边界条件等因素。按照质量定律,一定面密度m的构件,其隔声量是随入射声波的频率的提高而提高。但构件的隔声不是在全部声频范围内都按质量定律控制,还受共振和吻合效应的影响,从而分为三个频率控制区,如图4.1.2-1所示:图4.1.2-1 单层匀质墙典型隔声频率特性曲线从图上可知,在不同频率时(低频、中频、高频),影响隔声性能的劲度、阻尼、质量控制现象。在很低的频率时,劲度起主要控制作用,隔声量频率的降低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增高,质量效应增大,在某些频率处,可能出现劲度和质量效应相抵消而产生的构件共振现象。4.1.3 多层复合板的隔声性能现在的节能建筑一般采取多层复合墙板达到节能保温的效果,这同时也可以增加墙体的隔声性能。多层复合板的隔声设计要点如下:(1)多层复合板一般35层,在构造合理的条件下,相邻层间的材料尽量做成软硬结合形式。(2)提高薄板的阻尼有助于改善隔声量。如在薄钢板上粘贴超过板厚三倍左右的沥青玻璃纤维或麻丝之类材料,对消弱共振频率和吻合效应有显著作用。(3)多孔材料本身的隔声能力差,但当这些材料和坚实材料组成多层复合板时,在它的表面抹一层不透气的粉刷层或粘一层轻薄的材料时,则可提高它的隔声性能。如5 mm厚的木丝板仅有的18分贝左右的隔声量,单面粉刷后,隔声量提高到24分贝左右,双面粉刷后隔声量可提高到30分贝左右。几种隔声结构隔声性能的实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4.1.3-1 改善多孔材料的隔声特性实例4.2 撞击声隔声楼板要承载各种荷载,按照结构强度的要求,自身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根据隔声的质量定律,楼板必然具有一定的隔绝空气声的能力,但是由于楼板与四周墙体为刚性连接,将使振动能量沿着建筑结构传播。楼板撞击声的隔声性能可以采用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n来评价,依据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6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GB/T 19889.6-2005测量得到规范化撞击声压级,用下式表示:Ln=Li+10lgAA0 (4.2)式中:Ln规范化撞击声压级,单位dB;Li接受室内平均撞击声压级,单位dB;A 接受室内吸声量,单位m2;A0参考吸声量,单位m2。撞击声的隔声性能测量时,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0规定的标准撞击器撞击楼板,楼板下房间测得的声压级越低,则表示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越好;反之,则表示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越差。5 构件空气声隔声量计算过程先计算构件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有效隔声量,再通过公式法计算获取空气声隔声计权单值评价量,进而获得空气声频谱修正量,最终求得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如下图:图5-1 构件空气声隔声量计算过程根据以上流程,并结合墙板与门窗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墙板和门窗进行空气声隔声量的计算,并将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和最终结果整理在5.5节中,而分步计算过程将会在后面小节中阐述。5.1 计算条件建筑声学相关标准中对建筑内外围护结构中各类门窗、墙体、楼板、屋顶及地面的隔声性能做出了明确要求。构件隔声性能与构造的材料和做法息息相关,例如,匀质墙体的工程材料和构造做法会影响其面密度,从而决定墙体的隔声性能。本项目中建筑围护结构详细信息可见下表:表5.1-1 建筑围护结构构造与材料清单构件材料厚度(mm)密度(kg/m3)面密度(kg/m2)总面密度(kg/m2)外墙聚合物砂浆518009410岩棉板3016051:3水泥砂浆20180036现浇空心混凝土墙板2001800360隔墙1混合砂浆10170017543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104505钢筋混凝土2002500500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104505混合砂浆10170017隔墙2混合砂浆10170017143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104505蒸压加气混凝土板(B05级)200500100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104505混合砂浆10170017屋顶C30细石混凝土(双向配筋)502500125479挤塑聚苯板B1级50251防水卷材、聚氨酯29002水泥砂浆20180036泡沫混凝土(=500)3050015钢筋混凝土1202500300楼板水泥砂浆20180036530C15细石混凝土(双向配筋)502500125挤塑聚苯板B1级20251水泥砂浆20180036钢筋混凝土1202500300石灰砂浆20160032挑空楼板水泥砂浆20180036424钢筋混凝土1202500300水泥砂浆20180036无机保温板4535016水泥砂浆20180036地面水泥砂浆20180036336钢筋混凝土1202500300SEDU提供墙板和门窗在各频率下的隔声和吸声参数供选择,如下:表5.1-2 建筑声学性能及数据来源 构件声学性能数据来源墙板空气声隔声量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楼板、地面撞击声隔声量建筑声学设计手册门窗和墙板吸声系数声学手册、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 、建筑声学设计原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2集5.2 构件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隔声量5.2.1 墙板各频程下空气声隔声量本项目墙板的各频程下空气声隔声量可以通过质量定律计算,或者直接通过构造数据库中给出的构造隔声参数选取合适的空气声隔声量;门窗的空气声隔声量直接参考相关声学资料,可从门窗隔声参数库中选取。符合质量定律构件的空气声隔声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R=23lgm+11lg+(-41) (m200kg/m2)(5.2.1-1)R=13lgm+11lg+(-18) (m200kg/m2)式中:R构件的空气声隔声量,dB; m构件的面密度,kg/m2; f 入射声波的频率,Hz;当采用构件质量定律计算时,将构件面密度代入上述构件空气声隔声量计算公式,即可得墙体各频率下空气声隔声量;当从构造数据库中自定义构造隔声量参数时,将直接给出该构件各频率下空气声隔声量信息,列入表5.5-1中。5.2.2 门窗各频程下空气声隔声量由于门窗隔声特性复杂,不适宜参照匀质墙体进行公式计算各频率下隔声量,本项目参考相关声学资料中相近构造的门窗的空气声隔声量进行计算,详见表5.5-2。5.3 构件计权隔声量5.3.1 墙板计权隔声量 获取在各频率下的隔声量之后,还需进一步求解其计权单值评价量,本项目依据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采用公式法计算计权单值评价量,以下为计算过程:现假设隔声量为X,且Xi为倍频程的隔声量,即对应上述有效隔声量,将上述所得倍频程下空气声有效隔声量代入公式(5.3.1-1)中,同时参考表5.3.1各频带基准值,先给定一个计权单值评价量的初始值Xw,按公式(5.3.1-1)进行试算得出不利偏差Pi,并判定Pi是否满足公式(5.3.1-2)小于等于10的要求,在满足要求的值中取最大值即为空气声隔声计权单值评价量,本章节计算所得组合墙空气声隔声计权单值评价量结果列于表5.5-1中。图5-2 空气声隔声计权单值评价量计算流程不利偏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5.3.1-1) 式中: 空气声隔声计权单值评价量; 表5.3.1中第i个频带的基准值; 第i个频带的隔声量,精确到0.1dB。通过上述公式试算所得计权单值评价量Xw必须为满足下式的最大值,精确到1dB (5.3.1-2) 式中:i频带的序号,i=15,代表1252000Hz范围内的5个中心频率; 表5.3.1 各频带基准值 单位:dB频率125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倍频程基准值Ki-16-70345.3.2 门窗计权隔声量门窗的计权隔声量计算与墙板计权隔声量(5.3.1节)计算原理相同,公式法计算计权单值评价量,计算结果列于表5.5-2中。5.4 构件空气声隔声频谱修正量 在得到门或者窗的计权隔声量之后需要对频谱修正量进行计算,频谱修正量是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的修正值。频谱修正量Cj按下式计算: (5.4.1)式中:j 频谱序号,j=1或2,1为计算C的频谱1,2为计算Ctr的频谱2; XW 空气声隔声计权单值评价量; 1003150Hz的1/3倍频程或1252000Hz的倍频程序号; Lij 第j号频谱的第i个频带的声压级; Xi 第i个频带的隔声量,精确到0.1dB。频谱修正量在计算时应精确到0.1dB,得出的结果应修约为整数。根据所用的频谱,其频谱修正量: C用于频谱1(A计权粉红噪声); Ctr用于频谱2(A计权交通噪声)。表5.4 计算频谱修正量的声压级频谱频率声压级Lij(dB)用于计算C的频谱1(倍频程)用于计算Ctr的频谱2(倍频程)125 Hz-21-14250 Hz-14-10500 Hz-8-71000 Hz-5-42000 Hz-4-6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中构件空气声隔声量频谱修正的要求,选择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或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将墙板或门窗在倍频程下有效隔声量、计权单值评价量以及上表中各频率/频谱对应声压级代入公式(5.4.1)中,即可得频谱修正量,计算结果分别列于表5.5-1和表5.5-2中。5.5 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构件的空气声隔声量由单值评价量和频谱修正量的结果体现,即将前述构件计权隔声量与频谱修正量进行加和之后获得,数据详见表5.5-1和表5.5-2中。表5.5-1 墙板空气声隔声性能计算详表 单位:dB构件计算过程参数分户墙构造作法混合砂浆 10mm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 10mm钢筋混凝土 200mm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 10mm混合砂浆 10mm面密度(kg/)543隔声量来源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不利偏差-计权隔声量54频谱修正量0.0隔声性能54限值低限:45,高要求:50结论满足高要求起居室外墙构造作法聚合物砂浆 5mm岩棉板 30mm1:3水泥砂浆 20mm现浇空心混凝土墙板 200mm面密度(kg/)410隔声量来源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不利偏差-计权隔声量54频谱修正量0.0隔声性能54限值低限:45,高要求:50结论满足高要求卧室墙构造作法混合砂浆 10mm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 10mm蒸压加气混凝土板(B05级) 200mm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 10mm混合砂浆 10mm面密度(kg/)143隔声量来源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不利偏差-计权隔声量50频谱修正量0.0隔声性能50限值低限:35结论满足低限要求起居室墙构造作法混合砂浆 10mm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 10mm蒸压加气混凝土板(B05级) 200mm水泥基无机矿物轻集料保温浆料 10mm混合砂浆 10mm面密度(kg/)143隔声量来源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不利偏差-计权隔声量50频谱修正量0.0隔声性能50限值低限:30结论满足低限要求卧室外墙构造作法聚合物砂浆 5mm岩棉板 30mm1:3水泥砂浆 20mm现浇空心混凝土墙板 200mm面密度(kg/)410隔声量来源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不利偏差-计权隔声量54频谱修正量0.0隔声性能54限值低限:45,高要求:50结论满足高要求分户楼板1构造作法水泥砂浆 20mm钢筋混凝土 120mm面密度(kg/)336隔声量来源建筑设计资料集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53.065.069.078.081.0不利偏差4.01.04.00.00.0计权隔声量73频谱修正量-2.0隔声性能71限值低限:45,高要求:50结论满足高要求分户楼板2构造作法水泥砂浆 20mmC15细石混凝土(双向配筋) 50mm挤塑聚苯板B1级 20mm水泥砂浆 20mm钢筋混凝土 120mm石灰砂浆 20mm面密度(kg/)530隔声量来源建筑设计资料集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53.065.069.078.081.0不利偏差4.01.04.00.00.0计权隔声量73频谱修正量-2.0隔声性能71限值低限:45,高要求:50结论满足高要求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的楼板构造作法水泥砂浆 20mmC15细石混凝土(双向配筋) 50mm挤塑聚苯板B1级 20mm水泥砂浆 20mm钢筋混凝土 120mm石灰砂浆 20mm面密度(kg/)530隔声量来源建筑设计资料集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53.065.069.078.081.0不利偏差4.01.04.00.00.0计权隔声量73频谱修正量-7.0隔声性能66限值低限:51结论满足低限要求表5.5-2 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计算详表 单位:dB构件计算过程参数住宅建筑中其他外窗构造名称平开铝合金三玻两腔5Low-E+19A(百叶)+5+9A+5隔声量来源倍频程中心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分频隔声量44.053.055.068.060.0不利偏差0.00.05.00.04.0计权隔声量60频谱修正量-5.0隔声性能55限值低限:25,高要求:30结论满足高要求6 相邻房间之间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性能相邻房间之间的围护结构由单一构件或者多种构件组合(下文称为组合墙)而成。不同于单一构件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评估,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旨在评估相邻房间噪声的干扰,要综合考虑构件自身空气声隔声性能、受声房间吸声量以及混响时间的影响,最终采用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获取空气声隔声性能,并作为评价指标。图6-1 相邻房间组合墙隔声量计算过程6.1 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隔声量下列公式展示了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各中心频率下的空气声隔声量的计算过程,先将第5章所得门窗和墙板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隔声量代入式(6.1.1)获得单一构件的声透射系数,再将门窗和墙板相关尺寸代入公式(6.1.2)中获得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再结合公式(6.1.2)和(6.1.3)获得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隔声量,结果分列于表6.1中。(1) 先求得单一构件声透射系数: (6.1.1) (2) 再求得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 (6.1.2) (3) 最后通过平均透射系数求得组合墙的实际隔声量,计算结果列于表6.1中: (6.1.3)式中: 多构件围护结构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空气声隔声量,dB; 多构件围护结构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平均透射系数; 隔声构件k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透射系数; 隔声构件k的面积,m2; 隔声构件k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空气声隔声量,dB。 表6.1 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各频率下空气声隔声量 单位:dB类别包含房间(编号)各频率下空气声隔声量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分隔楼板上下的房间之间207&310,323&201,324&201,325&202,.53.065.069.078.081.0104&27453.065.069.078.081.0324&232,325&233,326&22553.065.069.078.081.0105&272,106&270,107&271,323&253,.53.065.069.078.081.0108&26953.065.069.078.081.0104&204,47016&170553.065.069.078.081.04574&310,4704&307,1760&4661653.065.069.078.081.0259&114,359&4654,361&466453.065.069.078.081.0115&218,116&222,149&26953.065.069.078.081.0258&113,360&27253.065.069.078.081.0260&111,4564&36453.065.069.078.081.0115&271,116&270,45616&1769,45716&176853.065.069.078.081.0317&4634,319&268,4314&307,42116&176753.065.069.078.081.0120&268,229&110,1715&46316,1716&4671653.065.069.078.081.0126&21853.065.069.078.081.0332&21853.065.069.078.081.0206&36353.065.069.078.081.0117&268,210&364,311&268,312&4674,.53.065.069.078.081.0208&36353.065.069.078.081.0317&26953.065.069.078.081.0起居室与邻户房间之间116&102,117&102,118&101,119&101,.45.048.351.654.958.2相邻两户卫生间之间149&15645.048.351.654.958.2卧室邻户房间之间107&108,323&324,323&322,.45.048.351.654.958.2注:包含房间A&B,其中A表示接受噪声房间,B为与之相邻房间。若某一类别相邻房间中包含多个构造相同房间时,上表只显示部分房间编号。6.2 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的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1) 标准化声压级差在上述小节求得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倍频程下的空气声隔声量之后,要进一步获取房间之间组合墙的标准化声压级差,具体过程如下:首先,依据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4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GB/T 19889.4 2005和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14部分:特殊现场测量导则GB/T 19889.14 2010测得声源室和接收室之间的平均声压级差和接收室内的混响时间,结合参考混响时间,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出标准化声压级差: DnT=L1-L2+10lgTT0 (6.2.1)式中: L1 声源室内平均声压级,单位dB; L2 接收室内平均声压级,单位dB; T 接收室内混响时间,单位s; T0 参考混响时间,对于住宅,T0=0.5 s;同样,依据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 GB/T 19889.32005测得声源室和接收室之间的平均声压级,结合隔墙面积和接收室内吸声量,由以下公式得到隔声量:R=L1-L2+10lgSA (6.2.2)式中: L1 声源室内平均声压级,单位dB; L2 接收室内平均声压级,单位dB; S 隔墙的面积,单位m2; A 接收室内吸声量,单位m2。 联合公式(6.2.1)和公式(6.2.2),可得(6.2.3)式: DnT=R+10lgAS+10lgTT0 (6.2.3) 进一步可得房间之间组合墙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标准化声压级差的计算过程,如下式: DnTj=Rj+10lgAjk=1nSk+10lgTjT0 (6.2.4)式中: 房间之间组合墙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标准化声压级差,dB; 围护结构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空气声隔声量,dB; 单一构件k的面积,m2; 噪声接收房间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总吸声量,m2; 噪声接收房间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混响时间,s;其中和分别由(6.2.5)和(6.2.6)获得: (6.2.5)式中: 单一构件i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吸声系数; 单一构件i的内表面积,m2,这里包括内墙、内窗、地板和天花板; (6.2.6)式中: 噪声接收房间的容积,m3。分析上述公式中计算所需的参数,首先从6.1节中获取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各频率下空气声隔声量(见表6.1),对应公式(6.2.4)中的;而由构件倍频程下的吸声系数和构件的内表面积又可得;再进一步由噪声接收房间体积和获得。最后将,T0以及单一构件面积代入公式(6.2.4)中可获得房间之间组合墙在中心频率为j时的标准化声压级差,结果列于表6.2中。表6.2 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各频率下标准化声压级差计算详表 单位:dB类别包含房间(编号)各频率下空气声隔声量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分隔楼板上下的房间之间207&310,323&201,324&201,325&202,.53.065.069.078.081.073104&27462.774.778.787.790.783324&232,325&233,326&22562.674.678.687.690.682105&272,106&270,107&271,323&253,.88.191.183108&26963.775.779.788.791.784104&204,47016&170567.779.783.792.795.7884574&310,4704&307,1760&4661669.381.385.394.397.389259&114,359&4654,361&466469.881.885.894.897.890115&218,116&222,149&26971.083.087.096.099.091258&113,360&27272.084.088.097.0100.092260&111,4564&36473.685.689.698.6101.693115&271,116&270,45616&1769,45716&176875.487.491.4100.4103.495317&4634,319&268,4314&307,42116&1767101.1104.196120&268,229&110,1715&46316,1716&4671677.089.093.0102.0105.097126&21878.690.694.6103.6106.698332&21878.790.794.7103.7106.799206&363105.1108.1100117&268,210&364,311&268,312&4674,.81.393.397.3106.3109.3101208&36383.795.799.7108.7111.7104317&26983.695.699.6108.6111.6103起居室与邻户房间之间116&102,117&102,118&101,119&101,.62.265.568.872.175.454相邻两户卫生间之间149&15644.047.350.654.057.354卧室邻户房间之间107&108,323&324,323&322,.46.549.853.256.559.854(2) 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获取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在中心频率为j时标准化声压级差之后,同样按照前述5.3小节的计权计算方法,对上一步所得结果进行计权,得出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所得结果列于表6.2中。6.3 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空气声隔声频谱修正量在相邻房间之间组合墙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计算结束后进行频谱修正量计算,计算原理同公式5.4.1,其中的Xw对应组合墙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其中的Xi对应第i个频带的标准化声压级差,其他参数含义均不变,再结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根据各类建筑不同的相邻房间类型,得出相应的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或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频谱修正结果列于表6.4。6.4 相邻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性能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最终是由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频谱修正量决定,二者进行求和,所得结果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达标判定如下:表 6.4 相邻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性能计算详表 单位:dB类别包含房间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dB)频谱修正量(dB)空气声隔声性能(dB)限值结论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分隔楼板上下的房间之间207&310,323&201,324&201,325&202,.73-7(Ctr)66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04&27483-8(Ctr)75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324&232,325&233,326&22582-7(Ctr)75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05&272,106&270,107&271,323&253,.83-7(Ctr)76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08&26984-8(Ctr)76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04&204,47016&170588-7(Ctr)81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4574&310,4704&307,1760&4661689-7(Ctr)82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259&114,359&4654,361&466490-7(Ctr)83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15&218,116&222,149&26991-7(Ctr)84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258&113,360&27292-7(Ctr)85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260&111,4564&36493-7(Ctr)86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15&271,116&270,45616&1769,45716&176895-7(Ctr)88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317&4634,319&268,4314&307,42116&176796-7(Ctr)89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20&268,229&110,1715&46316,1716&4671697-7(Ctr)90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26&21898-7(Ctr)91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332&21899-8(Ctr)91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206&363100-7(Ctr)93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117&268,210&364,311&268,312&4674,.101-7(Ctr)94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208&363104-8(Ctr)96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317&269103-7(Ctr)96低限:51满足低限要求起居室与邻户房间之间116&102,117&102,118&101,119&101,.540(C)54低限:45,高要求:50满足高要求相邻两户卫生间之间149&156540(C)54低限:40,高要求:45满足高要求卧室邻户房间之间107&108,323&324,323&322,.540(C)54低限:45,高要求:50满足高要求注: C用于频谱1(A计权粉红噪声); Ctr用于频谱2(A计权交通噪声)7 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的要求,构件的撞击声隔声性能通过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来评价。楼板构造信息由表表5.1-1可知,本项目参考相关声学资料中倍频程下对应构造的楼板撞击声压级,计算楼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