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主要讲的是:怎样在启蒙思维的同时教授美术技法。技法是要教的,只是不能在教的时候限制孩子的想法。大家都看过绘本点吧?点里面说的是一个孩子,即便在纸上画一个点,也能成画!其实确实如此。画画,不是说一定要画个实在的“东西”猫啊狗啊房子啊绘画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觉”去画的。画感觉,不画实物,也能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感悟。近代的绘画为什么大家看不懂呢?因为以前的画,基本全是画的“事物”,人啊耶稣啊静物啊房子啊一看就能明白。现代绘画最大的进步其中一点就是:从“看画”到“感觉画”。所以大家看不懂。很多画都是画家极私人的情绪和感觉,若没有极高的艺术敏感度是很难体会到的。同时,画家也不会给固定答案。他画的抽象的东西,也类似于开放性命题,希望大家从中看到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一张真正的好画,就是每个人看,所看到的都不一样。就像最经典的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千人眼中有一千部哈姆雷特”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美术、音乐、文学等等都是如此。真正好的作品,其内涵能给人们的反思是非常大的,而不仅仅是好看。这是我之前一个孩子的作品。她妈妈之前和我聊过很久,我一直强调:孩子们画的时候妈妈们不要参与。孩子画完你就问她:你画完了?若是孩子画完了就不可多说。当时这个孩子妈妈看完这张画就想说太简单了,后来忍着没说话发给我了,二年级。现在请大家看看你们看这张画看到了什么?有人说一只鸟在电线上,不过哈哈我看到的是一只鸟在树枝上。当时还有一个家长说自己看到一个“小女孩”。这幅画极其简单。妙在这种“极简”的形式。因为孩子画画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几乎都是“大满全艳”。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脑子成长画的东西会越来越具象化,而很少看到“模棱两可”的东西。在具象化和模棱两可之间拿捏到那个点的,就是好画了。所以当时我看到这张画非常喜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非常少见,很特别。孩子的性格真的是千种万种。画是人内心的反应。所以照正常情况来说,应该画也是千种万种的。而不是像复制的一样。若大家画的都差不,那明显值得商榷。然后“点”这个元素,其实是构成画的最基本的元素,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纸上真画一个点,你能接受和肯定不?这也是家长和孩子沟通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然后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以点为画法的画家,跟点中的那个小男孩很像,后来她以点为元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个画家叫“草间弥生”-日本女画家。七十几岁了还在画画,画的都是点点点点可能大家都觉得艺术家是很孤立的和自我为中心的吧?就是他们画的东西很奇怪,可能只有她自己喜欢。但像这位老奶奶,以画点闻名,后来还帮好多大牌设计过产品,其中就有LV。现在大家有点明白艺术家对生活的影响了吗?还要聊到另一位艺术家:安迪沃霍。他的画几乎很难让人理解为画。但是没有他,我们现在甚至不会穿“T恤衫”。当然也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是神经病,我为啥会聊到这个点呢?家长会觉得学画都成神经病了哈哈其实我要聊的是关于学艺术带给人的“敏感度”。很多家长会问:我们学画画是到底想教给孩子什么?为了什么让孩子学画画?其中有一点就是,对生活和所看到的东西的“敏感度”。学画的人对于细微事物的“美”非常敏感。所以很多画画的人能对着一个鸡蛋、一棵树、一片叶子坐一整天。这种坐绝对不是“煎熬”而是“享受”。因为他能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美的东西”。罗素先生在什么是快乐的人生里说过:人的兴趣越广泛,所能获得的快乐越多。所以我们要教孩子艺术、绘画,或者至少带他们欣赏艺术。所以你看在发达国家,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艺术素养占据了教育的很大一块。艺术家在家画一堆静物,一画就是几个月,几年。其实这个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愉快的。这些东西的美,只有他们自己能感觉到。而他们的敏锐度高到什么程度呢?大家请看:这是塞尚画的一幅静物,大家有没有发现,桌子的转折面,并不在同一根直线上,好像是两张不同的桌子拼一块画的。难道是画家不懂透视?其实是塞尚画画有个奇特的习惯,他喜欢画到一半,然后往左或者往右挪两步,然后继续画。不知大家感觉如何,我第一次听到这种画法觉得“太搞笑了,怎么能想得到是这样!”我从小到大不用人提醒也知道就是坐在那不动画画的啊。居然画到一半走两步继续画然后拼到一起。以此造成的“特殊”和“不同过往”效果实在是太能想了。陈丹青就说:绘画是极私人的事儿。其实自己喜欢就可以了。画画这事儿,首先是为了取悦自己,所以叫“兴趣”。不是任务,不是负担!所以我常说:要削弱孩子画画的“目的性”。任何事,目的性太强了之后一定会削弱其中的乐趣,忘记做这个事的初衷其实只是为了“取悦自己”。我这里很多孩子第一次来啊,因为很受以前学画的影响,会很拘束。曾经有个孩子第一天来,我让他画个故事。他说他想不出来。然后想了一会画了一个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小蝌蚪找妈妈”。我就急了,这明显是在“背书背画背习惯了嘛”!我就以点和蝌蚪为例在纸上画:从前!纸上有三个小点点!啪啪啪,我在纸上很使劲的画了三个点!好,画完了!孩子很好奇,问我画的是啥?他说我“乱画”。我说我没乱画啊,你看第一个点其实是“小蝌蚪啊”。第二个点是树叶啊。第三个点嗯,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孩子画的鸟。然后孩子听完了就把他的故事改成了“从前有个小蝌蚪,边找妈妈,边吃东西,吃了好多好多,冰激凌,麦当劳,西瓜然后找到一半就肚子疼变成小蝌蚪找医院的故事了”当时我听完乐得不行哈哈哈哈然后我这里啊,还有一个点!大家看!这个点啊,有一天,长出了!嘴!还有俩小触角!还有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腿!哈哈,原来他是一个小甲虫!(不过画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还有点像长脸的豆子呢!)不过,这个小甲虫似乎不太开心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猜猜,妈妈也猜猜?被人欺负了?小伙伴不和他玩了?我这个小甲虫啊!其实是一个小朋友变的,他有一天早上醒过来,不知为啥,变成了一个小甲虫!他叫卡夫卡对的,就是卡夫卡变形记。在这个封面上,用了三种对比,来强化和突出这位主角。一是明度对比,卡夫卡的颜色特别暗像咖啡豆一样是吧?背景的颜色特别明亮来衬托它,如果卡夫卡的颜色是白色就没有这么明显啦。第一!是明度对比!什么叫明度呢!小朋友们听好哦就是卡夫卡身上的颜色啊!好深好深啊!是咖啡色都快黑了!而背景啊是淡淡的 加了白的绿色!用这种浅和深的对比来突出主人公!对比就是你们想啊!如果卡夫卡不是一块深深的像巧克力一样的颜色是一块淡淡的像白巧克力里那样的颜色那放在这个画面上是不是就快看不清啦? 二是颜色对比,大家请看,卡夫卡穿了一条大裤衩!哎呀虫子还穿裤子呀!而且这条裤子颜色暖暖的,鲜艳的,橙色!为啥不是灰的,蓝的,绿的,花的,条纹的?!因为这种颜色和背景的清凉的绿色,形成了冷和暖的对比。也有纯度和灰度的对比。- 纯度就是说大家看背景的颜色 不是纯的绿色哦是那种绿 加了好多白 又加了一点点蓝的感觉!而裤子的颜色就是非常显眼和纯的橙色哦!这个就叫纯度哦!而这块绿啊给我的感觉 我闭上眼想着这个颜色似乎嘴里凉凉的好像在吃薄荷糖!或者又想到凉爽的天气在树荫下的感觉!而那条裤子哎呀让我想到的是橙子?阳光?火焰?灯泡?好暖和纯度可以简单理解为“纯粹度”完全不调的颜色就是很纯的说到这个梵高的画当时“狠”就狠在那个时期普遍画界认为颜色要调和到非常细腻温柔才行唯有梵高几乎是整块的纯色往画上面堆。在当时看来这是非常“疯狂和不能理解的”-三是大小的对比,在卡夫卡的旁边,有好多他的玩具啊小火车,小娃娃,小相框但从大小上和人物来说就相差很远!类似这种感觉:若不注意画成这样的话,那可就散了。所以,小朋友学到的点就是:你们如果画一个故事,一个角色,一个道具,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来突出他。这些就是具体的技法教授了。在教技法的时候怎么保持孩子的脑子的活跃度呢?我很喜欢用的一方法就是:大家想想,如果有一天,是你自己!早上起床!发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小甲虫!你会怎么想怎么办呢!哈哈“那就太好了,我就不用去上学了”“我有点惊恐吧!”“怕被打死呢!”“我会首先把自己藏起来!”对,聊,讨论。老师不是真理,也不是过来教育你们的,教孩子也不是去教育他们,而是一个引路人。引导着孩子走向几百年经典的大师,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一些我的观点我的看法。孩子可以质疑我,也可以和我辩论。大家可以各自陈述观点和论据。若是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或者小朋友们正在教室里等着我呢,结果啊,平时来的都是一片叶子,今天居然大摇大摆进来一只虫子!这是故事的第一张。大家想若让你画这个绘本,你如何画第一张?!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先交待卡夫卡还是小男孩时的样子,而是上来就画他变成虫子!把矛盾和冲突提到整个故事的开头!一下子就能提起人的好奇心。好像前两天有个孩子编了一个故事,题目叫:小巧克力去坐牢。我当时一听题目就觉得很好奇,巧克力还能坐牢?!巧克力还能犯罪?!那警察把它一口吃掉不就可以了嘛哈哈若这个题目改成:从前有个巧克力或者:我喜欢吃巧克力。那好玩的成分就少了很多。这就是一种悬念和矛盾冲突的处理方法:引起读者的好奇!然后作者抓的一瞬间,是卡夫卡看到自己影子的一瞬间!画画这个事,不单是画,关键是想。举个例子就是:若你画两个人打架,是画两个人还在摆出打架的样子呢还是画拳头已经打到脸上了,还是拳头已经离开脸了? 关于如何“抓取瞬间”和“安排画面”,也是自古画家要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大家看西方很多画,主题是一样的,但画面最终的效果却大不相同。而三种抓取的瞬间所呈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画画要学的东西因为“画”其实是“瞬间”的产物对比是绘画中反复会用的一种手法形式非常多除了大小纯度 明度 冷暖其实任何相反的或者不同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用!还有一种就是点线面的对比。什么叫点线面呢就是我们画画的时候其实有三种形式可以画不管你画成啥样都可以归为这三类就是 而在这个画中卡夫卡就是一大块深深的颜色(虽然身上有条纹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面”)而旁边的床单 一方面是颜色对比一方面是每一个格子远看似乎都会形成一个“点”(点不一定是小 可能是大)用床单上的“点”去烘托卡夫卡身上的“面”。类似于这样的对比很简单清楚明了强烈若是用点表现卡夫卡 则会大大削弱 几乎看不到当然 这是可以相反过来的对的 美学绘画 艺术 其实都是各种规律所以会有“学术性专业”这种看似“无用”的只会纸上谈兵的专业存在因为他们就是研究规律滴所以你们很多东西能感觉到但是又说不清第三个点就是排版设计这个我在课上也经常聊经常有孩子问我画里面能不能出现文字切记在平面设计里文字也是“图案”其实文字就是很多小黑点儿嘛要把文字当成画面的一部分去“安排”和设计所以你们觉得需要好看就可以加你要是觉得加了整体画面不好看了那就不要加像这里作者是故意放在画面的右下角同时画的下面故意没画内容空着这样文字和图画内容形成的是上下式的构图互不影响也很好看完整因为有我刚说的几点对比效果所以即便卡夫卡不在当中文字应该也抢不了他的“风头”。 这个说细了涉及文字设计和排版设计文字的粗细位置颜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妆品品牌推广经理营销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家政服务专业初级考试技巧与预测题分析
- 2025年应急救灾无人机笔试高频题解宝典
- 2025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师技术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水管员灌渠方向面试冲刺题
- 课件不准修改的原因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编程题集
- 机电提升运输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农发行招聘笔试高频考点预测题
- 肩关节运动康复新策略-洞察及研究
- 神奇的艾草教学课件
- 《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环保废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语地理试卷(含答案)
- 网络安全测验题目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密封圈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幼儿园指南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医美行业监管趋势下2025年美容整形手术的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
- 《爱的教育》读书分享读书分享2
- 合伙经营教育培训机构合同经典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