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doc_第1页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doc_第2页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doc_第3页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doc_第4页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作者:-日期:包 头 市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暂行规定包 头 市 水 务 局二OO四年元月为了确保我市分质供水工程顺利实施,使工程设计达到科学、经济、合理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结合国内有关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资料及我市实际,制定了包头市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要求,以规范我市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让广大用户早日喝上干净、放心、符合标准的管道直饮水。1 水质、水量和水压 1.0.1管道直饮水是以城市自来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其他水源为原水经深度净化后制成的优质饮用水(产品水),用管道输送至用户饮水龙头处,其水质应不低于现行建设部颁发的饮用净水标准GJ94-1999及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或制水企业承诺的更高级的水质标准。 1.0.2新建住宅小区和办公楼的管道直饮水水质应提倡健康饮水,即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保持对人有益成分。 1.0.3用水量标准宜采用 1、住宅为3-5L/人.天;2、办公楼为2-3L/人.天;3、学校为1-2L/人.天 4、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1.0.4管道饮用水龙头额定流量为0.04L/S0.08L/S。 1.0.5饮用水龙头出水水压要求,其自由水头不小于0.03MPa。 2 水处理 2.0.1不同水质的原水应采用不同处理工艺,处理工艺要有广泛性有实用性。处理水量宜留有发展余地。 2.0.2工艺流程的选择除依据原水水质,处理后达到水质指标外,还应满足水处理技术的先进和合理性。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0.3处理工艺系统要求合理优化紧凑节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 2.0.4深度净化水处理主要设备可采取膜处理(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或其他成熟的新型的处理设备。 2.0.5主处理工艺采用膜技术,膜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和原水水质不同进行选择。 2.0.6膜处理应用中特别应重视前期预处理及后处理和膜的防污染的清洗。 1、前期预处理有机械过滤器(砂为主)、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活性炭处理(或臭氧活性炭)、离子交换器、KDF、膜过滤和其他有机物去除设备。 2、后处理指膜处理后运行的消毒灭菌作用和给予出水的其他功能(添加剂的处理)。 2.0.7膜处理、前期处理和后处理应优化组合,必须做到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安全直饮要求。 2.0.8消毒灭菌可采用紫外线、臭氧、二氧化氯或氯等。根据季节水质变化也可组合使用。 2.0.9消毒灭菌设备应安全可靠,投加量精准,应有报警功能。设备失灵时便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0.10根据原水和供水水质达标情况,选择优化组合工艺。原水受污染严重水质差时,应根据原水水质检测资料,通过试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2.0.11水处理设备的卫生安全与功能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并取得卫生部的质量验证。3 系统设计 3.0.1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建筑总体规划等条件确定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配水和循环管网的型式。 3.0.2供水方式宜选择调速泵供水系统; 3.0.3净水机房宜设在建筑物内或单建净水机房。机房应靠近用水量大的用户或位置适中。 3.0.4为保证供水安全卫生,各系统的室内外配水管网应布置为环状,并应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3.0.5在建筑小区内宜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层数分别设计供水和循环回水系统。 3.0.6高层建筑物竖向分区压力0.32MPa;办公楼分区压力0.40MPa 3.0.7小区集中供水系统可在净水机房内设分区供水泵或设不同性质建筑物的供水泵,亦可在建筑物内设减压阀分区供水。 3.0.8室内管网的高区和低区,或连接循环回水干管的管网回水管,高低区的回水管上需设置减压稳压阀。 3.0.9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达到动态循环,室内外循环管道宜设计为同程式。 3.0.10循环回水管在配水环网末端,即距供水干管进入点最远处引出。 3.0.11饮用净水在供配水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3-5小时。一般情况,循环回流量不宜小于管网容积的50%。 3.0.12应保证管道正常流速以防管内细菌繁殖和微粒沉积。 3.0.13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下端头部位设截止阀,供水管网应设必要的阀门(维修)。在管网最远端设排水阀。管道最高处设排气阀。3.0.14防止二次污染,在水泵出口管及各建筑物入户管上宜设倒流防止器。循环回水管从配水环网的最远端接口,应设倒流防止器与配水管网隔开。 3.0.15回流至净水箱、中间水箱或原水箱的循环回流管上,应设置循环回水控制装置(如限流阀、减速压阀和启闭控制装置)。小系统的循环回流量宜回中间水箱。 3.0.16小区集中供水系统中每幢建筑的循环回水管接至室外回水干管之前应设流量平衡阀。 3.0.17用户从立管上接出的支管宜尽量靠近用水点,以减少滞水管段。 3.0.18室外尽量不设露明管道,室内管道应尽量布置在地下室空间或管井内。 3.0.19管路应避免靠近热水管道或热源。 3.0.20材料、管件和计量水表的选择 1、管材理化性要稳定,即主要成分及添加剂不溶于水中;耐压和耐冲击不变形、内表面光滑、水流阻力小、价格适中;施工安装方便; 2、管材必须选用有省级以上的技术监督部门质量检验合格证和卫生部涉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优先选用食品级无规共聚聚丙稀材料(PP-R)或薄壁不锈钢管(埋地材质宜用SUS316;明装宜用SUS304)或其他优质卫生给水管; 3、阀门、管道连接件不应造成细菌滞留繁殖以及其他颗粒的聚积,应减少管件的凹凸不平; 4、阀门、管道连接件,管件连接的密封圈,应达到卫生食品级要求。配件与管材须配套,优先选用不锈钢材质; 5、分户室内计量水表应采用容积式水表(或智能水表)。水表应示值清晰,所选用材料均应符合饮用水计量仪表材料卫生安全标准。水表应具有始动流量小(计量等级达0.01),计量精度高(C或D级)的要求; 6、直饮水专用龙头应满足水量和水压的要求(额定流量0.04L/S0.08L/S);7、系统中宜采用同种材质的管件及附属件。8、室内直饮水管道的布置应考虑厨房用水点和饮水机的位置。3.0.21供配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维护和管理,应满足8节中各项要求。4 净水机房 4.0.1净水机房应靠近集中用水点,应尽量减少污染。4.0.2净水机房的建型应尽量与小区的建筑风格相对应,单层净高在3.2-4.5m。外墙面统一为水泥抹面,刷蓝白相间涂料,上下为3040cm的蓝色,中间为白色。4.0.3净水机房由相对独立的净水处理机房和更衣室、化验室、值班室、检修间、办公室六部分组成。在平面布置上必须通过更衣室进入净水处理机房。水源井泵房的房顶宜设天窗(直径11.2米)作为检修使用。操作间和净水机房分开,操作间可以设在更衣室内。净水机房面积不得少于20m2。4.0.4净水机房应清洁卫生,符合食品级卫生要求,实现清洁生产,严格做到杀菌和消毒。 4.0.5净水机房所有与直饮水接触的器材和设备应符合食品级卫生标准,并应取得国家级资质认证。 4.0.6机房内设备布置既要考虑建筑采光、通风、防腐和地面排水的协调配合,处理水量宜留有发展的余地和原水水质恶化所需增加的设备空位。 4.0.7设备布置宜按制水流程进行,以减少管道重复,同类设备相对集中布置,达到既方便操作、维护、又满足美观、紧凑的要求。机房上层的房间不应设置排水管道及卫生设备。 4.0.8净水机房设计中应有隔振防噪措施,机房中产生的噪音不应大于45dB。 4.0.9净水机房面积应满足生产工艺的卫生要求,建筑物结构完整。地面、墙壁、天花板应用防水、防腐、防霉、易消毒、易清洗的材料铺设。地面应有一定坡度,设排水系统。门窗应采用不变形、耐腐蚀材料制成;具有防蚊蝇、防尘、防鼠等措施;并一律装有防盗门和防护拦装置,应有更换材料的清洗消毒设施和场所。 4.0.10净水机房必须为独立的封闭房间,须配备机械通风设备和空气消毒装置。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紫外线灯按30W/(1015m2)设置,离地面不小于2m吊装。4.0.11更衣室,室内应有衣帽柜、鞋柜等更衣设施,并配置洗手和消毒设施。 4.0.12净水机房的出水水质应保证系统的设计水质。机房应配简易化验室,采样点的设置,以每一个独立供水系统为单位,在原水、成品水、用户点、回流处取样,进行水质分析。4.0.13各水罐、水箱应设泄空阀、溢流管,水面应为自由水面。净水罐(箱)、高位水箱应设置0.2um膜呼吸器,当采用臭氧消毒剂时膜呼吸器前设吸气阀,并设呼气管道及臭氧尾气处理装置。4.0.14产水量超过10T/h的设备,应当考虑制水设备中最大构件的进入室内问题,窗户最小的开口不得小于22002200mm。4.0.15在净水车间附近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20-50T的蓄水池和地下水回灌渗水井。蓄水池收集生产用弃水,供小区公共用水使用。多余的水必须通过渗水井回灌地下,而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5 系统的计算与设备选择 5.0.1系统最高日用水量Qd(L/d) Qd=Nqd (5.0.1) 式中, N系统服务的人数。 qd用水定额(L/d.人) 5.0.2系统最大时用水量Qh(L/h) Qh=KhQd/T (5.0.2) 式中,kh时变化系数,按表7.0.2选取; T系统中直饮水使用时间(h),见表7.0.2。表7.0.2Kh和T值用水场所住宅、公寓办公楼学校医院、宾馆Kh3-52.5-362-2.5T10169-101224 5.0.3水龙头使用概率 p=a.Qh/(1800nqo) (5.0.3) 式中,a经验系数,0.60.9; n龙头数量; qo龙头额定流量(L/s)5.0. 4瞬时高峰用水时龙头使用数量m.见表5.0.4-1和表5.0.4-2(5.0.4)pn= k中间变量表5.0.4-1龙头数量少时宜采用如下经验值水龙头数量n 1 2 3 4-8 9-12使用数量m 1 2 3 3 4 (水量标准为35L/d.人左右,每户3人左右) 5.0.5瞬时高峰用水量qs(L/s) qs=qom(L/s) (5.0.5) 5.0.6循环流量qx(L/h) qx=V/T1 (5.0.6) 式中:V闭式循环回路上供水系统部分的总容积(L),包括储存设备的容积; T1直饮水允许的管网停留时间(h)取3-5h。表5.0.4-1龙头设置数量达12个以上时的使用数量Pn P% mn pn= 1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52233344445555566666503344556677788999101010753456578899101011111213131414100456788910111112131314151616171812546789101112131314151617181819202115056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55781011121415161718202122232425262720068 9 1112141516181920222423252728293022568101213151618192122242527282931323425079111314161819212324262729313234353727579121415171921232526283031333536384030081012141618212224252830323436373941433258111315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35081114161921232528303234364840424547493759121417202224272932343638414345474952400912151821232628313336384043454850525542510131519222427303235374043454850535557450101317202325283134373942454750535558604751014172024273033363841444750525558616350011141821252831343740434649525558606366525111519222529323638424548515457606366695501216192326303337404247505356596366697257512162024273136384245485255586265697275600121721252832363943475054576164677174786251317212529333741454852555963667073778165013182226313438424650545761656972758073675141823273135394448525559636771757982867001419232832364145495357616569737781858972514192429333842465155596367717680848892750152025293439434852566165697478828691957751620253035404449535862677176808589939780016212631364146505560646973788287919610082516212732374247525661667175808589949910385016222732384348535863687377828792961011068751622283339444954596469747984899499104109900172328344045505561687176818692971021071129251723293540465257626873788389949910410911495017243036414753586469758085919610110711211797518242036424554566571768287939810410911412010001825313743495561677278848995101106112117123102518253238445056626874808691971021081141201251050192632394551576570768287939910511111712212810751926333946525965717783899510110711311912513111001927334047536066727985919710311011612212813411252027344148546167738087839910611211812413013611502028354249556269758288951011081141201271331391175202835425056637077839097103110116123129136142120021283643505764717885929310511211812513213814512252129374451586673808793100107114121127134141147125021293745526067748188961021091161231301371431501275223038465361687582909710411111812513213914615313002230384654626977849199106113120127134142149156132522313947556370788593100108115122130137144151158135023314048566471798794102109117124132139147154161137523314049576573808895104111119126134142149158164140023314149586674829097105113121129136144151159167142524334150586775829199107115123131138146154162169145024334251596876849210110911712513314114915616417214752434435160697786941021101191271351431511591671751500253443526970788795104112120129137145153161169178 5.0.7推荐流速值:DN32mm,V=1.0-1.5m/s;DN32mm,V=0.6-1.0m/s (5.0.7)5.0.8流出节点的管道有多个龙头使用概率不一致时,则按其中的一个值计算,其他概率值不同的管道,其负担的龙头数量需经过折算再计入节点上游管段负担的龙头数量之和。折算式如下: ne=n.p/pe (5.0.8) 式中,ne龙头折算数量; Pe新的计算概率值。 5.0.9净水设备产水率Qj(L/h) Qj=1.2Qd/T (5.0.9) 式中,T为最高用水日净水设备工作时间,住宅取12-16h,一般写字楼学校等8-12h。 5.0.10变速泵供水系统 水泵流量:Qb=Qs (5.0.10-1) 水泵扬程:Hb=ho+Z+h (5.0.10-2) 式中:ho龙头自由水头(m); Z最不利龙头与净水(槽)的几何高差(m) h最不利龙头到净水(槽)的管路总水头损失(m)。若系统的循环也由供水泵维持,则需校核在循环状态下,系统的总流量不得大于水泵设计流量。 5.0.11净水箱(槽)有效容积 Vj=(Qb-Qj)+600 Fj +V1 +V2 (5.0.11-1) 式中:调节系数,取2-3; Fj水箱(槽)底面积(m2); V1 调节水量(L),按表5.0.11选取; V2控制净水设备自动运行的水量(L),按5.0.11-2式计算; V2=Qj/4k (5.0.11-2) 式中,k净水设备的启用频率,一般3次/h。表5.0.11调节水量取值3600qs/Qh2345V1Qh/3Qh/23Qh/52Qh/3 5.0.12原水调节水箱(槽)容积: Vy=toQh (5.0.12)式中:to调节时间,按1-4h计。 原水水箱(槽)的自来水管按Qh 设计,还应考虑反洗要求水量。当自来水供应的压力和流量足够时原水水箱(槽)可不设,来水管上必须装设倒流防止器。5.0.13净水设备中间水箱(槽)有效容积: Vy=600 Fj+Qy/12+ V (5.0.13)在循环水不回入中间箱(槽)条件下V取0。6 水质检验 6.0.1应设计水质采样口,水样采集应在不同的用水点,抽样点应包括处理机房总出水点,最不利饮水龙头用水点和回水点。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