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防工程方案模板序 言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武汉位于湖北省地域中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明朝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明藩王文化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还对湖北明清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明朝为了加强统治,往往选择重要城邑和土壤肥沃的地方,将皇子分封为当地藩王,共有藩王余位。湖北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藩王最多的地区之一,楚、湘、辽、郢、襄等共位藩王均受封在湖北。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风景区内,占地亩,包括陈列馆、文物库房建筑、文物整理修复用房建筑等,将集中展示全省明清古建筑和历史文物。 全国现已清理或发掘的明藩王墓仅10余处,其中湖北已清理和发掘的明藩王墓就有5处。累计出土的明藩王文物数量之多、文物之精美程度,也为全国之首。1990年发掘的武昌龙泉山明楚昭王墓、2001年发掘的钟祥明梁庄王墓,2005年发掘的钟祥明郢靖王墓,不仅再现了绚丽的地下宫殿建筑,而且还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珍贵的文物。如梁庄王墓出土文物51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其规模仅次于明代皇陵定陵。 为此,对博物馆的安防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安全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做到万无一失。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根据以前所做博物馆和借鉴其他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经验,通过反复调研和论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广泛吸收先进技术,造价合理,质量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扩充的原则,编写了湖北明代藩王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敬请专家审议。第一章 湖北省明代藩王博物馆工程概况1、任务来源我公司()受博物馆的委托,根据博物馆编制的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任务书以及博物馆现场勘察报告,并按照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和遵照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以及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内容,负责本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方案设计。2、风险等级及工程规模古建筑的原样复制,本身就是文物,加上每栋建筑内都有器皿、家具和各个藩王墓出土文物等,配上房子背后的故事,该博物馆集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于一身,因此博物馆风险等级为一级风险单位。根据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建设需求,双方交流表明,建设一套一级防护安防系统,并为博物馆建设一套公共广播系统。3、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投资情况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61亩,总建筑面积12022平方米,其中,迁建建筑6022平方米。 据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风景区内,占地亩,包括陈列馆、文物库房建筑、文物整理修复用房建筑等,总投资多万元,将集中展示全省明清古建筑和历史文物。其中安防建设将投资600万,用于建设一套一级防护安防系统和公共广播系统。4、公司承诺通过对博物馆的详细勘察,我公司承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规定的相关条款,充分理解设计任务书的有关内容,联系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同时对设计方案涉及的相关资料严格保密,以期根据方案建成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达到对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防护的目的。第二章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是进行方案设计的基本准绳,是安防系统的准则,为使方案设计合理,减少工程的盲目性,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改造能够符合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符合系统工程安装、使用规范和管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下列相关的文件资料、规范和规定:第一项 基本依据一、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设计任务书二、 博物馆现场勘察报告三、 博物馆提供的建筑物使用平面图第二项 安防通用标准和规范四、 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五、 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六、 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七、 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八、 GA/T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九、 GA/T 70-200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十、 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第三项 防雷技术规范 十一、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四项 文博系统专用标准和规范十二、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十三、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第五项 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十五、(91)文物字第79号关于加强文博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十六、(95)文物保字第492号关于加强文博单位安全防范报警工程申报审批验收工作的通知;十七、文物博发2000044号关于加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十八、其他有关文件。第六项 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十九、IEC 60849 用于紧急播放状态下的音响系统的一般要求二十、SJ/T 10406-93 声频功率放大器测量方法二十一、GB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二十二、GBJ 116-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二十三、GA/T 644-2006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第三章 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第一节 系统设计原则根据GB 50348规范第3.1.5条规定,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2、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映相协调。3、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的要求。4、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5、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6、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7、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第二节 设计指导思想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提高设计水平、完成设计任务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在设计工作中严格遵循如下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发布实施的政策、法规、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使设计不偏离政策、法规的要求和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2、严格按照博物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现场勘察和调研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作为设计要素,按照工程程序与要求进行设计,使设计一次完善到位,为确保工程质量和预期效果打好基础。3、由于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是以建设单位的建筑物为基础、为依托,以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为依据,这就必然的要与建设单位密切合作,并得到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工程设计才能顺利进行。为此,必须做好服务工作,为双方合作打好基础。4、认真学习贯彻GB 50348-2004标准所提出的七项设计原则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是搞好工程设计的保障。5、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防范观念,克服单纯技术观点,使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使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的设计原则得到充分体现。6、树立优化设计思想。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优质工程,以保障安全防范工程的有效性,可靠性和适用性,防止“华而不实”的倾向出现。7、布防设计要因地制宜,要尽力实现纵深防护。以达到防范严密,常备不懈、无懈可击的防范效果,杜绝“漏报警”和最大限度的减少“误报警”。 8、主要器材、设备要选用性能价格比高,有国家质量认证或国际质量认证的产品。 9、设计要反映工程全貌,设计内容要全面、系统、文字阐述简练、清楚,易于理解,图纸规范、系统、齐全,表达明确一目了然,从而使方案具有可审性。10、树立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做好保密工作。第 四 章 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第一节 制定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的原则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是以系统的构成为基础,根据程序和规范要求,对工程设计原则的量化,是进行系统工程设计必须达到的技术目标,同时也是施工、测试、验收的标准,所以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是设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定必须达到:科学性: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联系报警及监控设备的研发趋势,围绕相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依照此性能指标设计的方案以及依照此方案完成的系统工程的建设,达到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具备使用简单和良好的可维修性。合理性:制定的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必须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既要达到防护的要求,又要节约投入,充分体现技术性能指标的严肃性。全面性:技术性能指标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灵魂,是包括设计与施工的标准,涉及到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所以必须体现出性能指标的完整性。第二节 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一、入侵报警系统1、漏报警:0;2、探测器探测率(设计值):100%; 保障措施:采用多种防范手段对防范区域进行多重覆盖,在某个或某种探测手段失效时仍有其它备份的探测手段对防区进行防护。3、日误报警次数:系统探测器输入总数量的0.5-1%(经验值);保障措施:采用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报警设备避免探测器数量过多,满足设计需求并能保证不漏报即可探测器选用双技术探测器,多重鉴别,减少误报采用防宠物并带语音预警技术探测器,减少误报合理分布探测器位置,避免安装在热源、流动空气、大功率无线信号、电动机等干扰源较强的地方。4、报警响应时间:2S保障措施:选用质量稳定,总线延时时间短的报警控制设备。报警总线、电源线路的截面积应大于1平方毫米。5、联动响应时间:4S保障措施:选用联动动作响应快的设备。所有报警信号均启动控制中心警号。现场均采用红外灯,无需联动。6、警情确认时间:20S保障措施: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发挥值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训练有素。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7、警情通报到位时间:20S保障措施: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发挥值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训练有素。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8、报警声响度:80dB保障措施:选择声响度80dB以上报警器。9、处警响应时间:3min保障措施: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发挥值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卫队伍训练有素,有完整的可行的处警预案,熟悉现场环境。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责任。10、入侵延迟时间:10min保障措施:防护部位建立物理防护。建立纵深防护形成多道防线。目标防护物措施到位,合乎规范。11、报警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5000小时;保障措施:采用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报警设备。设计合理原理通顺线路布局合理可靠,有良好保护良好的维护保养。12、报警系统验收后首次故障时间 90天;保障措施:进行试运行,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故障率。终端,传输、前端设备反复检查。传输线路接线点位检查。试运行期间反复操作,检查系统可靠性。二、 视频监控系统1、探测技术指标输出信噪比45dB;分辨率470TVL;室内最低现场照度0.5LX;室外最低现场照度0.03LX。2、传输技术指标信噪比49dB;视频信道带宽7.5MHz。3、控制技术指标 图像能手动切换、编程自动切换,具有单时序和群时序切换;可遥控前端云台与镜头;提供RS-232、RS-485接口,可通过上位计算机接入多媒体监控系统;视频信号丢失监测报警;与音频同步切换。4、显示记录技术指标 视频信号分配器的信噪比47dB; 显示设备的信噪比47dB; 显示分辨率470TVL视频标准:NTSC(525线,60场/秒),PAL(625线,50场/秒)显示分辨率:704*576; 单画面记录分辨率:720*576; 单画面记录回放分辨率:352*288。 图像画面显示达到4级以上图像等级不低于四级三、声音复核系统报警联动声音复核与录音信噪比40 dB;频率响应;20Hz 20kHz;拾音面积:10平方米-150平方米;灵敏度:-30dB/MW;指向特性:全方向性;工作环境温度:-25 70;输出阻抗600欧姆非平衡;保护电路雷击保护、电源极性反转保护;输出信号幅度2.5Vpp/-25db;信号处理电路DSP数字降噪, AGC声音自动增益;动态范围104dB (1KHz at Max dB SPL);四、电子巡查系统 显 示: LCD显示 ;发 卡 数: 不 限;读卡识别时间: 0.2 ;感应距离 : 3-8cm;通讯格式: USB ; 抗静电干扰能力:15kv。五、出入口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1、门禁系统 主机操作响应时间小于2s; 系统计时精度不低于5s/dg;各计时部件计时精度不低于10s/dg;误识率不大于1/n(max)。2、对讲系统通讯:双工通讯;应答和主呼通道的频率响应在400 Hz 3400 Hz;信噪比;应答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30 dB;主呼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35 dB;非线性失真:当激励生压为0 dBPa时,应答通道非线性失真应不大于7%;当激励生压为0 dBPa时,主呼通道非线性失真应不大于7%;实现主机与分机之间的群呼与分别呼叫;室内振铃声级不小于70dB。六、公共广播系统1. 声场强度:噪声声强除停车场声场强度较高(5556dB)外,其它建筑环境 一般为2545dB。声场均匀度:声压级均匀,变化范围在8dB左右为好。2. 可懂度:检测声音清晰度的主观评定指标。3. 扬声器系统的性能指标:吸顶扬声器的频响范围在100Hz14KHz就可以满足要求。功放的频响范围应优于扬声器的频响范围。4. 功率放大器的配置: 功放的容量按:P=KPi格式计算 其中Pi为第I支路扬声器装接容量,K为同时系数 本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办公区域广播K取0.3 公共区域广播K取0.6 本系统紧急广播系统: K取1.5(广播范围按照最大可能时选取)5. 背景音乐:室内声压级均匀,平均声压级噪声等级(35)dB。频带 在 10012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6. 紧急广播:紧急广播系统是以听音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听到清晰、准确的声音作为设计目的其设计指标为:室内声压级均匀,平均声压级8894dB;频带在10060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根据前面所述噪声级可以确定本设计的平均声压级: 背景音乐声压级6070dB; 紧急广播声压级8894dB.七、传输特性单模光缆;FC/PC接口;光纤传输视频、音频、数据信号;MTBF大于5000H;信号无色散、交调失真。八、供电系统对交流电源采取稳压、稳频措施,空调等大型用电设备单独供电。博物馆6KVAUPS电源为备用电源,停电后不间断自动切换,保证入侵报警系统正常工作24小时,监控系统正常工作9小时,市电恢复供电后自动切换并对电池进行充电。九、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与防雷接地分离设置;防静电与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第 五 章 系统构成及功能设置 第一节系统构成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的构成,是以安全管理系统为中枢,以入侵报警系统为核心,以声音复核系统、图像复核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和安防专用通信系统为补充,并配置公共广播系统,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和巡查保安力量为基础,各子系统之间既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点、线、面、空间防范组合的有机防控体系。该系统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平台,在应用软件的支持下,通过系统集成,构成一个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功能完善,综合防范能力强的现代化的安全防范系统。为了满足设计任务书的上述要求,关于系统构成,做如下设计。技防体系结构如下图: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电源供给系统视频监控及图像复核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声音复核系统出集入成口对控讲制和系门统禁通讯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安防管理系统 一、各个系统的构成1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构成模式 系统构成基本模式:报警响应控制器传输介质探测器 本次系统设计报警系统构成模式:输入模块输入模块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输入模块串口扩展块总线总线管理电脑探测器 该系统通过各种探测技术对展厅、陈列室和其他高风险地区进行纵深防护方式布控,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交叉的严密防护网,达到提前预警、阻止犯罪的目的。报警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中之重,须采用各类防盗报警器对库房进行布防。对于报警系统的设计应遵循高度稳定、分区管理、条理清晰、易于联网的原则。(1)在报警防区多的情况下采用总线制的传输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布线量,而且在扩充防区时十分方便,容易实现各类相关设备的联动(2)采用专业报警主机达到接警稳定、控制方便、可与监控中心及110联网,并且可独立运行,不受其他设备的制约;(3)控制大型报警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通过计算机对多套报警主机进行统一管理,记录各类信息(报警信息、撤布防信息、用户信息、系统监测信息等)、区域主机遥控。(4)周界报警是入侵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界报警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反应时间,系统设计采用4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进行设防,进行24小时防护,防止有人攀越围墙或进入楼房。2、视频监控系统(1)系统概述该系统通过各类摄像机(固定式、全方位式等)对博物馆内:陈列室、展厅等的文物,博物馆院落区域的出入人员进行监视、观察、复核、记录,达到监控及管理目的。 系统构成基本模式:监控系统摄像部分控制部分传输部分显示与记录 本次系统设计监控系统构成模式云台摄像机云台摄像机 :解码器解码器摄像机 音视频分配器码分配器摄像机拾音器硬盘录像机监视器视音频矩阵 报警信号 管理电脑 232信号监视器监视器(2)控制方式选择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方式是首要问题,根据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控制方式上选择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视频安防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工程由微型计算机、数字硬盘录像机等主要设备组成。(3)录像及存储方式在安全防范系统中数字硬盘录像机作为图像及声音的存储关键设备。具有模拟录像机无法比拟的高清晰数字录像、信息检索方便、丰富的系统设置、强大的网络连接功能。利用硬盘录像机的网络功能,实现先进的管理等技术手段。以达到完美结合,形成技术领先、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数字控制系统3. 声音复核系统该系统通过音频探测器在发生报警时对报警现场发出的各类声音进行采集、分析复核,达到确认报警的目的。采用音频手段作为系统的功能,不但满足报警复核需要而且特别在夜间起到及时发现敲击、钻洞、敲门等突发事件的作用。现场的声音通过硬盘录像机录制在硬盘上作为重要资料和报警佐证。4. 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由对讲和门禁系统集成。集成出入口系统主要由对讲部分、身份识别部分、传输部分、执行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及响应的系统软件组成。本次设计出入口系统具有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功能。集中管理,通过对讲呼叫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通过门口可视对讲机进行身份验证后,在管理中心执行开门。分散管理,相关人员可通过身份识别卡进入,同时相关记录进行自动存储。系统构成模式如下:执行部分管理/控制部分识读部分可视对讲部分身份识别卡或钥匙电源 5. 巡查系统在线式巡查系统实时管理保安巡查人员的巡视情况、对巡查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其巡查到位,并对异常情况紧急处理。采用IC卡作为巡查卡,IC卡读头作为巡查点、巡查员携巡查卡,按预先排好的巡查班次、时间间隔、线路到各点巡视。 在线巡查系统由计算机、发卡器、网络收发器(通讯卡)、前端控制器、巡查点等设备组成。保安人员到达巡查点并触发巡查点,巡查点将信号通过前端控制器及网络收发器送到计算机。设计系统构成为: 巡查系统配置辅助通讯工具无线对讲机,保证和控制中心保持及时通讯,保证巡查人员安全.6. 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构成由节目源设备、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设备、传输线路和扬声器四个部分组成。其结构如以下图:节目定时器分区寻呼器寻呼话筒第1区第N区分区选择器 B A播放器喇叭或音柱报警/寻呼功放广播前置放大器卡座 CD 收音背景音乐功放寻呼话筒时序器至各设备7、通讯系统预先设置报警语音信息,设置四组电话号码,与电信部门网络驳接,有警情时能自动及时将情况通报上级领导及相关安全人员。8、安防管理系统安防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组合式和集成式。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为集成安防管理系统。通过统一的通讯平台和管理软件将各个子系统联网集成,从而实现对全系统的集中管理、集中监视和集中控制,即安防管理系统。9、电源供给系统安全技术防范中电源供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系统不间断工作运行的问题。在供电设计中心、以市电供电为基础,利用现有的供电系统作为安防系统的日常基础供电。在市电中断的情况下采用UPS不间断电源进行供电。博物馆自身供电采用3相5线制专供系统,供电系统可靠。所以,本系统供电设计时供电主要采用市电供电,配置UPS电源。安防系统供电控制设立的配电箱,将各类电源进行分控制。供电控制分为摄像机电源、显示器电源、主控设备电源、DVR电源。在安防系统中报警系统是主要的防护手段,根据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动技术要求中4.5要求,报警系统备用电池的持续供电不小于8小时。根据GA/T 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中4.5.4备用电源要求,监控系统持续供电应不小于1小时。因此在报警、监控系统供电设计中心区域报警主机配置备用电池,容量需满足规定要求。在满足报警系统供电规定要求的前提下,使用UPS电源作为整个安防系统的主要备用供电手段。整个安防系统的不间断电源设置采用UPS电源供电模式。二、传输系统信号传输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环节,必须使各类信号传输准确、可靠;满足衰减小、延迟小、抗干扰的要求。1、报警信号传输:入侵报警探测系统是整个安防系统的核心,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依据现场勘察报告及规定和规范等相关标准,采用总线制的传输方式。考虑到报警主机对前端设备的巡检问题,所以采用电缆传输。用光缆传输,主机对前端设备无法巡检,无法判断前端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报警总线信号传输采用RVV2*1.5线,传输1.2KM后加总线延伸器传输。报警前端探测器信号传输采用RVV4*0.5线传输。2、音视频信号传输:博物馆面积比较大,建筑物分布分散。机房到最远展厅之间直线距离为1200多米。音视频信号的传输对线缆的要求较高,而信号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安全防范系统的总体效果。因此音视频信号的传输采用光缆传输。前端音频信号到光端机之间传输采用屏蔽电缆RVVP3*0.75。前端视频信号到光端机传输之间传输采用屏蔽电缆SYV-75-5-1。3、电源传输博物馆建筑物分布分散,供电采用星型方式供电。距离机房比较远的展厅采用VV22 3*4平方电缆传输,距离机房较近的展厅采用RVV 3*2.5平方电缆传输。4、布线的冗余电缆:音视频电缆、电源电缆、控制解码电缆冗余量按照10%留取,报警总线量按照1:1留取。三、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设计 1、系统安全性设计 系统安全性设计包括物理设施安全性设计、技术措施的安全性考虑及人员主观的安全保证措施,以及系统设备防雷的安全性设计。 物理设施的安全性设计是指对特定位置的物理防护手段。禁区、防护区的门采用三防门,禁区窗户玻璃采用防弹玻璃,监控中心设于禁区内,进入监控中心的通道安装三防门等措施。据了解三防门为防盗:这是门的基本功能,门体能够防撬,使用一般手工工具,15分钟内不能撬开。门锁能够防钻,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防火:门体由金属制成,在火灾时,一定的时间内,能够防止明火和烟气扩散,防止火灾蔓延。防寒:门体内有保温材料,安装上三防门,就可以不再装普通门。 在技术措施上,采用多层次的纵深防护体系,多种技术手段保证防区的安全。监控中心设有出入口控制设备、紧急防劫持按钮和直通110报警中心的通信通道,确保监控中心的安全。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A、防雷概念为了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的防雷保护,正确选择和使用防雷保护设备,采取可行的布线、屏蔽的方式,可有效地提高监控系统的抗击能力,优化系统防雷性能。B、博物馆安防系统综合防雷设计前端防雷主要针对室外设备,室内设备仅考虑防止因雷电过压对设备的影响,室外设备需同时考虑直击雷的危害。室外摄像机安装三合一的避雷防雷装置,对视频电缆、电源线、控制电缆防雷保护。由于信号线传输距离长,耐压水平低,容易感应雷电流而损坏设备,在设计信号传输线时必须考虑到信号的传输率和信号电平、雷电能、电量等参数。室外前端设备设计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C、系统接地接地是避雷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保护值班人员防触电保护的最有力措施,同时也是终端设备消除静电及干扰的有效方法。接地电阻越小,人身和设备的危险性就越小。对于控制中心场地的联合接地电阻要求1欧姆,并且采取集中接地的方法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电子设备的接地方式有独立接地和联合接地。独立接地电阻值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大于4欧姆,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系统共设,但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本设计接地采用联合接地。 人员的安全保证是最主动的,电子巡查系统就是以人的主动巡查保证防区目标的安全。2、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设计从多个方面保证系统的可靠性。1) 系统设计采用冗余设计:视频矩阵最大可切换1024 路视频输入信号和128 路视频输出信号,留有较大余量以备以后扩容、接口损坏替换;另外报警主机具备网络接口和串口接口,以备以后系统升级集成备用。同时用了4台报警主机,每台报警主机容量可达248防区,预留有足够冗余。2) 选用知名厂家设备,保证设备的可靠性。矩阵选用AB网络功能产品,该产品已在很多大型工程及博物馆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报警设备选用博世的产品,该产品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3) 传输线路的可靠性:信息传输的电缆都按规范或标准设计,并按一定比例留有备份,保证系统信息可靠传输。4) 报警信息的可靠性设计:采用了视频图像加声音复核的双重复核手段,降低系统误警干扰。第二节 系统功能设计湖北省明代藩王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控制为核心,以入侵报警为主,图像复核为主要手段,音频复核为辅助手段,在出入口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巡查系统、电源供给系统、广播系统以及系统接地的支持下的多功能系统。一、安全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设置安全管理系统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平台,在丛文GCW9000-1.51报警监控系统应用软件的支持下,通过系统集成构成一个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功能设置完善、综合防范能力强的现代化的安全防范应用系统。1、安全管理系统构成1.1集成管理软件简介丛文GCW9000-1.51警卫中心是一系列具有多媒体平台,操作简单直观的多功能集成保安系统软件,它可任意扩充选择报警、巡查、监控、门禁等功能模块,通过电脑串口连接相应的保安系统设备,在统一的多媒体电脑平台上进行集中管理,并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联动、协调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硬件设备和工程的数量,提高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保安管理中心的工作效率。最主要应用与2008年奥运场馆、民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和各大博物馆。 图 1 警卫中心集成软件统一的平台界面1.2集成管理软件结构如下系统结构图,警卫中心集成软件将报警、巡查、门禁、CCTV等系统集成在统一的软件平台,通过同一的软件界面可以方便地监控报警、巡查及门禁状态,应用声音、电子地图等多媒体功能,直观地了解各点状态,并且可以联动监控设备及联动大型电子地图板,即时了解相关系统的动作状态。串口扩充卡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巡查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声音复核系统(新开发模块)局域网终端电脑Internet统一的集成平台广播系统(新开发模块)图 2 警卫中心集成系统结构图可视对讲中心主机可视对讲1、3集成管理软件功能:(1)警卫中心系列软件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WINDOWS操作平台软件可运行于WIN98、WIN NT4.0、WINDOWS2000及WINDOWS XP操作系统,稳定可靠; 模块化系统集成警卫中心可以很方便地选择报警、巡查、门禁、CCTV、考勤、停车场、消防监控等各种类型的软件模块,从而在一个软件上集成所有的安防系统进行监控,也可以单独作为其中一个系统的专用监控软件。 多媒体操作语音报告警情的发生,提醒值班人员的注意,提高效率。 多级电子地图显示任意多级电子地图显示,可以在地图上设置用户、报警点、巡查点、摄像机、门禁、联动开关等,并可通过地图直观显示各种设备的状态及直接控制。 灵活设置的分类显示板通过显示板技术,可以分类以列表方式显示报警点、用户、巡查点和门的状态。 可自定义的打印、显示信息的内容和格式通过模板技术,可以使警卫中心打印、显示的信息内容符合不同的保安中心的需求。 方便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提供完善的数据维护工具,除了备份数据外,即使在数据库遭到意外破坏时,仍可以利用修复功能恢复。还可设置定时自动备份报警数据。 软件看门狗独特的软件看门狗功能可以用户在本机或在同一网络里的计算机监视软件运行状态,一旦出现死机立即以多媒体方式提示,以便及时恢复软件功能。 提供软件接口软件提供的编程接口可让系统开发人员直接编程实现与其它系统的无缝集成,如CCTV等联动输出。 网络功能实现报警信息转发警卫中心系列软件通过简单设置就可以向丛文系列报警软件(包括警卫中心、警讯中心、天网中心、天网终端等)转发报警信息,实现多级联网。 可输出大型的LED地图显示(选购)可连接接多个输出模块,把每个报警点、用户、巡查点或门的不同状态通过LED闪烁方式显示在地图板上。还可以作为联动输出,驱动灯光等其他系统。(2)功能1.3.2.1分区电子地图与显示板分区电子地图可由用户自行绘制或由扫描仪扫描输入,可根据需要在系统中设置任意多级地图显示,通过在地图上设置的关联点实现多个分区图之间的直接跳转。各分区电子地图上可以任意放置报警点、防区点、门、摄像头及巡查点,以便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各点实时状态不同将以不同的图标显示,直接单击图标可查看用户、防区、门及巡查点等的基本资料并能通过鼠标操作对相应点进行控制。如图3分区电子地图所示。若设置了分区图联动,在收到用户报警信号时,还将自动弹出该报警用户或该报警防区的主分区图。图 3 分区电子地图显示板是可以自行设置的一种直观显示用户、防区和巡查点当前状态(以颜色灯表示)的表格。操作者可设置多个显示板分别用于表示所有用户、所有防区、所有巡查点和门的状态。如图4显示板所示。利用显示板对其进行监视并可在显示板上对用户与防区进行控制。图4 显示板1.3.2.2事件显示与处理警卫中心集成系统事件的发生显示在事件弹出窗、事件资料窗及事件清单栏中。操作者可对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适当的处理或预处理。事件清单栏事件弹出窗事件资料窗图 5 事件显示窗口事件显示警卫中心集成系统收到事件信号(如撤布防信号、报警信号、巡查信号或系统报警信号等)时,会在由屏幕的右上角自动弹出事件弹出窗,显示该信号的简单资料,约10秒钟自动消失,同时在事件清单栏显示未被自动处理掉的相关记录,并在该记录未被处理掉之前将一直显示屏幕上,使操作员在处理其他操作时仍能看到当前未处理的记录。当“显示“开关打开时,可以在事件资料窗看到未被处理的当前事件详细资料。如图5事件显示窗口所示,本节将介绍显示窗口的一些属性和相关操作。 事件处理事件处理包括对用户撤布防信号和用户报警信号的处理以及对系统报警信号和巡查信号的处理。对用户撤布防信号和用户报警信号的处理,可采取预处理和处理。为了便于处理可查看用户防区图和对用户、防区进行控制。预处理报警:当接收到用户撤布防信号或用户报警信号时,若需要先派人查看现场处理或通知用户时,可以先记录一些情况,即预处理。此时用户撤布防信号或用户报警信号并未消失,仍然会显示在清单上,待用户撤布防信号或用户报警信号被确定为误报或真实后,再正式处理使该条用户撤布防信号或用户报警信号消失,并记录下正式报告以供查询。1.3.2.3历史记录的查看与管理警卫中心集成系统除各系统发生的相关事件作有详细的记录外,还对系统报警、操作记录、主机数据、注册信息等操作事件自动记录。通过查看历史记录可了解系统发生并处理了哪些事件,处理结果如何,何种级别的操作员何时进行了注册和注销,进行了哪些操作。通过查看可打印出需要的记录,清除一些无效、过期记录,做到及时跟踪系统运行使系统能更高效工作。图 6 历史记录的查看1.3.2.4操作员操作员是指可以操作警卫中心集成软件的人员,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误操作发生,以及便于操作员管理,可将操作员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权限,除了使用软件提供的操作员级别划分,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操作员的级别和权限。通过操作员注册与注销,使每个操作员只能进行权限内的操作。在操作员窗口中可完成包括操作员资料增加、修改、删除与查找等对操作员管理的功能。操作员权限级别划分软件提供四种预设的操作员级别划分,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自定义操作员级别,如下表所示。 系统管理员一般管理员资料录入员报警值班员自定义修改操作员资料OXXX-重建数据OXXX-设备管理OXXX-系统设置OOXX-退出系统OOXX-备份数据OOXX-恢复数据OOXX-删除报警记录OOXX-修改巡查计划OOXX-资料录入OOOX-警情处理OOOO-控制操作OOOO-说明:O表示具有该功能,X表示不允许该操作,- 表示可以任选该功能操作员资料管理操作员的资料包含有:全名:操作员的真实姓名注册名:操作员进行注册时,系统提示输入的名字,为便于输入,一般用英文缩写口令:操作员进行注册时,系统会提示输入的口令,只有注册名与口令正确才能对软件进行拥有权限的操作。级别及权限:请见上表。1.3.2.5数据维护工具数据维护工具是集成系统又一共同的软件平台之一。本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数据维护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系统提供数据维护工具用来日常维护数据库,它不仅可使您方便地备份所需数据,还能够在您的数据遭到破坏时得以修复与重建,主要功能有:数据备份、数据修复、数据重建、数据恢复及重建索引等。警卫中心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操作员退出警卫中心系统就能启动数据维护工具对数据进行维护。1.3.2.6模板设计模板也是警卫中心集成系统共同的软件平台之一,是针对工程人员或高级用户而设计的,其设计目的是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利用模板,可有效地根据需要,设计资料记录显示、打印的格式,如利用用户撤布防打印模板,可把用户撤布防信息只按一行打印,从而节约纸张,而对用户报警信息则可利用用户报警打印模板,把用户详细资料打印出来。模板是一个纯文本文件,该文件中可以包含有系统提供的变量,变量由尖括号()表示,变量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变量的名字,后面是变量的格式,打印或显示时,用变量的内容出现在相应位置。变量名与格式控制之间用逗号( , )隔开,格式由两部分组成:二、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信号转换,将各个子系统信号信号转换成串口,通过串口和管理电脑交换信息。二是通过网络实现系统集成。本系统设计是通过串口实现的。通过串口实现功能的特点,对于报警反应时间短,而通过网络实现导致报警延时长。 为了保证系统更加稳定运行和快速修复工作,系统设计时虽然采用信号转换方式集成,但所选设备都支持两种集成方式。若集成系统在第一种集成方式 下运行出现故障,可立即调整到网络模式下正常运行。系统集成结构串口转换模块CW6116报警联动模块音视频系统联动 巡查系统 报警子系统 出入口门禁子系统总线模块控制器通讯转换器警卫中心系统管理电脑大型报警主机RS232LED电子地图板或其他设备串口总线模块巡查按钮巡查按钮门禁子系统对讲子系统公共广播子系统图 7 系统集成结构图三、各子系统功能设计1、入侵报警系统构成及功能设置1.1、设计依据根据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入侵报警系统应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显示/处理/记录设备。前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器;传输设备包括电缆或数据采集和处理器(或地址编码器/发射接收装置);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或中央控制台,控制器/中央控制台应包含控制主板、电源、声光指示、编程、记录装置以及信号通信接口等。入侵报警系统可有多种构成模式。各种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的共同部分的基本构成如图8所示。注1:声光指示、编程装置、信号通信接口可为分离部件,也可为组合或集成部件。注2:入侵报警系统中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远程中心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有线或/和无线传输方式。注3:入侵报警系统可以包括其他附加装置,但它们均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要求。4428127633751、 探测器、手动控制装置 5、 由控制设备激发的装置2.2 控制设备; 6、 程序输入装置;3.3 电源; 7.7 信号通信接口(调制器)4.4 可视和/或音响指示设备; 8、 传输设备。图8 各种入侵报警系统的共同部分1.2、系统构成的设计模式根据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提出入侵报警系统应包括的各种设备及通用型的基本构成模式。结合设计任务书和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同时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的要求。本系统构成的设计模式如图2所示。1835287624371 探测器、手动控制装置; 5 联动继电器;2 前端控制器; 6 键盘和鼠标;2 终端控制主机; 7 总线输入接口;3 前端电源; 7 外设接口、联网接口;3 终端电源; 8 探测器与前端控制器的传输;4 终端声光报警和部位显示;8 前端控制器与控制主机的总线传输。图9 系统设计模式依据设计模式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及电路结构如图10所示。图10 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框图 1.3、系统工作原理 (1)概述从图10可以看出,入侵报警核系统,是由设在前端的探测器(包括各类型入侵探测器),DS7432控制器,总线传输线缆,多媒体计算机(包括48S接口和外设联动接口)和报警监控系统应用软件组成。并配置了打印机、电子显示设备、报警讯响设备、供电设备等。主机自带8个防区,以两芯总线方式(不包括探测器电源线)可扩展240个防区,共248个防区。系统总线为两条。采用一根2芯双绞非屏蔽线,每条总线采用2*1.0线传输距离可达1.6KM,若采用2*1.5线传输距离可达2KM左右。总线传输可以是环形,亦可是树形。环形传输防破坏能力强。一旦总线被剪断,或某一控制器出现故障,只影响局部而不影响全局。总线传输的优越性不仅如此,还便于安装、维修和降低造价。而且根据用户的需要便于扩展,便于组成大、中、小各类系统。总线可连接DS7432控制器最多30个。每个控制器可输入入侵探测器8个,系统最多可输入探测器240个、主机配置联动继电器可输出32路,可联动灯光或其它需要联动的设备。控制器设有开关电源,除供给控制器自身用电外,还可供给8个探测器的供电。这样既便于安装,减少探测器因供电线路过长而产生的压降,又便于调试与检修。系统设有与外部设备联网的电路接口,通过协议和软件编程,可与视频矩阵主机联网,可将图像复核、视频安防监控与入侵报警、声音复核集成为一体。通过安防管理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各种功能与有机的协调。根据需要,可设多个分控,可以实现远程通讯和资源共享。(2)系统工作原理简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疹疫苗预防脑炎机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标准)罐车拉方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于受伤赔偿协议书
- 金融产品分析操作指南
- (2025年标准)挂名办学协议书
- 2026届云南省通海县第三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小班美术的教学计划范文
- 2026届安徽宿州市时村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咸阳市旬邑中学、彬州市阳光中学、彬州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党群服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王力宏经典歌曲歌词全集
- 2023年山西日报社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衔接
-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及其治疗
- 2022年省直辖行政单位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YY/T 0127.11-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盖髓试验
- T-CIATCM 002-2019 中医药信息数据元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