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觉的特征听觉传示的信息类型与设计原则信息的听觉传示装置 1 8 1听觉特征8 1 1声音的波形 振动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 声源 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介质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音介质 2 单音 纯音 复音 具有一定的周期和只有一种简单频率 波形为正弦波的声音 称为单音或纯音 其他为复音 乐音 噪音 由频率成整数比值的几个纯音可以形成乐音 或周期音 由不规则波构成非周期音 或噪音 白噪音 包含各种可听到的声音 3 8 1 2 人耳与声波传导 1人耳的构造人的听觉器官是耳 耳包括外耳 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如图所示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有保护耳孔 集声和传声的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 鼓室以及连接鼓室与鼻咽腔的咽鼓管 内耳包括耳蜗 前庭和半规管 4 2声波的传导鼓膜 听骨 前庭窗膜 外淋巴 内淋巴 基底膜 蜗神经末梢 电信号 神经传导 听觉低级中枢 大脑听觉中枢 外耳 声能 中耳 机械能 内耳 液态能 中枢 电能 5 6 8 1 3 人耳的分辨能力 可听范围辨别声音的强弱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7 可听范围人的频率听觉范围 20Hz 20 000Hz声压听觉范围 0 00002Pa为听阈 20Pa为痛阈 8 辨别声音的强弱受过良好训练的被试者 在良好的声环境条件下 听觉器官能够觉察到0 5dB的强度变化 因此在人机系统设计运用强度变化传递信息时 必须考虑没有接受过训练的作业者 9 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听觉器官具有方位辨别能力 主要根据声信号到达两耳的强度差和时间差判别声源方向 其中对高频声信号根据强度差 对低频声信号则根据时间差来判断 判断声源的距离主要依靠人的主观经验 10 8 1 4 听觉的掩蔽效应 两种声音同时存在会出现声音之间的掩盖作用 1掩蔽的特征强的声音可以掩盖弱的声音听两个音调相近的声音 所听到是被低频调制了的单频声音 一个声音为另一个声音掩蔽的现象 叫做掩蔽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而增强的现象 叫掩蔽效应 11 2掩蔽效应的范围从掩蔽效应曲线8 4可以看到 曲线上的一些凹谷 思考一下其特点是什么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2 2019 12 27 13 3残余掩蔽掩蔽声去掉以后 掩蔽效应仍然会存在一会儿 人的听阈复原需要一定的时间 我们称为残余掩蔽 这是一种听觉疲劳 与刺激的时间和强度有关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14 4掩蔽对语言的影响噪音对语言的掩蔽不仅使听阈提高 对语言的清晰度有影响 噪声超过说话10 15dB 必须全神贯注才能听清 噪声超过说话20 25dB 根本无法听清说话声音 噪声在800 2500Hz 人的语言频率 影响最大 15 8 2听觉传示8 2 1听觉传示的信息类型 机械声信息 语言声信息1机械声信息与语言声信息的比较 16 2适合机械声系统的信息类型非常简单又暂时的信息与后续信息无关的信息 应急信息 需要立即作出反映的信息 等 17 3适合语言声系统的信息类型需要灵活机动的通信场合 需要能辨别信息源的场合 听者未掌握信号编码的场合 信息涉及到一些准备时间的场合 等 18 8 3听觉传示信息类型和设计准则 一致性原则选用反映物理量的信号和编码时 应当选用使用者熟悉或在逻辑上有联系的信号及编码 渐进性原则信息表示复杂内容时 信号可以分为两步或三步设置 19 不变原则 同样信号表示同样的信息内容 不混杂 不交叉 这样可以提高识别度 适应原则 信号强度不宜过大过小 要适应人的承受能力和识别能力 20 8 3信息听觉传示装置 8 3 1声纳利用水声进行定位 定向用的装置叫做声纳 送波用声纳装置 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 碰到目标时产生回波 经过多普勒频移等等装置系统 对回波分析 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受波用声纳装置 不主动发射声波 通过装置接受水中目标的噪声场 得出目标信息 21 声纳 22 8 3 2水声测深装置 在船上向下发射声脉冲 测出发射和收到回波的时间就能知道海深了 把测深仪的功率加大 频率降低 则发出的声波就能透射进海底地层 并能记录不同地质层间的反射 这就构成了海底地层剖面仪 将测深仪的发射 接受固定在海底 接受海面回波 就可以测量海面波浪 潮汐 23 8 3 3水声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