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除部分病毒以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生物细胞内的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3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4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5埃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科研人员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后,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如图),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R型细菌的培养基A该实验证实了DNA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该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该实验证实了DNA水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该实验是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主要环节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15N、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8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的RNABTMV型的RNA和HRV型蛋白质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的RNA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的RNA9玉米根尖细胞的遗传物质及其分布是()ARNA,细胞溶胶中BDNA,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CDNA,细胞核、线粒体中DDNA,细胞溶胶中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C D1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项?()1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二、非选择题13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应含放射性物质,下层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最终结果显示:离心后,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所体现的实验方法是_。(2)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物质含量_,其原因是_。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属于误差的来源呢?_,理由是_。(4)在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沉淀物中也出现少量放射性物质,为排除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_。(5)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简要说明)。_。14R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多糖类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埃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材料、用具:S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埃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3组实验: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培养基,R型菌落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R型活细菌培养基,R型菌落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培养基,R型菌落S型菌落(1)埃弗里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4组实验,请按照的表达式写出第4组实验方法和结果:_。(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从组实验可知,S型细菌的DNA或基因能否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_。(4)有人认为,上述4个实验并不能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理由是_。(5)实验中涉及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来区分,区分的依据是_。15某科学家做“杂种”病毒侵染实验。车前草病毒(HR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都是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由于所含RNA不同,因而侵染后导致的植物症状不同(如图a、b所示),将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使其单独感染植物;或使不同病毒的RNA和蛋白质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杂种”病毒,然后使其感染植物(感染图示如c所示)。(1)图a、图b的表现症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_。(2)写出叶片、叶片、叶片表现出的感染症状。_、_、_。(3)从以上感染实验可知,起感染作用的是_。(4)以上实验证明_。(5)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参考答案1解析: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不是因为细胞中DNA含量比RNA多。答案:D2解析:“杂交病毒”丙的遗传物质来自乙病毒,因此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都与乙病毒相同。答案:D3解析:科学家格里菲思只是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推论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没有具体证明何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答案:D4解析:科学家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同样,科学家又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研究它们的作用。两个实验的方法虽然不同,但设计思路是相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没有发生DNA重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两实验都没有发生DNA突变。答案:C5解析:中R型菌中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没有S型菌生长,证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中加入S型菌的荚膜多糖,没有S型菌生长,证明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也没有催化作用,因此无酶活性;中加入DNA,培养皿中长出了S型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中加入经DNA酶处理的DNA,DNA酶催化DNA分解,无S型菌,进一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其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6解析:为了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而增加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水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D7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过程中的物质合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S等,所以用15N、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其实标记了噬菌体DNA分子中的N和P,以及蛋白质分子中的N和S。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子代噬菌体中的蛋白质的原料全部来自于细菌,所以蛋白质外壳中不含有放射性;由于子代噬菌体的DNA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的,所以可以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和32P。答案:B8解析:TMV与HRV型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由于其遗传物质是RNA,用这种新品系病毒去感染烟草,注入烟草细胞的只有TMV型的RNA,其遗传物质RNA会在烟草体内利用烟草的化学成分来合成RNA,并以此控制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子代病毒的RNA及蛋白质都是TMV型。答案:C9解析: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时,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DNA的载体,但玉米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结构。答案:C10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第一步和第四步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第一步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第四步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方面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11解析:在开始阶段由于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R型细菌数量下降,由于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数量增多,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进而引起R型细菌数量上升。答案:B12解析: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都是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合成的。答案:A13解析:(1)赫尔希和蔡斯研究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2)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理论上,上清液中放射性应为0,因为噬菌体已将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在离心时会随着大肠杆菌而沉淀。(3)若在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有两种可能:噬菌体侵染时间太短,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或者噬菌体侵染时间太长,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4)可以通过检测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是否含有35S予以排除。(5)由于噬菌体是严格寄生的,因此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而应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后,再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得到大量含有35S的噬菌体。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噬菌体已将自己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3)升高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4)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是否含有35S(5)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该大肠杆菌,即可以得到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14解析:(1)本题直接考查教材内容,第4组实验方法是用DNA水解酶处理S型细菌的DNA后再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观察结果,应该只有R型菌落,因为S型细菌的DNA水解后其生理功能丧失。(2)比较上述4组实验可以得出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3)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并与它的DNA实现重组,即能说明S型细菌的DNA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4)由于该实验没有证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通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所以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5)S型细菌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答案:(1)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培养基,R型菌落(2)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3)能(4)本实验未能证实蛋白质和荚膜多糖通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5)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形成的菌落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喷涂预处理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聚丙烯装置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公墓管理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松香蒸馏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精密电成型网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托小衔接教学的整改与完善措施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与应对指南
- 矿井通风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煤气中毒防范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施工现场安全员工作日志范本
- 分红会员合同范例
- 2025年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秋季养生秘笈》课件
- 人员保密管理方案
- 信息技术(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4年北京昌平一中初二(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高中数学项目化教学案例
-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江苏金陵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连乘与实际问题(课件)
- 部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